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措施表6.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1943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措施表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岗位措施表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岗位措施表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岗位措施表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岗位措施表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岗位措施表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岗位措施表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岗位措施表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岗位措施表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岗位措施表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岗位措施表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岗位措施表6.docx

《岗位措施表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措施表6.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岗位措施表6.docx

岗位措施表6

焊接工作业岗位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表

序号

作业环节

风险源

风险控制目标

正常情况下的控制措施

非正常情况下的

阻断措施

1

使用劳保用品

作业中未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绝缘手套、护腿、眼镜等)。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按规定穿戴和正确使用有效劳保用品。

立即停止作业,按要求使用劳保用品。

2

检查机具

机具检修时未停电或未停机,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检修时机具应停电或停机。

立即断电或停机进行检修。

3

检查机具

未细致检查砂轮片的质量及砂轮片螺帽、防护罩的紧固性,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使用前检查砂轮片外观、紧固砂轮片,防护罩无损坏、松动。

停止作业,及时更换砂轮片,紧固砂轮片,更换或复紧砂轮片护罩。

4

检查氧气瓶、回火装置

未认真检查氧气瓶安全帽和回火装置,造成安全帽松动、泄漏,回火装置失效,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使用氧气瓶前,应先将安全帽戴好拧紧,并认真检查回火装置。

紧固氧气瓶安全帽。

5

运输氧气瓶、乙炔瓶

运输方式不正确,搬运氧气瓶、乙炔瓶时,抛掷或滚动,导致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搬运氧气瓶时,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禁止抛掷或滚动,不准与易燃品一起搬动。

立即停止搬运,及时纠正搬运方式。

6

人员行走

人员道心行走无防护,盲目横越线路,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按要求设好防护,横越线路必须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手比眼看口呼”制度。

立即纠正,按要求行走。

7

人员行走

与接触网带电部分距离不足,导致作业人员触电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人员携带机具、材料时与接触网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立即撤离至接触网带电部分2米以外。

8

检查机具

电气化区段,工具未安装绝缘装置,造成红光带。

防止设备故障耽误列车(D21)

单轨小车、吊轨小车手柄及撬棍等机具均应安装绝缘套管。

养路机具、轻型车辆、轨道检查小车、道尺等,均必须装有绝缘装置。

及时安装有效绝缘设备。

9

使用机具

机具电源、电线漏电,造成作业人员触电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使用前对机具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查,插头、插座、电线应状态良好。

停止使用,立即检修。

10

使用氧气瓶和乙炔瓶

乙炔瓶、氧气瓶与作业地点之间安全距离不足,开关顺序错误,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使用时,必须保证乙炔瓶、氧气瓶、作业点在室外各距离5m,室内各距离10m,严格按照作业顺序进行作业。

立即停止作业,及时调整距离。

11

胶结轨端处理

轨端处理不合格,轨端毛刺超出标准,导致红光带,造成耽误列车。

防止设备故障耽误列车(D21)

轨端按要求打磨干净,清除油污和锈迹,轨端、螺栓孔倒棱。

立即停止作业,重新处理轨端。

12

搭铁线搭设

搭铁线搭设错误、不牢,导致击穿绝缘或损坏电务设备,瞬间电流过大,造成人员伤亡、红光带。

防止设备故障耽误列车(D21)

严禁搭铁线同时搭设在两根钢轨。

 

13

焊补作业

焊补前挖除的伤损部位超标,无加固措施,导致断轨,造成列车脱轨、耽误列车。

防止设备故障耽误列车(D21)

严格按规定进行伤损挖除,一次挖除长度不得超过100mm,禁止大断面挖除。

立即停止作业,判定伤损,采取观察或利用天窗进行焊补。

14

避车

作业人员、机具材料避车时侵入限界,造成列车碰撞机具。

防止列车碰撞机具材料(C13)

站场作业在两股道中间避车,防护员、带班人要确认列车进路,防止作业人员、机具材料侵入邻线。

带班人、防护员发现后应立即纠正。

15

作业质量

焊接作业质量不达标,导致钢轨重伤、断轨等设备故障。

防止设备故障耽误列车(D21)

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标准进行作业,程序及标准,进行作业。

视现场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并及时进行补救处理。

16

作业回检

作业后,作业料具遗留现场,并侵入限界。

防止列车碰撞机具材料(C13)

作业后,带班人对作业现场料具进行、回收。

立即对作业料具进行清理、回收。

防护员作业岗位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表

序号

作业环节

风险源

风险控制目标

正常情况下的控制措施

非正常情况下的

阻断措施

1

防护作业

防护备品(对讲机、喇叭、响墩、火炬、短路电线等)不全、失效,不能传达防护信息,造成人员、机具、材料下道不及时。

防止列车碰撞人员、机具、材料。

(C13)

上岗前,检查防护备品状态,确保备品齐全、有效。

补充、更换防护用品

2

防护作业

现场防护与驻站防护时间不一致,存在时间差,造成人员、机具、材料下道不及时。

防止列车碰撞人员、机具、材料。

(C13)

驻站防护员到达运转室后,分别与车站运转室、现场防护员、施工负责人互相核对钟表,确保时间一致。

立即核对时间

3

防护作业

防护员离岗,未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防止列车碰撞人员、机具、材料。

(C13)

防护员如若离岗,必须经施工作业负责人同意,确认作业机具、人员下道后才能离岗。

 

4

防护作业

错传、漏传防护信息,现场接收错误防护信息,造成人员、机具、材料下道不及时。

防止列车碰撞人员、机具、材料。

(C13)

按照防护员派工单显示的作业内容、项目、范围、里程、施工命令内容及影响其他设施的范围进行防护,准确传达防护信息。

防护信息不明确时,通知施工负责人不得作业。

5

防护作业(现场)

防护联系中断,造成人员、机具、材料下道不及时。

防止列车碰撞人员、机具、材料。

(C13)

驻站联络员要随时与现场防护员保持每3--5分钟联系一次。

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停止作业,人员机具撤除限界以外

6

防护作业(现场)

因作业场地噪音嘈杂,听不清防护信息,错传、漏传防护信息,造成人员、机具、材料下道不及时。

防止列车碰撞人员、机具、材料。

(C13)

作业环境较嘈杂时,防护员与作业现场保持15至20米距离。

立即纠正站位

7

防护作业(现场)

现场防护员站位侵入限界

防止造成人身伤害。

(B1)

按规定站在铁路限界以外规定位置。

立即纠正站位

8

防护作业(现场)

施工作业未正确设置、拆除防护标志。

防止列车碰撞人员、机具、材料。

(C13)

按照施工负责人要求,正确设置、拆除防护标志。

 

焊接工班长管理岗位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表

序号

风险源

风险控制目标

正常情况下的管控措施

非正常情况下的

阻断措施

1

班前未按要求安排作业防护,造成人员、机具下道不及时,导致人员伤亡、列车碰撞机具。

防止列车碰撞机具(C13)

按作业环境、作业影响范围设好防护。

立即下道,停止作业,按要求设备有效防护。

2

指挥抢干蛮干,造成下道不及时,导致人员伤亡、列车碰撞机具。

防止列车碰撞机具(C13)

接要求时间、距离下道避车。

立即停止作业,按要求距离下道避车。

3

作业质量、作业流程把关不严,造成线路设备故障。

防止设备故障耽误列车(D21)

按质量标准、作业流程组织作业。

立即停止作业、重新处理轨端。

4

作业中未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绝缘手套、护腿、眼镜等)。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按规定穿戴和正确使用有效劳保用品。

立即停止作业,按要求使用劳保用品。

5

机具检修时未停电或未停机,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检修时机具应停电或停机。

立即断电或停机进行检修。

6

未细致检查砂轮片的质量及砂轮片螺帽、防护罩的紧固性,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使用前检查砂轮片外观、紧固砂轮片,防护罩无损坏、松动。

停止作业,及时更换砂轮片,紧固砂轮片,更换或复紧砂轮片护罩。

7

未认真检查氧气瓶安全帽和回火装置,造成安全帽松动、泄漏,回火装置失效,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使用氧气瓶前,应先将安全帽戴好拧紧,并认真检查回火装置。

紧固氧气瓶安全帽。

8

运输方式不正确,搬运氧气瓶、乙炔瓶时,抛掷或滚动,导致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搬运氧气瓶时,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禁止抛掷或滚动,不准与易燃品一起搬动。

立即停止搬运,及时纠正搬运方式。

9

人员道心行走无防护,盲目横越线路,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按要求设好防护,横越线路必须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手比眼看口呼”制度。

立即纠正,按要求行走。

10

与接触网带电部分距离不足,导致作业人员触电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人员携带机具、材料时与接触网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立即撤离至接触网带电部分2米以外。

11

电气化区段,工具未安装绝缘装置,造成红光带。

防止设备故障耽误列车(D21)

单轨小车、吊轨小车手柄及撬棍等机具均应安装绝缘套管。

养路机具、轻型车辆、轨道检查小车、道尺等,均必须装有绝缘装置。

及时安装有效绝缘设备。

12

机具电源、电线漏电,造成作业人员触电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使用前对机具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查,插头、插座、电线应状态良好。

停止使用,立即检修。

13

乙炔瓶、氧气瓶与作业地点之间安全距离不足,开关顺序错误,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人员重伤或死亡(B1-2)

使用时,必须保证乙炔瓶、氧气瓶、作业点在室外各距离5m,室内各距离10m,严格按照作业顺序进行作业。

立即停止作业,及时调整距离。

14

轨端处理不合格,轨端毛刺超出标准,导致红光带,造成耽误列车。

防止设备故障耽误列车(D21)

轨端按要求打磨干净,清除油污和锈迹,轨端、螺栓孔倒棱。

立即停止作业,重新处理轨端。

15

搭铁线搭设错误、不牢,导致击穿绝缘或损坏电务设备,瞬间电流过大,造成人员伤亡、红光带。

防止设备故障耽误列车(D21)

严禁搭铁线同时搭设在两根钢轨。

 

16

焊补前挖除的伤损部位超标,导致作业量增大,无加固措施,导致断轨,造成列车脱轨、耽误列车。

防止设备故障耽误列车(D21)

严格按规定进行伤损挖除,一次挖除长度不得超过100mm,禁止大断面挖除。

立即停止作业,判定伤损,采取观察或利用天窗进行焊补。

17

作业人员、机具材料避车时侵入限界,造成列车碰撞机具。

防止列车碰撞机具材料(C13)

站场作业在两股道中间避车,防护员、带班人要确认列车进路,防止作业人员、机具材料侵入邻线。

带班人、防护员发现后应立即纠正。

18

焊接作业质量不达标,导致重伤、断轨等设备故障。

防止设备故障耽误列车(D21)

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标准进行作业,程序及标准,进行作业。

视现场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并及时进行补救处理。

19

作业后,作业料具遗留现场,并侵入限界。

防止列车碰撞机具材料(C13)

作业后,带班人对作业现场料具进行、回收。

立即对作业料具进行清理、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