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0182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4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简本

(征求意见稿)

 

二○○九年四月

前言

大连市是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十四个试点城市之一。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4年始,我市启动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在《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和规划修编前期研究成果经国土资源部审查同意的基础上,编制《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关于做好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22号)等法律法规,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大连市土地利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大连市实际,制定《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土地规划》)。

《土地规划》是大连市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

《土地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大连市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明确土地利用战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配置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并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一、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指导方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东北和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统筹各业各类、各区域土地利用,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出发点,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规划原则

1、严格保护耕地。

2、节约集约用地。

3、统筹各业各类用地。

4、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5、强化土地调控能力。

(三)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全市行政辖区,即六区三市一县(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和长海县),土地总面积13538.39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

规划的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其中近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

至2005年,大连市土地总面积为13538.39平方公里。

其中:

农用地面积9511.9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2169.42平方公里,其他土地面积1857.02平方公里。

(二)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问题

1、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2、建设用地布局分散,用地粗放和不足并存。

3、农用地利用效益不高,粮食、蔬菜、肉奶等农产品自给率不足。

4、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严峻。

5、水资源不足,土地盐碱化、污染、水土流失需要防治。

 

三、土地利用目标

(一)土地利用战略

1、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2、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

3、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4、促进区域合理分工与共同发展。

(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根据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依据《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下达的规划任务,规划期内,大连市要实现以下土地利用目标: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用地。

规划期末,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560.00平方公里以下,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75.00平方公里以下,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956.00平方公里以下;

2、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规划期末,全市耕地保有量控制在3513.00平方公里以上,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2978.00平方公里以上;

3、建设生态城镇,继续防治土地污染、盐碱化和水土流失,复垦废弃地,改善生态环境。

规划期末,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0%左右,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

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单位:

平方公里

指标

2020年

指标属性

耕地保有量

3513

约束性

基本农田面积

2978

约束性

园地面积

1516

预期性

林地面积

4051

预期性

牧草地面积

8

预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

2560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1675

约束性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956

预期性

交通、水利设施及其他用地规模

885

预期性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444

预期性

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322

预期性

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134

约束性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任务量)

134(67)

约束性

备注:

以上数据均为《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下达规划任务。

 

四、土地利用主要任务

(一)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为实现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必须严格控制耕地流失,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统筹利用其他农用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1、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1)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加强对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建设项目选址应加强用地评价和多方案比较论证,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2)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和复耕力度。

加大耕地抗灾能力的建设,及时复垦灾毁耕地,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

2、加大补充耕地的力度

(1)适度开发未利用地。

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的特点,结合全市生态环境建设,适度开发未利用地补充耕地。

(2)有序开展土地整理复垦。

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大力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3、加大耕地占补平衡力度

(1)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

(2)确保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措施。

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研究成果,制定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等级折算的实施办法,确保补充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

积极推进省域范围内易地补充耕地的有偿调剂机制。

4、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1)科学划定基本农田。

落实《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大连市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科学划定基本农田集中区(见附图1)。

(2)实行基本农田先补后占。

在辽宁省下达的2978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之外,多划定8平方公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作为未来重点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预先补划。

(3)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各类城乡建设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依照法律规定,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因选址特殊,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进行专家论证,合理确定用地规模。

确需占用的,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并报国务院批准。

严禁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平原地区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禁止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4)建立土地整理专项基金,积极推行标准化农田建设。

加大公共财政对粮食主产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的财政补贴制度,提高农户保护基本农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提高基本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1、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

(1)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的调控。

(2)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优化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加强建设用地内部挖潜。

通过采取限期开工、收取闲置费、依法收回等措施,加强城镇闲散用地整合,引导存量建设用地合理置换,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益。

2、统筹城乡建设用地

(1)优化城镇工矿用地布局。

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城镇工矿用地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工矿用地。

按照全市城镇体系建设规划,调整和优化城镇用地布局。

遵循“组团结构、重点发展”的原则,重点支持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重点镇和建制镇四级城镇体系建设,构筑未来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城镇空间结构。

优化中心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调整中心城市居住、商业、工业、公共设施、生态等用地的比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和谐发展;集约建设瓦房店、普兰店和庄河三个次中心城市和长海专业化海岛县以及皮口镇、杨树房镇、复州城镇等14个重点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集约建设长岭镇、荷花山镇、东岗镇和谢屯镇等46个建制镇,最终形成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城镇空间布局。

(2)稳步推进建设用地整合。

一是高效利用沿海经济带重点建设区用地。

保障辽宁沿海经济带中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工业园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产业区、大连保税区主功能区、大连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大连海湾工业区、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及配套园区、大连金渤海岸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大连松木岛化工区等重点地区的建设用地。

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严格控制各类园区的增长边界,统一规划,有序发展,逐步建立集约利用土地的评价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二是整合市域工业用地。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集约建设6个工业集聚区(双岛湾石化工业区、甘井子工业园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登沙河临港工业区、瓦房店工业区、皮杨陆岛经济区),最终形成沿沈大高速公路、大丹高速公路、旅顺南北路为轴线布局的“Y”字形产业带。

三是推进农村居民点整合。

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积极引导农村村民住宅有规划、有计划地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

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相挂钩,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按照城市的用地标准管理城郊结合部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引导农民居住向社区化发展;鼓励中部平原和低丘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往中心村转移,结合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撤村并屯,鼓励农民建房向中心村集中;开展北部地区和高丘地地区的空心村和零散户整治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点的土地利用效率。

3、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用地

按照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战略,结合交通、水利、能源等行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重大基础设施用地。

一是交通用地。

重点保障以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的综合集疏运体系的用地需求,加强对交通运输资源的系统整合,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整体效能。

港口:

保障港口发展用地。

重点保障“一岛三湾”核心港区和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设用地,合理利用沿海岸线资源,整合港口码头用地,形成以大孤山半岛和大窑湾、鲇鱼湾、大连湾构成的“一岛三湾”港口群为核心、以长兴岛港区和庄河港区为两翼、以沿海区县港口为补充的港口布局。

铁路:

保障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和国际东边道铁路两大主动脉的用地需求。

公路:

统筹安排城乡协调发展的“四网一环”(高速公路网、经济干线网、区域连通网、农村公路网及环滨海公路)公路建设用地,建设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主体的“六纵四横”的公路网络系统。

按照公路用地标准严格核定用地规模,引导公路选线尽可能少占耕地。

空港:

保障航空枢纽港建设用地。

二是水利设施用地。

优先保证水源工程、引水工程、输水工程、城镇供水工程用地的需求。

规划期内,将形成“南部城镇供水区、中部农业灌溉区、北部重点水源保护区和沿海防洪区”四个水利建设的重点区域。

三是能源设施用地。

重点保障包括国家石油储备大连基地、中石化储油基地、中石油LNG接受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辽宁江石底核电站、风力发电厂、庄河电厂、开发区第二热电厂、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主要能源设施的用地需求。

4、调整其它建设用地

一是保护优质盐田,加强对废弃盐田的改造和利用。

二是适度增加旅游设施用地等特殊用地。

(三)统筹安排生态环境用地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在对市域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区的基础上,构建绿色生态空间,加大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因地制宜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统筹安排生态环境用地。

1、构建绿色生态空间

大连市绿色生态空间的构成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河湖、沼泽、滩涂、水库水面、景观休闲用地及城镇里的园林绿地等。

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完善都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滨海、道路、河流等绿色廊道,保护包括自然保护区、山林、滨海、湿地的生态团地,建立山环海绕的城市开敞空间,构建“一城一环、两廊三带交融,山、海、城辉映”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城:

指都市内的园林绿地系统。

对应于组团式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设“绿带隔离,绿廊环绕”的环形加楔形城市绿地系统,构筑“蓝天、碧海、青山、名城”的宜居环境。

一环:

指环渤海、黄海岸线水域的海岸生态保障带。

合理利用沿海岸线;严格保护自然岸线,以及复州河入海口和城子坦临海区域两大重要湿地,包括沿海的盐田、滩涂、水生植物、珍稀水产品保护区等;集约利用港口、工业、水产等生产岸线,重点建设生活岸线、滨海防护林带。

形成“山、海、城、湾”等多种地形地貌为一体的生态围廊。

两廊:

指横贯东西,连接黄、渤海的两大开敞空间。

一是西起普兰店湾湿地、东至黄海的南部城市化地区的生态隔离廊道,二是市域北部山区生态保护屏障。

保护建设由山体、水域湿地、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农用地等各类资源要素组成的生态空间。

三带:

指沿河、沿路、沿农田林网三种林带。

以建设不同等级铁路、公路、河道两侧林带及农田林网为重点,建设水系林带、道路林带、农田格网,形成人工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的天然通廊。

2、建设生态环境工程

把土地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作为本轮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重点抓好五大生态建设工程,全市水土流失和沙化区域基本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水源涵养林工程:

以大、中型水库区域和主要河流源头、两岸为重点,全面实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护岸林建设。

荒山造林补植工程:

以瓦房店市西北部、西南部风沙干旱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为重点,全面抓好各区市县零星“四荒”、裸露隙地、劣质林分的造林、补植和改造,提高林木绿化率。

防护林工程:

以建设和完善海岸基干林带为重点,全面实施黄、渤海沿岸荒山造林补植和低效林改造工程,建造沿海防护林带;全面推进乡级以上公路两侧绿色通道的建设。

绿化村和围绿工程:

以扶持农民发展庭院林果经济为重点,实施经济增效型、生态防护型和景观美化型新村建设。

五、土地利用分区及空间管制

在对大连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和环境敏感性分区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依照土地利用结构相似性、土地主导用途或功能一致性,将全市划分为中心城区、城镇化重点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生态涵养区和海岛经济区5个土地利用分区(见附图2),明确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实施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

(一)中心城区

1、中心城区范围和用地规模

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甘井子老城区、大连湾街道、辛寨子街道、红旗街道、凌水街道、革镇堡街道部分、营城子街道部分、三环农场部分)、旅顺口区(水师营街道、旅顺口老城区部分、旅顺开发区部分、老铁山街道部分、龙王塘街道部分)、金州区(金州老城区、二十里堡街道、大魏家街道部分)及开发区(马桥子街道、董家沟街道、得胜镇部分、湾里街道部分、海青岛街道部分、大孤山街道部分、新港街道部分),控制范围1084平方公里(见附图3)。

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96平方公里以内。

该区土地利用方针在于增强城市综合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重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生态建设的用地需求。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综合产出水平。

2、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以建设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管理要求,以资源保护目标要求、工程地质状况和适宜建设标准等为条件,对中心城区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因地制宜地将土地划分为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管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

(1)允许建设区

范围: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

管制要求: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衔接;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保障与存量挖潜,确保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2)限制建设区

范围: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

管制要求:

区内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按允许建设区的要求进行管理,区内线性基础设施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按照管制建设区的要求进行管理;在城镇工矿(或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已经用完、且所有约束性指标没有被突破的前提下,经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区内土地可安排用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或农村居民点缩并)的新增建设用地;区内新增城镇工矿(或农村居民点)用地受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并与拆并建设用地规模挂钩,实行“先拆后建”;区内建设占用的耕地,必须严格依靠辖区范围内的旧村庄拆并复垦补充;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

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3)管制建设区

范围:

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

管制要求: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双重约束,禁止城、镇、村新增建设,严格控制线性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新增用地;规划中已列明、且已安排用地布局的线性建设项目,符合规划;规划中未列明、或虽已列明但未安排用地布局的线性建设项目,须由规划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开展项目选址和用地的专家论证,论证通过后方可审批。

(4)禁止建设区

范围:

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所包含的空间范围。

管制要求:

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建设与开发活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区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建设项目用地,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组织项目选址和用地的论证,从严把关。

(二)城镇化重点发展区

包括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3个次中心城市,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开发区代管区域内的部分街道,总面积3919.00平方公里。

该区域有一定的经济、产业发展基础,是工业延伸地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

今后发展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

支持有条件的人口集聚地、重点工业区和非农产业集聚区向重点镇和小城市升级转型,并将逐步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区域土地利用管制要求是适当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加快城镇工矿用地整合,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

(三)农业综合发展区

包括瓦房店市的北部地区,普兰店市的中部地区,庄河市的南部和中部地区,总面积4391.00平方公里。

该区域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平地比重大、耕地多,基本农田量大,农业生产条件好,是大连的农产品主产区。

今后发展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适度建设小城镇。

区域土地利用管制要求是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整合自然村,适度发展小城镇。

(四)生态涵养区

包括金州区的向应街道、华家屯街道、亮甲店街道,瓦房店市的中部地区,普兰店市的北部地区,庄河市的北部地区等区域,总面积3927.00平方公里。

该区域地势较高,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都在25度以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无法修复或修复的难度大、周期长,是大连市主要的水源涵养地。

今后发展的重点是大力发展植树造林,提高林木绿化率,防治水土流失,以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五)海岛经济区

包括庄河市的王家镇、石城乡,长海县的大长山岛镇、小长山乡、广鹿乡、海洋乡、獐子岛镇,旅顺的蛇岛、湖平岛、金州的鹿岛等岛屿,总面积191.00平方公里。

该区域是全市海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在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海洋经济。

该区域土地利用管制要求是保护生态环境,禁止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稳定的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及资源开发活动。

适度发展特色旅游,重点发展海产品深加工和海洋工程。

六、重点工程用地安排

重点基础设施工程

基础设施类型

重点工程

能源

国家石油储备大连基地、中石化储油基地、中石油LNG接受站等国家储备油建设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辽宁江石底核电站等核电项目,大化集团大孤山热电厂、开发区第二热电厂、华能供热扩建、旅顺热电厂、风力发电厂、甘井子热电厂、复州湾自备热电、北海热电厂、登沙河热电厂、泰山热电厂扩建、庄河电厂二期等电厂建设项目,500千伏输电变电站、220千伏输电变电站、220千伏华昌变电所、66千伏输电变电站等电网建设项目。

铁路

大窑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大连段(含庄岫铁路)、烟台-大连铁路轮渡、大连湾铁路扩建工程、大窑湾港区北岸铁路、长兴岛港区铁路,城际快速轨道交通。

公路

大连湾疏港、长兴岛南、北疏港高速公路,庄河-盖州、永宁-青堆子高速公路;明珠路、鹤大线、黑大线、盖亮线、城八公路、兴唐公路、张庄线、金七线、得猴线、双西公路、复红公路、马北线(旅顺中路)、刘大公路、庄龙公路、庄黄公路、峙莲公路、红凌路、三台-泡崖-复州湾公路、瓦房店-交流岛、庄河-黑岛、熊城线、环滨海路等公路新建、扩建工程。

港口

大窑湾北岸集装箱码头、汽车及多用途泊位、南岸综合配套、大窑湾二期续建、港口防波堤建设、港口航道建设等工程;长兴岛公共港区、通用泊位、30万吨级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公用多用途码头工程;大连湾港区通用杂货一期工程、通用杂货泊位二期及东海配套设施工程、矿石专用码头堆场扩建;大连港客运及邮轮码头、大连港新港原油库区扩建工程南海罐区二罐组、东港区油品码头及配套设施迁建、大连港新3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大孤山30万吨原油码头及配套罐区、新港沙坨子60万方原油罐区、大石化港区、大化港区、新港原油罐区等建设工程;北良稻谷中转设施、大连汽车码头、旅顺二羊头船厂码头、旅顺双岛湾石化码头、烟大火车轮渡码头、LNG码头、松木岛港口码头;辽渔集团改建客滚码头、辽渔港口改扩建、庄河港多用途码头、陆岛交通码头、大连湾远期等码头建设。

民航

周水子机场扩建工程,周水子机场物流配套工程,金州湾新机场及后方陆域。

水利

夹河水库、木笼沟水库、半拉山水库、龙头山水库、松树水库、卧龙水库除险加固扩建、鞍子河水库扩建、大伙房引水、长兴岛引水、瓦房店市引水、东岗核电站、杨皮城引水、东支向引水、大沙河河道治理、庄河河道治理、普兰店河道治理、金州引水、杨皮城引水、东支向引水、大沙河河道治理、庄河河道治理、普兰店河道治理等建设项目。

环保

普兰店湾、旅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