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12787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

《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共7页)4100字.docx

我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思考

  

  xx县域总面积XXXX年多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约160万亩,耕地面积约28.4万亩,园地面积约16万亩,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农业资源尚属丰富。

XX年底止,xx县有农业人口39.9万,**县总人口的90%,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年元,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年元,全县农业总产值8.8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4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

56:

34。

不难看出,我县是一个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不充分、农村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县。

党的xx大提**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了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我县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健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近年来,在政府性资金的引导下,我县农业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资金使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

随着各级政府支农资金的额度逐年增加,加强政府支农投资的整合,提高支农资金使用,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县利用政府支农投资的基本情况

  根据初步统计,XX年-XX**县政府支农资金约XXXX年0万元,支农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用于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河道整治、千库保安、农田水利建设等,共安排资金约XXXX年0万元;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用于康庄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乡村卫生院(所)建设、农村文化站建设等,约安排资金XXXX年0万元;三是扶贫开发资金。

主要用于以工代赈、救济、低保、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农民保障、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等,约XXXX年万元;四是支援农村生产性支出。

主要有农业产业化资金、退耕还林、生态林建设、粮食直补等,约XXXX年万元。

  二、利用政府支农投资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中央、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政府对“三农”投资力度,广泛调动农民自主创新意识和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明显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1、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乡村康庄工程累计完成路基工程391.2公里,完成路面工程501.6公里,**乡公路改造116.2公里。

目前止公路通达行政村数有511个,通村率79.6%,硬化路面通达行政村480个,硬化率74.8%。

另外,为确保公路的安全使用,又投资对已完工的康庄工程项目进行安全设施设置和完善。

二是开展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使110个村近10万村民群众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三是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

共拆除旧房XXXX年多平方米,建设新房XXXX年平方米,硬化或改造街道3XX平方米,建设了1个压缩式中转站、39个地坑式中转站和4个垃圾处理点,新增垃圾箱(池、房)681个,新增公共厕所127座,消除露天粪坑XXXX年个,进一步完善“户集、村收、镇(乡)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置系统,垃圾收集率达到6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以上的目标。

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初步治理。

  2、农田水利建设有突破。

自开展土地整理以来到XX年共完成土地整理项目54个,整理面积12.83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1.79万亩,新增耕地2.938万亩,建成灌排渠道12多公里,机耕路13多公里。

农田水利建设完成14座水库的安保工程、35座山塘的除险加固工程、整治河道29.8公里,新建或改造农田小水利100多处。

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有力**县农业现代化建设。

  3、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在优化农业结构中,我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茶叶、高山蔬菜、畜禽养殖、食用菌、蚕桑、小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3.63万亩茶叶、3.49万亩高山蔬菜、200万羽家禽、XXXX年万袋香菇、4.36万亩蚕桑、8.18万亩小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特色产业板块正在壮大。

同时实施强龙工程,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其中农产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14家,联结畜禽、高山蔬菜、茶叶、水果等生产基地超过15万亩,有3.4万农户通过各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联系。

通过发展来料加工,全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引导、帮助农民从第二三产业中获取收入,22个乡镇235个行政村设有来料加工点357家,带动XXXX年0多人就业。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不断强化。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得到加强。

一是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发放助学券XXXX年7张,发放营养餐券XXXX年张,改造学生宿舍、食堂建设项目54个及培训教师、名校长。

二是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XX**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有XXXX年96人,参合率为85.4%。

至6月底止,共报出基金726万元,农民受益面从XX年的2.18%提高到40.7%。

三是以提高农民实用技术和促进农民转移为目标,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培训农民XXXX年0人次,转移就业XXXX年余人。

四是加强农村文化户建设,积极开展**乡活动,繁荣了农村文化事业。

  三、利用政府支农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级政府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县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在资金使用上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管理部门多。

我县直接管理和分配支农资金的有发改、财政、科技、水利、林业、国土、农业、交通、民政等十多个农口部门和涉农单位。

管理部门多必然造成统筹协调难,主要表现为项目申报各自为政,多头申报;项目资金管理方式方法多样,政出多门;计划下达形式各异,既有发改委或财政直接下达的,也有发改委或财政先下达到行业主管部门,然后由行业主管部门下达到地方的,还有由发改委、财政与有关部门联合下达的或由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下达的。

部门之间互相配合不够,影响工作效益和投资效益。

  2、存在一定项目交叉重复现象。

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在资金使用、项目布局、建设内容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重复,如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农业开发和水利两个部门存在重复;水土保持项目在水利、林业两个部门均有安排;扶贫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及公路建设项目有相同的建设内容。

项目的交叉重复现象,造成不同渠道的投资相互配套,给资金和项目管理带来困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3、资金使用分散。

农业项目点多面广,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小。

一些部门在安排支农投资时撒“胡椒面”,甚至出现“人情项目”,人为造成项目数量多、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支农资金集中使用的合力。

  4、资金到位中间环节多。

在资金拨付上,不同来源的资金拨付渠道不一。

财政的钱要层级拨付,资金到位相对缓慢,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行业部门的钱按条条拨付,有些资金在部门内部运转,造成资金沉淀现象,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5、地方配套难。

我县是个欠发达**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按照上级要求资金配套存在一些难度,

  三、**县政府支农投资的建议意见

  针对上述问题,我县将以实现支农资金高效运行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加强配合、规范管理、运转高效”的思路,加强各类支农投资统筹协调、相互衔接、集中安排,着力解决投入分散与重复建设,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政府支农投资宏观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益。

  1、**县整合支农投资领导小组,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为更好地整合支农投资,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县政府整合支农投资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县委分管领导、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涉农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涉农项目的编报、项目的安排、资金的使用进行统一审定,并统筹协调支农投资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2、制订和完善综合性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统筹作用

  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必须规划先行。

建议各涉农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县实际和本部门管辖范围,制订水利、农业、林业、交通、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总体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

县整合支农投资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的发展规划,制**县级综合性发展建设规划,规划**县,相互衔接,重点突出,避免重复,对一些重大项目要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

在规划的指导下,今后所有渠道的支农投资和项目的编报、实施,都按照规划进行统筹安排,避免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偏离性和照顾性。

  3、规范项目管理程序,严格项目管理办法

  针对各部门资金管理办法各一的现状,县领导小组对各管理办法进行集中梳理,制订统一的涉农项目管理程序和办法,在项目管理上做到“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把好“四关”,即项目规划设计关、工程施工关、资金使用关、工程验收关,使每个项目成为高标准建设工程。

凡政府下拨的支农投**县财政管理,县财政按工程项目进度拨付项目资金。

项目一经批准下达,就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实施,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内容,确需调整项目的必须由项目建设单位向涉农投资领导小组申报审定。

  4、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项目监管

  县整合支农投资领导小组要负责项目的协调、沟通;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的规划和管理,加强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的预算安排、项目的资金拨付和监督,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行;审计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

所有涉农项目资金都要建立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控制项目支出,严禁开支与项目建设无关的费用,不得随意突破项目资金预算,以免影响工程的如期顺利实施。

  5、创新支农投资管理体制。

  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参与涉农建设,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政府支农投资的指导作用,改变目前单一的、直接的、无偿的政府支农投资方式,吸引社会投资,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等各种经济成份从事农业建设。

积极探索小型项目实行“以奖代投”的有效办法,按照“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明确产权职责,加强建后管护,解决产权不清、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支农投资使用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