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0898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docx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

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指导

海南省文昌中学美术组林明训

一、实施高中新课程要把握的几个基本问题

1、对新课程主旋律的把握: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对新课程核心理念的理解: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有三层含义:

(1)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2)课程面向每一位学生——倡导大众教育;

(3)课程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追求全面素质与个性特长。

3、对高中美术课标的基本把握——课标的设计思路

(1)设置学习模块,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2)实行学分管理,保证基础,力争拓展

(3)注重可行性,适应不同学校的美术教学条件

(4)传承民族文化,反映学科最新发展

二、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1、进行教学设计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对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的把握(教学内容、成就标准——体现三维目标)

(2)对课程资源的整体把握(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把握(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经验与知识基础)

(4)要正确地给自己与学生定位(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是学生有效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是教师关注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

(5)教学的基本策略: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传授法”和“发现法”等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6)增强教学评价意识,评价促进教师的反思与改进教学,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发展。

倡导“以学论教”的评价方式

2.模块设计(即学期教学计划,每个模块18课时)

【案例一】

《“书如其人”-高中书法教学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研究生周蔚蔚

单元第一单元(5课时)课目书法艺术的视觉审美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

一、览各时期书法代表作

二、书法艺术审美的空间章法之势——结构之奇——笔画之变——笔墨之情

单元第二单元(6课时)课目书法艺术的个性魅力

一、书里行间之情感

(一)体悟《祭侄文稿》之悲

(二)感悟《刘中使贴》之欢

比较作品前六行与后几行的特点,大胆创作一幅作品,体会字间组合。

选自己喜欢的文章,带着情感书写。

二、字里字外之个性通过学生作业猜测学生的个性。

自己和父母的个性签名设计(可选)

三、艺术人生之品性创作作品,并写出自己已有的品性,或希望达到的品性;展评学生作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谈谈从中感到的品性特点。

单元第三单元(6课时)课目书法艺术的品评鉴赏

一、《书断》赏析

1、介绍《书断》的历史地位及作者,介绍“神妙能”的含义。

2、临写作品,体会作品特点,感悟书法家的个性特点。

3、选喜爱的格言或诗歌,按所学的风格创作一幅作品。

4、组织展示,并把作业带回家,展示在家里。

二、《兰亭序》真伪说

1、模拟古代江南三月初三,曲水流觞的情景,并配乐

2、欣赏作品《兰亭序》并比较与其它作品的共同点与区别

3、讨论并研究《兰亭序》是否是王羲之的作品?

用毛笔书写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并展开多次研讨,并展示记录册页。

单元第四单元(1课时)课目评价与展示

评价与展示

1、学生展示每个单元的作品及第三单元的书法册页‘

2、以投票方式选出班级中“神妙能”三品的作品。

【案例二】

《“格言录印谱”-高中篆刻教学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研究生周蔚蔚

单元第一单元(4课时)课目两座令人仰望的高峰——秦汉、明清流派印章欣赏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

商周、秦汉、唐宋以来篆书学习汉印分韵查看篆、配篆“全家福”篆章草书设计

1、秦汉、明清印章欣赏和临摹比较研究展示。

2、从秦汉、明清印章的起源、章材、篆文、刀法、风格、代表人物、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写出短文。

单元第二单元(6课时)课目方寸天地金石之悟——篆刻的构成理法之积累与融化

1、书理入印

2、画理入印

3、兼工带写和写意式个性发挥

4、边款刻拓和印式的表现意图

学生从四个小组中自主选择一个小组小组讨论和设计本小组的研究学习计划以临摹、实践、研究、体验完成小组学习计划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合作能力和增进领导能力

单元第三单元(4课时)课目信与誉的见证——“全家福”和《格言印谱集》创作

1、“全家福”(父母、学生、家人)印章书草图设计

2、班级《格言印谱集》制作

1、建立学习型家庭,重建每个家庭的精神家园。

2、印章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学生品行和个性教育的整合,参考美国“蓝带学校”设计与开展美育与德育整合的教学活动。

单元第四单元(4课时)课目苏格拉底研究探讨评价——学生作品展示交流评价和印章的观念上前卫探索研究

1、作品整体展示与交流,并进行苏格拉底研究探讨评价

2、篆刻艺术创意理念的前卫探索

3、结合中国文脉和世界文化情境,写出小论文。

1、苏格拉底研究探讨评价

2、展示整个系列学习的作品集

3、师生协商评价标准,并进行作品的自评和互评

4、学生完成“苏格拉底问题探讨”

3、单元主题的课目设计

【案例三】

《“我画风景画”-对绘画中的色彩与情感表现的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实习生周蔚蔚

第一课时

课题:

《“COPY”风景照》

教学目标:

借助自己挑选的风景照片,画出你喜欢的风景画;学会归纳自己风景画中的色彩表现手法;了解自己绘画的个性特点;附上自己和他人对作品的评价和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题:

《我的风景画》

教学目标:

阅读艺术大师的风景画,提高、丰富用色彩表达风景画中情感的体验;学会用绘画中的色彩表达情感、空间;学会寻找与自己所画风景同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发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进行修改,并比较原稿与修改部分,评价修改内容与效果。

重点:

学着用绘画中的色彩表现手法表达情感,通过交流进一步领悟绘画作品中的情感交流。

难点:

以多次试验的科学态度修改作品,寻找情感表达的最佳方案。

媒体:

运用电脑和电子设备提供学生大量参考资料

单元主题设计程序:

(1)课前启发(引导)

(2)指导体验

(3)启发构思

(4)进行表现

(5)评价发展

4、具有研究性的教学计划设计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方式,强调“有效教学”,学习任务就变得复杂起来,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具有复杂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

(1)“多头并进式”的教学计划

我们以《班级网页设计》为例,其中包含着各种相互交织的内容和学习务

比如:

①网页设计进程,这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计划的主线。

②相应的网页设计软件学习,并随着学习的深入再学习其他相关软件。

这是课程的技术支撑,是教学计划的第一副线。

③网页设计的管理,由主编组织网页材料、编辑、交流、评价,促进各组网页设计进度和完善;小组之间的协调、交流和改进。

这是第二副线。

④美编工作。

美编小组解决网页版面设计、主要的图形处理技术,并指导各小组的美化。

这是第三副线,等等。

像这样复杂的教学任务不能采用一课接一课的“单线性”教学方案,时间太少、教学没有效率、学生兴趣也不高。

需要设计“多头并进式”教学计划。

需要教师具有“经理式的管理”能力,如:

综合而系统的思维方式,周密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卓越的组织能力,形成各种工作小组,组织教学活动。

还要制订一整套“游戏规则”:

包括教学计划表、学习任务书、评价指标等,来保证这一系列复杂的教学活动能顺利地进行。

每次上课,教师的任务是检查各组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组织研讨和交流,解决问题,并及时提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帮助。

其中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也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您将开设的课程,需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小组合作完成?

是否也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提出什么研究性的学习任务?

如何调整您的教学计划使之更加有效?

请按“设计要素”的要求调整您的《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

请修改:

请根据所想到的教学任务修改并充实您的《学期教学计划》,具体包括:

1.课程名称

2.研究主题:

吸引学生兴趣并激发高级思维的切入点,并分成若干单元

问题。

3.设计思路:

从单线设计变成多头并进的设计后,设计思路有何改变?

4.教学目标:

三个维度的目标该作如何调整?

5.课程标准:

写出课程标准中与本计划有关的目标和要求。

6.材料资源:

学习内容增加后,各种材料和资源有何变化?

7.教学过程:

调整教学流程,修改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可绘出流程图

8.评价方案:

重新设计评价机制、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

(2)需要说明的问题

①研究主题

没有主题的创作可能使学生随心所欲,也可能无所适从,都不能引发有深度的思维,并导致低水平的创造(技能的、仅造型或形式的、缺乏内涵的、盲目的等)。

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又如何吸引学生、重组知识,帮助他们投入探究学习?

――提出一个有趣而又具挑战性的主题。

“研究主题”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大问题,它将引发学生的高级思维和深入的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

——人类历史是一个进步的历史吗?

——艺术反映了文化还是塑造了文化?

——您了解您自己吗?

——您了解周围的环境吗?

——一方水土也养一方文化吗?

——一个故事必须用语言来讲吗?

——您幸福吗?

——怎样的(室内装潢)设计既经济又漂亮?

这类主题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甚至涉及不同的价值观念。

我们必须利用这样的主题来揭示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它们直接指向学科的核心思想和关键探究。

研究主题应具有如下特点:

指向学科的核心。

研究主题存在于各个研究领域最具历史重要性和最有争议的问题中。

如:

艺术反映了文化还是塑造了文化?

不断重演的哲理性问题。

相同问题被问了一遍又一遍。

尽管其答案可能变得越来越复杂,问题也会有新的差异,但最后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这些问题上来。

如:

您了解您自己吗?

孕育出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一直在生成新的学科、新的复杂问题、新的疑难。

能够启发卓有成效的研究,使作品更有思想、更有深度、更有价值。

这些研究主题可以由教师拟定,最好能让学生讨论后产生。

但研究主题往往太大也无从下手,所以,在具体实施时还应该分解出一系

列与学科相关的、步步深入的单元主题。

表2  研究主题和单元主题的设计

单元主题所具有的特征:

为研究主题提供了学科特定的研究途径,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具体主题和学科特征来一步步地揭示研究主题。

没有正确答案。

单元主题是开放性的,这意味着它们有多种研究和讨论的可能性,其目的在于引发讨论或提出新问题,而不是诱导学生得出预期的“那个”答案。

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

好的单元主题都能适应各种兴趣和各种学习风格,能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和争论,吸引学生投入持续探究。

往往能生成新的议题,也往往会产生教师始料不及的答案。

②设计思路

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后,设计思路也将有较大的变化。

主要应思考:

——运用何种教学模式组织您的教学?

——让学生使用什么学习方式?

——何时运用范例教学模式?

何时运用小组探究模式?

——什么任务必须让每一学生独立完成?

而什么任务又应该让集体参与?

——通过什么措施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等。

③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往教师的教学计划无需与《教学大纲》对照,实际上,大纲的精神就不能贯彻到课堂教学中。

因此,新的教学设计要求写出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就是为了让课堂教学都能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从而达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目标。

④教学评价的设计

在课程开始实施时,就要设计出一整套评价机制来保证教学活动的运行。

比如学习过程中有那些学习任务,设计相应的评价活动,如何制订评价标准,何时评价,何人评价(自评、组内互评、班级展评等),如何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保证评价质量等,营造一种既有压力又有成功机会、既有制约又是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目前主要提倡的质性评价、学习档案袋评价、苏格拉底讨论式评定等,都是评价的好办法。

与教学设计密切相关的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即根据教学方案在施教后所达到的效果,如可行性、可用性、有效性、审美性等,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反馈信息修改设计方案的某些环节,然后再实施、再反馈、再修改,直到完成,这就是行动研究的过程,所以“反馈(评价)”就是行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门课程结束时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检查。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学习方式,不可能完全预料到最终的教学结果,在实施过程中或会暴露出一些缺陷或问题,或出现学生超过预定计划的惊喜,这都需要教师及时地对原先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以便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就是说,教学计划的实施与改进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对课程和教学的研究和完善的过程,这就是目前所倡导的“行动研究”。

5、校本课程的设计

《福建土楼》朱黎兵

适用学段:

高中二年级

教学时间:

四课时

设计思路:

福建永定的土楼是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它以其特有的建筑格局、悠久的历史文化、大家族式的居住方式、突出的防卫能力等而独具地方特色。

本专题教学从土楼的建筑文化入手,了解景观设计、地方音乐舞蹈等,引导学生了解与理解其历史文化的内涵。

以此为基础,通过3DMax等软件进行计算机虚拟建筑模型设计、互动修改、网页发布、再现土楼或吸收土楼的建筑元素加入现代风格进行创新,并进行社区建筑、景观改造,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表现能力以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

教学资源:

“福建土楼”的相关照片、影像资料、较高配置的计算机、宽带网、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图画纸、有机板、木条、瓦棱纸板等材料以及彩绘工具。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从土楼的建筑文化入手,了解其历史文化的内涵,吸收土楼的建筑元素进行社区建筑、景观改造,发展艺术思维,提高表现能力,理解世界文化遗产。

核心目标:

了解福建永定土楼的文化内涵,发展艺术思维。

融鉴赏与表现为一体的四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检索与欣赏

专题问卷,初识土楼。

通过实地考察,影音资料,让学生感受土楼,从感

性上初识其建筑特性。

根据分配的角色,通过图书馆、网络、影视等按不同的

方向收集资料

第二单元:

理解与情感

“土楼”的历史与现在(角色扮演);土楼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土楼的现实价值,了解土楼从选址、朝向、房间的格局、形状到周边的景观设计等均注重与自然的和谐,以创造理想的生态型人居环境的特征;讨论、修改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

认识与表现

1、设计、讨论草图: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2、画出创作流程图和设计草图,制作立体模型图等。

3、小组合作设计、创作:

作品形式:

虚拟建筑模型、网页发布、自建资

源库、实物模型、调查报告、论文等。

4、互动交流:

校外专家、同学之间通过电子邮件、网上互动交流合作;

异地同学也可以通过上网进行互动合作,与我校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建筑模型设

计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景观设计。

第四单元:

评价与创新

1、从资料收集、创意设计、材料运用、表现方式、装饰风格,特别强调

从是否吸收了土楼的建筑元素进行风格的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估。

2、布置多种形式的作品展。

(提示:

将构思过程图、各种资料、草图、设

计方案、创作体会日记、过程录像、调查报告、论文、实物模型、图片等上网

发布,建立网站;并选择最好的作品、虚拟建筑模型等在网站交互式的虚拟美

术馆展示。

也可以进一步创作小说、诗歌、音乐作品等。

教学评价:

1、学生发表自己的学习、创作体会。

2、学生、教师、家长、校外专家等对作品及学习、创作过程进行交流、

反馈、评价。

3、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内涵等进行自我评价。

面对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挑战,能够支撑该系统和创造性地操作该系统,目前最主要是依靠“校本教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