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096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抗生素的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危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要严加控制,尽量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因其易导致过敏反应,也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青霉素类:

为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疗效高,毒性低。

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细菌的细胞壁发育失常,致其死亡。

人、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哺乳动物机体细胞几呼无影响,因而对人体副作用较少。

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有:

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霉素等。

2、头孢菌素类:

本类抗生素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

习惯上依据时间及对细菌的作用,分为一、二、三代。

常用的有:

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哌酮(先锋必)等。

3、氨基糖苷类:

本类抗生素性质稳定,抗菌普广,在有氧情况下,对敏感细菌起杀灭作用。

其治疗指数(治疗剂量/中毒剂量)较其它抗生素为低,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耳毒性。

链霉素、庆大霉素、霉卡那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4、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生素均含有一个12—16碳的大内酯环,为抑菌剂,仅适用于轻中度感染,但是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

红霉素为本类的代表,临床应用广泛,对青霉素过敏者常以本品治疗。

近年来研制开发了许多新品种,临床效果显着,如阿奇霉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罗它霉素、地红霉素等。

常用的还有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

5、四环素类:

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本类抗生素可沉积于发育中的骨骼和牙齿中,反复使用可导致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岁,危险性最大,并可持续至7岁甚至更久,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

6、氯霉素类:

本类抗生素特点是脂溶性高,易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并对很多病原体有效,但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包括氯霉素、琥珀氯霉素等。

7、林可酰胺类:

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临床上还有一些广泛应用的合成抗菌药物,主要有磺胺类(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及其它合成抗菌药物(痢特灵、甲硝唑、黄连素等)。

31.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

那么,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32.常用抗生素有哪些不良反应

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病原菌,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长期大剂量地使用等问题,也可引起了各种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洁霉素。

磺胺类等抗生素。

(2)肝损害:

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郁滞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霉素、林可霉素等。

(3)肾损害:

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

主要有氨基贰类(庆大毒素等)、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一代)、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4)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主要见于氯霉素、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等)、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

较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新霉素、头孢氨苯等。

(6)神经系统损害:

可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导阻滞。

多见于氨基威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

(7)二重感染: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以老年人、幼儿、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

以白色念珠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呼吸道感染以及败血症最为常见。

(8)产生耐药:

目前国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可达80%~90%,伤寒杆菌对氯霉素耐药可达90%以上,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5%以上。

因此,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避免不合理滥用抗生素。

33.使用抗生素无效的原因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至今己有50多种,它使许多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是抗生素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不要盲目使用,而应根据具体病情与药物特性有的放矢地合理选用。

如果使用抗生素2~3天后仍不显疗效时,应查找原因,可从下列八个方面进行分析。

(1)是否诊断有误,或所患疾病并非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所致。

如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只需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如板蓝根、病毒灵、病毒脞等就可以,不必使用抗生素。

只有继发细菌感染如发热、白细胞数升高等,才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临床上有许多发热也并非细菌感染所致,如药物热、胶原性疾病、肿瘤,以及功能性发热等,此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本无济于事。

(2)抗生素选择不当。

致病菌与抗菌谱不符。

如全身严重感染,应及时静滴大剂量杀菌性抗生素,若此时应用抑菌性抗生素则对感染控制不利,还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致治疗失败。

(3)给药途径不当,剂量不足,导致感染不能控制。

(4)抗生素不能到达感染部位,或药物到达病灶部位的浓度太低,如包裹性脓胸、深部脓肿,以及骨和前列腺等组织感染等。

(5)抗生素联用不当,如青霉素类与四环素联合治疗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效果明显降低;

青霉素G与红霉素联用治疗猩红热,疗效不如单用青霉G。

(6)病人身体状况不佳,如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此时即使应用大剂量强有力的抗生素,也难收到预期效果,故必须加强综合治疗措施,改善身体状况。

(7)病原菌已产生耐药性,此时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8)可能混合细菌感染,如室内或院内病原菌存在,而导致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等。

34.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注意什么问题

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天然青霉素,如青霉素G等;

耐酶青霉素,如苯脞青霉素等;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悛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因其结构中有β-内酞胺环,故又称为β-内醚胺抗生素。

青霉素类的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哺乳类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青霉素对人体的毒性很低,达到有效杀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细胞几无影响。

但应注意如下几点。

(1)尽管青霉紊类药物毒性较低,但有少数人对本类药物过敏,如产生皮疹、药物热、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以后者最为凶险,常于注射或皮试时发生,大约50%在几秒钟至5分钟内发生,其余在20分钟左右发生,应十分注意。

凡初次注射或停药3大后再用者,都应做皮肤过敏试验。

如果皮试阴性(可以使用),但出现胸闷、气喘、皮肤发痒等异常症状者,也不宜注射。

注射青霉素后,应观

察20分钟,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用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等抢救。

(2)目前使用青毒紊剂量越来越大,有采用大剂量(1000万单位以上)或超大剂量的倾向。

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干扰凝血机制而造成出血,偶然因大量青霉素进入中枢神经而引起中毒,可产生抽搐、神经根炎、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等“青霉素脑病”。

因此不要随意加大剂量。

(3)青霉素类药物不宜溶解后存放,应“现配现用”。

因为青霉素溶液放置时间越长,分解也越多,而且致敏物质也不断增多,易导致药效降低以及过敏反应的发生。

(4)应尽量避免局部使用青霉素,避免过分饥饿时注射青霉素。

因此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35.青霉素类药物有何配伍禁忌

青霉素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在严重感染或危重病的抢救中,常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因此应注意配伍禁忌。

(1)不可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合用。

因为红霉素等是快效抑菌剂,当服用红霉素等药物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使青霉素无法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降低药效。

(2)不可与碱性药物合用。

如在含青霉素的溶液中加入氨茶碱、碳酸氢钠或磺胺嘧啶钠等,可使混合液的pH>8,青霉素可因此失去活性。

(3)青霉素在偏酸性的葡萄糖输液中不稳定,长时间静滴过程中会发生分解,不仅疗效下降,而且更易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青霉素应尽量用生理盐水配制滴注,且滴注时间不可过长。

(4)青霉素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一旦溶解即不断分解。

其溶液放置的时间越长,分解也越多,且致敏物质也不断增加。

因此要“现配现用”,不宜溶解后存放,以保证药效,减少致敏物质的产生。

(5)每日一次静滴给药方法并不可取。

因为当停止滴入后,体内药物迅速消除,待第二天给药,因间隔时间过长,细菌又大量繁殖。

(6)在抢救感染性休克时,不宜与阿拉明或新福林混合静滴。

因为阿拉明与青霉素G可起化学反应,生成酒石酸钾(钠),影响两者的效价;

新福林与青霉素G钾(钠),可生成氯化钾(钠),使两者效价均降低。

(7)不可与维生素C混合静滴。

因为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使青霉素分解破坏,且维生素C注射液中的每一种成分,都能影响氨苯青霉素的稳定性,使其降效或失效。

(8)不可与含醇的药物合用,如氢化可的松、氯霉素等均以乙醇为溶媒,乙醇能加速β-内醚胺环水解,而使青霉素降效。

(9)青霉素与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扑尔敏、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B6、催产素、利血平、苯妥英钠、氯丙臻、异丙臻等药混合后,可发生沉淀、混浊或变色,应禁忌混合静滴。

36.常用的先锋霉素有几种

先锋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按发现年代以及抗菌性质可分为一、二、三、四代。

1962~1970年发现生产的为第一代,如头孢噻吩(先锋霉素1号)、头孢噻啶(先锋霉素2号)、头孢氨苄(先锋霉素4号)。

头孢脞啉(先锋霉素5号)、头孢拉啶(先锋霉素6号)。

1970~1976年生产的为第二代,如头孢盂多、头孢替定、头孢呋新等。

1976~1983年发现生产的为第三代,如头孢隆胎、头抱哌酮(先锋必),头抱三臻(菌必治),头孢他啶(复达欣)等。

第四代是80年代中期开发的,大多数品种尚在试验中,目前主要的有头孢脞喃等。

先锋霉素类抗生素与青霉素相似,均属于β-内酚胺类杀菌剂,临床上最常用的有:

(1)先锋霉素V:

用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肝脓肿、败血症等。

成人0.5克,每日2~4次。

儿童每天每千克体重20~100毫克,分2~4次,肌注或静脉给药。

(2)先锋霉素W:

用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咽峡炎、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成人每次~1.O克,每日3~4次,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30~100毫克、分4次口服。

(3)先锋必:

用于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膜炎、胆囊炎、脑膜炎、败血症、淋病等,成人每次1~2克,每12小时一次,儿童每天每千克体重50~200毫克,分2次肌注或静脉给药。

(4)菌必治:

用于脑膜炎、肺炎、腹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淋病、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成人每次:

1~2克,每日一次。

37.灭滴灵有何用途

灭滴灵又叫甲硝脞、甲硝哒脞、甲硝基羟乙脞。

50年代未问世时,用于治疗阴道滴虫,因此命名为灭滴灵。

它是治疗滴虫病的特效药,疗效显着。

后来发现灭滴灵可用于治疗阿米巴病,对组织内及肠腔内阿米巴滋养体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故常用于治疗阿米巴肝脓肿等组织内阿米巴病,以及治疗急、慢性阿米巴痢疾及带虫者。

因此又作为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

近年来发现灭滴灵也是一味良好的抗厌氧菌类药物,可防治腹腔、胃肠道、女性生殖道、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骨和关节等的厌氧菌感染;

也用于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脑膜炎及破伤风等的治疗。

人类口腔里寄生着许多厌氧菌,常可导致牙周炎、冠周炎、牙髓炎、口腔粘膜溃疡以及溃疡性齿龈炎等。

由于灭滴灵对所有致病厌氧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它能与病菌蛋白质结合,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因此灭滴灵又是治疗口腔炎的良药。

灭滴灵还可用于治疗丝虫病、绦虫病、克隆病、咽峡炎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生素诱发的伪膜性肠炎、毛囊虫病,而对痤疮、酒糟鼻等也有一定疗效。

由于灭滴灵临床用途广泛,目前已有片、针、栓、霜等多种剂型,可口服、静脉注射和阴道、肛门塞置以及皮肤涂搽。

①治疗阴道滴虫病(应夫妇同治),每日3次,每次200毫克口服;

也可200毫克放人阴道内,7~10日为一疗程。

②治疗阿米巴病,成人每次口服400至600毫克,每日3次,连续服用5~10比儿童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克,分3次口服,连服7日。

③抗厌氧菌感染,每次400毫克,每日3次,连服7日;

小儿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5毫克给药,分3次服。

亦可静脉滴注0.5%灭滴灵注射液100~200毫升,每日1~2次。

④治疗伪膜性肠炎,按每天1.5克的量给药,共服15日。

⑤治疗痤疮、酒糟鼻,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疗程1~3周,同时配合20%灭滴灵冷霜外用。

使用灭滴灵偶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腹痛、头昏、心悸或排尿困难,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可消失。

灭滴灵元肝脏损害作用,毒副作用小。

但该药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又能从乳汁中排泄,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服药期间应禁酒,以免酒精中毒。

38.使用雷米封治疗时为何不宜吃鱼

雷米封是治疗结核病的第一线药物。

它在体内除了能抑制杀灭结核杆菌外,还会抑制人体内单胺氧化酶的转化和合成。

因此在使用雷米封治疗结核病期间,人体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然而单胺氧化酶担负着人体内组织胺的分解功能,此时,如果成人摄人组织胺量超过100毫克时,就有可能造成人体中毒的危险。

人们日常所吃的鱼类食物含有较高组织胺和组氨酸。

如每100克鲤鱼或黄鱼中分别含组织胺194毫克、25毫克,如果是不新鲜或变质的鱼中含量则更高。

因此,在使用雷米封治疗时,同时食用鱼类食品,容易使组织胺在体内蓄积,可能发生中毒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组织胺中毒反应,轻者表现为恶心、头晕、头痛、眼结膜充血等。

重者可见颜面潮红、心悸不适、口周麻木感,以及呕吐、腹泻、呼吸困雄,甚至血压骤升,出现高血压危象或脑出血等。

轻度中毒反应只要停止食用鱼类食物即自行缓解,重者应立即送入医院抢救治疗。

39.环丙沙星是什么药

环丙沙星又叫环丙氟哌酸,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它比第二代喹诺酮类具有更强、更广的抗菌谱。

它的抗菌活性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素氟哌酸的4~8倍。

环丙沙星具有广谱、高效而且安全的特点,临床上已广泛地使用。

它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杀灭作用。

其抗菌活性系通过抑制DNA促旋酶,抑制DNA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本品耐药性较小,与其他各类抗生素几无交叉耐药性。

环丙沙星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约70%,蛋白结合率约为19%~40%。

本品组织渗透性良好,绝大部分原形药经尿液排出,少量经胆汁和粪便排泄。

环丙沙星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耳鼻喉感染,淋病,皮肤、软组织感染,消化道感染,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骨关节感染以及败血症、伤寒等全身感染。

成人每次0.25~0.5克,每日2次,空腹时吞服。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每100毫升含200毫克环丙沙星,供静脉滴注用,主要用于败血症等全身严重感染或因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所致者。

每次0.2克,每日2次,静滴速度宜缓慢,每0.2克/100ml滴注时间应不少于:

小时。

本品避免与氨茶碱、咖啡因等同时应用。

孕妇、授乳妇和未成年人禁用。

40.利菌沙就是红霉素吗

利菌沙又叫琥乙红霉素,是新一代广谱抗生素。

它与红霉素相似,同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且呈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强于革兰氏阴性菌。

主要用于对青毒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也可用于链球菌、肺炎球菌感染及白喉带菌者的治疗和预防用药。

利菌沙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白喉、百日咳、副鼻窦炎、中耳和外耳炎,严重麦粒肿、疖痈、外伤创口感染、皮肤疾患,耳科疾患、旅行腹泻等。

利菌沙最大的优点是没有胃肠道反应。

众所周知,红霉素的最主要副作用就是易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利菌沙每次口服0.25~0.5克,每日3~4次,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分3~4次服用。

肝功能不全患者、孕妇及哺乳妇女应慎用利菌沙。

与利菌沙同属于大环内脂类的抗生素还有白霉素、麦迪霉素、乙醚螺旋霉素、角沙霉素、美欧卡霉素干糖浆等。

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萄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和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淋球菌、军团菌以及支原体、梅毒、肠道阿米巴等感染。

41.为何越来越少使用土霉素与四环素

土霉素和四环素同属四环素族类广谱抗生素,其共同特点是除对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有抑制外,尚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阿米巴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它们能抑制细菌体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从而迅速抑制其生长繁殖。

因此,以前常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沙眼、性病淋巴肉芽肿以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和百日咳、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等疾病,使用非常广泛。

但正是由于大量而广泛(甚至达到滥用)的使用,一些病原菌对它们产生了耐药性,如耐药性葡萄球菌所致的肺炎等。

长期大剂量使用还可致二重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所致的鹅口疮、呼吸道炎、阴道炎等,以及维生素B、K缺乏症等。

长期大量口服或每天2克以上静脉滴注,可引起脂肪浸润性肝脏损害,以孕妇(特别是妊娠后期)为多见。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人的牙齿发黄,并且无法去除,俗称“四环素牙”,就是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所致,主要是幼小时候服用四环素或母亲怀孕或哺乳时、次量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所致。

这是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与新生的牙和骨中的钙结合,形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沉积在牙和骨中,造成黄色色素沉着于牙齿,牙釉质发育不全,并易发生龋齿。

四环素络合物沉积在骨中能抑制幼儿骨骼生长。

因此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非特殊需要不可应用。

此外,四环素还可引起颅内高压,特别是婴儿。

成年人发生颅内高压可能与过敏有关。

由于上述原因以及近年来新型抗生素的不断推出,使之应用受到限制。

42.阿霉素和表阿霉素是抗生素吗

阿霉素和表阿霉素都是抗生素,不过它们都属于抗生素类抗癌药,一般不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阿霉素抗肿瘤谱广,除适用于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疗外,对肝癌、肺癌、胃癌等也有良效,尤其适用成骨肉瘤和软组织肉瘤。

对乳腺癌等转移性腺癌,本品是最具显效的单项药物。

同时也是目前治疗甲状腺转移癌的最佳药物。

此外,对头颈部和肺部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和翠丸癌等均亦有效。

与其他抗癌药物合用,常可提高疗效。

表阿霉素与阿霉素在结构上只有细微改变,其抗癌功能与阿霉素相等或略高。

但毒副作用较阿霉素小,尤其是心脏和骨髓毒性较低。

表阿霉素能与DNA的双螺旋结构形成复合物,抑制核酸的合成和功能,从而产生细胞毒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晚期直肠、结肠癌、晚期肾癌和其他实体瘤等。

用法:

静注,60~90毫克/米^2,每3周一次。

肝功能不全病人应适当减少剂量。

阿霉素和表阿霉素的主要毒副作用有:

①抑制骨髓,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②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口腔炎、溃疡等。

③心脏毒性,以阿霉素较为明显,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T波低平和心律失常等,严重者可致心肌损害甚至死亡。

④脱发和色素沉着。

⑤可产生静脉炎,甚至蜂窝组织炎和坏死,以及肝功能损害、发热等。

43.怎样合理使用抗真菌药里素劳

里素劳又名酮康脞,是一种广谱抗菌药。

对皮肤霉菌、酵母菌等真菌所致的各类癣菌病,无论是浅部真菌,还是深部真菌均有强大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手足癣、甲癣、真菌性口腔炎、真菌性肺炎、霉菌性阴道炎及全身性真菌感染等。

使用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人体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胆固醇,与霉菌细胞膜的组成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某些抗真菌药物对人体细胞有较大的毒性。

尽管里素劳的毒副作用比其他大多数抗真菌药来得低。

但如果用量过大,时间过久,也容易产生毒副作用。

(2)对于一般感染,成人一次顿服200毫克,每日一次,是比较安全的,可以服用至症状消失为止。

对特殊感染,如阴道白色念珠菌病,每日需增加至800毫克,分2次服用。

然而,儿童用药要特别慎重,1~4岁的儿童,每日量为50毫克;

5~12岁每日为100毫克。

(3)患急、慢性肝病者,以及对此药过敏者应禁用,孕妇也应禁用。

(4)服药期间必须每隔2周复查一次肝功,若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