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1587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docx

转基因技术认识考

 

理性看待转基因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中国科协科普部

 

科学普及出版社

POPULARSCIENCEPRESS

 

前言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新技术,现代生物育种产业是一个新产业,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或修饰的基因导入生物体,使其在抗病虫、抗逆、改善营养和品质等方面满足农业生产和人类消费需求的一种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

目前,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势头强劲,发达国家都在抢占这个技术的制高点,发展中国家很多都在积极跟进。

我们国家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人多、地少、水缺,旱涝、病虫灾害频繁。

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在转基因这项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掌握话语权。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重大的科学发现、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往往会伴随激烈的争论,但从没有因争论而止步,而是在争论中不断完善,最后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

在我国,近几年关于转基因问题争论的焦点先是科学层面的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后来逐渐延伸到了产业安全等问题。

总的看,公众对转基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担心,一是担心吃了之后不安全,害怕会危害身体健康、影响下一代;二是担心转基因作物释放后引起杂草耐药性、害虫抗性和危害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问题;三是担心一旦放开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可能会影响我国的产业安全。

应该说,公众有疑虑和担心是正常的,主要是因为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起步晚,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及我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情况还不够了解。

同时,一些公众对转基因安全性的认识也往往受负面言论和“宁可信其有”心理的影响。

为普及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和安全管理知识,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中国科协科普部组织专家编写了《理性看待转基因》的科普宣传大纲,期望能向社会传递科学、权威、客观的信息,使公众能科学理性地对待转基因技术及产品。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转基因是一项怎样的技术

1.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5

2.转基因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

5

3.转基因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什么区别?

6

4.国际上的转基因技术发展态势如何?

7

5.我国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技术?

7

6.我国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战略是什么?

8

第二部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7.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是否有权威结论?

10

8.我国转基因食用安全评价内容有哪些?

11

9.我国是怎样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

11

10.我国近年来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其安全性是否有保证?

13

第三部分转基因安全管理

11.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能保障安全吗?

15

12.我国转基因安全评价的程序是什么?

16

13.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相关信息透明度如何?

17

14.转基因食品标识与安全性有关系吗?

17

15.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标识是如何规定的,能完全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吗?

18

16.我国转基因产业化是否受利益集团操控?

19

第四部分事实真相

17.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没有定论?

20

18.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为什么不做人体试验?

20

19.转基因食品现在吃了没事,能保证子孙后代也没事吗?

21

20.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生育能力?

22

21.虫子吃了抗虫转基因作物会死,人吃了为什么没事?

23

22.“先玉335”玉米是不是转基因品种,是否会导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

23

23.我国肿瘤发病是否与转基因大豆油消费有关?

24

24.法国研究者转基因玉米大鼠致癌性试验报告是否可靠?

25

25.西方国家吃不吃转基因食品?

对转基因食品是不是“零容忍”?

26

26.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是否会产生“超级杂草”并破坏生态环境?

27

27.我国对于转基因作物种植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定?

非法种植有什么样的监管措施?

27

28.转基因作物能不能增产?

28

29.目前市售小西红柿、彩椒、小南瓜、小黄瓜等是不是转基因的?

29

30.转基因育种是否违背生物进化规律?

30

结语

第一部分转基因是一项怎样的技术

1.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答:

通常所说的转基因技术是指人为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几个已知功能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安家落户,使该生物获得新功能的一种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1856年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揭示了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规律,1910年美国科学家摩尔根建立了基因学说,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73年基因克隆技术诞生,1982年利用转基因技术重组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大肠杆菌,用于生产胰岛素,同年诞生了全球首例转基因烟草。

1996年起转基因作物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种植。

2.转基因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

答:

转基因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保、能源等领域。

转基因技术首先在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982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利用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人胰岛素商业化生产,是世界首例商业化应用的转基因产品。

此后,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药物层出不穷,如重组疫苗、抑生长素、干扰素、人生长激素等。

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的第二个领域在农业,包括转基因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培育,其中转基因作物发展最快,具有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等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推广,品质改良、养分高效利用、抗旱耐盐碱转基因作物纷纷面世。

转基因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也有长久历史,如利用转基因工程菌生产食品用酶制剂、添加剂和洗涤酶制剂等。

此外,转基因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如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以及利用转基因生物发酵燃料酒精等。

3.转基因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什么区别?

答:

育种技术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发展,经过最初的自然驯化、人工选择、人工诱变、杂交育种,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技术,所以,转基因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一脉相承。

传统育种是依靠品种间的杂交实现了基因重组,而转基因育种是通过基因定向转移实现了基因重组,两者本质上都是通过改变基因及其组成以获得优良性状。

转基因育种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跨物种的基因发掘,拓宽遗传资源的利用范围,实现已知功能基因的定向高效转移,使生物获得人类需要的特定性状,为高产、优质、高抗农业生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这种基于对基因进行精确定向操作的育种方法,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

例如,抗虫棉花就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中,从而能够专一性抑制棉铃虫发生,减少棉铃虫危害,减少农药使用,实现稳产增产、提质增效;抗除草剂作物就是将抗除草剂草甘膦的基因转入农作物,从而在使用除草剂(草甘膦)除草时就能够做到只除草而不危及作物,既增加了种植密度,有效去除杂草,又能降低劳动强度和除草成本,从而能够提高种植效益。

4.国际上的转基因技术发展态势如何?

答:

现在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势头强劲,发达国家都在抢占这个技术的制高点,发展中国家有很多也在积极跟进。

美国政府态度积极,方向明确,已经占据了全球转基因产业发展先机,在全球种业具有明显优势。

美国是最早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转基因抗虫玉米和抗除草剂大豆的种植面积已分别超过玉米、大豆面积的90%。

美国市场上70%的加工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

欧洲转基因的研发水平曾一度领先于美国,但之后态度趋于谨慎,目前已大大落后于美国。

如今,欧盟部分成员国也在积极推动政策调整,2013年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捷克和斯洛伐克等5个欧盟国家抗虫玉米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4.8万公顷,其中西班牙种植面积最大,占其种植面积的94%。

2014年2月11日,欧盟部长会议还通过了对杜邦先锋良种公司培育的一种新型转基因抗虫玉米TC1507的种植许可。

这表明,欧盟的转基因政策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5.我国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技术?

答:

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递减的趋势难以逆转,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重大病虫害多发频发,干旱、高温、冷害等极端天气条件时有发生,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突出。

据估计,我国约60%的耕地缺乏灌溉条件,7亿多亩农田常年受旱灾威胁,5亿亩盐碱地有待改良。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刚性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单纯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农产品需求。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必须突破耕地、水、热等资源约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既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既是顺势而为,也是大势所趋。

全球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实践表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转基因作物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作物抗虫、耐除草剂、耐盐、抗旱等能力,防止减产,减少损失,从而达到提升品质,保护环境,提高产量的效果。

如,巴西、阿根廷等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后产量大幅提高,已成为全球第二、第三大豆出口国。

南非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玉米后,因虫害得到抑制,种植密度增加,使单产提高了一倍,一举由玉米进口国变成出口国。

印度引进转基因抗虫棉后,由棉花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2013年,我国抗虫棉种植面积420万公顷,其中自主研发的抗虫棉占95%,不仅能减少农药使用,而且提高了棉农收入。

6.我国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战略是什么?

答:

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研究应用的基本政策是积极稳妥,也就是说,在研究上要大胆,在推广上要慎重。

一方面,要大胆研究创新,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法规程序,稳步推进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商业化应用,确保安全。

2008年我国启动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2009年国务院发布《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整合科研资源,加大研发力度,尽快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高产、优质、高效的转基因新品种,并促进产业化”。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涉农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

 

第二部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7.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是否有权威结论?

答:

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结论的,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都是安全的。

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而一般食品根本不进行安全评价。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是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评价准则和世贸组织裁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

各国安全评价的模式和程序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评价原则和技术方法都是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制定的。

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和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均认为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同样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尚未显示转基因食品批准国的广大民众食用转基因食品后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任何影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广泛充分研讨后得出“目前上市的所有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的结论。

欧盟委员会历时25年,组织500多个独立科学团体参与的130多个科研项目得出的结论是,“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并不比传统育种技术危险。

”国际科学理事会认为,“现有的转基因作物以及由其制成的食品,已被判定可以安全食用,所使用的检测方法被认为是合理适当的。

”英国皇家医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巴西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印度国家科学院、墨西哥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联合出版《转基因植物与世界农业》,认为“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食品,这些食品更有营养、储存更稳定,而且原则上更能够促进健康,给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带来惠益。

8.我国转基因食用安全评价内容有哪些?

答: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重组DNA植物及其食品安全性评价指南》、我国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配套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规定,我国转基因生物研究与应用要经过规范严谨的评价程序。

食用安全主要评价基因及表达产物在可能的毒性、过敏性、营养成分、抗营养成分等方面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是否会带来安全风险。

我国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在安全评价中努力做到评价指标科学全面、评价程序规范严谨、评价结论真实可靠、决策过程慎之又慎。

实践表明,通过强化研发人和研发单位的第一责任,严格安全评价,强化政府监管,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可以有效规避风险,保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9.我国是怎样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

答:

依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我国制订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规范和技术指南》。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

包括供体与受体生物的食用安全情况、基因操作、引入或修饰性状和特性的叙述、实际插入或删除序列的资料、目的基因与载体构建的图谱及其安全性、载体中插入区域各片段的资料、转基因方法、插入序列表达的资料等;第二部分是营养学评价:

包括主要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分析;第三部分是毒理学评价:

包括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等;第四部分是过敏性评价,主要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过敏原评价决策树依次评价,禁止转入已知过敏原。

另外,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中外来化合物蓄积情况、非预期作用等方面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

例如,2009年我国颁发的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经过了长达11年的严格科学评价。

在营养学评价方面,主要做了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含量以及抗营养因子等方面的比较实验,转基因大米与相应的非转基因大米营养成分相同,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在毒性评价方面,主要做了大鼠90天喂养试验、短期喂养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三代繁殖试验、慢性毒性试验以及Bt蛋白的急性毒性试验,对实验动物没有不良影响。

在致敏性评价方面,主要做了Bt蛋白与已知致敏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Bt蛋白与已知致敏原蛋白无序列相似性,不会增加过敏风险。

检测机构还做了外源蛋白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转入基因的表达蛋白易于消化,在人体吸收代谢、有效成分利用等方面是安全的。

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对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评价结果,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等单位检测验证表明,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与非转基因对照水稻同样安全,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10.我国近年来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其安全性是否有保证?

答:

我国从2000年开始大量进口大豆,至2013年进口大豆达6338万吨,大部分为转基因大豆,全部用作加工原料,没有用于商业化种植。

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是我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地,这些国家绝大部分种植的都是转基因大豆。

2013年,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占93%,巴西为92%,阿根廷为100%。

进口转基因大豆是我国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成功举措。

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品质好,出油率高。

据专家测算,转基因大豆加工成豆油的总成本比非转基因国产大豆每吨要低300元。

我们国家每年的大豆播种面积在1.2亿亩左右,而我们的品种和技术水平比国外一些国家还有差距,多乱杂和混收混种问题比较突出,劳动力成本也不断上涨,关键是国内产量难以满足需求。

近几年,我国每年都进口5000多万吨以上的大豆,这些大豆按现有的品种和技术水平来测算,需要4亿多亩耕地,这个面积接近目前玉米或者水稻的播种面积。

就是说,我们自己生产这5000万或6000万吨大豆,就要牺牲掉同等面积的高产作物。

转基因大豆具有成本低、可以规模化生产等优势。

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是一种高效、低成本、无公害控制杂草的有效手段,可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难题、简化田间操作、提高种植效益。

在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利用转基因技术并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出了抗草甘膦大豆新品系。

这些新品系抗病性和抗倒性强,脂肪和蛋白含量高,产量不低于国家区试对照品种,其中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新品系呼交06-698,与对照相比产量增产5%以上,含油量超过21%,除草成本降低70%。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依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相关办法对进口转基因大豆进行了严格的安全性评价,获得进口安全证书的大豆及其产品是安全的。

第三部分转基因安全管理

11.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能保障安全吗?

答:

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严谨,可以确保安全。

我国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且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管理规程,涵盖了转基因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以及产品强制标识等各环节。

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制定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4个配套规章,国家质检总局施行了《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我国组建了由多学科64位专家组成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

按照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报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五个阶段,安委会负责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安全评价。

组建了由41位专家组成的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104项转基因生物安全标准。

我国建立了由12个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和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农业部设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日常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转基因产品安全不安全,是由多领域的科学家按照严谨的科学标准、严格的法规程序来评价的,不是由哪个工作部门或者哪个人说了算的。

转基因无论是研究、试验,还是生产、加工,或者是经营、进口,都要依法依规办理,这套程序很严格,能够保证转基因技术应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造成危害,能够保证生态环境安全。

只要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产品就是安全的。

12.我国转基因安全评价的程序是什么?

答:

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分级分阶段安全评价管理制度。

研发人向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部门、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报告,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技术资料。

管理部门组织专家依法开展技术审查并提出意见反馈申请人。

监管部门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拟申请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领取安全证书的单位,以及中外合作、合资或者外方独资从事转基因研究和试验的单位,须按照安全评价指南的要求提交书面资料,经本单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小组审查和试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向农业部行政审批办公室提出行政许可申请。

农业部组织安委会进行安全评审和审批。

发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信息在农业部官方网站公布。

申报单位在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后,还要办理与生产应用相关的其他手续,如转基因农作物还要在按照《种子法》相关规定进行品种审定和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后,才能生产种植。

13.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相关信息透明度如何?

答:

2013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农业部在官方网站“热点专题”的“转基因权威关注”栏目(

14.转基因食品标识与安全性有关系吗?

答:

凡是原料采用进口的或者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农产品及其直接加工品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通过安全评价得出的,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因此,转基因产品的标识与安全性无关。

我国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按目录定性强制标识制度。

2002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制定了首批标识目录,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大豆、油菜、玉米、棉花、番茄5类17种转基因产品,进行强制定性标识,其它转基因农产品可自愿标识。

自首批标识目录发布至今,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仅有棉花和番木瓜,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5种作物。

对哪些产品进行标识,是根据标识的可能性、可操作性、经济成本、监管可行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

如转基因木瓜未列入我国首批标识目录,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农民小规模分散种植的木瓜仍占较高比例,农民直接到农贸市场销售,这样很难做到对所有木瓜进行标识。

标识的成本很高。

当前,国际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所有的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

15.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标识是如何规定的,能完全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吗?

答:

目前,国际上关于转基因标识管理主要分为4类:

一是自愿标识,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二是定量全面强制标识,即对所有产品只要其转基因成分含量超过阈值就必须标识,如欧盟规定转基因成分超过0.9%、巴西规定转基因成分超过1%必须标识;三是定量部分强制性标识,即对特定类别产品只要其转基因成分含量超过阈值就必须标识,如日本规定对豆腐、玉米小食品、纳豆等24种由大豆或玉米制成的食品需进行转基因标识,设定阈值为5%;四是定性按目录强制标识,即凡是列入目录的产品,只要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者是转基因作物加工而成的必须标识。

目前,我国是唯一采用此种标识方法的国家,也是对转基因产品标识最多的国家,凡是列入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标识目录的转基因生物及其直接加工品,都应该按规定进行标识,以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由于实行定量标识的国家都设定了阈值,而通常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很难达到这个值,这些食品虽然是转基因食品但不标识。

因此,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上很难发现有标识的转基因产品。

16.我国转基因产业化是否受利益集团操控?

答:

任何利益集团都不可能操控我国的转基因产业化。

我国转基因的安全性研究工作是由国家财政资金资助,由政府组织第三方权威机构和科学家团队进行评估,最后经政府批准发放安全证书和品种审定证书,能否产业化由中央政府决定。

我国政府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成立了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组建了各部门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认证了权威科学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充分保障我国的转基因安全管理和产业化决策公平公正,能够有力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包括功能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品种选育、安全评价、产品开发、应用推广等各环节在内的转基因育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获得了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和技术,转基因生物研发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居于前列,产业发展不可能完全受制于人。

 

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