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7066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

教育教学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皋兰三中2017年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在上一个学年里,在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通力配合,辛勤努力,我校教学工作再创佳绩。

中考中,皋兰三中上线率56.46%,创建校以来中考成绩又一新高。

现就我校2016—2017学年度教学质量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

教学质量情况分析

1、中考

皋兰三中有298人报名中考,实际参考人数295人,3人缺考。

2017年我校考入皋兰一中共250人,现将2017年中考成绩对照分析如下:

(1)中考科目Ⅰ和皋兰四中对分析

①五科平均分

参考人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五科

三中

395

105.81

89.70

77.90

69.76

67.51

410.68

四中

450

105.63

90.69

71.89

65.33

67.01

400.55

对比值

-55

0.18

-0.99

6.01

4.43

0.50

10.14

②五科合格率

中考人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全科

合格人数

合格率

合格人数

合格率

合格人数

合格率

合格人数

合格率

合格人数

合格率

合格人数

合格率

三中

395

351

88.86

228

57.72

153

38.73

189

47.85

264

66.84

107

27.09

四中

450

392

87.11

280

62.22

142

31.56

192

42.67

293

65.11

106

23.56

对比值

-55

-41

1.75

-52

-4.5

-11

7.17

-3

5.18

-29

1.73

1

3.53

③高中上线人数分段

参考人数

1—10名

11—50名

51—100名

101—200名

201—300名

301—500名

500—799名

上线人数

上线率

三中

395

7

18

15

36

29

46

72

223

56.46

四中

450

2

16

22

37

30

63

86

256

56.89

对比人数

-55

5

2

-7

-1

-1

-17

-14

-33

-0.43

从两个学校五科平均分和合格率对照来看:

我校除数学外,其它各科均高于皋兰四中。

从两个学校高中上线人数分段来看,但是从全县300名以后皋兰四中上线人数明显多于我校,这也反映出我们在配套上还是有差距。

这也是我们现在各年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努力的一个重难点。

(2)与去年中考科目Ⅰ成绩对照分析

①五科平均分

参考人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五科

2016年

471

98.44

74.18

75.48

72.66

56.35

377.11

2017年

395

105.81

89.70

77.90

69.76

67.51

410.68

对比值

-76

7.34

5.52

2.42

-2.9

11.16

33.57

②五科合格率

中考人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全科

合格率

合格率

合格率

合格率

合格率

合格率

2016年

471

80.47

36.73

39.70

52.02

46.93

21.02

2017年

395

88.86

57.72

38.73

47.85

66.84

27.09

对比值

-76

8.39

20.09

-0.09

-4.17

19.91

6.07

③应届生上线率

参考人数

上线人数

上线率

全县

三中

全县

三中

全县

三中

2016年

2165

471

1172

255

54.13

54.14

2017年

1491

395

799

223

53.59

56.46

相比

-674

-76

-373

-32

-0.54

2.28

 

和去年中考相比,五科平均分除物理后退外,其它4科各科的都有了前进,化学尤为突出;五科合格率除物理、英语(物理尤为明显)后退外,其它3科各科的都有了前进,数学、化学尤为突出;应届生上线率较去年也有所上升。

由此可见,九年级物理任课教师需要个别谈话和交流,有必要的话考虑适当调整和加强。

(3)和全县中考科目Ⅰ单科第一名对照分析

①五科平均分

学校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全县最高

水阜111.56

水阜93.12

朱家井93.22

三中69.76

水阜75.16

皋兰三中

105.81

89.70

77.90

69.76

67.51

对比值

5.75

3.42

15.32

0

7.65

②五科合格率

学校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全县最高

水阜100.00

四中62.22

朱家井59.26

朱家井51.85

水阜85.96

皋兰三中

88.86

57.72

38.73

47.85

66.84

对比值

11.14

4.50

20.53

4.00

19.12

全县最高分中水阜初中占三科(语文、数学、化学),朱家井学校占一科(英语),皋兰三中占一科(物理)。

和全县最高分(或最高合格率)相比,我校的英语、化学、语文三科的分数差距较大,英语尤为明显。

(4)中考特优生:

全县中考总分我校共有7名同学进入50名,全县最高分是四中的,603分。

我校最高分602分。

2017年全县中考我校语文最高分130分,;数学最高分145分,英语最高分139分;物理最高分113分,;化学最高分99分,

2、八年级成绩。

八年级共有302名学生参加考试,共考8科,满分770分,我校最高分为684分,以460分划定合格线,合格人数245人,八年级整体情况和其它九所初中校相比居中。

①单科均分对照

从总体均分来看,四大大分值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考的比皋兰四中较好.其它四科居中.

②校内班级对照

从校内对照来看,同科目班级差距较大。

数学、英语的班级差距都达到5分以上.

3、七年级成绩:

七年级本次共有304人参考,共考7科,满分650分,最高分为565分,以390分划定合格线,全校合格人数为203人,合格率为72.76%,七年级的及格率情况要好于皋兰四中,但优生有差距。

(1)单科均分对照:

①和邻校对照

从均分来看,五科中我校4科的总均分居中。

这也是三个年级中最好的一个年级.希望能再接再厉,保持这样的优势。

②校内对照

从校内班级对照来看,只有英语班级间差距达到了5分.

第二部分:

一年来值得肯定的做法

1、我们有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

学校一年来成绩稳步提高,首先得益于我们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校长的统一指挥下,各负其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保证了各级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2、狠抓教学常规,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内因。

一年来,我校能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常规管理提升,学生学业成绩明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在今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和全县文化课水平检测中成绩都有较大幅度提升。

3、教师专业发展整章建制,教师从业水平不断提升

我校一贯执行课程方案,执行教学计划,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对教学常规有具体要求,有检查、有记载、有评价、有反馈、有教师考核制度和业务档案、教师考核合格率达标。

构建了皋兰三中特色的“电子白板+传统黑板”的“三四六”课堂教学新模式,使课堂生气勃勃,学生主题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教师参加统一学习观摩活动培训率、培训合格率、出勤率“三率”达标。

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记载、有总结。

全体教师均有个人发展计划,教师业务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4、"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教育科研成效显著

皋兰三中实施的"二四六八"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明显提升;要求我校每位骨干教师"我为中考备上一节课”的做法得到了县教育局的表扬和肯定。

以组为单位进行的青年教师锤炼课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在有经验教师的指引下,在全组教师的帮助下,在教师个人的刻苦努力下,一些青年教师得到了迅速的成长。

魏瑞芳、魏万新、满春梅、孙丽霞、季润声、黄耀华6位青年教师在2017年中考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年来,师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各项荣誉也是接踵而至。

学校重视学校课题研究,有规划课题、个人课题,多篇教师论文在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刊物上发表。

在学校组织的"优秀养成教育课程"评选活动中,多名教师获奖。

在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竞赛中,我校有23个同学获奖,英语组全体教师都获得了优秀辅导员的称号。

我校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活动成绩显著,为全县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

1、部分教师工作上进心不强

由于学校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监管力度不够硬,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要求不高,致使部分教师工作上进心不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学校事务始终持冷漠态度和观望状态。

2、我校文体活动薄弱,学生的实际操作及科技创新意识较差,学校对中考科目Ⅱ重视不够。

一是学校师生的文体活动和兄弟学校有差距,“阳光体育”以及“体艺2+1”项目没有扎实开展和推进,仅仅流于形式。

二是学校没有专用的科研室,更没有体现学生实际操作和创新精神的具体的科研项目,在今年的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无一人获奖。

3、学生解题不规范

从县教育局的质量分析可以看出,理科存在一个共性问题是:

学生由于解题过程不严谨而丢分的现象很严重。

这也是我们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共性的问题。

4、考风和学风不纯。

考试过程中,仍有一些教师监考不负责,安排两人监考,往往变成两人轮流监考,下考场时不去处理自己的闲事,非等上了考场后才去.考试期间有教师去倒水,有去厕所等等。

要不两人同在考场,各干其事,不看学生,助长了学生的歪风邪气。

导致了学生学风变坏。

第四部分整改措施

在新学年,我们的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把握一个重点,强化两项工作,抓好三个关键

1、把握一个重点

这个重点就是针对薄弱学科,从教材研讨,教法更新方面进行教研,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两项工作

(1)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

一是强化常规管理。

对教师来说常规管理应该努力做到六个“精心”:

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布置和批改作业;精心辅导;精心组织评价;精心进行教学反思。

二是要强化监督检查,对教导处而言要把常规管理工作监督于平时,对教师常规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并作好记录,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

(2)强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是加强课题研究,每个教研组即课题研究小组,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即课题,教研时间和平时的备课时间就是课题研究的时间。

二是加强教师间业务交流,在新学年,我们还将继续采取"走出去引进来",为教师间交流搭建平台,拓宽教师培训途径,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3、抓好三个关键

(1)新教师成长是关键

对于青年教师,我们还是实行“传、帮、带”,继续对青年教师实施"二四六"工程培养计划,同时学校领导要多听课多指导,帮忙找出问题的症结。

多搭建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让其多参与教研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争取让新老师尽快成长起来。

(2)教师反思是关键

反思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教师每天都在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必然有所得,有所思。

如果不及时总结、及时归纳、及时反思,让灵感悄然而逝,那将是一种深深的遗憾。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照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前的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能使教学高效顺利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中成功的地方、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应变、学生的见解、教案的修正、学生的课后提问等;认真思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教学过程中的败笔、教学过程中的“偶得”、教学的机智、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认真写好“再教后记”。

上学年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们都有反思笔记或教后反思,但认真翻阅一下,就会发现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等现象。

没有本质上的深层次的剖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3)教学常规落实是关键

什么是教学常规工作:

我们老师平常所做的工作基本上是常规工作。

我们月月、周周、天天、堂堂要做的基本工作,而且是必须完成好的工作就是常规工作。

教师的教学常规一般通过备、教、批、辅、考等环节来体现。

“常”字说明经常做,应该做,这就要求每个老师要努力经常在自己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落实常规,做细做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有了常规制度,如果不执行、不落实,常规就不会“常”起来。

如果教学常规“常”起来了,教学工作就基本规范了;教学常规“常”起来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不远了.

皋兰三中教导处

二〇一七年九月十七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