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966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XX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Word格式.docx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C.最初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

  16.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D)。

  A.调整范围相同B.规范内容相同

  C.要求相同D.历史使命相同

  17.法典编纂是指(C)。

  A.是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

  B.是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

  C.是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制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因而是一种立法活动

  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

  18.根据法律效力的强弱程度,可将法律规范分为(C)。

  A.确定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B.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19.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属于(B)。

  A.法律解释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D.法律部门

  20.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是指(D)。

  A.国际宣言B.国际公约

  C.国际协定       D.我国同外国缔结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

 1.自然资源稀缺,产权就非常重要。

因为产权明确,人们再也不会超负荷放牧。

到发达国家农牧业地区看过的人都知道,分割牧场使用的都是铁丝网,这完全是君子界线,堵不住小人。

但是在一个法制的社会,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界线,是具有法律权威的。

难怪有一本书说铁丝网是十九世纪人类社会十大发明之一。

  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C)。

  A.产权的划分要有法律来保障

  B.铁丝网只有在法制社会才起作用

  C.法律能约束君子但不能约束小人

  D.产权明确可以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2.有时候律师的辩护很可能开脱了凶手,有损公共道德,但他们“完美”的法律服务没错。

因为法治之法是中性的,它超越道德;

而“平等对抗”的诉讼程序,须保证被告人享有他所购买的一切法律服务。

即使被告人真是凶手,律师帮他胜诉获释,正义受挫,从法制或“程序之治”的长远利益来看,这也还是值得的,失败了的正义可以在本案之外。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C)。

  A.法制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B.在一个单一的案件中找不到正义

  C.维护法制程序的意义大于一时的伸张正义

  D.为了保证法制程序的实施,律师常常不得已而为之

  3.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出现了富豪阶层。

然而,这个阶层与广大的人民相比,毕竟是凤毛麟角。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长点主要是在“中产阶级”身上,是他们的超前消费,支撑了奢侈品市场。

而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无论从收入水平、消费能力还是消费结构上看,都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相比。

  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D)。

  A.富豪不是我国消费者的主体

  B.我国的“中产阶级”引导着消费潮流

  C.我国的“中产阶级”不同于发达国家

  D.我国的“奢侈品时代”还远没有到来

  4.逆差与顺差,应当辩证地看,贸易平衡永远是相对的、动态的。

中美经贸关系是双赢而非零和,经济互补性注定了美对华逆差将是一个长期问题。

今后,中美两国参与全球化和产品内分工的程度会继续加深,只要不改变现行统计方法,美对华逆差仍将持续,而中美经贸规模也仍将不断扩大。

  这段话表达的核心观点是(D)。

  A.中美经济是互补的B.逆差还是顺差要看使用的统计方法

  C.美对华贸易逆差不会改变D.美对华贸易逆差不应影响中美经贸关系

  5.时代的场景变化太大了,要让年轻一代真正记住历史,不能停留在概念式的说教上。

真正完整有效的历史教育,是应当融会在生活之中的。

它不应当仅仅是在纪念馆里才能看到,只是在书本中才能读到,它还应当以丰富、适当的形式渗透到我们居住的街区和生活的种种场景之中,这样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化为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B)。

  A.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B.历史教育的形式应当生活化

  C.历史教育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D.历史存在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海南人说:

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

  B.黑龙江人说:

我们这里夏季的白昼时间最长,太阳辐射最强

  C.西藏人说:

我们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最强

  D.新疆人说:

我们这里气候干燥,云雨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

  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

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C)。

  A.陈子昂

  B.孟浩然

  C.杜甫

  D.杜牧

  8.据科学家观测,北极的年平均气温大约在8℃,而南极的年平均气温要比北极低的多,大约在-56℃,造成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是(A)。

  A.由于地球倾斜角的影响,使南半球的冬天比北半球时间长

  B.南极大部分是大陆,储藏热量的能力较弱,夏季获得的热量很快就辐射掉了

  C.人类活动、能源消耗大多在北半球,是造成北极比南极温度高的原因之一

  D.南极周围的海洋上浮着巨大的冰川,使南极天气变得更冷

  9.下列不属于我国空气质量周报工作监测项目的是(B)。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物或二氧化氮

  D.总悬浮颗粒物或飘尘

  10.熊在地球上分布极为广泛,但是南极洲是没有熊的。

其原因是(A)。

  A.在熊这个物种出现之前,南极洲就与其他大陆板块脱离

  B.南极洲的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熊不能适应,无法生存

  C.南极洲生物构成不能为熊提供足够的食物,因而熊无法生存

  D.南极洲曾发生过重大的地质变化,造成南极洲熊的灭绝

1.环比发展速度等于(D)。

  A.逐期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B.累计增长量与最初水平之比

  C.报告期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

  D.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是(C)。

  A.利益机制

  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3.社会保障是通过(C)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A.社会捐助

  B.社会成员互助

  C.国民收入再分配

  D.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4.财政的本质是一种以(B)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A.政府机关

  B.国家

  C.企业

  D.财政部门

  5.我国的政府预算由(A)组成。

  A.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

  B.中央、省、市三级预算

  C.中央、省、市、县四级预算

  D.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

  6、姜某有一处房屋,当他得知有一座工厂将要在附近建设,且工厂的噪音很大,姜某于是将房无卖给想得到一处环境安静的房屋张某,姜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的哪一原则( D )

  A.自愿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7.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玉米850吨的合同,约定甲公司在一年内分三批交货。

不料合同签订后一个月,玉米价格下跌了50%,乙公司向甲公司提出降低价格,被甲公司拒绝,双方诉至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在判决中对合同约定的价格适当做了降低。

法院这一判决依据的是民法的哪一项原则( B )

  A.自愿原则

  B.情势变更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D.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8.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

  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9.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行为是不合法的(A)

  A.国务院某部门制定规章设定行政许可        

  B.某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长、副乡长

  C.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2008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1.下列机构中,有权依法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C)

  A.某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B.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D.某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1.我国刑法规定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是(B)

  A.14岁B.16岁C.18岁D.20岁

  2.下列合同中转移使用权的有(B)

  A.赠与合同B.借用合同C.买卖合同D.借贷合同

  3.所有权是物权的一种,属于(B)

  A.他物权B.自物权C.用益物权D.担保物权

  4.拍卖中的拍定行为属于C()

  A.要约B.要约邀请C.承诺D.反要约

  5.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D)

  A.民事权利能力B.民事行为能力

  C.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D.相应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

  6.某年,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78、0.492、0.315和0.408。

依上述数据判断,这四个国家中,收入分配最不平等的国家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7.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A)引起的失业。

  A.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

  B.经济衰退和萧条导致需求不足

  C.产业结构变动

  D.季节变化

  8.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对所有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

  B.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9.通货紧缩是指(B)。

  A.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

  B.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

  C.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D.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A),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A.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B.实现充分就业

  C.保持物价稳定

  D.保持利率稳定

1.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是由于他们(BCD)。

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C.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2.十六大指出:

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三大基本国策就是坚持(BCD)。

A.科教兴国B.环境保护

C.资源保护D.计划生育

3.公文的收发要履行的处理程序包括登记、分办、拟办和(ABD)。

A.批办B.承办

C.受办D.催办

4.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ABC)。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5.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包括(ABC)。

A.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相关的法定义务

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D.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

6.我国刑法关于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的处罚规定,体现了(B)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罪刑相适应C.罪刑法定D.实事求是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适用于(D)

A.所有企业B.公有制企业C.无外商投资的企业D.全民所有制企业

8.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D)。

A.丑化其人格B.美化其人格C.做新闻报道D.做商标

9.应纳房产税的一幢房产原值500000元,已知房产税税率为1.2%,当地规定的房产税扣除比例为25%,则该房产应缴纳的房产税为()元。

A.6000B.4500C.1500D.1250

10.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向行政机关提出请求(D)

A.只能由行政机关解决

B.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C.可以先由行政机关解决,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应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处理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1.我国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A()

  A.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B.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C.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D.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最终必然反映技术进步的作用是在(D)

  A.自动化水平上B.劳动者素质上C.信息技术的采用上D.促进经济增长上

  3.攀登计划指的是:

(C)

  A.国家科技攻关计划B.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

  C.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计划D.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4.我国惟一国家级的培训高级公务员机构是(B)

  A.中央党校B.国家行政学院

  C.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D.中国人民大学

  5.处于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基础地位的市场是指(A)

  A.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B.生产要素市场 C.金融市场D.消费资料市场

  6.下列何种表述不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

(B)

  A.郭某感觉到中国法官的腐败行为越来越少了

  B.贾某因卡式炉爆炸而毁容,向法院起诉要求酒店支付5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C.梅某认为偷几本书不构成盗窃罪

  D.进城务工的农民周某拿不到用人单位报酬,自认倒霉

  7.在我国,担任公务员可以不具备的条件是(D)。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D.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

下列有关法律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是错误的。

  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10.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A)。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上体作出

  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1.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我国采取的原则是(B)

  A.从旧B.从旧兼从轻C.从新D.从新兼从轻

  2.法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的作用,属于法的(C)

  A.规范作用B.维护政治统治的作用

  C.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D.指引作用

  3.根据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实行四级(A)制。

  A.两审终审B.三审终审C.二审复核D.二审二复

  4.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B)年。

  A.10B.20C.15D.25

  5.犯罪未得逞是指(D)

  A.未发生任何危害结果B.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

  C.犯罪目的未能实现D.未能齐备某一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议事的原则是(C)

  A.民主集中制B.下级服从上级C.民主协商D.言论负责

  7.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C)

  A.改变B.撤销C.改变或撤销D.发回重议

  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A)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C.行政处分行为D.民事侵权行为

  9.对经复议的案件提起诉讼的,(D)

  A.只能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B.只能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C.可以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D.只有在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时,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才有权管辖

  10.符合法律规定,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称为(A)

  A.法律事实B.合法行为C.法律事件D.违法行为

  1.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人民法院对外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实行(A)

  A.对等原则B.同等原则C.平等原则D.报复原则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C。

  A.15日B.30日C.60日D.1年

  3.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D)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该财物的,以贪污罪论。

  A.公共财产B.公共财物C.国有财物D.国有财产

  4.某国有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关的成员秘密将数额较大的国有资产私分,其行为应该按(B)

  A.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定罪处罚

  B.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C.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和贪污罪定罪处罚

  D.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从一重罪处罚

  5.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C)

  A.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B.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

  C.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D.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

  6.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向应缴单位征得超标准排污费应当用于(B)

  A.上缴国库B.市政建设C.防止污染D.赔偿损失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的目的是(B)

  A.肯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B.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C.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D.推进国企改革

  8.我国政党制度是(C)

  A.共产党领导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多党制

  9.人们可把(C)看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0.政府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包括:

(C)

  A.引导文学艺术的发展    B.引导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

  C.引导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D.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1.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D)

  A.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B.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C.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2.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B)

  A.执行处罚B.行政处罚C.行政处分D.行政强制执行

  3.某甲曾向乙借款200元,乙欠甲贷款200元,乙要求甲还款,甲表示我们双方互不相还。

甲乙之间的债因下列原因而消灭(B)

  A.提存B.抵消C.混用D.债务更新

  4.要约和承诺是(D)要经过的两个主要步骤。

  A.申请专利B.注册商标C.履行债务D.订立合同

 D 5.根据《破产法》的规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由人民法院召集,以后的债权人会议的召开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下列召开债权人会议的条件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人民法院认为必要时B.债权人会议主席认为必要时

  C.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1/4以上的债权人要求时D.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1/5以上的债权人要求时

  6.有法必依的正确理解是(C)

  A.健全社会主义法律的前提B.健全社会主义的关键条件

  C.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