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 410docx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0541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 410docx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名著 410docx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著 410docx1.docx

《名著 410docx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 410docx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著 410docx1.docx

名著410docx1

`一.《繁星》《春水》:

母爱•童真•自然

1《繁星》《春水》作者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总的说来,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我们称这部分诗为“哲理诗”。

写法:

在艺术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特别是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伊索寓言》:

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一.故事有:

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两只口袋,驴和狼,马和驴,衔肉的狗

内容:

1.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狼和小羊》《猫和鸡》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赫拉克勒斯和财神》表现了穷人对为富不仁者的不满

2.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农夫与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狐狸和山羊》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乌龟和老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3.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蚯蚓与狐狸》《鼹鼠》嘲笑吹牛皮说大话;《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骆驼和宙斯》批评贪得无厌。

二.写法:

①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习性,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

三.《童年》在苦难中长大(七下)

1、《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

3、《童年》的思想内容:

《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让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人物性格:

外祖母: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情节)她给小阿廖沙讲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听,对他的影响很大。

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

“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外祖父:

吝啬、贪婪专横、残暴、开了家染坊。

(情节)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

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

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阿廖沙:

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两个舅舅:

粗野、自私(整日为争夺家产斗殴争吵,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 

小茨冈(伊凡):

乐观纯朴 

格里戈里:

正直的老工人;

好事情:

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5写法和主旨:

《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

因此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

另一方面,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给一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四.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七下)

一.作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昆虫记》又称《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二.内容:

介绍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使人们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写蟑,写蟋蟀,写螳螂,写樵叶蜂,写杨柳天牛,写小麻雀)

三.艺术特色:

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昆虫在作者的笔下,都赋予了人的性格。

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在纸上。

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难怪鲁迅称《昆虫记》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五.《骆驼祥子》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八上)

1作者:

老舍。

2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3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老舍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他不让好人有出路。

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低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

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第一次,他在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茶里生,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

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虽然心里不踏实,但毕竟不用再去车厂赁车了。

可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

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4 人物及特点:

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小马祖孙两代,还有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等,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5写法:

 

(1)老舍善于写人,他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在《骆驼祥子》中,既有人物肖像描写,又有人物心理刻画,从不同角度对人物性格和命运展开叙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老舍是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语言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老舍也说:

"《骆驼祥子》可以朗读,他的语言是活的."

6情节: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

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

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

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

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

 

三起:

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

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八上)

1、作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著名作家。

写作背景——在写这本书时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强忍病痛,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故事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

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

2人物:

保尔·柯察金在朱赫莱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冬妮亚和保尔产生了爱情。

3主要内容以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4.其后他经历了一些列的人生挑战,但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坚强。

即使伤病无情的夺走他的健康,他仍不向命运屈服,最终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拥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一直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无产阶级战士。

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情节: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5写法: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它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2)书中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都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3)我们阅读这部著作,不仅可以感受到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而且可以借鉴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

七.《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八上)

1.文常

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2.内容:

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

3.主旨: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描绘封建教育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有人情味的鬼,体现“公正的裁决在阴间”,讽刺了所谓的正人君子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三味书屋喜爱以及热爱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

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揭露庸医害人的实质

《琐记》——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

***《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八.《海底两万里》:

科学与幻想之旅(八下)

1作者:

法国著名家作儒勒.凡尔纳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发现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人类登月,太空飞行,海底潜艇梦想成现实。

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4尼摩船长不但品质高尚,献身科学,英勇顽强,不畏艰险,还是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战士形象。

5小说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

(1)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2)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3)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精彩情节:

漫步海底平原。

九.《名人传》:

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八下)

1、作者:

罗曼•罗兰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主要内容:

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作者要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3.人物及经历:

贝多芬——终生未婚,未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贝多芬面对的是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

但他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米开朗琪罗——终生未婚,未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除了被迫为教皇服务之外,他没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有一批卑鄙小人出于嫉妒和怨恨,对他进行恶毒的污蔑和攻击。

但他知道临终前几天还整日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

列夫·托尔斯泰——夫妻之间持续数十年的恕不理解,他面对的是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于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

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课,下定了摆脱贵族的决心。

4.三位天才的代表作品

①贝多芬——《命运交响曲》;②米开朗琪罗——《大卫》雕像、西斯廷礼拜堂壁画;③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5.主旨

①赞美了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②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受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6.艺术成就: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而且在提高人们对历史和伟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傅雷家书:

苦心孤诣的教子篇(九上)

1.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评论家翻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傅雷:

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长者的形象,人生阅历丰厚,善于说教,慈祥仁爱,爱子深切,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

2.儿子 傅聪留学海外之后,通过 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做人,生活,艺术进行悉心指导,

3..《傅雷家书》凝聚着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4..傅雷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5..傅雷在做人方面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6..傅雷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指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7.傅雷在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因此这些家书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9.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

请你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一部有关子女教育方面的名著向父母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

(推荐理由写在方格内,不超过60字)(3分)

1推荐的名著:

《         》推荐理由:

示例:

《傅雷家书》(1分) 答:

2,4,5,6

10.阅读感受: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

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11.艺术特色:

①以书信的形式;②真情的流露;③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12.主要情节:

①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时,告诫儿子应怀有赤子之心;②儿子在精神消沉时,告诫儿子应该坚强。

13名言: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十一.《水浒》:

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九上)

 1《水浒》作者:

施耐庵

 2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这部书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就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3人物特点:

A鲁智深和李逵(同):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

异:

鲁智深:

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B如林冲和武松(同),也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而武松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C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三打祝家庄

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挥金如土;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军事指挥才能;

D林冲(豹子头)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粱山,

E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F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足智多谋、讲信重义,结交广泛、知人善用、远见卓识,忠义两全。

J李逵(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真假李逵,

H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斗武杀牛二,

武艺高强、醉心仕途,精明机警;但不会带兵,性格孤立;不与他人协同,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I晁盖智取生辰纲仗义疏财,善于团结手下弟兄

J石秀探路祝家庄

K时迁火烧翠云楼。

4写法《水浒》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在语言上,《水浒》用的是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绘声绘色,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再加上其他陪衬人物,有几百人之多。

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尤以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等人最具神采。

3.主旨

①为“造反”者树碑立传

②表现“官逼民反”的主题

③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4.写法

①在结构上,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②在语言上,用古白话,生动形象

③在人物塑造上,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个性

十二.培根随笔:

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1培根:

英国思想家,哲学家,作家。

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2《培根随笔》共58篇,

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名言:

知识就是力量

文章:

《谈读书》“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谈美》“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中心是:

美德比美貌更重要”

《论拖延》

《培根随笔》

1.文常

《培根随笔》共58篇,作者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2.内容

①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②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建议③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

最重要的成就:

在思想和哲学领域内的建树。

①批判了欧洲古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②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秘。

3.评价

①对随笔有开创之功

②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比喻恰当

③有明显的局限性,他的散文中有贵族立场、男权视界和功利主义思想。

4.名句

①知识就是力量。

②德行犹如宝石,朴实最美。

③幸运就像市场,许多时候,如果你能多呆一会儿,价格就会降下来。

十三《格列佛游记》:

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

1作者: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讽刺小说家

2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情节):

在小人国里,万物的长、宽、高仅有正常尺度的1/12,人的身高不过15厘米。

格列佛在那里有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

到了大人国,一切又恰好相反,居民身高18米,麦子也有十多米高,格列佛便成了一个小小的“宠物”。

格列佛随心所欲地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置身于大人国,却如幼儿一样,提心吊胆,无能为力。

这些有趣的经历体现了作者斯威夫特的稚子之心。

不过,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

比如,他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这些挖苦英国两个斗争不休的政党;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岛的描述,表达了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

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的慧骃国,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3斯威夫特的讽刺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是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情节:

格列佛帮助利立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又机智地扑灭了利立浦特王宫的大火,同时拒绝了利立浦特国王在贪婪野心驱使下的无理要求。

十四.《简·爱》:

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作者:

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主人公简·爱是孤女,成年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家庭教师.她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却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

品德赢得了东家罗切斯特的尊敬和爱恋.不料在举行婚礼时却横生枝节,使她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磨难和考验   简·爱的人生追求由两个基本"旋律"构成.

   首先,她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精神的女儿.她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舅妈家,又是弱女子,是双重的"低贱者".然而她热枕刚烈,同年时曾和表哥、舅妈以及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又曾因为渴求更丰富的人生而勇敢地放弃了已有的"饭碗."在桑菲尔德庄园,她也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并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另一方面,小说中还有很多内容(如简·爱在学校里和女友海伦及谭波儿老师的交往,以及她离开桑菲尔德以后的流浪经历,等等)提示着我们,她同时又像是17世纪英国作家班扬笔下的"基督徒"一样,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至高境界."旅行"和"求索"是贯穿小说的比喻.简·爱常常在宣泄情感之后严厉自省,调整思想并校正人生的航向.

   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女主人公的两个基本动机.简就是在这样不断的自我斗争中走向成熟的.她在婚事受阻后毅然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便是她通过痛苦反思,对爱情和罗切斯特本人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

   1小说始终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

2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

3小说情节曲折,气氛诡异,悬念迭起.4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八年级上

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2.《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丝竹:

琴瑟,箫管等乐器,在本文指乐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何陋之有:

出自孔子《论语子罕篇》

3.《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作者: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

“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是一事一物,也可以是某一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