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1398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docx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高年级阶段目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山雨》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

《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

离开想象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组,要会写19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3、整体感受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

4、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过程与方法

1、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丰富课堂内容。

2、运用多种朗读方式,领悟课文内容。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培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我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2、引导我们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四、教学措施

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

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山中访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新奇的联想把雨景描绘成一场音乐会。

《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

《索溪峪的“野”》一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学习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

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进入情境,浮现画面,体会重点句子的思想感情。

读写结合,丰富语言的积累。

五、单元课时安排

学习本组课文建议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四篇文章中,前两篇是讲读课文,《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

《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无限眷恋的感情。

后两篇是略读课文,《彩色的翅膀》则从普通的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海岛平凡事迹中,歌颂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一片忠诚和热爱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熟悉本单元生字生词,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打意方面的作用。

2.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4、通过交流平台,相互谈一谈,评一评,以便达到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抓住关键性语句,体会他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的在现课文的有关画面,加深学生感悟。

2、爱国的故事诗歌名言不胜枚举,可让学生通过多渠道搜集整理,增强学生对祖国的里了解。

3、几篇课文都要注意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深思感悟。

4、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做具体分析,感受其妙处,探究其深意,体会其表达中心的作用。

五、课时安排

5、詹天佑2课时

6怀念母亲2课时

7、彩色的翅膀1课时

8、中华少年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回顾•展示二共5课时合计11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字写字,能够认写18个生字,并正确读写“舒适、勉强、魁梧、湿淋淋、”等词语。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

过程与方法:

1.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2.通过口语交际的教学要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2、要学会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

四、教学措施

1.学习中可以采取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证读书的时间,能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

2.要学会根据问题情境主动提出问题。

3.要开展有效讨论。

讨论前,先梳理问题,一般性的问题要求自读课文解决。

讨论要有理有据,同时也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必要时再读课文。

4.课后练习要求摘抄印象深刻的句子,摘抄前,先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单元课时安排:

学习本组课文建议用12~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5~6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

《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鹿和狼的故事》以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客观规律。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土地的强烈情感。

《青山不老》讲述的事一个山野老农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4、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5、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拼读、组词等认读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粗读、范读、齐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加深对地球的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心中,并转化为日常行为。

四、教学措施

1、自读感悟、自主探究、观察感悟、情感交流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2、朗读疏通全文,默读了解大意;轻读想象探究,诵读品味内化;利用摘抄法、收集资料法等进行深入学习。

五、课时安排

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4~5课时,略读课文《鹿和狼的故事》、《青山不老》2~3课时,习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回顾?

拓展”2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