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0234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72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2页
亲,该文档总共1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模式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知识技能目标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回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可爱的校园(教案一)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教学目标】

1、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做到手口一致。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体验学习的乐趣。

3、感受集体的温暖,热爱老师和同学。

【教学资源的选择】

教具:

教学挂图、数字儿歌和古诗等

场地:

校园和教室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学生入学第一天的第一节数学课,消除学生对老师、同伴、学校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实现玩中学、做中悟、活动中拓展的目标。

首先,通过教师自我介绍,并拿自己与学生以前的教师做比较,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走近教师;其次,通过到校园中去观察、计数、汇报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走进数学;最后,通过猜年龄、说儿歌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与说明】

一、师生互相了解

1、教师自我介绍

师:

我姓赵,大家怎么称呼我呀?

对,大家可以叫我赵老师。

以后的学习生活就有我陪同大家一起度过,欢迎我吗?

2、与以前的教师做比较

师:

小朋友在入学之前,有的生活在学前班,有的生活在幼儿园,对吧。

那赵老师和你们以前的老师比起来,有什么不同啊!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

我以前的老师是男的,你是女的。

师:

说得对。

生2:

我以前的老师比你年轻(年老)。

生3:

我以前的老师比你胖(瘦)。

生4:

我以前的老师没有你漂亮(比你漂亮)。

生5:

我以前的老师梳长发,你梳短发。

师:

赵老师与你们以前老师的不同地方大家说得很全面,那我和你们以前的老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

你们都是老师。

师:

对,我们都是老师,都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己的学生。

3、猜老师的年龄

师:

同学们刚才把赵老师和你们以前的老师做了比较,我想大家对我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

那你们想对赵老师有更多的了解吗?

我家住在皓月大路188号,花园小区1栋7单元,我家有3口人,分别是我、女儿和爸爸。

还想知道老师什么情况?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生1:

你的女儿几岁?

叫什么名字?

生2:

你喜欢什么?

生3:

你多大了?

师:

这是一个秘密。

老师想请大家猜一猜。

以猜的次数少并且猜中者为优胜。

(学生开始没有目的,一个一个猜测,后来会逐渐摸索到规律,开始确定范围来猜。

)如:

生1:

25岁。

师:

不对。

生2:

40岁。

师:

不对。

生3:

30岁。

师:

不对。

生4:

老师,你比30大吗?

师:

对。

生5:

你比40小吗?

……

师:

你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了老师的年龄。

4、学生自我介绍

师:

同学们了解了老师的基本情况,现在,小朋友们互相介绍一下好吗?

注意,要说清楚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电话号码、喜欢什么等等。

二、数校园中物体的个数

师:

同学们互相认识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生活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了。

想看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吗?

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大家看过校园之后,要当一个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

行吗?

(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小组,再以小组为单位来到操场,熟悉校园概况,同时到现实的情境中去观察、计数不同物体的数量。

时间大约10分钟。

回到课堂后,小组同学之间先交流一下看到了什么,有多少,然后每个小组再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

同学们汇报得都很好,可以看出同学们不仅观察认真,而且计数准确,真能干。

三、看图数数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大森林里的动物学校今天也开学了。

我们去看看好吗?

动物学校漂亮吗?

在画面上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有什么?

有多少?

(见课本上的插图)

四、课外拓展

师: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小动物的课堂,看一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好吗?

原来呀,他们正在进行诗歌朗诵大赛,让我们快点加入吧。

只要你读出一首诗或者一首儿歌,其中含有一二三等数字,你就能得到奖励。

(学生一般都能说出三到五首儿歌。

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再如: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或者: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红满天。

师:

在老师小的时候,经常背诵一首儿歌,想听听吗?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着小松鼠,松树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听完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受?

你听过类似的儿歌吗?

如:

生1: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应该打它们。

生2:

我在公益广告中听到这样一首儿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老虎没找着,找着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师:

对,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学会与他们和平相处。

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家园。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大家都很聪明,相信通过今后的努力,大家会变得更加聪明。

可爱的校园(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对数学产生兴趣。

2.能有序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个数。

3.初步培养学生爱动脑的习惯。

4.初步进行常规教学,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教育。

教学重点:

数学在我们的身边难点:

能有序的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新课

今天是我们小朋友第一天开学,开不开心?

动物王国的小学也开学了,瞧,它们多开心呀?

动物小学有花有草有树,可美了,吸引了很多的小动物来上课,瞧!

出示《可爱的校园》图片。

二.寻找图中的数

1.找一找动物小学里有哪些动物,有多少?

(大象、小熊、兔子```````)要注意数数的有序性)

2.除了动物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

(小组讨论)

三.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

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1.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2.集体反馈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有1个脑袋,1张嘴,2只眼睛。

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一、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

同学们在自己身体上找到了这么多数,真了不起!

快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1.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1块黑板,2扇门,6盏灯。

四.寻找校园的数

师:

现在,我们要数一数我们的校园中的数,带领说去操场上找数字

二、在日常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数?

三、总结

我们的学校多美丽,这美的学校我们要好好保护,不要摘花折树采草坪。

人人都做一个护绿小卫士。

教学板书:

可爱的校园

第二课时快乐的家园(教案一)

教材分析与设计说明:

本课时内容是学生认识数字的起始内容,教材重点呈现1-4各数的认识,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找、想、画、说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使他们看见实物的数量能迅速想到数字符号,看到数字符号能联想到各种具体的实物,从而生动形象地理解数的意义;教材还提供了一支小球队的画面,旨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数的不同含义,课中,我让学生临时组建一支小球队,通过排队、提问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可以表示顺序、代号这一层含义;教材提供的“练一练”题材很好,我利用多媒体将练习材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明确题意,了解数学问题的书面解决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4-P5。

(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形象地理解数“1”,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2、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活动,初步体会1-10各数在不同情境中表示不同的含义,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表示顺序、代号。

3、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1-10各数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

CAI课件:

课件1:

田园风光伴随美妙的音乐,片刻之后,定格到快乐的家园画面。

课件2:

小朋友踢球场面,片刻定格,能看清10个小朋友衣服上的数字。

课件3:

教材第5页第1、2、3题。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激趣:

李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师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你们想听吗?

(想听!

)李老师从小生活在美丽的农村,哪儿有蓝天白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还有美丽的田园,是个非常美好的地方,你们想去看看吗?

(想!

)课件出示:

田园风光伴随美妙的音乐,片刻之后,定格到快乐的家园画面。

二、在活动中激思:

1、认识“1”。

①找“1”。

李老师生活的地方不仅美丽,里面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呢!

同学们认真观察,你能从画面中找出“1”表示什么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很大的物体)一座山……一个萝卜……(单个物体)

1

(很小的物体)一滴水……一框萝卜……(一群物体)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真好!

原来“1”可以表示一个萝卜、一朵花这些单个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框萝卜、一个班级这样的一群物体,可以表示一座山、一条河这些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滴水、一粒米这样很小的物体。

(板书:

单个物体、一群物体、很大的物体、很小的物体)

②想“1”。

老师出示1支粉笔:

现在看到这支粉笔,你能想到哪个数?

(想到了“1”。

)看到“1”(出示卡片)你又想到了什么物体呢?

(一个人、一张课桌、一块黑板……)

③画“1”。

看到数字“1”,你想到的那个物体,能用一个○或一个其他的图形符号画出来吗?

④说“1”。

说一说,你画的一个什么图形符号?

这个符号表示一个什么物体?

⑤小结:

同学们学得非常好!

你们看到物体可以想到数,看到数又能想到好多好多的物体,还能用图形符号表示你想到的物体,李老师要奖给全班同学一颗☆!

2、认识2-10。

课件出示:

“快乐的家园”画面。

①让我们再次到老师快乐的家园去看看,“2”(数字卡片)藏在哪儿呢?

(2支船桨、2扇门……)

②“3”(数字卡片)又能表示什么呢?

(3朵云、3只小鸟……)

③你能用“4”(数字卡片)说一句话吗?

(我有4支铅笔。

……)

④看到数字5,你又想到了5个什么物体?

能用你喜欢的图形符号画出来吗?

⑤同桌互相说一说6、7、8、9各表示什么?

⑥请你数出10个你喜欢的学具。

老师巡视,展示学生数的结果。

生1:

数出了10个○。

生2:

数出了10个■。

生3:

数出了10个☆。

生4:

数出了10个不同的学具。

老师抓住生4数的结果展示出来:

这是10个○吗?

(不是)是10个■吗?

(也不是)那是10个什么呢?

(是10个学具,也数得对!

3、认识序数。

同学们喜欢踢足球吗?

现在李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支球队,我们去看看他们吧!

课件出示:

小朋友踢球场面,片刻定格,能看清10个小朋友衣服上的数字。

①这支球队有几个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一个数的、看他们衣服上的数字知道的……)

②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呢?

(学生暂时回答不好也没关系)

③让我们也来组建一支球队吧!

(老师发1-10的数字卡片)拿到数字几,你就是几号队员然后按顺序排成一队。

④这支球队有几个人?

1号队员在哪儿?

这里的“1”表示什么?

2、3、4呢?

8号是谁?

⑤小结:

原来这些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还可以表示顺序、代号,你们喜欢这些数吗?

三、在练习中启智:

让我们来做几道题,每道题都要用到你们喜欢的数字,愿意好好做吗?

①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第1题。

先示范,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②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第2题。

先示范,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③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第3题。

先示范,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四、在小结中明理: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10各数,这些数可以表示物体个数,也可以表示顺序、代号。

“1”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群物体,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这些数字多有意思呀!

同学们在生活中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

快乐家园(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的过程,理解1——10各数的意义,能够区分几个与的几个,会用1——10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2、初步运用具体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3、尝试用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5、让学生感受农村美丽的环境,初步体会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的重点:

初步理解1——10各数的意义。

难点:

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教学准备:

图片、画纸与笔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步感知数的意义:

谈话:

家在农村的小冬有一个快乐的家园,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家园!

(出示图片)

1.小冬的家美丽吗?

绿绿的树,蓝蓝的天,清清的小河,只有农村才有,我们镇上如果能人人注意卫生,一定也能这么美。

现在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小冬的家园。

2.能说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

(注意观察的有序性:

从那里到哪里;数数是否正确;

怎么数比较方便)板书:

1、2、3、4、5、6、7、8、9、10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数字能表示什么?

二、画画说说,进一步认识数的意义:

1、谈话:

小冬家园的东西都能用这些数字来表示,你还想用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可以把想要表示的东西简单地画在纸上。

(鼓励学生可以画画自己的家或班级等)

2、学生画一画。

3、反馈:

展示作品让同学在组内或组外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

说说哪些同学用这些数字表示的东西是你没有想到的?

或者你能用这些数字表示和别人不一样的意思吗?

(说说身边的事)

4、几个与第几个的区别:

请同学们站起来休息以下伸伸腿、弯弯腰。

然后数数自己组内一共有几个同学,你们是第几组第几个(要求说清楚是从那边到那边)

根据学生说的及时板书:

如2个与第2个

三、练习:

1、练一练第2题让同学们数一数、画一画。

并说说哪副画的圆圈表示的东西最多?

2、练一练第1题连线。

说说你是怎么连的,你有什么不同?

3、练一练第3题圈一圈除书上这样戴帽子,你还有好办法也让他们都戴上帽子(鼓励多种方法圈)

4、旅游日记(内容略)

第三课时玩具(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2.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1-5.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

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

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绍、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

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

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

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

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教师谈话:

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P6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

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

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

2.你是怎样数的?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

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

为什么?

思考:

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2.小组合作:

数出自己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

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

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

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

谁会写1?

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

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

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请看书上P6田字格里的示范数字。

教师提问:

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

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书上的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

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

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

“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P7练一练 1

教师提问:

都有那些水果?

各有多少个?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

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

什么最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

它们有什么用?

4.数序

教师谈话:

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P7练一练 3

教师提问:

他们在干什么?

“淘气”说老虎在第一节,“笑笑”说熊猫排第一节,他们谁说的对?

小松鼠在第几节?

大象呢?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玩具(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书的意义,经历用多种方法来表示的过程,能把数字写得端正、匀称。

2、初步运用具体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数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小玩具2——3件白纸

教学过程:

一、数数、写写,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1、以小组为单位,玩玩带来的玩具。

2、互相说说你们小组带来了哪些玩具,分别有几个。

3、画画、写写

小组合作画出或写出(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表示)你们小组带来的玩具和个数。

4、把各小组的作品展示,请各小组互相参观。

5、说说你看到什么?

他们用什么来表示玩具的个数?

6、讨论方法:

你们觉得哪些方法交好,引出1——5个数

7、你还能用这5个数字来表示你身边的事物。

(二)二、1——5的书写

1、谈话

2、日字格的认识

出示日字格,介绍上半格、下半格、四个角及中线的名称。

3、书写

⑴学生尝试在日字格上写1——5各一个。

(2、3、5三个数书写时放慢一点,特别是2和5个区别)

⑵打开书第六页,与书上的数字比较,看看自己写的数字好在哪里,哪里还须改进?

⑶自己再写一个,同桌互评。

教师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同学,对出现的主要问题在全班讲解。

⑷学生对2、3、5每个写2个。

评评自己有多少进步?

⑸书上第7页:

练一练1、2看图写数。

(注意:

如果1——5个数大部分同学写不好应放低要求,分两节课完成)

三、练习

1、书上第7页:

第2、3题

第三题请同学说一说松鼠和大象分别是第几节,为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注意要区别5和第5这两个概念)

第四课时小猫钓鱼(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表示的几种含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时的温度、起点的含义等等;并且学会正确地读、写“0”。

2.使学生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会运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以及探究、交流、合作的品质。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进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0的含义和0的书写。

教材通过设计“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展现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到“没有”可以用0表示,引出0的认识,然后进行0的书写教学,最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0还可以表示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书写时要强调0的笔顺和书写格式;第二,0除了表示没有、起点和温度外,还可以有其他的意思,教师应不局限于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发挥想像力

师:

同学们看,这节课老师给大家请来四位朋友(书上出示四只不同表情的小猫头像)。

它们是多多、乐乐、平平、气气。

一天,四只小猫结伴去钓鱼,回来的时候,多多很开心,你知道为什么吗?

用几表示呢?

乐乐也很高兴,为什么呢?

用几表示呢?

平平也觉得还不错,为什么呢?

用几表示呢?

可是,气气却是满脸的不高兴,为什么呢?

(二)揭示谜底,教学0的第一种含义――可以表示“没有”

1.初步感知0表示“没有”的含义。

师:

原来是因为气气没钓到小鱼,那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数字,它能表示“没有”,它就是“0”。

板书0并领读。

2.实践体会0表示“没有”的意思。

游戏

师:

老师手中现在一共有几枝铅笔?

(3枝)

师:

老师左手现在有几枝铅笔?

(2枝)你们猜猜老师右手有几枝铅笔?

(1枝)

(教师面向学生,将双手和铅笔放到身后,然后用左手向学生出示2枝铅笔,请学生猜一猜。

师:

现在老师左手有几枝铅笔?

(3枝)你们猜猜现在右手有几枝?

(0枝)

(教师再次将双手和所有铅笔藏到身后,然后用左手向学生出示3枝铅笔,请学生再猜。

师:

现在老师左手有几枝铅笔?

(0枝)你们猜猜现在右手有几枝?

(3枝)

(教师再次将双手和所有铅笔藏到身后,然后用左手向学生出示0枝铅笔,请学生再猜。

3.比较大小。

师:

现在老师左手有几枝粉笔?

(1枝)右手有几枝粉笔?

(0枝)0和1比,谁大?

你是怎么想的?

(0表示“没有”;1表示有1个,1比“没有”多,所以1比0大。

(三)教学书写“0”

师:

0像什么?

同学们的想法真多,有这么多的方法来表示0。

1.教师示范写“0”。

2.一边示范,一边提醒学生,要写好“0”应注意什么(起笔的位置、笔顺、在田字格中书写的格式等)。

3.学生书空,再在书本第8页描写“0”。

4.描红后请学生总结写0的注意事项。

师:

你们觉得写0时要注意些什么?

怎样才能把0写好?

5.请学生在书第8页的空白田字格中练习写0。

(四)我的发现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哪儿看见过0呢?

(尺子、温度计、电话、时钟……)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先独立思考5分,然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要求每次提出在哪里见过0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这里的0表示什么。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要求汇报的内容不能与别的组重复。

1.0表示起点的含义。

课件出示直尺,让学生进行观察,了解“0”的另一个含义。

师:

同学们看(出示直尺),直尺上也有“0”。

尺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用来量东西)

师:

那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意思呢?

(表示起点)

2.0表示水结冰的温度的含义。

师:

噢,温度计上也有0。

那这里的0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表示0度)

小猫钓鱼(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0的意义,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

2、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3、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0的认识

教学难点:

0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实物

教学过程:

一、0的认识

⑴请四个小组把准备好的苹果拿出来(分别是3、2、1、0个)

⑵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四袋苹果分别可以有几个?

可以用哪几个数来表示?

为什么?

(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