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0720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docx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初步方案

 

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

初步方案

 

 

第1章项目建设背景

##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84°35′~86°20′,北纬28°3′~29°3′之间。

南面和西南面与尼泊尔王国相邻,边境线长162公里,北面以雅鲁藏布江为界与萨嘎县相邻,东面与聂拉木县搭界。

全县辖2个镇、3个乡:

宗嘎镇、##镇、折巴乡、贡当乡、差那乡,共3个社区、40个村,县人民政府驻宗嘎镇。

##北部地区为藏南寒冷——温暖的半干旱高原河谷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最暖月平均气温为10-18℃,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年降水量为300-600毫米左右,属于温湿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

##南部地区则为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可达10-13℃,最暖月气温为18℃以上,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左右,年无霜冻日数在200天以上。

县境内南部有大面积森林分布,面积大约42万多亩,木材蓄积量305万立方米左右;有各种树木100多种,珍稀树种有西藏长叶松、长叶云杉、喜马拉雅红豆杉等;主要用材树种有乔松、冷杉等;有中草药200多种,其中胡黄莲、贝母、虫草、三七、天麻等被列为国家名贵药材。

有多种珍稀动物和珍禽,如长尾灰叶猴、恒河猴、金钱豹、獐子、麇鹿(四不象)、孔雀雉、雪鸡等。

北部高寒区还有成群的野驴,1994年,南部冲色以南的林区被自治区确定为珠峰自然保护区。

主要经济林木有苹果、梨、桃子,新引进的有水密桃、葡萄等。

特色资源主要有虫草、贝母、三七、天麻、雪莲花、野生菌类、蕨菜。

##口岸位于##县##镇,公元789年,这里就是西藏与尼泊尔交往和通商的要道。

口岸距尼泊尔腹心发达地带较近,尼中双方公路对接距离只差30余公里,其中我方20多公里,是历史上中尼双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尼间的传统边贸市场。

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就明确提出“支持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建设,开展##口岸跨境经济合作区前期工作”,将建立##口岸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随着“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开发建设,西藏加紧进行##口岸在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超过了12亿元。

##县方面引入1.4亿元资金,建设口岸仓储加工区和物流园区,以增强口岸贸易的发展后劲。

另外随着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的建设,通过加快口岸发展,恢复亚东口岸,推动##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以樟木、##、普兰口岸为窗口,以拉萨、日喀则等城市为腹地支撑,面向尼泊尔、印度、不丹,发展边境贸易、国际旅游、藏药产业以及特色农牧业、文化产业等。

随着西藏对外开发日益加强,##口岸将被建设成第三国口岸和日喀则对尼泊尔最大的口岸,##口岸有望成为西藏第二大边贸通道。

而本工程建设地位于##县##镇热玛村,##藏布河南岸,距##镇17公里,距尼泊尔40公里,通过##口岸与尼泊尔相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2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必要性

##县林下资源特别是野生药材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药材市场价格持续攀升,采药随之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人为采挖野生药材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作为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四县之一,县域内大部分区域属于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部门已下发禁采令,这就要求##县打破传统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镇特色资源及自然条件(气温温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无霜期长等)优势,通过开展野生药材的人工培育,解决采挖野生药材对环境的破坏问题。

同时通过产业园建设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科技贡献用率,促进##县林下经济资源的开发,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丰富全区药材市场,进而推动##县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通过采用新生产方式,能有效更新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群众的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增强群众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能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2.2项目建设可行性

(1)自然条件优越

##镇位于##县城南部73公里处,海拔2600米,属林区,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千余人。

中国稀有树种红豆杉、喜马拉雅长叶松、长叶云杉等多种珍惜植物种类就分布在这里,有世界植物博物馆之称。

天麻、贝母、黄莲等80多种药材广为分布,还有雪豹、金钱豹、黑熊、长尾叶猴、恒河猴、马鹿、岩羊、豹猫等生物出没,勘称生物的王国。

(2)区位优势明显

目前##口岸进出口贸易总值突破20亿元,达23.5亿元。

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口岸的发展将成为西藏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践载体和构建西藏对南亚开放的前沿地带。

项目所在地热玛村距##口岸17公里,距尼泊尔40公里,通过##口岸与尼泊尔相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交通条件便利

省道218从热玛村的东北方经过,同时自治区规划修建拉日铁路东南延长线至##口岸,即将在距项目所在地北面距离为3公里处规划建设火车站,将极大改善项目区的交通环境。

 

第3章项目定位与发展目标

3.1项目定位

通过林下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开发野花椒、天麻、灵芝、木耳、贝母等特色林下产品,以##口岸优势为依托,发挥喜马拉雅品牌优势,创新“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发展模式,努力把产业园打造成为##县对尼泊尔重点出口基地。

3.2发展目标

以喜马拉雅特色产业园区为核心区域,以##镇为重点,发展符合西藏实际、##特点的产业。

打造林下资源种植基地,以专业合作社为桥梁,建设农户种植生产、专业合作社组织、专业化企业运作的产业模式,促进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推进生产经营的集约、高效、专业化水平,实现产业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第4章项目建设内容

4.1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在##镇热玛村建设占地面积为270的林下经济产业园,涵盖了种植业、加工业、休闲旅游业及附属设施。

其中种植业包括:

野花椒种植基地、天麻种植基地、贝母种植基地,智能温室2座,种苗培育室1座;加工业:

藏药材加工区、藏药材产品展示区;休闲旅游业:

旅游客栈、民族特色工艺品展示区、垂钓池等;附属工程:

产业园道路及旅游栈道、观景台、生态停车场、围墙等。

4.2项目建设内容

4.2.1土建工程

(1)种植业

新建天麻种植基地30亩,花椒种植基60地亩,贝母种植基地40亩,配套建设灌溉水渠。

新建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2座,灵芝种植温室、黑木耳种植温室各一座;新建种苗培育室300平方米。

(2)加工业

新建藏药材加工展示区共1000平方米,其中藏药材加工区800平方米,藏药材产品展示区200平方米。

(3)休闲旅游区

新建休闲旅游区,总占地面积19500平方米,包括:

旅游客栈、民族特色工艺品展示区、商业街、垂钓池等。

(4)附属工程

配套修建产业园道路及旅游栈道4.3公里、观景台5座、小桥10座、生态停车场2000平方米、围墙1703米、园区大门2座等附属工程。

4.2.2设备工程

本项目购置种植设备15台(套),智能温室设备8台(套),药材加工设备24台(套),变配电及公用设备15台(套)。

 

第5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及工程方案

5.1技术方案

5.1.1野花椒生产技术方案

(1)清园整地

花椒园土地的选择,需要满足阳光成分照射、排水系统较好、土层肥沃以及砂壤土或者是石灰质土的地方,可有不超过20度的斜坡,以方便运输和灌溉。

需全园范围内翻地,深度保持在30~50厘米之间,翻地时加入适量有机肥。

(2)定植

花椒种植实生苗一般为1~2年苗木,苗高应达到35~70厘米左右,苗茎根部直径应该超过0.5厘米,花椒苗中的嫩芽饱满,主、侧根部完整,有较多的须根。

每亩地可定植42~56株花椒,呈三角形配置,定植完工后及时浇水、埋土。

(3)管护

1.嫁接。

对花椒苗进行嫁接能够增强其适应性以及抵抗性,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直~5月初,嫁接方法有劈接、腹接及切接等,选择树龄在7年~10年的、健康状况良好的花椒树作为母树,在嫁接之前25~30天内收集直径为0.8~1.2厘米之间的苗穗,进行嫁接工作。

完成嫁接一个月后对嫁接花椒苗的成活率进行检查。

2.修剪。

一般采用短截、回缩及疏枝等方式进行修剪,生长阶段不同的花椒树采用不同的修剪方式。

修剪幼龄花椒树应该兼顾整体形状及结果;修剪结果的花椒树需剪掉部分多余的枝干,疏剪树冠内的枝干,保证冠内枝条通风、透光的均匀性;修剪老龄花椒树以疏剪为主,剪去弱枝等。

3.施肥。

花椒基肥主要为有机肥,可混入适量的磷肥,施基肥时间在每年8~9月,在花椒树一个生长周期内追肥不少于两次,以农家肥为主,一般第一次在5月初施加农家肥,第二次在7月初施加氮钾肥,辅助施加叶面肥。

4.中耕除草。

每年度的中耕除草至少三次,可在施肥时一起进行。

花椒收获以后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除草工作,但是在除草过程中应保持谨慎,避免伤害花椒根部。

(4)采收与制干

当果实完全变为鲜红色且呈现油光时,果实已充分成熟。

果实变红但不具鲜红的油光泽,表明果实尚未完全成熟;部分果实开裂,红色变暗,失去光泽,表明果实过熟。

在果实充分成熟时,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采收。

花椒果实的干制,主要采用曝晒和烘干。

(5)育苗技术

1.种子处理。

牛粪拌种法。

用新鲜牛粪与花椒种子按6∶1混合均匀,抹平摊放在向阳背风的地方,厚度为7~10厘米,晒干后切成10~20厘米大小的方块,放在通风干燥处,种皮油质经过一个冬季后自然除去,春季播种时打碎牛粪块,即可播种。

碱水浸泡法。

将精选的种子倒入2.5%碱水(食用纯碱或氢氧化钠)或洗衣粉液中,浸泡10~24小时后,用手搓洗除去种子皮表油质,直至种子失去光泽为止。

用清水冲洗将碱液或洗衣粉液冲净。

将除去油质的种子与黄土按1∶1搅拌混合,置阴凉干燥处,储藏到秋季播种。

2.场地处理。

苗圃应建在有一定坡度的背风向阳开阔地,有一定灌溉条件,壤土或沙壤土。

每亩撒施农家肥5000~10000千克,立即深翻,整地作畦。

3.播种。

花椒选择在3月中旬~4月上旬开沟条播,将苗床底整平,每畦开沟4~5行,沟深5厘米,每公顷播种150~225千克,播种后覆盖1层2~3厘米的细土。

(6)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1.虎天牛防治。

虎天牛对花椒树的危害较大,成年虫对花椒树的枝叶进行啃咬,造成较轻的危害,幼虫可钻进花椒树的躯干中,导致花椒树枯死,减少花椒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

将潜伏在花椒树中的成虫进行人工捕捉消灭。

将花椒树干上流出黄褐色液体的部位挑开,击杀幼虫或向虎天牛制造的虫洞内注射强力甲胺磷等药剂,及时将枯死的花椒树焚烧,从根本上消灭害虫源。

2.蚜虫防治。

花椒蚜虫经常吸食花椒叶片中的汁液存活,致使叶片出现蜷缩情况,对花椒的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防治方法:

架设遮阳网;放置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将充分浸泡获得的橘子水喷洒在花椒树中进行有效防治;化学药剂治疗。

3.介壳虫防治。

常见的介壳虫一般有吹绵蚧、糠片蚧以及桑白蚧等,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终生在花椒树的果实和枝叶上寄居,会对花椒树的叶片、枝条以及果实产生严重危害,并且容易诱发煤烟病等,抗药能力较强,防治难度较大。

防治方法:

可以通过人工在发现虫害时将其刷除,或者是将受害枝叶进行合理修剪等。

在害虫盛期,其体表尚未形成蜡质介壳,喷施化学药剂效果较好。

可在花椒树枝条有介壳虫卵的位置涂抹药剂护树将军1000倍液,将虫卵窒息性杀死。

或是混合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等药剂,每隔7天喷施一次。

5.1.2天麻生产技术方案

(1)蜜环菌菌材的培养

培养蜜环菌菌材以树木开始生长前为宜,选择在树荫下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沙壤土作为场地,用杨、槐等质硬耐腐树种的新鲜树干、枝条,锯成小段,在每一段木的表皮砍出鱼鳞口,把菌种分成小块儿夹在砍好的鱼鳞口里。

(2)栽培技术

1.种麻应选新鲜完整、无病害、无冻伤腐烂的白麻。

每年11月上旬~12月下旬为种植期,种子在腐质土中越冬,免除了越冬时种子的储藏工作,而且有助于天麻种子的半生菌(蜜环菌)的生长萌发。

2.栽培方法。

在原菌材培养坑穴内进行,首先把固定菌材的坑穴覆盖物扒开,取出上层菌材,再将固定菌材上的填充物扒开。

底层固定菌材现出后,切勿移动菌材,把菌材两边泥土等填充物扒开,使菌材两边下侧露出。

播种时,在菌材两边的下侧每隔13厘米紧贴菌材顺放1个麻种,菌材两端各放1个,每根菌材放麻种8~10个。

麻种放好后,在两根菌材间加放新鲜木段根,然后填充覆盖物(如沙、腐殖土等)直至不见菌材。

第一层栽好后,按上述方法再栽培第二层,上下层菌材间覆土7厘米,再盖一层树叶,然后坑穴覆土10~20厘米。

单层用种栽培量:

每坑穴0.5千克,双层用种量0.75千克。

3.管理。

经常检查坑穴内温、湿度。

冬前加厚盖,并加盖树叶防冻;夏季坑穴上加盖树叶、树枝,适当浇水,降低坑穴温度,雨季清沟排水,防止雨水冲刷。

旱季要适当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春、秋季应增强光照,增加坑穴温度,以利天麻生长。

(3)收获加工

天麻块茎进入休眠期时即可采挖,一般收挖与栽种应同时进行。

春栽的当年或第二年春采挖;冬栽的第二年冬采挖。

采挖时要细心,先取菌材,后取天麻,箭麻入药,白麻和米麻做种麻继续种植。

收获后将天麻趁鲜洗净,按大小分成3个等级;水开后在水中稍放一点明矾,然后把天麻投入开水中,大的煮10~15分钟,小的煮3~5分钟,以能煮过心为准,捞出后小火烘干或晒干,防潮包装后即可出售。

(4)病虫害防治

1.杂菌感染。

病原为真菌中的多种担子菌。

防治方法:

一是选择质量好的菌材及菌种,不能有杂菌感染;二是要注意雨季排水,土壤湿度控制在80%左右。

2.白蚁。

无论室内或室外栽培,常受白蚁危害。

防治方法:

一是播种前,在坑穴附近挖几个深30厘米的诱集坑,坑内放入新鲜松柴,上盖松针,用石板盖好,发现白蚁,可用灭蚁灵喷杀;二是将敌百虫、乐果等喷洒在山白蚁经常活动的地方,污染其食物和水源进行诱杀。

5.1.3灵芝生产技术方案

(1)场地处理

栽培场地应提前翻土20㎝深,曝晒或消毒处理后备用。

作畦时畦面四周开好排水沟,沟深30厘米,畦间有人行道。

畦高10~15㎝,畦宽150~180㎝,畦长按地形处理,方便管理即可。

(2)装袋灭菌

采用折幅宽15厘米×33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栽培。

选择无杂质无污染的木屑或棉籽壳,通过阳光晾晒消毒后与其它营养料混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灭菌多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具体灭菌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高压灭菌灭菌时间为5~6h,常温灭菌时间一般10~15h。

(3)接种养菌

种植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无菌接种和培养健壮的菌丝。

接种时接种室、人员、器械都要经过严格消毒。

药物消毒接种室每立方米可用15g硫磺或烟雾剂熏蒸,人员和器械用75%的酒精和0.1%高锰酸钾消毒。

接种一般在接种箱或密闭的接种室内进行,两端接入菌种后立即扎紧,防止杂菌污染。

养菌的培养室地面撒生石灰消毒,温度控制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60%左右,春大棚养菌一般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

(4)出芝管理

可采用菌袋叠墙栽培,即把发好菌的菌块垛成1~1.2米高的菌墙,调控温湿度实施出芝管理:

出芝温度控制在26~28℃,低温不适合灵芝分化,变温可使菌伞变为畸形,严重影响经济价值;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可采用喷水和悬挂水帘的方式增湿;出菇时需要散射光,光线暗不利于形成菌盖,光线强菌体容易干枯僵化;灵芝生长需要通风,但避免出现强风。

可以在上午9:

00~10:

00和15:

00~16:

00各通风1次。

出过第二潮芝的灵芝,生产上一般采用覆土栽培,即把菌棒摆放在挖好的菌畦中,菌棒间距2厘米,中间填上田园土,菌棒上面覆土3厘米,浇灌一次透水后,经短期养菌后即可出菇。

覆土后灵芝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增加20%以上。

(5)适时采收

1.灵芝孢子的采收。

灵芝菌盖达到3~5厘米时,旺盛生长的灵芝便散发大量褐色孢子,就可以收集孢子。

其常用方法①铺地膜收集法;②灵芝体套袋或套筒收集法。

2.灵芝体的采收当灵芝体菌盖不再增大,菌盖边缘浅黄色生长层变为深褐色并且有增厚卷边圈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要用果树剪,从柄基部剪下,留柄蒂0.5~1厘米,让剪口愈合后,条件适宜时再形成菌盖原基,发育成二潮灵芝。

灵芝收后,单个排列晒干或烘干,最好先晒后烘,达到菌盖碰撞有响声、有灵芝特有的香气即可。

(6)病虫害防治

1.非侵染性病害由于非生物因素的作用。

造成灵芝生理代谢失调而发生的病害,叫做非侵染性病害。

也称生理性病害。

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有:

营养不良(包括营养过剩),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含量过高或偏低,光照过强或过弱,生长环境中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过量,农药、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pH值不适等。

由于这些原因造成的主要症状包括:

畸形芝,菌丝不生长或菌丝徒长,菌丝生长不良或萎缩。

防治非侵染性病害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即可,须综合防治时要分析引起病害的主要原因进行辩证分析,从而确定主要防范措施。

2.侵染性病害造成灵芝致病的一类生物称为病原物。

由于病原物的侵染而造成灵芝生理代谢失调而发生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

习惯称之杂菌污染。

a.青霉菌发病症状:

青霉菌是灵芝主要致病菌,一般在培养料表层、菌柄生长点、菌益下的子实层及菌丝部分都易发生。

青霉菌侵染子实体时,灵芝被害组织出现侵蚀状病斑,大小不一,受害组织软化;发病严重时病斑扩大,并产生霉层,组织明显溃烂;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芝体可完全腐烂。

防治措施:

①培养室使用前打扫清洁,1米用40%的甲醛8米L加5g高锰酸钾熏蒸1次。

投料接种后,地面撒一层石灰,若与硫酸铜合用效果更好;②对于培养料辅料麦麸及米糠比例不超过10%。

配制培养料时,调pH8.5-9.5。

用干料重0.2%的50%的多菌灵或0.1%甲基托布津拌料,也可用1%石灰加1%多菌灵拌料(但二者要分别拌料使用,如在一起使用会降低多菌灵的药效);③培养基灭菌操作要规范,接种时严格要求无菌操作。

防止用过量的甲醛消毒,以避免产生酸性环境;④环境条件培养期问要加强管理。

在菌丝管理期间,防止青霉菌,应以防为主。

三天喷1次2%的来苏儿;三天喷1次0.25%的新洁尔灭溶液;三天喷1次0.2%的多菌灵;三天喷1次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三天喷1次2%的甲醛溶液。

这样交替使用消毒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⑤培养期间要多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空气湿度控制在60%~65%,温度不得高于30℃。

特别注意当天夜里或者第2天袋内原料发酵的温度;控制垛内温度28~30℃,若超过37℃必须通风降温,或倒垛散热。

接种13~15d若发现袋内料已全部或大部分发白则证明已经感染青霉菌或其他霉菌。

发现栽培块上有小斑点时,应该立即先用干净纱布擦去青霉菌菌落。

再用pH10的石灰清水擦净,或用0.1%新洁尔灭擦净。

当菌筒、菌块或菌种袋中度污染,局部发生青霉菌时,可采用0.5%的50%多菌灵或75%甲基托布津药液注射或涂抹;0.15%百菌清;0.1%代森锌溶液注射或涂抹;10%的漂白粉溶液局部涂抹;4%~5%石灰水冲洗皆可。

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粉是青霉菌的最好杀菌剂。

当严重污染,菌丝已钻入培养料内,应将斑块挖掉,用4~5%石灰水冲洗后,再用同样的栽培种将洞补平压实,用胶布封好。

对脱袋灵芝表面的青霉菌,可用苯菌灵或代森锌喷洒防治;⑥搞好芝房病虫害管理,防止菌袋或畦床上的霉菌殃及芝体;⑦长芝时要注意控制害虫叮咬芝体;连续下雨天气,畦床上方要有挡雨设施;⑨一旦发生霉菌污染的病芝要及时摘除。

采摘后芝场表面或出芝房要清理干净。

b.褐腐病发病症状:

①子实体染病后生长停止;②菌柄与菌盖发生褐变,不久就会腐烂,散发出恶臭味。

发病原因:

该病由繁殖在子实体组织间隙的荧光假单孢菌和细胞内部的未知杆状细菌引起。

防治措施:

①抓好产芝期芝房与芝床的通风和保湿管理,避免高温高湿;②严禁向畦床、子实体喷洒不清洁的水;③芝体采收后菌床表面及出芝房要及时清理干净;④发生病害的芝体要及时摘除,减少病害的危害。

3.灵芝生长期虫害的防治与管理

a.线虫形态特征:

危害灵芝的病原线虫体长1米米左右,白色透明,体形圆筒形或线形,两端尖细中间略粗,外形似蛇,有头、颈、腹、尾之分。

生活习性:

线虫多寄生或半寄生,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生活经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畦床湿、粘、臭时易发生线虫。

危害特征:

以幼虫刺取菌丝养分,也为其他病菌创造条件,从而加速或诱发各种病害,致使培养基质变黑,发粘,菌丝萎缩或消失。

防治措施:

①芝场选择排水条件好,土壤渗水强,积水少的地方,减少适合线虫的生长条件;②在芝场四周或地面喷洒1:

1000倍的敌百虫液,也可用浓石灰水或漂白粉水溶液进行喷雾;③保持畦床环境卫生,控制其他虫害的入侵,切断线虫的传播途径。

b.螨类形态特征:

螨类体形小,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体呈圆形或卵圆形,体长0.2-0.7米米,体色多样。

体躯分领体和躯体两部分,有足,肛门和生殖孔。

俗称‘菌虱’。

生活习性:

螨类喜栖温暖、潮湿的环境,发育、繁殖的温度为18-3O℃,湿度大的环境中繁殖速度很快,培养料、禽畜躯体及老菇房等都是螨类的重要虫源。

它以霉菌和植物残体为食,爬行快,繁殖力强。

一般在室温25~28℃,空气相对湿度达8O%一85%时,15d就可繁殖一代,一年最多可达20~30代。

危害特征:

螨类吸食灵芝菌丝,使菌丝发生萎缩,变色,甚至消失,严重时培养料中菌丝被全部吃光,造成栽培失败。

当灵芝接种后,菌丝纵横吃料2~3e米时,螨虫常大量发生,取食菌丝,破坏培养料,并具有群体危害、重叠成团的习性。

螨虫还常危害子实体原基及幼蕾,引起子实体死亡,造成毁灭性损失。

此外,螨类还是线虫和托兰氏假单孢杆菌等病虫害的主要传播者,从而引起子实体阶段多种病虫害的伴随发生,加剧对灵芝的严重为害。

防治措施:

①畦床场地要选择远离仓库、饲料间,禽舍等地方,杜绝虫源侵入;(1米畦床用磷化铝1Og、熏蒸72h,能有效地杀死蜗牛;③菌丝培养期间可用敌百虫粉撒放场地上,500g药粉可处理20米培养场地,每25-30d处理1次;④菌袋有发生螨害时,覆土前可用棉花蘸少许50%敌敌畏,塞人袋内进行熏杀,螨类危害严重的菌捧要及时予以废弃,以免螨虫大量繁殖。

c.叶甲科害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hi米,卵圆形,体色褐色至黑褐色。

幼虫体长5米米左右,长筒形,体色乳白至乳黄。

发生规律:

成虫在大棚的土块下、土缝中或周围杂草根际越冬。

4月下旬至5月越冬虫开始活动产卵,6—7月幼虫开始为害,7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羽化成虫,2代幼虫交互为害。

7—8月是灵芝生长旺盛期,也是该虫主要发生期。

为害症状:

幼虫取食菌丝,造成原基难以形成。

成虫主要取食刚分化的原基及子实体的幼嫩部分,受害的子实体边缘凹凸不平,难以形成平滑边缘,降低商品价值。

原基受害出现凹凸不平的小圆坑,严重时不能分化形成正常的菌盖、菌柄,出现畸形,影响产量。

防治措施:

可用氯氰菊酯3000倍液喷洒地面、墙壁及栽培场所周围2米以内,关闭门窗24h后通风换气即可。

d.夜蛾形态特征-成虫为中到大型的蛾类,体较粗壮。

幼虫体细长,腹足3对,行动似尺蠖。

发生规律:

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羽化,在灵芝培养料上产卵,卵期平均5d,5月中旬以后幼虫开始危害。

为害症状:

成虫不为害。

以幼虫取食菌盖背面或生长点的菌肉,形成隧道,并在虫口处布满褐色子实体粉末和虫粪,严重时整株子实体被蛀空。

防治措施:

一般采取人工捕捉,储藏期为害可用磷化铝熏蒸,每吨灵芝用药3片,密闭5昼夜以上。

注意:

进入熏蒸过的库房,必须先通气1—2d。

e.皮蠹科害虫形态特征:

成虫3米米左右,圆筒形,暗褐色到暗赤褐色,小甲虫类。

幼虫3米米左右,乳白色至淡棕色。

发生规律:

该虫最高发育温度为38℃,最低为18℃,最适为34℃。

抗寒性差。

在O.6℃下只能生存7d,在6~22~C下生存不超过11d。

为害症状:

成虫、幼虫均蛀食仓贮子实体,将子实体咬成碎末。

防治措施:

消除栽培场所周围垃圾、杂草等,大棚内清除干净,减少越冬虫源。

栽培棚使用之前用1500倍敌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