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7378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

语文期末考试题

乐山一职中对口高考班

2014——2015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和亲和畅和衷共济曲高和寡

B.哄闹哄骗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C.阿附阿胶阿房宫赋阿谀奉承

D.提防提携提纲挈领提心吊胆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

A、广袤无垠  各行其事  郁郁寡欢  承前起后

B、百无聊赖  变本加厉  坐享其成  莫可名状

C、不知所措  怨天忧人  再接再励  兵慌马乱

D、洪福齐天  顾盼神飞  原形必露  黔驴技穷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欧元区十二国中,作为龙头老大的德国经济的低迷,很可能_______其他国家。

②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_______作出答复。

③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_______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_______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A.波及择要而是/或者

B.涉及择要就是/或许

C.涉及摘要而是/或者

D.波及摘要就是/或许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红楼梦》中的妙玉着墨虽少,但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材料,人物栩栩如生。

B.这一仗打的真是艰苦卓绝,直到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才算功败垂成,取得小胜。

C.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各样的名贵的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D.在这偏僻的小镇,这家饭店,虽说店面不大,但香喷喷的脍炙人口络绎不绝的客人。

5.下列诗句朗诵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6.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

“‘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今天去呢?

还是明天去呢?

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C.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D.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会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这些问题。

7.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府部门招商就合理吗?

如果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税务审计等部门把招来的投资用于制造假冒伪劣、污染环境、漏税逃税,那该怎么管理?

B.春风一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和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C.日前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D.二十世纪以来,毛笔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

如今,在中国,设置毛笔课的学校越来越少,而且,毛笔书法远不如日本普及。

8.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凝固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__。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9.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语序是()

①春雨过后的深山,到处是悄然拱出的竹笋

②怕的感觉一下子就侵占了我弱小的心魂,我浑身都哆嗦起来

③那是个暮春的日子,我一个人去深山挖竹笋

④我挖着挖着,忘却了一切,然后就到了黄昏

⑤我将麻袋往肩上一搭,跑了起来,一直跑到村口,那惊心的叫声,才慢慢消失

⑥鹧鸪这时开始在雾锁的山坳里长一声短一声地啼鸣

A.③①④⑥②⑤B.③①④⑥⑤②

C.①⑥③④⑤②D.①⑥③④②⑤

10.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

——花坛寄语折花者

B、别对我动手动脚。

——树木寄语

C、抽烟有害身体健康。

——香烟寄语

D、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

——墙壁寄语

11.在西湖边上的岳飞墓阙对面有一楹联,其上联为“青山有幸埋忠骨”,其下联应是()

A.毁誉于今判真伪B.白铁无辜铸佞臣

C.绿铜无辜铸奸逆D.正邪自古同冰炭

12.对下面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淮村兵后(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A.诗人从目前的颓垣废井联想到昔Ft的村居景象,突出战乱所造成的恶果。

B.作品写傍晚的荒村,乌鸦凄厉的叫声打破了沉寂,更加反衬出景象的悲凉。

C.诗人在破败的景象中特别欣赏桃花,赋予桃花坚定、独立的品格。

D.这首诗内含着诗人对战乱的愤慨、对失去家园的老百姓的无限悲悯。

二、语言运用(共11分)

13.请根据文意补出结尾的一句机智妙语。

(3分)

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休息时,一位发达国家的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的大使:

贵国的死亡率一定不低吧?

非洲大使答道:

14.请参照下表所示内容,用简明文字介绍温州市电话号码由7位升8位的方法。

不得超过50字(含标点)。

(4分)

原电话号码

升位后的电话号码

长途区号

8××××××

88××××××

0577

6××××××

86××××××

0577

3××××××

63××××××

0577

4××××××

64××××××

0577

5××××××

65××××××

0577

15.下面是北京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

(不超过30字)(4分)

某电信公司即将推出“关爱之星”业务,家长通过自己的手机和孩子身上一部类以手机的终端“小爱星”,就可以随时随地知道孩子的实时位置。

该公司一位人士说,这项业务有严格的用户隐私管理制度,用户之间想进行个人手机定位,必须经过被定位人的授权许可。

例如,家长向运营商发出寻找被定位人位置的要求之后,运营商会发出短信征询其是否同意,如果被定位人不同意,家长就无法获得其位置。

对于这项业务,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在中国,每年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故,如果监护人能够提前准备知道孩子的位置,有一半以上的悲剧可以避免发生。

”但他同时提醒,家长在为孩子配备“小爱星”时,要实现让孩子明白家长和老师是真正关心孩子,想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提供及时到位的帮助;还要让孩子明白,让关心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的位置是一种个人修养的良性表现。

三、默写填空题(共12分)

16.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

,,粪土当年万户侯。

17.六王毕,。

阿房出。

五步一楼,;,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

18.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

四、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每题三分,共12分)

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在太空中遗弃了各种物体和碎片。

自从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垃圾。

人们称这种垃圾为太空垃圾。

当时,宇航员完成飞行任务后,把卫星的装载舱、备用舱、仪器设备及其他遗弃物都留在了卫星轨道上。

此后,随着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壮举,太空垃圾与日俱增。

人类先后已将4000余颗卫星送入太空,目前仍在继续运转的仅有400余颗,其余的或坠毁于地球表面,或遗留在太空,成为太空垃圾。

据统计,目前有3000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飞奔,而其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

科学家预测:

太空垃圾以此速度增加,将会导致灾难性的连锁碰撞事件发生。

如此下去,到不远的将来,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了。

太空垃圾给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它们成为人造卫星和轨道空间的潜在杀手,使宇航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运行的。

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油漆细屑、涂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员殒命;一块仅有阿斯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

由人类太空垃圾造成的事故和灾难屡见不鲜。

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

前苏联的“礼炮—7”号轨道站也多次被刺激类“尘埃”损坏。

由于太空垃圾从中作梗,美国曾有7枚火箭在轨道上爆炸。

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后不久便爆炸,成为564块10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这枚火箭的残骸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命赴黄泉”!

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与这个“不速之客”仅仅相距2.74公里,幸亏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它才免于丧生。

据计算,目前太空轨道上的每个飞行员发生灾难性碰撞事件的几率为3.7%,发生非灾难性撞击事件的可能性为20%。

以此计算,今后将每5—10年可能发生一次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事件。

到2055年将会达到两年一次。

19.根据文意,不全属于“太空垃圾”的一项是()A.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被宇航员遗弃在轨道上的遗弃物。

B.人类送入太空的4000余颗卫星,除目前仍在继续运转的400余颗外,其余的先后坠毁而造成的废弃物。

C.人类在进行航空活动时遗留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

D.太空中飞行的油漆细屑、涂料粉末等。

20.下列航天器事故反映了“灾难性的连锁碰撞事件”的一项是()A.“挑战者”号B.“礼炮—7号”

C.日本通信卫星D.“发现者”号

2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太空垃圾是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造成的。

B.运行中的油漆细屑、涂料粉末、阿斯匹林药片等人们肉眼无法辨认的尘埃,都能使宇航员毙命。

C.到不远的将来,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

D.目前,太空垃圾的增多,与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成正比。

2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空垃圾这一巨大隐患,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B.科学家要考虑研发更加耐碰撞的材料来制造航天器。

C.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太空爆炸可能与太空垃圾有关。

D.未来的航天器上将会装上自动探测并能绕开太空垃圾的一种仪器。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5分)

归途

金顺根

出站后,我直奔售票处,买好回部队的车票。

真是春风得意,这次多亏在邮局工作的老同学“帮忙”,拍了封“母病危,速回”的电报,要不,谁知道猴年马月探一次亲呢!

刚离开售票口,那个一直守在边上的老人突然拉住我:

“去宁波?

”我点点头,忽然明白了什么,甩掉了他的手继续朝前走。

“探亲还是出差?

”他紧追不舍。

“回部队。

”我爱理不理的。

说实在的,经常出门在外,这种人见多了,我猜得出再搭上两句话,他就要说“到部队看儿子,钱被偷了。

想借点路费,回去寄还”这一类话,可能还会挤出几滴眼泪,最后还可能拿出一个证件,但其真假只有天知道。

猛然,他跑到前面拉住我:

“解放军同志,想求你一件事儿……”一听这话,我差点儿笑出来,随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民警:

“找他去吧!

老人一怔,说:

“不,我想请你回部队替我发个电报。

”说着,递上一个信封和10元钱。

我抽出信纸,上有一行短语:

“妈,儿因部队需要不能回家并到医院服侍你老人家,请妈原谅!

小强于宁波。

我疑惑地抬起头,仔细打量老人:

“你自己可以拍电报给你儿子,像这种情况,部队领导会考虑的。

许久,老人才缓缓地说:

“他妈患的是绝症,这几天一清醒过来就要儿子,而小强却在两个月前因公牺牲了,没办法,只好……”

啊!

是这样,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手上的信变得异常沉重,仿佛捧着一颗跳动的心。

“我还要到医院去,这件事儿拜托了。

”说罢,他双手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转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右手……

23.小说开篇交待请老同学拍假电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3分)

24.小说先写面对老人的请求“爱理不理”,后写“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了右手”,请结合文意,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

(4分)

25.请用不超过50字的句子,概括小说的主旨。

(4分)

26.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整体上运用先抑后扬和反衬的手法,体现了其构思的匠心独运。

B.老人的坚强与高尚,“我”的卑琐与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C.小说中,老人解释性的语言中,透露着悲伤,也透露着坚强。

D.老人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是对“我”无声的批评。

E.题目“归途”一语双关,既指“我”回家探亲,也指“我”心灵的回归。

五.古文阅读(共16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B.洎(jì)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C.暴(bào)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

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

2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①率赂秦耶率:

全部②思厥先祖父厥:

代词,其

③暴霜露,斩荆棘暴:

暴露④暴秦之欲无厌厌:

厌烦

⑤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

结交⑥始速祸焉速:

很快

⑦洎牧以谗诛洎:

等到⑧当与秦相较当:

应当

⑨或未易量易:

轻易⑩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劫:

侵略

A.①③⑤⑦⑧B.②④⑥⑨⑩C.③④⑥⑧⑩D.①②⑤⑦⑨

2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B.《六国论》和《过秦论》的“论”都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

C.中国文学史上往往有作家并称的现象,如“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三曹”是指曹操、曹植、曹冲;

D.《六国论》的中心句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30.翻译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1.对本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简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六.写作(共60分)

(一)应用文修改(10分)

下面是一位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写的一封求职信,请认真阅读,根据求职信的格式和要求,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至少答出5点)

××公司总经理先生:

您好!

我是红星计算机职业学校软件专业三年级的学生李宏,我希望在毕业后能到贵公司担任程序员一职,我认为我符合贵公司的要求,能够胜任这份极具挑战性和开拓性的工作。

在三年的学校学习期间,一方面,我不仅学习了有关计算机的所有知识,还广泛阅读了其他各方面的书籍,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网络中心负责开发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我还是学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学校篮球队主力队员。

三年的学校生活不仅使我掌握了有关计算机的知识,而且培养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年的学生会工作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还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因此我认为我符合贵公司的要求。

随信附有我的简历、相关证明等。

希望您尽快与我联系。

此致

敬礼!

求职人李宏

在格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

2、

3、

在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2、

3、

(二)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材料:

秋天,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始了。

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大包小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子走上去说:

“您能不能帮我看一下包呢?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那位学子于是轻装去办理各种手续。

1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

年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离去。

几天之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700字左右。

 

答题卷

姓名成绩

一、基础知识(共24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语言运用(共11分)

13.非洲大使答道:

(3分)

14.

.不得超过50字含标点(4分)

15.(不超过30字)(4分)

三、默写填空题(共12分)

16.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

17.六王毕,。

,阿房出。

五步一楼,;,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

18.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

四、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每题三分,共12分)

19

20

21

22

(二)阅读文字,回答问题(15分)

23.小说开篇交待请老同学拍假电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3分)

24.小说先写面对老人的请求“爱理不理”,后写“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了右手”,请结合文意,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

(4分)

25.请用不超过50字的句子,概括小说的主旨。

(4分)

26.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五.古文阅读(共16分)

27

28

29

31

30.翻译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写作(共60分)

(一)应用文修改(10分)(至少答出5点)

在格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

2、

3、

在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2、

3、

(二)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