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6页)40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14115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6页)4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6页)4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6页)4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6页)4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6页)4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6页)40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6页)4000字.docx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6页)4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6页)4000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6页)4000字.docx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区是一**县(区),也是全国著名**区和制种基地。

全区有18个乡(镇),245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XXXX年35人,土地面积XXXX年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62万亩,近年来农业主要以玉米制种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42万亩。

至XX年底,全区拥有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XXXX年0台,其中拖拉机XXXX年7台,农机总动力达54.5万千瓦,农机总值达4.35亿元。

去年以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随着农用运输车移交,农机安全监理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加强对拖拉机的管理,是目前摆在广大农机监理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我区监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至XX年上半年,全区有注册登记的拖拉机XXXX年台(大中型161台,小型XXXX年台),联合收割机3台;拖拉机驾驶员XXXX年人(g658、hXXXX年)其中有497人持g照驾驶农用车。

拖拉机入户率(占拥有量1XX台的)为38.3%,驾驶员持证率为39%,

  从XX年到XX年,平均每年动员拖拉机入户200台,拖拉机检验900台,驾驶员审验XXXX年人,入户率、检验率、审验率、持证率平均为30-40%。

XX年上半年完成拖拉机入户108台,拖拉机检验500台,换旧牌242台,动员组织驾驶员参加持证培训83人。

检验率为10.2%,入户率为49.9%、持证率为39.6%。

从XX年至XX**区共发生农机重大事故18起,死亡18人;一般事故36起,重伤28人,其中拖拉机重大事故8起8人;一般事故21起重伤20人。

今年上半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的农机事故,事故率呈下降趋势。

  ××区每年新购置拖拉机200台左右,拖拉机增长速度为2%,新车入户率为50%。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表明;近三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从购置拖拉机到农三轮,逐步更新换代,发展到目前基本以中、大型四轮农用运输车为主,农村运输基本被农四轮所替代,拖拉机变为耕、耙、播等农田作业的工具。

  二、农机安全监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道交法》、《行政许可法》、《农机促进法》、《道交法实施条例》以及温总理签发的412号令、农业部的《两规定》、《两规范》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农机管理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理顺了拖拉机管理的关系,农机监理机构的行政执法地位得到了认可。

然而,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这些问##市乃至全国普遍存在,在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机安全生产,影响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生存和农机监理事业的发展。

  1、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农业机械特别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自走式农业机械,如果管理不严和操作不当将会对周围人员、财产、环境造成伤害。

××区在80-90年代,农机事故年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不但造成农民家破人亡,而且引发农户之间、家庭内部的矛盾与纠风,也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拖拉机经营户相对都是比较贫困、家庭条件普遍较差,也是农村中的弱势群体,无力承担因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安全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农机事故死亡人数逐年减少,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引发农机事故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有三分之一的拖拉机常年失修,安全设施残缺不全,无灯光喇叭、制动不灵、方向盘间隙过大、连结不牢等技术状态较差,再加上无照开车、违章作业等,农机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农机事故依然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农机监理责任重于泰山,任重而道远。

  2、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难度加大。

  一是社会进步、城乡发展、农村综合经济能力上升后,农民对经营农业机械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六、七十年代的手扶机到小四轮拖拉机再到三轮农用车、四轮农用车,农民不再是以满足农田作业而购置机械,而##市场为导向,市场引导农民购置适用的农业机械,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农民的意识中,拖拉机不再是一种先进的机器,只是一件农具而已,所以拖拉机的增速为每年200台左右,农用车的增速为每年280台,因此农民对拖拉机入户、检验和学习驾照的意识不强。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种植青一色的制种玉米,农产品运销##市场,而且农业运输被农用车所替代,拖拉机仅仅作为纯农田作业的机具,一年的出勤率按农民常言说的“牛-55用的50天”,出勤率低,春种夏收后,“刀枪入库”,所以拖拉机不上公路,基本活动在田间地头,监管的难度非常大。

  3、拖拉机费负较重,机手违规现象突出。

由于拖拉机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时间性,每年上路行驾、作业的时间短,收入低,而且都是自用为主,按现在的负费项目,养路费400元/年,年度检验费25元,第三者强制保险费210元,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有的一年的收入不够交养路费。

为逃避交费,加之监管不到位,车主不愿登记、挂牌、考证,也不愿参加年度检审验,“黑车非驾”现象越来越多。

  4、农机安全性能逐年下降,安全隐患加大。

目前,机型陈旧、使用年限过长、技术性能差、故障多是普遍现象,由于没有一套具体的适用的报废措施和适当的补贴政策,农民又舍不得卖“废铁”,于是尽管技术状态差,仍凑合使用,再加上驾驶员安全意识差,重收入、轻安全,重使用、轻保养,带病运行,后患无穷。

  5、农机监理手段落后,服务不到位。

拖拉机年度检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安全责任很重的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一直延用一看、二蹬、三听的方式很不严肃、很不科学,导致了农机驾驶人员对监理部门产生误解,认为农机监理的入户挂牌、办证、检验就是为了收几个钱,只管理不服务,特别是驾驶员培训中的办人情证现象,使农机监理工作失去了服务的性质,也失去了农机户的信任,我们的工作也会失去社会的认可。

  6、农机管理部门机构臃肿,经费短缺负担重。

XX年一来,农用车的兴起和兴盛,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农用车的管理上,而放松了自己已原有的基本的管理对象拖拉机。

丢了自己的“自留地”,种了别人的“责任田”。

在农用车兴盛时期,经济收入年年上涨,农机部门的“声望”也高了,人员增加、财政统筹、费用削减,但都没有对农机部门造成任何影响,农机部门全员上阵搞监理,全区农用车入户率达到85%以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11月16日农用车移交后,农机监理收费大幅度减少,收费总额由去年的98万元减少到今年的10万元,办公经费非常紧张,每年局系统正常运转需40万元,今年缺口在30万元以上,尤其是近年来陆续分配来的8个复退军人全靠业务收费支付工资,再加上其他人员的预算外工资、车辆消耗等,经费非常困难。

  7、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名存实亡。

八十年代国家支**乡镇农机站,经过几年的城镇化建设和企业改制、撤拼等,已没有服务项目和资产了,乡(镇)农**乡(镇)管理后,**乡镇的中心工作,农机工作基本处于失控状态,乡、村、社三级管理缺腿。

所以目前农机监理工作只靠农机管理部门单兵作战。

  8、农村各种税费的减免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对农机监理收费不愿意,不支持,工作难以开展。

  三、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1、建议健全政策、法规。

《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规定农机监理机构承担对上道路拖拉机审查登记、牌证核发、年度检验、操作人员的考证,而拖拉机的道路检查权、违章处罚权、事故处理权交给了公安交警部门,没有明确行政许可监督权,造成许可发放与许可行为监督的脱节。

  2、争取早日将农机监理机构明确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人员按国家公务员来管理,并根据事业的需要确定人员编制,人员工资及开展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之内,由财政全额拨款,以稳定农机监理队伍,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3、加强农机安全宣传,开创农机监理工作新局面。

以有关法律、法规、事故案例、农机方面的惠农政策为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或在农机人员相**乡镇村社,作业场所,采取多种措施对农机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在学**乡村学校,以举办农机安全教育讲座、播放农机安全知识录像等方式教育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利用各种宣传材料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使全社会都了解农机安全监理的重要性。

  4、强化服务,提高农机监理的总体水平。

农机监理的工作特点和社会性质决定了其职业道德,必须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

要抓好农机监理队伍建设,从实施规范管理入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自身执法行为。

围绕依法行政、文明监理、优质服务这一主题,健全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规章制度,使每个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整个工作程序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文明服务,热情耐心地解答农民群众的咨询,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三是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公开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密切与广大农机人员的关系,增进感情而有利于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

  5、严格执法,纠正违章,确保农机安全运行。

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强化农机执法力度。

要针对农村面大、量广农机分散和流动作业的特点,经常组织农机执法人员深入农村道路、田间场院进行安全检查,查纠违章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6、开展农机普查工作。

要利用农闲时节,**区拖拉机的拥有情况、使用年限、拖拉机技术状态作一次全面的普查清理,全面弄清拖拉机的基本情况,一些不需要纳入管理的手扶拖拉机、频临报废的拖拉机要列在登记范围之外,对大中型拖拉机要全面纳入管理,并抓好新购置小型拖拉机的牌证管理,逐步提高入户率、检验率。

  7、结合“阳光工程”,争取资金开展对农机人员的技术培训,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农民负担,无偿为农民群众提供驾驶技术、维修技术的培训,淡化管理、优化服务,不断提高广大农机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