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PPTword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1638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5 大小:11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5页
中医PPT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5页
亲,该文档总共1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PPTword版.docx

《中医PPT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PPTword版.docx(1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PPTword版.docx

中医PPTword版

第一章绪论

掌握: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了解:

中医学历史沿革,中西医结合的成就和展望。

中医学(传统医学)是千百年来亿万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内容的一门学科,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诊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属自然科学范畴。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学的起源

药物与方剂的起源

1.食物、食疗、药物概念的产生和认可,初步积累了植物药的知识。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一日而遇七十毒”,反映我们祖先发现植物药的过程。

外治法的开始:

碰撞搏斗敷治外伤的外用药。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目前发现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约成书于公元2世纪前,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共三卷(亦有作四卷),收载药物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据药物性能功效不同,分上、中、下三品:

上品为君,补养药;

中品为臣,补养兼攻治药;

下品为佐使,大多是除寒热,破积聚等攻治疾病药,其中有毒的居多,不可久服。

这是中国药物学中最早、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方法。

《神农本草经》概括地论述了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苦、甘、辛、咸)、

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药物学理论,

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朝《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本药物炮制专著

唐(公元659年)《新修本草》是我国(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较欧洲的纽伦堡药典早840年。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绘画1100多幅,录方11000多首,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先后译成7种文字,在国外广泛流传,成为世界上研究药物学以及动、植、矿物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世界自然科学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2.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虽载方仅13首,但有汤、丸、散、膏、丹、酒之分,总结出有关辨证、治法、组方原则,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誉为“方剂之祖”。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

清《医方集解》对有关方剂做了证治机制与组方原理的阐发,使方剂学成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

3.针灸的起源

针灸术起始,约在新石器时代

掌握打制、挖制、磨制技术石器医用砭石针刺术

针具得到不断的改进,由古代的石针、骨针逐步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等金属制针,代替砭石之法,直到现在改进为不锈钢针。

火的发现和使用产生了灸法:

烤火取暖原始热熨法形成灸法形成

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把经络理论与针灸临床结合,明确了经络和腧穴关系

宋代王唯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创建针灸铜人针灸教学新途径

杨继洲《针灸大成》针灸学重要参考书

4.推拿的起源

古称按摩、按跷。

与自然界各种不利因素作斗争,艰巨的劳动使损伤和疾病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威胁,人们逐渐发现按摩能使疼痛减轻或消失,逐渐认识了按摩对人体的治疗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疗法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如扁鹊运用按摩、针灸,成功地抢救了尸厥患者。

5o-

魏晋隋唐时期,设有按摩专科,有了按摩专科医生。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内容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两汉时期:

哲学、文学、史学等方面不少的名著产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奠定基础

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指导下,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科学理论体系,

以天人合一系统整体观,用朴素辨证的科学思维方式,进行系统总结、概括形成中医学的概念、规律、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结构。

先秦两汉时期中医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原书各九卷,每卷九篇,各为八十一篇,合计一百六十二篇,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内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素问》论述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

《灵枢》除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外,着重介绍了经络输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两书都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阐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辨证论治的原则,体现了人体与外界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

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三卷(亦有五卷本),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传说为战国秦越人(扁鹊)所作,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

全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论述了脏腑、经络、脉学、腧穴、针法等内容。

其中,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

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对经络、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是继《内经》之后的又一部中医经典著作。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

全书概括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利)等八种治疗方法。

此书理、法、方、药齐备,正式确立了辨证论治法则,具体指导临床实践,为我国临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伤寒论》是中医学阐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书中记载了113方,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形成了理、法、方、药的体系。

《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制论进行证候分类,记载了40多种杂病。

《神农本草经》共三卷(亦有作四卷),是我国最早药物学专著,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

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及措施——摄生与预防学说

摄生是保养身体、祛病延年的意思,它是中医的预防医学思想。

摄生学说是阐述主动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及病后调养防病复发,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

1.未病先防

1)调摄精神

2)调节饮食

3)劳逸适度

4)锻炼身体“五禽戏”

5)适应气候变化,避免外邪侵袭

6)人工免疫(如人痘接种法)

调摄精神早在两千年前就注意其重要,作为摄生要素而提出。

《素问·上古天真论》: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强调调摄精神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应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变动,才能保持人体的身、心健康。

现今,心身医学在国际上崛起,提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说明精神心理因素的调摄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已为国际医学界所重视。

 

锻炼身体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的健身运动,就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

汉代华佗创造了“五禽戏”以后,太极拳、气功等多种健身方法出现。

预防疾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与当今人们提出的重视“亚健康”的医学思想,同出一辄。

2.既病防变

在防治过程中,要做到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防止疾病传变。

注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疗原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金匮要略》: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治脾。

四、临床医学分科的发展

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提高,中医学逐步向专科方面发展。

周代分:

食医(营养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科。

宋元时期分大方脉、杂病、小方脉、妇产、五官、正骨、眼、口齿等13科,以后逐步形成内、外、妇、儿等科为主的临床学科。

内科:

中医临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最早的病理学专著: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多种内科疾病的病因、证候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唐代王涛《外台秘方》记载消渴病症状和治疗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金元四大家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学派蜂起,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寒凉派刘完素倡火热而主寒凉。

攻下派张子和力主攻邪。

善用汗、吐、下三法。

补土派李东垣论内伤、重脾胃,

滋阴派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明末,吴又可提出传染病的病因新见解:

特殊的致病因素“戾气”病因学说的突破

传染途径口、鼻而入。

清代,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对外感温热病进行了深入探讨,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学说,

外感热病辨证施治的两大体系:

1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学说

2伤寒六经辨证(张仲景),

温病学说的建立与发展,对多种急性发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外科学

外科古称“疡科”

一千七百年前的汉代,著名医家华佗创立了“麻沸散”,用于全身麻醉。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外科麻醉。

晋代:

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载方149余首,总结了许多治疗金疮痈疽、疮疖、皮肤病的经验

隋代:

《诸病源侯论》

唐代:

《千金要方》记载了治疗瘿瘤、丹毒、疔疮、痈疽、疮疖等方药

明代:

陈实功《外科正宗》清代:

《医宗金鉴》

妇科

古称“女科”

最早的妇科专著:

唐代《经效产宝》

明代:

《妇科证治准绳》王肯堂

清代:

《傅青主女科》主张治疗妇科病以培补气血、调理脾胃为主。

近些年非手术治疗宫外孕、针灸纠正胎位等

儿科学

古称“哑科”

第一部儿科专著:

西汉初期《颅囟经》

北宋:

儿科名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五脏为纲的辨证方法,对水痘、麻疹等发疹性传染病有相当认识。

眼科学

最早五官科医师扁鹊

《史记.扁鹊列传》:

“扁鹊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

第一部眼科专著《密传眼科龙术论》

中医学起源——来源于感性认知,服务于理性实践

中医通过数以亿万计民众的养生、保健、治病及日常生活的实践发展而来,经数千年的不断重复检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诊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医学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五、对外交流

中医学通过对外交流,对祖国医学和世界医药学发生过重大影响。

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带《明堂图》、《针灸甲乙经》等各种医书164卷到日本。

公元701年,日本在医学教育中开始设置针灸科。

唐宋时期,我国的医药书籍和药物已传入日本、越南、阿拉伯、印度等地,同时也吸取了这些国家的医药知识,丰富了我国的医药宝库。

约在公元6世纪,针灸医学传入朝鲜,并以《针灸甲乙经》等书为教材。

明代,朝鲜、日本等不少外国人来我国学医,朝鲜许浚用中文编写成《东医宝鉴》。

1683年,荷兰医生赖尼把针灸术带到欧洲。

法国是西方最早研究针灸的国家之一,在17世纪就出版了有关中医书籍,并使用针灸治病,其后,陆续成立了全国性针灸组织。

1735年哈尔文翻译了《脉诀》,在巴黎出版。

17世纪末,俄国曾派留学生来中国,专门学习种痘法和检疫法。

同年,德国医生甘弗又把针灸术介绍到德国。

目前在国外,成立了不少中医药团体和医疗机构,中医科研和中医教育也受到空前重视。

自1975年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委托,开始在北京、上海、南京举办国际针灸培训班,为世界各国培养针灸人才。

来中国学习、进修中医药者的人数日益增多,

近20年来,仅设在这3个城市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针灸医师5000余人。

目前,许多中医院校和医疗机构,也采取了多种形式为世界各国培养中医药人才。

六、中医学的学科优势

(一)综合性

(二)实用性

(三)安全性

(四)调理性

(一)综合性

多视角:

生老病死等不只是生物学问题,《内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傍人事”。

现代医学摒弃纯生物医学模式后,提出环境一社会一心理一生物一人伦等多元的医学模式。

多学科:

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军事学、数学及冶金、酿造等知识、技术及其成就的影响。

如气象学知识是促进中医外感六淫病因学说产生的重要因素,丰富内容,促进发展。

综合性措施:

中医学形成了综合性强,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既有非药物性的针法、灸法、手术、推拿、正骨、导引、吐纳、食疗、太极拳操等,又有属于药物使用方面的内服、外敷、药膳等。

(二)实用性

如公元2世纪时,华佗在世界上最早应用药物麻醉进行剖腹手术;用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用含碘多的海藻、昆布等治疗瘿瘤。

早在周代就制定许多合理的卫生制度;秦代建立麻风病隔离病院;三国时华佗创立五禽戏;宋代的人痘接种,有效地控制天花的流行,传至西方,成为现代的牛痘接种法,这一发明为现代免疫学的先河。

春秋已有法医鉴定,宋代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而国外最早的法医学著作则是17世纪才问世的。

(三)安全性

“四诊”是中医调查了解病情的方法,治疗疾病偏重于以平和的方式祛除病痛。

不仅针灸、推拿、外敷等方法安全可靠,且内治法经常使用药食兼用之品,主张“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中药绝大多数来自于大自然,其中植物、动物类药占其大半,大多药性平和,不良反应小,有的并有双向调节作用。

即便是用一些药性较为猛烈的药物,中医学也强调“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四)调理性

疾病发生与否,取决于致病因素和人体自身抗病能力斗争的结果。

疾病—邪盛—损其有余—恢复平衡

正虚补其不足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一)整体观念的含义

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

(二)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形体结构脏腑器官(以五脏为中心)

生命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

机能活动形体结构和机能统一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人体内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关系。

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在疾病过程中,也表现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

地方区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也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不同,可造成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中医临床的诊疗特点,也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的关键

辨:

辨别通过疾病的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 

证:

证候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辨证:

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

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症状是疾病的现象,证候是疾病的本质,辨证论治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强调因人而异的治法。

同病异治:

同一种疾病,证的性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异病同治:

不同种疾病,证的性质相同,治疗方法相同

第三节中西医学的比较

中医学

西医学

实践医学

实验医学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直接领悟取类比象观察法

实验室检查分析法

阴阳五行、藏象、气血、

四诊八纲、经络

人体解剖、组织、生理和病理

根据症状辨证论治

病因治疗,病因不明时对症治疗

有效成分是活性物质群

单一的化合物,由特定的作用靶点

主要作用方式调整机体

药效专一性,对抗是其主要作用方式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身心统一的整体观

辨证施治的治疗观

器官一组织一细胞一亚细胞一分子水平

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

疾病的发生、诊断、预防和治疗

第四节中西医结合的成就

中西医结合,各取所长,既弘扬了中医药学,又丰富了当代医药学。

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综合与分析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融汇、交叉,产生某些新的医药学理论、原则和防治方法。

中医药扶正疗法与现代肿瘤治疗相结合产生了中西医结合肿瘤医疗模式:

砷剂可以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活血化瘀方药对缺血性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病的成效;小夹板固定可以避免骨折后上石膏的后遗症。

针刺麻醉。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应当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中医学又属于传统科学范畴,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充分认识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以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既要继承中医学的特色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继承、发扬、光大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总称。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界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

中医学应用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用其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指导临床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其内部都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

阴阳最初的涵义是很朴素的,只不过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

凡是向着阳光或阳光照射的地方则为阳。

凡是背着阳光或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则为阴。

以后阴阳的朴素涵义逐渐得到引申。

所有与“向阳”特征相类似的事物或现象都归属于“阳”。

把与之相反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阴”。

白昼为阳,黑夜为阴。

温热为阳,寒冷为阴。

男为阳,女为阴。

火为阳,水为阴。

阴阳的变化构成了一切事物,并推动着事物的发生发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二、阴阳的属性

阴阳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对立统一双方属性的概括,并不指某一特定的事物。

阴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兴奋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根据这些特征,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为阴阳两大类。

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

以水火而言,则“水为阴,火为阳”。

以动静而言,则“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以物质的运动变化而言,则“阳化气,阴成形”。

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相对性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属阳的热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

属阴的寒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

病变的寒热性质变了,其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

二:

体现在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即阴阳之中还可以再分阴阳。

昼为阳,夜为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则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任何相关的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阳两类,任何事物的内部又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还可以再分阴阳,以至无穷。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即相关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能构成一对矛盾,才能用阴阳来说明

三、阴阳的相互关系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自然界的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其阴阳两个方面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

上与下、动与静、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阴阳对立的特性。

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对立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如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春夏之所以出现温热气候,是由于春夏的阳热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秋冬阴寒之气的结果。

秋冬气候逐渐变得寒凉,是因为秋冬的阴寒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春夏的阳热之气。

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对立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如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春夏之所以出现温热气候,是由于春夏的阳热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秋冬阴寒之气的结果。

秋冬气候逐渐变得寒凉,是因为秋冬的阴寒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春夏的阳热之气。

生命的物质和功能而言,生命物质为阴(精),生命功能为阳(气)。

其运动转化过程则是阳化气,阴成形。

生命就是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阴精与阳气,化气与成形的矛盾运动,即阴阳的对立统一。

阴阳在对立斗争中,相互制约取得了统一,达到协调平衡状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有斗争就有胜负,如果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动态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胜负、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不平则应调之使其平,所以在治疗上也要运用阴阳对立斗争的规律,采取以阳抑阴,以阴抑阳的相应措施,使阴阳的动态平衡得以恢复,疾病也就自然痊愈了。

阴阳两个对立着的方面,并不是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斥、互相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指阴阳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一种关系。

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天为阳,地为阴,没有天,就无所谓地,没有地,也无所谓天。

昼为阳,夜为阴,没有昼,就无所谓夜,没有夜,也无所谓昼。

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无所谓寒,没有寒,也无所谓热。

从个体的生理活动来看,物质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反映出了阴阳互根、互用的道理。

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功能是生命的主要标志。

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则是物质的反映。

脏腑功能活动健全,就会不断地促进营养物质的化生,而营养物质充足,才能保证脏腑功能活动的健全。

只有物质(阴)和功能(阳)的协调平衡,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阴阳的互根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