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7043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科技创新社.docx

电子科技创新社

电子科技创新社

 

所属院校:

德州学院

社团宗旨:

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

社团口号:

创意创新创优创业

社团主页:

http:

//211.64.32.2/bumen/dzxywlx/dzkjds/

一、社团简介

电子科技创新社成立于2008年3月,其前身为德州学院无线电爱好者协会(2006年成立),2008年3月重组并更名为电子科技创新社。

社团现有社员185人,其中10级会员9人,11级会员48人,12级会员128人。

创建之初是为社团组织全院创新人才、电子爱好者共同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学校“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竞赛”招募并培养人才,为学校确立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做出积极的推动做用。

同时也是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

社团下属秘书部、宣传部、外联部、技术部、组织部。

社团以会员制的方式组织同学进行电子方面的培训、讲座、竞赛和交流活动,以参观考察、实际操作等形式促进会员和学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会员综合素质,在促进会员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社团活动中,以组织会员培训并组织会员参加各种大学生电子创新类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山东大学生科技节物理科技创新大赛、“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为主,同时还组织并协助承办学校多种竞赛类活动(德州学院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德州学院“亿维杯”大学生电脑快速装机大赛、电子组装制作大赛),并不定期组织校园电器、电脑义务维修、中小学科普讲座等活动。

二、社团建设与发展

电子科技创新社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社团,我们除拥有一支有纪律、有组织、有素养、有凝聚力的团队,还邀请德州学院物理系实验室副主任张福安老师为社团的指导教师,通过我们团队共同决议后,社团在成立初期就做出了社团发展的规划:

实践和创新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组织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服务校园和社会。

1、社团实践和创新建设

社团实践和创新建设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社员实践能力培养,二是基于专业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技能培养。

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电子类相关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

(1)在成员实践能力建设方面。

为了真正提高成员的实践能力,在学院和物理系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申请了德州学院创新发明实验室(原为物理系实验室),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实践能力的平台。

在成员培训方面,组织社团成员中的技术骨干对新成员进行电子类相关专业理论的前期培训,并聘请了物理系刘安平、葛汝明、张秀梅、董文会等电子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

在打牢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社员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实践项目,实验室全天开放,社团的技术骨干跟随指导。

让成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亲身体验、参与其中,真正提高了同学实的实践能力。

(2)在基于专业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技能培养方面。

我们积极鼓励有一定专业技能基础的同学发挥创新精神,挑战自我,实现自我,鼓励并支持成员自主立项。

定期组织成员参加创新交流会,使成员能做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为使成员得到创新灵感,我们除了平时的自我研究、探索外,还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各类电子类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山东大学生科技节物理科技创新大赛、“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通过竞赛不仅使成员获得实践的机会,还可与兄弟院校的同学交流,激发成员的创新灵感,促进成员创新能力的提高。

2、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梯队建设包括技术骨干和管理层,社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三级的梯队结构,即为A、技术与管理骨干;B、技能突出社员;C、新社员。

在社团发展中新社员统一培训指导,技能突出社员重点培养给予更多的参赛实践机会,骨干会员带领技能突出会员指导新会员。

做到了一级帮扶一级,责任分配到人的,使社团能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3、组织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服务校园和社会

社团在发展中不仅做到了对社员培养,还积极的组织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如在08年至11年度院社团文化艺术节期间,组织了“亿维杯”德州学院电脑快速装机大赛、德州学院电子组装制作大赛,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院普及了电脑装机知识,提高了电子爱好者的动手能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社团还不定期组织成员进行“校园电器、电脑义务维修活动”“中小学科普讲座系列活动”,真正做到让技术服务与生活,让社团服务校园和社会。

三、品牌活动展示

1、社团活动包括组织电子类专业知识讲座(理论)

2、对会员进行电子类专业技能及创新技能培训(实践)

3、组织会员参加各种大学生电子创新类竞赛。

如: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工信部人事司共同主办)

(2)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

(3)山东大学生科技节物理科技创新大赛(山东科学技术协会、物理学会主办)

(4)“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5)“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北京精仪达盛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4、社团还组织并协助承办学校多种竞赛类活动

如:

(1)德州学院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亿维杯”德州学院大学生电脑快速装机大赛

(3)电子组装制作大赛

5、组织“校园、社区电器、电脑义务维修”活动。

(1)校园义务维修暨宣传节约用电大型义务维修活动

(2)爱党就要建设党,大学生科技服务社区系列活动之肖何庄义务维修活动

(3)“走进北园小区”义务维修活动

(4)社区联建之岔河小区义务维修

6、中小学科普讲座

大学生科技创新牵手中小学系列活动之赴德州市第九中学科普讲座

四、社团重要成绩及会员风采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自成立至今电子科技创新社成员在多项电子类创新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8组(24人)参加2008年“ZLG杯”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成功参赛奖1项

10组(30人)参加2009年山东大学生科技节拓普杯物理科技创新大赛,获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4人参加2009年“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获国家三等奖2项

1组(3人)参加2009年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省三等奖1项

2组(5人)参加2009年第四届“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12组(36人)参加2009年全国大学生NEC杯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4项,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4项,成功参赛奖2项

2009年有4位会员申请国家专利,3位同学专利获批。

凡参加上述竞赛获奖者均被评为“德州学院大学生优秀科技文化人才”。

成员获奖情况详细列表见附表1

五、学校及社会反馈

电子科技创新社及会员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学校的高度评价,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生成功就业奠定了基础。

基于电子科技创新社成员在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中取的骄人成绩,学校成功申请承办2010年“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大赛”。

电子科技创新社将协助学校完成这两项赛事。

电子科技创新社组织的“亿维杯”德州学院快速装机大赛被长河晨报、德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电子科技创新社组织的“校园电器、电脑义务维修活动”得到全校师生及小区市民的一致好评。

电子科技创新社组织的“中小学科普讲座系列活动”受到中小学师生的热烈欢迎。

电子科技创新社在09年至11年获得“省级优秀社团”和“德州学院五星级社团”的光荣称号。

六、展望未来

在社团不断提高成员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电子科技创新社也在不断的成熟,不断的进步,不断扩大影响力。

社团在发展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不断探索适合新时期大学校园的社团运作模式。

电子技术永远都不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电子技术创新爱好者也将越来越多,我们认为电子科技创新社的价值会得到更好的体现,真正做到让电子技术服务于普通生活。

我们深信电子科技创新社的明天更美好!

 

附表一:

电子科技创新社近三年社团成员获奖情况汇总

2010年

竞赛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学生

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RFID打卡器和射频卡设计

省级一等奖

宋延光李伟周晖

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的设计与制作

省级一等奖

王振坤王肖李洪刚

省级一等奖

刘书强张林韩正凯

宿舍智能防盗防火报警系统

省级一等奖

高春晖满建军季丽伟

省级一等奖

张利国刘金鹏郭国

出租车计价器

省级一等奖

邱兆珂董海瑞刘子超

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的设计与制作

省级二等奖

刘焕焕肖倩唐先勇

省级二等奖

赵家兴高海红苏俊帅

省级二等奖

刘德志王绍龙朱鹏

省级二等奖

曹亮亮陈万龙崔世波

宿舍智能防盗防火报警系统

省级二等奖

代全泉叶成磊邹新隆

省级二等奖

刘好胜王师民张运修

省级二等奖

陶维俱王富吉庞德淼

省级二等奖

秦明刘亚军王本虎

省级二等奖

李泉波周忠选张志国

省级二等奖

安震张彦杰侯波

RFID打卡器和射频卡设计

省级二等奖

王海军丁洪然陈静

省级二等奖

董凯李金喜邵光征

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国赛

单片机设计与开发

国家三等奖

丁洪然

国家优秀奖

王肖

国家优秀奖

李洪刚

国家优秀奖

陈静

“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

非接触式道轨(刚体)位移测试系统

全国一等奖

王振坤李洪刚丁洪然王肖

电缆下方作业车防触电测距报警系统

全国一等奖

王建洋刘金鹏郭国

中国电脑鼠走迷宫竞赛

中国电脑鼠走迷宫竞赛

国家三等奖

王本虎邵光征唐先勇

省级一等奖

刘德志邵光征王本虎

省级二等奖

王富吉陶维俱唐先勇

中国水中机器人大赛

亚军

王肖丁洪然王振坤李洪刚

季军

王振坤李洪刚王肖丁洪然

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大赛

非接触刚体位移测试仪

省级特等奖

王振坤刘金鹏郭国

六通道超声测距仪

省级二等奖

李洪刚王振坤王肖

可控静电演示仪

省级二等奖

丁洪然秦明王富吉

2011年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获奖类别

获奖学生

智能小车

国二等奖

高海红王师民陈华召

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

国二等奖

杨立君丁洪磊罗昊

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

省一等奖

董海瑞刘子超王富吉

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

省一等奖

于志国王振马晓

智能小车

省二等奖

赵震房立朝张恒

帆板控制系统

省二等奖

王瑞祥徐晓磊董国伟

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

省二等奖

孙凯强徐少臣董国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成功参赛奖

李英才周海霞牛康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成功参赛奖

孙永红赵均国郭平加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成功参赛奖

孙秋平宦朋松刘积宏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成功参赛奖

董玉坤庞德淼高玉鹏

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

成功参赛奖

郑春丽李帅王朋

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

成功参赛奖

连腾腾龚英杰袁兴鲁

智能小车

成功参赛奖

马军王瑞利陈衍东

帆板控制系统

成功参赛奖

薛清柄孙龙庆李文涛

帆板控制系统

成功参赛奖

张俊坡付承彩郭鸿超

毕昇杯全国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大赛

获奖

类别

学生姓名

基于MSP430的低碳家居控制系统

一等奖

刘子超

多功能时尚餐桌

二等奖

唐先勇高海红

山东省物理科技创新竞赛

全自动非接触式动态管径测量仪

二等奖

陶维俱

高玉鹏

马晓

导光入室照明系统

三等奖

孙龙庆

高海红

董海瑞

实验室门禁系统

三等奖

陈衍东

汪衍赓

马军

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

三等奖

庞德淼

马晓

孙龙庆

美新杯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夕阳宝杖

国二等奖

王富吉

高海红

邱兆珂

于洋

阳光361

国优胜奖

刘子超

董海瑞

马军

陈衍东

夕阳宝杖

省一等奖

王富吉

高海红

邱兆珂

陈华召

阳光361

省一等奖

刘子超

董海瑞

陈衍东

孙龙庆

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

三等奖

庞德淼

马晓

郭平加

非接触式钢管直径动态测量仪

三等奖

陶维俱

高玉鹏

汪衍赓

竞赛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学生

“毕昇RIGOL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

国赛

唯一特等奖

袁兴鲁高成龙丁洪磊

国赛一等奖

田兆宇李厚泽翟凤禄

国赛一等奖

袁兴鲁王美玲贾威

国赛二等奖

冯峰徐东东柳凯

国赛三等奖

翟凤禄张士可

国赛三等奖

汪衍庚杨远明高磊

国赛三等奖

王德乐赵雷镇谷洪浩刘衍茌

2012年

参加或承办的学生竞赛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学生

第六届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

省赛一等奖

杜晗超刘衍茌马立志

省赛二等奖

田兆宇李厚泽翟凤禄

省赛二等奖

丁洪磊王美玲杨远明

省赛二等奖

冯峰徐东东柳凯

省赛二等奖

贾威刘琳琳吴帅

省赛二等奖

侯贵阳梁聪谷彩婵

省赛二等奖

秦成鹏袁兴鲁刘德娟

省赛二等奖

赵振孙凯强

省赛二等奖

王德乐谷洪浩张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