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0955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节质量保证措施及承诺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山西省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井下避难硐室工程招标文件及有关图纸资料。

(2)«煤矿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现行的各种技术规范、规程、规定。

(3)工程情况和企业自身施工综合能力。

(二)编制原则

(1)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

(2)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

(3)提高综合抗灾能力,抓好特殊情况下的工程施工。

(4)降低工程成本,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5)搞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交通位置

山西省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隶属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控股管理,是集采煤、洗精煤、矸石制砖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企业,是长治市百强调产重点企业之一。

该矿位于长治县城北部,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3°00′03″~113°03′31″,北纬36°01′57″~36°04′17″。

扩区位于原井田的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7′35″~113°04′03″,北纬36°04′01″~36°05′56″。

该矿北距长治市14km,南距高平市40km,长晋二级公路及高速公路从井田中部经过,长邯高速公路东出太行山可与华北平原公路网衔接,上述公路是本地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运输繁忙;太焦铁路是晋东南地区的铁路干线,由井田西北边缘经过,该线南段为电气化双线铁路,北段为单线铁路,可达太原、商丘、北京等地,也是本地能源向华北、华中输送的必经之路;此外,2004年复航的长治飞机场为本地架起了与外界商贸交流的快捷通道,交通十分方便。

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长治新裂陷构造盆地的南端,为黄土覆盖低山丘陵地貌,地形标高一般在950.00m左右。

井田地形总体比较平缓,起伏不大,仅中部黄土冲沟比较发育,冲沟显放射状分布,坡度一般10°—45°西南部则相对比较平坦。

地形最高点为井田东部杨头岭标高1044.50m,最低点位于西部大沟村西淘清河河谷,标高920.00m,相对高差124.50m。

三、水系

井田地表水属于海河流域漳河水系。

浊漳河为全区最大河流,主要由南源、西源、北源三条支流汇流而成,流域面积11251km2。

井田属于浊漳河南源水系范围,浊漳河南源发源于长子县黑虎岭,从西南往东北经长子县、长治市、长治县、潞城市,在襄垣县甘村与浊漳河西源汇合,全长104km。

该河为长年性河流,夏季洪水暴涨,平时流量较小,从井田西侧外部流过。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降雪稀少;春秋季较温和,但多风,时有沙尘;夏季炎热干燥,雨量集中,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

年平均气温9.8℃,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19.8℃。

年平均降水量558.80mm,年蒸发量为1406.50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全年无霜期160d,每年11月份开始结冰,次年3月份开始解冻,最大冻土深度为600mm。

年最多风向为西北风,最大风速14~16ms。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第二节地质及水文特征

一、地层及地质构造

(一)地层

经坊煤矿井田及扩区范围内绝大部分为第四系黄土所覆盖,仅南部有零星基岩出露。

现据钻探资料将本区地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O2):

为含煤地层之基盘,区内一般钻孔揭露厚度不足20.00m,原井田内只有长治县1号水源井揭露厚度达227.19m,为峰峰组(O2f)及上马家沟组(O2S)地层,扩区内只有2703号钻孔揭露厚度达245.60m,岩性是以质纯之石灰岩以及白云质灰岩组成。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厚3.20~20.55m,平均9.72m,主要为铝土质泥岩,有时夹泥岩及砂质泥岩,偶见煤线,底部为铁质粉砂岩或铁质泥岩及黄铁质结核。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厚89.19~111.70m,平均101.13m,主要岩性为深灰~灰黑色砂岩、粉砂岩、石灰岩及7~11层煤组成,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厚44.09~73.02m,平均55.59m,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2~3层煤层组成,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总厚48.00~78.16m,平均63.45m,从岩性上看,可分以下三个部分:

底部之K8砂岩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杂砂岩或长石石英砂岩,局部为粗粒砂岩或粉砂岩,其上为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局部夹粉砂岩,具菱铁质鲕状颗粒,呈缓波状及水平层理,偶夹薄煤层。

中部为一层较为稳定的具交错层理的含砾粗砂岩构成,局部夹粉砂岩。

上部以浅灰色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顶部为灰紫红色含铝质泥岩~桃花泥岩,以含菱铁质鲕粒,色杂且鲜艳为其特征。

6.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上石盒子组在本区仅中下部存在,上部已遭剥蚀,有零星出露,最大厚度为290.00m,由杂色之砂岩、泥岩组成。

下部以灰绿色、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灰~灰绿色中厚层状细、中、粗粒砂岩,砂岩具交错层理及斜层理,底部之K10砂岩为一层灰白、灰绿色、中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局部含有砾石,具斜层理。

中部以灰白~灰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为主,夹灰绿、紫红色泥岩及砂质泥岩,底部为一层灰白色粗粒砂岩,含砾石,具缓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及斜层理。

7.第三系上新统(N2):

岩性一般为紫红、褐红、砖红、棕黄、灰棕、黄色之粘土、亚粘土夹砂层、粘土与砂互层。

底部常有一砾石或粗砂层,厚0~20.00m,平均5.00m。

8.第四系(Q):

广泛分布于区内,厚0~114.61m,平均59.16m。

据详查勘探所获得的资料,本系地层自老至新分为:

下更新统(Q1):

为灰绿、紫红、棕红、黄褐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并成互层,夹数层粉砂、细砂,底部有一层砾石。

中更新统(Q2):

区内广泛堆积,并大面积出露。

上部为棕黄色、灰黄色亚砂土,下部为暗红、红黄色亚粘土、粘土,含钙质结核。

上更新统(Q3):

分布于河流一级阶地,为灰、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局部上部为马兰黄土。

全新统(Q4):

仅分布于现代河床及河漫滩,为淤泥、亚粘土及各不同粒级的砂及砾石。

(二)构造

(一)区域构造

本区位于太行山背斜西翼,沁水盆地东侧,地层大致为走向NE,向W倾斜的单斜构造。

受新华夏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域性的褶曲呈雁行排列,彼此平行。

本井田地处晋获褶断带西侧,武阳凹褶带东部。

1.晋获褶断带

从河北获鹿起,经黎城、潞城、长治东侧向南一直到晋城市南村一带,延伸长250km,宽20~25km,总体走向为N25°E,由相互平行的断裂和褶皱组成。

2.武阳凹褶带

主要展布于屯留、阳城一线以西,NNE向斜贯沁水盆地,总体为一复式向斜,主要构造形迹为一系列褶皱,局部发育压性断裂,褶皱规模都不大,为极开阔平缓的褶曲。

(二)井田构造

经坊勘探区位于晋~获褶皱带西侧,武~阳凹褶带东部。

受此区域构造带的控制,本井田总体上为一向NW倾伏的单斜构造,伴有少量的断层和次级宽缓褶曲,地层倾角一般小于10°,构造属简单(一类)。

详见主要断层特征表1-2-1。

主要构造有:

1.断裂构造

1)韩店正断层:

为井田东边界,北端于区外与长治正断层斜交,往南西经南董、长治县,并与庄头断层相交,全长12.20km。

北段断层走向为N50°E,中段及南段走向为N20°E,倾向E偏S,倾角70°,断层南端最大断距为80.00m。

2)黎岭断层:

横穿井田中部,北起黎岭村北,往南经池里、中和,于区外寨沟与南和之间消失,全长6.90km,走向约N40°E,倾向SE,倾角70°,断距30.00~35.00m。

3)苏店正断层:

为原井田西北部边界,走向N53°E,倾向NW,倾角70°,落差25.00m,总长15.20km。

4)黎岭正断层:

为经坊2号钻孔所控制,孔内3号煤层断失,自173.28~190.70m为断层破碎带,断距约10.00m,推断为黎岭断层的次生小构造,产状与其一致,走向为N40°E,倾向S,倾角70°,延伸约0.70km。

2.褶曲构造

原井田褶曲主要有:

1)韩店西背斜:

北端与韩店正断层斜交,向南经韩店至东和以南消失,延伸6.00km,轴向总体为N30°E,北段宽缓,两翼倾角小于4°,南段最大倾角7°。

2)东和向斜:

位于井田南部,轴北端交于黎岭正断层,延伸长约3.00km,轴向为N20°E,两翼宽缓,倾角小于4°。

3)西和向斜:

仅北端伸入原井田西界,两翼地层倾角小于4°。

扩区内以褶曲为主,由苏店正断层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只有西贾村向斜。

现分述如下:

1)西贾向斜:

位于扩区东部,东申家庄东南侧,轴向N44°E,西翼较缓,倾角2°~4°,东翼较陡,倾角3°~10°。

2)朔村向斜:

由北呈村中部穿过,轴向NE,呈向东突出的弧线,两翼产状平缓,东翼2°~4°,西翼2°左右。

3)张村东背斜:

位于北呈村北侧,轴向NE,两翼产状平缓,东翼2°左右,西翼3°~5°。

4)上村向斜:

位于上村西侧,轴向N40°E,向NE倾伏,两翼产状平缓,东翼3°~5°,西翼1°~3°。

5)大沟村背斜:

位于2707号钻孔附近,轴向N15°E,北部边界附近转向NE,两翼产状平缓,东翼1°~3°,西翼2°~5°。

6)小宋向斜:

位于扩区西北角,向NE倾伏,两翼产状平缓,为1°~3°,轴向N55°E。

3.陷落柱

井田内仅经坊煤矿一采区运输巷及一采区的第九采面中各见一规模不大的环状陷落,推断陷落范围为60m×75m。

4.其它构造:

据矿方调查,在煤矿开采中发现小断层和节理较为发育,且走向大致为NE方向,与井田内主要断裂相一致。

在一采区运输巷南端见一走向为N40°W,倾向NW,落差1.90m的一条小断层,说明井田内尚发育有次生小构造。

本井田构造对煤质影响不大。

据煤矿井下观察,当巷道见大小断层均涌水,以二采区运输巷遇到的韩店断层涌水量较大,可能与断距较大,上部地层中水较易进入有关。

而黎岭断层的上盘,上部地层中水相对不易进入巷道,故涌水量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扩区比原井田构造简单,总体上应属构造简单类型。

二、瓦斯情况

瓦斯相对涌出量1.34M3t,绝对用出量为3.85M3min,属低沼气矿井。

第三节工程概况

本招标工程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名称

煤岩性质

工程量(m)

断面(m2)

设计掘进尺寸(mm)

支护

形式

支护厚度(mm)

掘进

1

进风立井井底避难硐室

90

12.3

17.8

5040

4020

浇注砼

400

2

主副斜井井底避难硐室

90

12.3

17.8

5040

4020

浇注砼

400

备注:

1、井底避难硐室均为半圆拱。

第三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临时工业广场布置

根据建设单位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进行土建大临工程设施的布置,避开永久设施进行布置。

将办公室和职工宿舍、调度室、食堂、机修车间、料场,水泥库、安排在建设单位指定地点内;矿灯房、浴室等利用建设单位的永久设施,供电利用建设单位的永久供电系统。

第二节供电

利用建设单位的永久供电系统,经馈电开关接线直接向工作面供电。

第三节通讯及信号

工业广场内安装一部外线电话,同时安设因特网,利用外线电话、因特网或手机与外部联系。

井下工程利用建设单位永久的信号系统。

第四节供水

本次招标工程在进风井井底和副斜井井底,建设单位已布设了永久的供水管路,我方通过接头阀门接出水源向工作面提供水源。

供水管在巷道中利用锚杆固定在巷道壁上,供水管均使用φ57×3.5无缝钢管。

第五节供热及洗浴

利用建设单位的更衣、洗浴室。

第六节排水

利用建设单位的永久排水系统。

第七节提升系统

利用建设单位已形成的进风立井提升系统进行人员、材料上下和排矸。

第八节通风系统

采用压入式通风,施工前期在进风立井井底和副斜井井底车场新鲜风流处各安设两台2BJK—№630型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向工作面供新鲜风流,风筒采用φ800㎜胶质风筒。

第九节压风系统

建设单位已布设了永久的压风管路,我方通过接头阀门接出风源向工作面提供压风。

压风管在巷道中利用锚杆固定在巷道壁上,压风管均使用φ108×4无缝钢管。

第十节施工测量

建设单位负责提供硐室开口处的标高和中心线资料,我方负责使用和保护。

第十一节地质管理

为了保证地质资料的指导性作用,项目部设专业地质员1名,根据甲方提供的地质报告,及时结合现场做出硐室地质素描图并预测未施工巷道(硐室)的地质情况,同时也为以后采区的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第四章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案

(一)、施工作业线

采用LWL-120型挖斗装载机装岩、0.75m3“V”型矿车运输,光面爆破施工配套作业线,两班掘进,一班喷浆成巷,采用三小爆破施工工艺(即:

小炮眼、小药卷、小锚杆),三八作业制。

工作面5台YT—28型风钻凿岩,PZ—5型喷浆机喷浆。

采用槽钢碹骨,木拱板或10#槽钢拱板,墙板为300×1500钢模板,人工组立;井下用搅拌机现制混凝土。

避难硐室永久支护采用混凝土砌碹,采用先全部掘出并锚喷支护后,再进行混凝土砌碹二次永久支护。

(二)、防治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涌水量很小,施工中要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在施工前摸清井筒地质和水文情况,在施工中收集实际揭露地层情况,及时修改预测资料,为施工提供依据。

涌水量小时采取先直接开挖通过,后注浆封堵的治水方式。

遇涌水量较大含水层时,应采取工作面预注浆治水后再施工的方法。

二、施工方法

(一)凿眼爆破:

1、机具:

采用YT-28型气腿式风钻,Φ42mm“-”字型合金钢钻头,B22六角中空钎杆,工作面各配备5台风钻,4台工作,1台备用。

2、爆破器材:

采用煤矿三级乳化炸药,遇含水层时采用水胶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

3、爆破参数:

(1)、炮眼深度:

根据循环进度安排,确定炮眼深度为2.0m。

(2)、炮眼布置:

采取一次爆破,共布置炮眼35个。

(3)、装药结构及起爆顺序:

A、装药结构:

采用采用正向装药。

B、起爆顺序:

辅助眼、周边眼依次起爆,底眼最后起爆。

(4)、连线方式:

采用大串联连线方式。

现场负责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岩石的硬度、厚度、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选用的炸药种类、性能及涌水量等因素重新设计爆破参数,施工中及时调整,确保快速、优质、安全施工。

附:

避难硐室炮眼布置图爆破参数表预期爆破效果表

4、钻爆施工

(1)、首先由质检员根据中腰线将巷道轮廓线画出,并按爆破设计点出炮眼位置。

(2)、打眼工和把钎工严格按质检员所点位置打眼,打出的炮眼要符合平直齐的要求。

(3)、质检员要对打好的炮眼的深度角度检查和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必须重打。

(4)、按爆破设计要求的数目和方式装药,质检员要现场监督检查。

(5)、装完药,经检查无误后,即可进行联线工作,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工进行,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人操作。

(二)装矸、提升、排矸:

采用LWL-120型挖斗装载机装矸,0.75m3“V”型矿车,矸石运到进风井井底车场,利用建设单位永久提升系统排至地面。

(三)支护

1、临时支护

避难硐室采用锚网喷+锚索进行临时支护。

2、喷浆

1)、井口设一搅拌站集中拌料,搅拌站设一台JZC—350搅拌机和计量装置;采用矿车下料,硐室内设一台喷浆机,用于临时喷浆支护。

2)、砼喷射采用潮喷工艺,以增加密实度,减少回弹,改善工作环境,喷浆料经矿车运至工作面,采用HPLG-5螺旋上料机喂料,湿喷机喷射砼,喷射砼终凝2h后,洒水养护。

3)、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C20喷射砼;经计算:

C20砼配合比(重量比)为:

1(水泥):

2.0(砂子):

2.0(米石)水灰比:

0.42

在现场施工前,应按实际材料和设计配合比到一定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试配,强度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否则重新调整。

3、打锚杆(锚索)

采用MQT-70-Ⅲ型风动锚杆机打孔并安装顶部锚杆和锚索,YT-28型气腿式风钻打侧帮锚杆,锚杆尽可能垂直于岩层,必须保证在75°以上,岩石层面不清晰的锚杆应垂直于巷道轮廓线,托板紧贴岩石。

锚秆间排距的偏差不得大于±100mm,锚杆为树脂锚杆。

4、浇注砼支护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避难硐室采用锚网喷支护后,再进行浇注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支护。

掘砌交叉作业,先喷射砼临时支护;巷道掘进出来以后,再进行永久支护。

浇筑砼施工采用槽钢碹骨,木拱板或10#槽钢拱板,墙板为300×1500mm钢模板,人工组立。

井下用搅拌机现制砼,由低处向高处依次浇注砼。

(四)其他辅助工序

1、排水

工作面涌水利用临时水沟沿自然坡度排至进风井井底水仓和副井井底水仓。

2、测量

利用开口处的中心点和腰线点作为基点,我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向前延伸作为施工巷道的中腰线。

第五章作业方式及劳动组织

1、作业方式

采取三八作业制。

每天安排两个班掘进,每班掘进一炮并锚网支护,一班喷浆支护。

硐室锚网喷支护后三班进行混凝土浇注。

2、施工进度

打眼深度2.0m,炮眼利用率按90%计算,每班进尺:

1.8m,每天的循环进尺1.8×2=3.6m,月正规循环率按85%计算,月进尺为3.6×30×85%=91.8m,按每月90米考虑。

混凝土浇注每班按浇注2m计算,每天成巷6m。

月成巷180m。

附:

正规作业循环图表

2、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本工程采用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1人,副经理2人,安全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经营管理各1人,另设工程技术部,经营后勤部、物资供应部、安检调度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下设两个矿建队伍和一个机电运输队。

附:

项目部组织机构

成立以安全生产副经理主抓的井口调度室为中心的安全指挥中心。

成立以技术主管主抓的技术部为中心的技术质量管理中心。

成立以经营副经理主抓的材料供应中心。

项目部下设2个掘进队,另设一个机运队负责地面及井下后路运输、施工机械及机电设备的维护等,掘进队配置人员40人,机运队20人,项目部12人,全项目部共配置人员112人。

附:

劳动组织配备表

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一、工程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方案,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如下:

正式开工日期2011年10月25日

竣工日期2011年12月12日

施工工期48天

详见施工网络计划图。

二、保证工期和施工进度的措施

l、编制先进、可行、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我处多年来形成的成熟的平巷施工工法,以加快施工速度。

2、实行项目法管理,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一流的平巷施工队伍,建立工期目标控制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的目标控制。

3、加强施工管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围绕施工工艺进行攻关,技术革新,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

4、加强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实行包机制和定期强制检修制,确保机电设备正常运转。

5、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和练兵,提高施工人员操作水平。

6、加强施工管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围绕施工工艺进行攻关,缩短各工序时间,努力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施工进度。

7、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8、每月根据进度计划情况,合理确定下轨道、管路等长料占用井口时间,各部门提前作好准备工作。

9、配齐配足状况良好的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维修保养,落实“清洁、润滑、调整、防腐”机械现场保养作业法,利用机械运转间隙时间进行检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10、确保物资材料供应,建立完善的物资供应系统,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11、选派敬业精神强、业务精、技术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加该工程施工。

12、加强各项工程施工中的综合调度平衡,搞好各工序的衔接,解决薄弱环节,减少辅助生产占用井口的时间。

13、调度人员每班必须深入到工作面,掌握当班工序安排是否按计划作业等情况,及时调整空车、材料等的供应,防止出现工作面空车积压、断档等现象,提高矿车周转率,保证各工作面连续均衡施工。

14、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一次成巷,减少收尾工程。

15、加强通风系统的检查,降低漏风通道的压差,减少不必要的漏风。

16、对机电运输队等生产辅助部门与当月及当天生产计划挂钩,根椐空车、材料车的供应情况、机电设备的维护状况等进行定量考核、工资与效益挂钩,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17、确保施工质量,杜绝工程返工或重复施工等现象,提高施工效率。

18、实行技能、效益、质量、安全、收益相结合,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

19、施行内部承包,打破工资制,多劳多得,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增强竞争意识,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

20、根据围岩性质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率和循环进尺。

21、各工序尽可能平行作业,提高工时利用率:

(1)工作面凿岩、打锚杆与出矸平行;

(2)每班最后两小时进行文明施工,与下一班前两小时的工作平行。

22、实行微机化管理,将施工中有关数据、参数输入微机内分析、处理,改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提高爆破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第七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冬雨季到来之前,应提前制定冬雨季施工措施。

一、冬季施工措施

1、冬季砌筑混凝土必须编制专门的技术措施,采取温水搅拌、对施工材料预热、加防冻剂等施工措施,采取搭暖棚、生炉子等保温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养护温度不低于摄氏5度,以保证工程质量。

2、提前准备充足的施工材料,砂石等材料保持干燥,防止受冻结块。

二、雨季施工措施

雨季来临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提前做好电气设备检查、试验,并搭好防雨棚,保证避雷设施接地良好。

2、提前挖砌、清理好排洪沟,保证排水畅通。

3、大堆材料要搭好防雨棚。

4、准备充足的防洪设施和材料。

第八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及承诺

所承包的工程必须全部达到合格,优良率达到60%以上,杜绝不合格品。

二、质量管理原则

1、把质量管理做为项目管理的中心环节之一;

2、严格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

3、执行质量的全过程动态管理,防检结合,以防为主;

4、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以经济手段抓质量。

三、质量标准

工程的施工和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等,这些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

1、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2、煤矿安全规程(最新版)

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各种文件若不一致,则按下列顺序优先执行: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若出现新的标准文件等,按新标准执行。

四、技术资料交付

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工程档案、技术档案、各种记录等,做好竣工移交资料的编制工作。

竣工后,不但要移交地质、测量等技术资料,还要移交包括施工原始记录、隐蔽工程记录、材料、构体质量合格证明、试验、检验记录、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和质量事故处理资料等工程档案。

同时,工程开竣工报告、中间验收资料、竣工验收证书等资料及时报送到公司职能部门。

五、质量检验验收

分部、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隐蔽工程结束后,及时邀请建设单位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规范、规程进行全面质量检查评级,并签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