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7298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

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姓名

年级:

教学课题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阶段

基础()提高()强化(√)

课时计划

第()次课

共()次课

教学

目标

知识点:

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

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作业检查与分析

 

二、旧课复习

一、知识点:

复分解反应

一.定义:

复分解反应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特点:

交换成分,价态不变。

符号表示:

AB+CD=AD+CB

二.注意要点:

1.要明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

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

2.要明确反应前后物质变化的组合形式:

即反应是否“互相交换成分”。

从化合价的变化来看,在复分解反应的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但化合物之间彼此互相交换成分。

如酸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等。

3.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即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要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的条件:

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或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否则不能发生,应特别注意以上三个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反应就能发生。

4.发生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状态的要求:

(1)酸与碱的反应中这里的碱既可为可溶性的碱,又可为难溶性的碱。

(2)碱与盐、盐与盐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都必须是可溶的。

(3)酸与盐的反应中,盐可不溶,但酸必溶。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的溶解性:

酸:

含氧酸(命名“某酸”):

HCl(盐酸)、H2SO4(硫酸)、H2CO3(碳酸)、

HNO3(硝酸)、H2SO3(亚硫酸)

特殊的有机酸:

CH3COOH(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绝大多数的酸都是可溶的,只有极少数的酸是不溶的,如硅酸;

2、碱的溶解性:

对于碱来说,按照金属活动顺序表,在Mg前面的金属的阳离子和氢氧根结合形成的碱以及氢氧化钡、氨水都是可溶的碱,而Mg以及Mg以后的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结合后形成的碱一般是不溶的,而且以白色居多。

也就是说:

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硝酸盐

融入水中都不见

盐酸盐除银和汞

硫酸盐除铅和钡

还有碳酸磷酸盐

溶解只有钾钠铵

(还有一些特殊的盐是微溶物:

比如硫酸钙、硫酸银、碳酸镁、氢氧化钙等等)

 

四、反应类型

①酸+碱性氧化物

盐+水

条件:

(1)酸一般为

(2)碱性氧化物(如Na2O、CaO、CuO、Fe2O3)是否可溶均可。

Na2O+2HCl=2NaCl+H2O

Fe2O3+6HCl=2FeCl3+3H2O

CuO+2HCl=CuCl2+H2O

但须注意,不溶性碱性氧化物与

反应时较慢,一般需要加热。

如:

②酸+碱→盐+水

条件:

(1)酸和碱至少有一种可溶;

(2)若酸是常见的三种强酸,无论碱是否可溶,反应均可进行。

如:

③酸+盐→新酸+新盐

条件:

(1)盐除

(2)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如:

2HCl+CaCO3=CaCl2+H2O+CO2↑

④碱+盐→新碱+新盐

条件:

(1)碱和盐两者均要溶于水;

(2)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如:

2NaOH+CuSO4=Na2SO4+Cu(OH)2↓

Ca(OH)2+Na2CO3=2NaOH+CaCO3↓

NH4Cl+NaOH=NaCl+NH3↑+H2O

⑤盐+盐→新盐+新盐

条件:

(1)参加反应的两种盐都必须可溶;

(2)新生成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还应该注意,若反应物中有一种盐微溶,则生成的盐中必有一种不溶。

如: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2NaCl+BaSO4↓

CaCl2+Na2CO3=2NaCl+CaCO3↓

 

2、基础演练

1、下列物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Fe2O3B.Fe+H2SO4C.K2CO3+HClD.CO2+NaOH

2、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HClB.NaOHC.Na2CO3D.KNO3

3、下列各组内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HCl和Ca(OH)2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DKCl和CuSO4

4、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可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2SO4→NaOHBKNO3→KCl

CMgCl2→Mg(NO3)2DCuO→Cu(NO3)2

5、某钡盐具有不易被X射线透过的性质,医疗上常把它作为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已知Ba2+有很强的毒性,那你认为下列物质中最适宜作“钡餐”的是()

A.BaCO3B.BaSO4C.BaCl2D.Ba(NO3)2

6、制作松花蛋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和水等物质,制作时只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这个过程中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7、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

A.硝酸铜B.稀盐酸C.稀硫酸D.二氧化碳

8、取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氯化钾       B.碳酸钾         C.硫酸铵         D.磷酸钙

9、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原因是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豆腐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钙等钙盐,相互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

其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0、最近,不少媒体报道,某些凉茶原料中有一味中药材叫夏枯草,长期饮用可能患胃溃疡等疾病。

胃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

下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有

①NaOH②Na2CO3③NaHCO3④肥皂水⑤Al(OH)3

A.①③B.②④C.①⑤D.③⑤

11、家庭里常有食盐、纯碱、食醋、矿泉水、酱油、肥皂等物质。

下表列出了家庭中部分物质的近似pH:

物质食盐水肥皂水食醋酱油

pH71035

(1)上表中,呈酸性的物质是;

(2)只可用家里的上述物质,如何区分食盐和纯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蚊虫叮咬人时会分泌出蚁酸,引起肿痒,涂上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可止痒,简单的原因是

 

三、拓展应用

应用一:

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离子共存问题

看离子是否能够共存,主要是看各个离子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反应,如果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如果不发生反应,则能够共存。

物质是否能够发生反应主要有以下三个条件:

1.生成气体:

主要是H+和CO32-,H+和HCO3-生成二氧化碳,NH4+和OH-生成氨气

2.生成沉淀:

(参照前面的酸碱盐溶解性介绍)

3.生成水:

H+和OH-生成水

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限制的条件,如无色溶液,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等等,要注意这些条件的内在含义

例: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CaCl2、Na2CO3、KNO3    B.NaNO3、FeCl3、HCl

C.NaCl、Ba(NO3)2、NaOHD.(NH4)2SO4、NaOH、Na2CO3

 

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2SO4Ba(OH)2KClB.Cu(NO3)2NaClKNO3

C.Na2CO3KNO3NH4ClD.MgSO4NaNO3KCl

2、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O3、NaCl、NaOHB.FeCl2、MgSO4、BaCl2

C.K2CO3、KCl、NaNO3D.HCl、KCl、Ba(NO3)2

3、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a+、C1-、SO42-B.H+、Na+、NO3-、CO32-

C.K+、Ba2+、OH-、SO42-D.K+、Ag+、NO3-、C1-

4.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NO3NaClH2SO4B.CaCO3NaOHNa2SO4

C.BaCl2NaNO3CuSO4D.AgNO3Na2SO4NaCl

5、下列各组物质在某pH=14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Cl3、NaCl、KNO3B.NaCl、NaOH、NaNO3

C.CaCl2、NaNO3、Na2CO3D.NH4NO3、H2SO4、NaCl

6、(08年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Ca2+、CO32-、OH-B.Na+、SO42-、Cl-、OH-

C.Ba2+、H+、Cl-、OH-D.Ag+、NH4+、NO3-、OH-

7、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O3-、K+、H+B、Na+、Cl-、OH-、Al3+

C、Cl-、NO3-、K+、Na+D、Ag+、Cl-、CO32-、K+

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CuSO4、H2SO4B.NaCl、Na2SO4、NaHSO4

C.NaCl、Ba(NO3)2、HClD.NH4NO3、NaOH、Na2SO4

9、重金属离子有毒性。

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

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

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42-B.Cu2+和Cl-C.K+和SO42-D.Ag+和NO3-.

10、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废水都是澄清的,但厂址下游河水中却出现浑浊.李亮对两厂的废水取样化验后,发现甲厂排放的废水明显呈碱性,且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KOH、Mg(NO3)2、KCl、Cu(NO3)2中的两种.

(1)则甲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2)如果将两厂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恰好转化为两种沉淀,经过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离子,可以用来浇灌农田,并为植物生长提供(填氮肥、钾肥、磷肥、有机肥等).

11、现有甲、乙两种溶液,共含有8种离子,分别为H+、Ag+、K+、Ba2+、OH-、Cl+、NO3-、CO32-,且两种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

已知甲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甲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那么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是(填离子符号)____________。

 

应用二:

物质鉴别

1、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

石蕊指示剂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

注意:

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2、根据某些物质特定的颜色鉴别:

Cu2+为蓝色,Cu(OH)2为蓝色沉淀;

Fe2+为浅绿色,Fe(OH)2在空气中不稳定,白色逐渐变为灰绿色再变为黄褐色(Fe(OH)3);Fe3+为黄色,Fe(OH)3为黄褐色。

3、相互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鉴别:

气体:

主要是H+和CO32-,H+和HCO3-生成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H4+和OH-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离子鉴别方法现象

CO32-H+无色无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2+,Ba2+等白色沉淀,加酸溶解,有气体放出(CO2)

SO42-Ba2+白色沉淀,加酸不溶解

Cl-Ag+白色沉淀,加酸不溶解

NH4+OH-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注:

产生的白色沉淀加酸不溶解,则为硫酸钡或氯化银。

 

例:

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各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区分开来的是

A.HCl、NaCl、NaNO3B.NaCl、CuSO4、NaOH

C.Na2SO4、Ba(NO3)2、HClD.NH4NO3、NaOH、H2SO4

练习:

1、在鉴定某无色溶液的组成时,四位实验者得出了如下不同的实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Na2CO3NaClHClB.NaOHKClBa(NO3)2

C.HNO3KMnO4KNO3D.H2SO4NaNO3FeCl3

2、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

(NH4)2SO4、Na2CO3、KNO3,若只用一种试剂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应选用的试剂为()

A.HClB.BaCl2C.NaOHD.Ba(OH)2

3、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中,只用水不能进行鉴别的是()

A、CaCO3、Na2CO3B、K2SO4、KCl

C、生石灰、熟石灰D、CuSO4、Fe2(SO4)3

4、欲鉴别澄清石灰水、盐酸和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提供的试剂有:

①碳酸钠溶液②紫色石蕊试液③无色酚酞试液,只用一种试剂可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或②             D.①或②或③   

5、食醋、纯碱、食盐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鉴别氯化钙和硝酸钙

C.检验贝壳能否溶于酸D.检验久置的烧碱是否变质

6、以下各组所选的鉴别试剂正确的是

被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试剂

A

Al和Mg

Na2SO4溶液

B

稀HCl和稀H2SO4

Fe

C

K2SO4溶液和CaCl2溶液

(NH4)2CO3溶液

D

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

酚酞试剂

7、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8、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别①NaOH②MgSO4③Ba(NO3)2④FeCl3⑤KCl五种溶液,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先后顺序是

9、用一种试剂鉴别NaCl、NH4NO3、NH4SO4、Na2SO4四种无色溶液()

10、为了确定某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杂质的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为__________操作写出Ⅱ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推断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可能混有杂质有________。

(写化学式)

 

11、2004年5月25日我市某地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

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项 目

亚硝酸钠(NaNO2)

氯化钠(NaCl)

水溶性

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81.5g

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35.8g

熔 点

271℃

801℃

沸 点

320℃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1413℃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

无反应

(1)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丽同学按以下步骤对她所用的牙膏进行探究:

【资料】牙膏中常用氢氧化铝、碳酸钙等物质作摩擦剂。

(1)小丽选用的试剂X是____________。

A.紫色石蕊试液 B.pH试纸 C.酚酞试液

(2)从探究过程来看,小丽可验出摩擦剂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

从该牙膏的成分考虑,请你说明该牙膏不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在口腔中能变成酸,吃糖过多易导致蛀牙。

为防止蛀牙,通常在牙膏中加入含______元素的物质。

请说出你保护牙齿的一种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要设计一种牙膏,你认为牙膏的pH范围最适宜的是____________。

A.5~6 B.8~9 C.12~13

13、查阅资料知道,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某同学为了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设计了右图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2)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属于钙盐,方法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填字母)。

A.Na2CO3溶液B.AgNO3溶液

C.NaCl溶液D.Ca(OH)2溶液

(3)鸡蛋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1)固体粉末中一定有,一定没有。

(2)若现象X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

;若现象X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

(3)实验步骤

都有相同的实验操作,该操作名称为。

(4)写出实验步骤

的化学方程式。

(5)简单修改上述实验方案,可取消第

步实验,修改的方法是

15、5月1号起“醉驾入刑”。

醉酒的原因是酒中含有一种物质叫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

醉酒后驾车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

(1)乙醇(C2H5OH)易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交警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

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有Cr3+和SO42-组成,则硫酸铬的化学式为。

(3)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乙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现有一瓶密封放置了十几年的某种白酒,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白酒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

材料一:

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材料二:

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猜想】

猜想1:

只有乙醇;猜想2:

只有乙酸

猜想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

猜想3成立

16、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即可用作漂白剂,又可用作消毒剂。

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的原理是:

Ca(Cl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1)漂白粉是一种(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HClO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2HClO=2HCl+O2↑。

某瓶HClO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能加快漂白的速率。

写出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想知道该漂白粉是否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

【猜想】

猜想1:

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

猜想2:

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

猜想3:

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及仪器:

盐酸、石灰水、品红溶液、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有气体产生,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2成立

②在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少量品红溶液。

应用三:

除杂

除杂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的过程

原则:

①不增:

不带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

待分离物质不与除杂试剂反应

③易分离:

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方法:

一.物理方法

1.过滤法:

用来除去可溶物和不溶物

常见不溶于水的沉淀有:

AgCl、PbSO4、BaSO4、大多数的碳酸盐、以及Cu(OH)2、Fe(OH)3、Al(OH)3等氢氧化物、MnO2等。

应用:

可溶性物质与不溶性物质的分离。

分离BaCl2和BaCO3的步骤:

2、结晶法: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Ca(OH)2

应用:

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例题:

除去NaCl中少量的KNO3:

除去KNO3中少量的NaCl:

3、磁铁吸引:

分离有磁性和无磁性的:

应用:

铁粉与其他无磁性固体的分离

4、洗气法:

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即气体的干燥

常用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

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l、H2、Cl2、O2、CH4等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

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

都可以干燥的气体是H2、O2、CO。

例题:

NH3(H2O)

SO2(H2O)

H2(H2O)

2.化学方法:

(沉淀法、气体法、置换法、吸收法、其它法)

1.沉淀法:

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常见的沉淀:

AgCl、BaSO4、大多数的碳酸盐、以及Cu(OH)2、Fe(OH)3、Al(OH)3等氢氧化物。

解题方法:

1)除杂物质的确定

KNO3(K2SO4)定离子

NO3-Ba2+选离子

BaNO3组合物质

2)用量适量(或不再产生气体或沉淀)

过量或足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

判断:

下列除杂所加试剂的用量是否正确(括号内为杂质)

1、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2、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的CaCO3

3、C粉(Cu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