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1514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8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docx

解答题化学专题详细答案

中考解答题专题

一.解答题(共29小题)

1.(2014•河北)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

(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_________ ,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小明提出质疑:

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 _________ ,析出了氢氧化钙.

同学们又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

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_________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

(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_________ .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___ .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2.(2014•东营)目前木糖醇口香糖正在取代蔗糖口香糖.请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①木糖醇甜度相当于蔗糖、易溶于水、是白色固体(20℃、30℃、50℃、60℃溶解度分别为60g、70g、84g、90g)②人的口腔中唾液的pH为6.6~7.1,若酸性增强会形成龋齿.

(1)木糖醇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 (任写一点)

(2)图1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___ ,画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

(3)由图2可知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比蔗糖口香糖 _________ (选填“有”或“不”)利于牙齿健康,原因是 _________ .

3.(2011•天门)图中有A、B、C、D四个实验装置,请认真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_ .

(2)图中存在错误的两个装置的编号是 _________ ,其中存在的错误之一是 _________ .

(3)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4)H2和CO化学性质相似,请根据D实验写出H2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4.(2011•红河州)规范的操作方法和合理的实验步骤是获得可靠的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请结合下列实验操作图回答问题.

(1)如图一:

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 _________ ;

(2)如图二: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加了少量水,这些水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细沙代替;

(3)如图三: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应该 _________ (填“A”或“B”);

A.先通入CO,再加热B.先加热,再通入CO

(4)如图四:

在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中,应 _________ (填“A”或“B”).

A.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B.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5.(2008•济南)下面所示(如图)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___ (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2)欲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D→B→C.

①装置B中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

②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处大玻璃管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若实验结束后大玻璃管中的物质里还有少许红色氧化铁.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影响”,其中之一).

6.(2005•济南)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知道: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的过程呢?

[实验验证]如图是该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时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装置.已知浓氨水遇生石灰会产生大量的N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塞紧带长颈漏斗的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_________ ,说明装置不漏气.

(2)D是连接在装置A与装置C之间的气体净化装置,进气口是 _________ (填a或b),D的作用是除去 _________ 气体.

(3)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 _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使CO2更易被吸收②NH3比CO2更易制取③CO2的密度比NH3大

(4)用 _________ 的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得出结论]利用“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可以制取NaHCO3.

7.(2004•青岛)[请阅读材料]2003年l2月重庆的一座天然气井发生井喷,喷出的气体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致使200多人死亡,4000多人中毒,已知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强烈的神经毒气,能剌伤眼球直至失明,高浓度时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迅速窒息而死亡.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硫化氢的物理性质(任选两条) _________ 、 _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

(3)制取硫化氢气体所需的发生装置 _________ ,收集装置 _________ ;

(4)在收集完气体后应将多余的硫化氢气体通入NaOH溶液,请你写出这样做的原因. _________ .

8.(2013•葫芦岛)小明用过氧化氢溶液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小明在操作中误将黑色粉末氧化铜当成二氧化锰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为氧气,反应停止后,黑色物质仍然存在.

【提出问题】氧化铜在上述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方案】

称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实验方案】小明按以上方案进行实验.

(1)为准确称量反应后黑色粉末的质量,把黑色粉末后进行称量.经称量,黑色粉末的质量与反应前加入的氧化铜质量相等.

(2)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观察到:

 _________ ,证明黑色粉末是氧化铜.

通过以上探究,证明氧化铜在此实验中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拓展探究】氧化铁也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若通过实验比较氧化铁与氧化铜催化能力的大小,可取相同颗粒大小、相等质量的两种粉末,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加入到 _________ 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9.(2013•金华)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_________ 仪器相同(填字母编号).

(2)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_________ .

(3)用乙装置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10.(2011•成都)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2)图Ⅰ表示加入药品前的一个操作,其目的是 _________ .

(3)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_________ .

(4)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图Ⅱ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O2(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

①该方法中加热仪器名称是 _________ ;

②推测:

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目的都是 _________ 

③思考图Ⅱ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_________ 对比两种方法,你认为要进行实验改进,关键是 _________ .

11.(2011•包头)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复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石蕊试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 ,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把容器内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浑浊并呈蓝色,说明废液中一定没有(写化学式,下同) _________ .

(3)为了科学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同学们先将废液过滤,再向得到的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看到开始时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则滤液中的溶质除指示剂外还一定含有 _________ ,一定没有 _________ .

12.(2010•遵义)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

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

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 ;(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

细纯铁铁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

假设和验证方法有:

a.假设1:

 _________ ,验证方法是 _________ 

b.假设2:

 _________ ,验证方法是 _________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13.(2010•甘孜州)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 _________ 、b _________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_________ 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_________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 .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

2NH4Cl+Ca(OH)2

CaCl2+2NH3↑+2X.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 ,收集装置是 _________ .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_________ (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B.浓硫酸;C.生石灰.

14.(2010•龙岩)已知,钠在较高温度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该反应后含碳产物是什么?

不同的同学提出如下五种猜想:

甲认为是C,乙认为是CO,丙认为是Na2CO3,丁认为是CO和Na2CO3,戊认为是NaHCO3.为确定该反应的含碳产物,五位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

CO能与PdCl2生产黑色的Pd,可利用该反应检测CO是否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用实验就可知道戊的猜想是错误的,因为该猜想违背了 _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3)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使制气过程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应选用的装置是 _________ (选填右图中的I”、“II”或“III”).

(4)实验时应先往装钠的玻璃直管通CO2一段时间,装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 .

(5)实验开始后,观察到PdCl2溶液的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且充分反应后玻璃直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于水.取所得溶液并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浑浊现象.据此可知:

①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

 _________ .

②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15.(2013•鄂尔多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在化学反应中越容易失去电子.

(1)Ca、Mg、K三种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___ .

(2)Ca、Mg、K三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三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已学过的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推测:

金属单质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_________ (任答两点).

(3)能证明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的方法是:

 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例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

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I2+Na2S═2NaI+S由此可以判断硫(S)、溴(Br2)、碘(I2)、氯气(Cl2)四种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的是 _________ .

16.(2007•山西)自来水用氯气消毒过程常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写出

(1)中生成物D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3)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 .

(4)分析上述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_________  _________ .

17.(2013•娄底)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请计算:

(1)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_________ 克.

(2)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18.(2013•北京)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6.8g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g,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8g固体.

已知:

Cu2O+H2SO4=CuSO4+Cu+H2O

计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_________ g.

(2)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写出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9.(2013•烟台)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

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

(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_________ 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2013•南京)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①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 _________ .

②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1.(2013•济南)在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在①﹣④四个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2)检验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的具体方法是 _________ .

(3)在室温下,将53g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与3000g澄清石灰水充分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这时所得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22.(2013•龙岩)“轻钙”是一种颗粒极细、纯度很高的碳酸钙粉末,有广泛的用途,如用来制作钙片、钙盐等.我市某轻钙厂用当地丰富的石灰石,通过如下流程制“轻钙”: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 %,食盐中添加碳酸钙有助于防止人体缺钙引起的 _________ (填“骨骼疏松症”或“贫血病”).

(2)石灰石经高温转化为A和B,该反应属于 ___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3)沉淀池中得到的块状残渣可能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技术人员用盐酸进行检验,观察到 _________ ,证明残渣中含有石灰石.

(4)工厂技术人员提出,利用碳酸钠代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在生成碳酸钙的同时还可得到氢氧化钠(一种重要的碱),反应的原理是Na2CO3+Ca(OH)2=CaCO3↓+2NaOH.请通过计算求:

利用这种方法生产50t碳酸钙时,能得到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3.(2012•宁德)镁铝合金强度大、密度小,合金表面易上色,常用作笔记本电脑的外壳.

Ⅰ.

(1)形状大小相同的铝和镁,分别放入同样的盐酸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A.两者都发生反应B.镁比铝反应剧烈C.铝不与盐酸溶液反应

(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而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水共同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钠盐(用化学式NaAlO2表示)和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Ⅱ.三位同学通过进行如下途径探究,来推算某铝镁合金(假设不含其它杂质)中铝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

镁铝合金与氧气反应,测定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如图1所示,称量一定量镁铝合金粉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与 _________ 相等.

方案二:

铝镁合金与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装置如图2所示.

(1)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氢气体积,装置导管口a、b、c、d的连接顺序是:

a→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2)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烧瓶内还留有气体,对实验结果 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影响.

方案三:

铝镁合金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称取8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反应过程如图3:

(1)实验中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 _________ .

(2)从上图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 .

【反思与拓展】利用铝镁合金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和方案二装置,通过测定 _________ 体积,也可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

24.(2013•福州)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2回答问题:

(1) _________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_________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_________ .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_ .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_________ .

25.(2013•安顺)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1℃时,溶解度相等的是 _________ 两种物质;t3℃时将A、B、C三种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通过降温后,能析出晶体且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_________ 物质;

(2)当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所得的溶液中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两种物质的溶液;

(3)称取A、B、C三种物质各30g分别溶于100g水配成溶液,当温度控制在大于t1℃小于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_________ 物质的溶液.

26.(2012•常州)下表列出了KNO3与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KNO3的溶解度(g)

13.3

20.9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的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39.8

(1)现有含123gKNO3与17.9gNaCl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除去KNO3中的NaCl(操作过程中不考虑额外的水损失).

①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溶解;

②继续加热溶液至100℃并恒温蒸发浓缩;

③将溶液降温至10℃,仅得到KNO3晶体,过滤,将所得KNO3晶体洗涤并干燥.

A.步骤②中,为确保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至少要保留 _________ g水;

B.步骤③中,最多可得到KNO3晶体 _________ g;

C.根据上述实验可概括出除去KNO3中少量NaCl的主要步骤:

加热溶解→蒸发浓缩→ _________ →过滤→洗涤→干燥;

D.洗涤时,应选用少量 _________ (选填“热水”或“冷水”).其目的是:

 _________ ;

(2)除去NaCl中少量KNO3的一种方法是:

将NaCl和KNO3的混合物置于适量水中,加热,搅拌,待KNO3全部溶解,趁热过滤,将过滤所得的NaCl晶体进行洗涤和干燥.上述方法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_________ ;

(3)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