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97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docx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

密封线

燕山大学试卷

共5页第1页

题号

总分

分数

单项选择题答题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将答案填在上方的答题框中,否则不得分)

1、下列不是大学生活的特点的是()

A、大学是知识的海洋B、大学是放松的摇篮

C、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D、大学是知识传播和运用的基地

2、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

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B、人才的文化素质

C、人才的心理素质D、人才的身体素质

3、下列不属于大学学习特点的是()

A、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和综合性B、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C、学习途径的单一性D、学习方法的创新性

4、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在市场中就业的社会建设者

C、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的接班人

5、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点,那都是无所谓的。

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这里的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任务”指的是()

A、人生价值      B、人生境界     C、人生理想   D、人生责任

考试时间

学号

姓名

班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A

考试科目

6、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表述不正确的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的主要组成部分。

A、科学发展观B、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C、马克思主义世界观D、社会主义道德观

8、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又憧憬长远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这是指()

A、信念     B、理想      C、信仰      D、幻想

9、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

10、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11、“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

”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12、古人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是指()

A、立志要高远     B、立志做大事    C、立志须躬行   D、立志莫迟疑

13、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该树立的远大理想是()

A、小康社会B、共产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4、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

A、社会理想的表现B、生活理想的表现

C、道德理想的表现D、职业理想的表现

15、下列对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表述错误的是()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传统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

1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是指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的()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辱

17、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救亡图存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和平与发展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5页第2页

密封线

燕山大学试卷

18、下列观念属于当代大学生在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时所树立的错误观念的是()

A、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B、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C、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D、应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致力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一体化

19、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

A、国际组织B、国家C、跨国公司D、经济联盟体

20、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21.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是灵魂。

A、情感B、思想C、行为D、意志

22、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

A、爱国情感B、爱国思想C、爱国行为D、爱国体验

23、人的本质属性是()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

24、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这说明()

A、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

B、人可以有受限制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C、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

25、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信仰

26、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

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B、为个人谋福利

C、人生短暂,及时行乐D、为人民服务

27、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愿意多作贡献,少取报酬;在考虑个人利益时,能够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

做到这一点的人,一般具有(  )

A、自私自利的人生目的B、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

C、先公后私的人生目的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

28、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往往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

对于逆境,正确的人生态度是(  )

A、居安思危,自制自励B、大胆正视,积极应对

C、怨天尤人,自暴自弃D、玩世不恭,虚度光阴

29、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

“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

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

”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

这种观点认为,人生价值的本质在于(      )

A、个人的社会存在            B、个人需要的最大满足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0、下列不属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是()

A、拜金主义B、享乐主义C、现实主义D、个人主义

31、爱因斯坦曾经指出: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他的意思是说(  )

A、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越大,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小

B、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在于他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C、一个人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越多,他的社会价值就越高

D、能力大的人更容易实现社会价值,能力小的人不可能实现社会价值

32、人们在为人处事中,应该培养较强的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不被情绪左右而使行为失调;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心理情绪,经常保持较为平静的心态,显示出积极的情感特征。

这是自我修养中(   )

A、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要求       B、形成正确审美观念的要求

C、树立坚定政治信念的要求        D、陶冶高尚道德情操的要求

33、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

合作是指(  )

A、互动的双方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争胜

B、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C、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

D、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功夫,在各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的过程

34、使人们自觉遵循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的有效途径是()

A、一切道德传统B、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C、随心所欲地选择道德行为D、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护道德原则规范

3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便别人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

这表达了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应当做到(  )

A、学会宽容,善于原谅B、恬退隐忍,委屈保全

C、利益至上,毫发必争D、提高警惕,谨慎择友

36、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

为人民服务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高层次要求。

下列选项中,也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是(  )

A、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B、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C、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D、既不关心社会和他人利益,也不想过多地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

37、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是以()

A、等价交换为原则B、享乐主义为原则

C、集体主义为原则D、公平竞争为原则

38、关于共产主义道德,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共产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

B、共产主义道德产生于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

C、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是最先进的道德

D、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没有提倡的必要

39、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A、习惯和法律B、道德和法律C、风俗和法律D、习惯和风俗

共5页第3页

密封线

燕山大学试卷

40、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

这是社会公德中()

A、遵纪守法的要求B、保护环境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D、文明礼貌的要求

41、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文明礼貌B、遵纪守法C、助人为乐D、保护环境

4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际交往中互助原则的是()

A、“我今天帮助你,你明天必须报答我”

B、“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C、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D、平等相待,一视同仁,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43、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

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从业者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A、坚守工作岗位,不怠工,不推诿

B、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

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

D、在职业岗位上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

44、下列不属于构成爱情的基本要素的是()

A、性爱B、理想C、责任D、金钱

4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社会规范

B、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全体公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是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D、《民法通则》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法律部门

46、法律的历史类型与人类社会演进的形态是相一致的。

至今为止有哪几种法律的历史类型()

A、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和资本主义法律

B、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法律

C、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法律

D、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47、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下列不属于部门法的是()

A、民商法B、经济法C、立法法D、行政法

48、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等的规定,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主体是()

A、中共中央B、中央军委C、国务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49、下列关于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效力从高至低排列正确的是()

A、行政复议法→宪法→物权法B、宪法→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

C、物权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D、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著作权法

50、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

A、公安局B、司法局C、监狱D、人民法院与检察院

51、我国的政体是 ( )

A、民主集中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5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国家结构形式是()

A、单一制B、复合制C、联邦制D、邦联制

53、我国法律规定,公民须年满()周岁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14B、16C、18D、22

54、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是()

A、国家主席B、全国政协C、央军事委员会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55、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

A、所有的财产关系B、所有的人身关系

C、不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56、自然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A、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B、从十四周岁起到死亡时止

C、从十六周岁起到死亡时止D、从十八周岁起到死亡时止

57、某甲与某乙已登记结婚,但未同居,也未举行婚礼,之后,某甲后悔与某乙结婚,他们进行()后,婚姻关系才能解除。

A、调解B、离婚C、宣布婚姻无效D、撤销结婚登记

58、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应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D、是犯罪但应免除处罚

59、在犯罪构成中,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

60、小偷打开了财务室的保险柜,但柜中空无分文,小偷的行为是( )

A、盗窃既遂  B、不构成犯罪  C、盗窃未遂  D、盗窃中止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6分,共12分)

1、李某,男,17周岁。

在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1000元收入。

一天,他到商场以1400元购买了一辆高档山地自行车。

其父母得知后非常生气,坚决要求商场退货,商场不肯,遂发生纠纷,李某父母将商场告上了法院。

(1)李某父母的要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

(2分)

(2)为什么法院会做出这样的判决?

(4分)

共5页第4页

密封线

燕山大学试卷

2、甲、乙二人赶着各自的牛同一条船过河,时值洪汛期间,船到河口,船体被河水冲下的木头撞破,情况十分危急,甲将自己的牛推入河中,接着又将乙的牛推入河中。

事后,乙提出甲只要推下一头牛就足以保障船的安全过河,没有必要将第二头牛推入河中。

因此,要求甲赔偿自己那头牛的损失。

(1)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甲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2分)

(2)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4分)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4分,共28分)

1、材料一:

雷锋在1960年8月20日的日记中写到:

“有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如果说这是‘傻子’,我是甘心情愿做这样的‘傻子’的,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材料二:

28年前,即1982年7月11日,年仅24岁的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共产党员张华,为抢救一位晕倒在粪池里的老农,英勇牺牲;28年后,即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长江大学三位年仅19岁的大学生为救落水的两名儿童,献出生命。

28年前,有人说张华“很傻很天真”:

“做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懂得自己生命的宝贵,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为国家创造大于本身价值的价值,而不是去换取一个69岁老农的生命。

拿了金子去换取等量的石子,总是不合算的。

28年后,又有人说这三位大学生“很傻很天真”:

“现在小青年体力不行,救人前还是先掂量下,不要脑子发热。

”“不赞同去搭救,太危险了!

”“万一赔上了自己的命怎么办?

材料三: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在给高一年级某班上课的四川都江堰市光亚学校老师范美忠,丢下学生先行逃生,而班上的十几名高中生随后才反应过来,陆续来到操场。

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发文描述这一情况。

文中写道: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它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范美忠说,他并不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有为救学生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义务。

对于范美忠的言行,大部分人表示强烈地愤怒与谴责,但也有少部分人认为的这是“人性本能”的表现,无可厚非。

(1)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傻”?

(6分)

(2)在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跳”与“跑”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性?

(8分)

共5页第5页

密封线

燕山大学试卷

2、材料一:

马克思在1835年17岁特里尔中学毕业时写的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毕业论文中说: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材料二:

毛泽东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

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

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

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

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

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的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

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了另一个阶级。

材料三:

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大会。

钱学森在讲话中却说:

“今天我不是很激动。

”他接着说:

“就在今年,我看了王任重同志写的《史来贺传》的序。

在这个序里他说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个人作为新中国成立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我心情激动极了,我现在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了。

(1)材料一中马克思的这段话对我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形成坚定的信念各有什么启示?

(6分)

(2)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这段话和材料三中钱学森的这段往事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自身与工人农民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启示?

对于我们如何更好地报效祖国有什么启示?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