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244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docx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

传承嘉庚精神心得体会

  篇一:

嘉庚精神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嘉庚精神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20XX年的暑假,作为一个江苏省的应届考生,说实话对于集美大学我并没有多少认识。

  而让我最终报考本校的动力有二:

一是对于厦门这个城市的喜爱,更重要的是父亲的支持。

  十年前父亲来厦门旅游,对于集美大学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集大美丽的风景。

  更是因为对集大创办者陈嘉庚先生的敬仰与信任。

那个难忘的暑假里,无数的人问我考得什

  么大学,我说集美大学他也许并不清楚,但每当我提起陈嘉庚先生,总会得到一个会心的笑

  容,陈嘉庚先生早已深入了中国人的心中。

  来到集美大学,我想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在课程安排中有这样一门特殊的课程:

陈嘉庚精

  神。

这门课是有机会来厦门的上学的学生所专属的一门课,设置这门课是为了纪念并学习陈

  嘉庚先生的精神与品质。

通过这几周的学习,对于陈嘉庚先生我也有了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毛主席曾用这样的话语来评价陈嘉庚先生说先生是: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这八个字是

  如此的沉重但又是如此的贴切先生的形象。

  陈嘉庚先生又名甲庚,字科次,厦门集美人。

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有无数的头衔,如果按

  照现代流行的方法来给先生贴上标签的话,陈嘉庚先生在我心中有如下几个身份:

一,先生

  首先是个成功的商人;二,先生还是爱国侨胞的领袖;三,先生更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以及

  慈善家。

  一

  首先陈嘉庚先生是作为一名成功商人的存在,我个人认为他在此以后的一系列伟大的成

  就无不立足在他作为商人,特别是一个成功商人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经商的成功是陈嘉庚

  先生之后各方面成功的坚实的垫脚石。

  作为一名工商管理学院并且学习工管类的学生,陈嘉庚先生无疑是一个在企业管理上最

  值得学习的榜样。

因此我一直觉得上集美大学,学工管类专业是最为正确的选择,因为集美

  大学的鼻祖陈嘉庚先生就是一个环绕于我们身边的最好的成功的企业管理者的例子。

陈嘉庚

  先生自1890年南渡经商至1934年企业收盘,44年的商海博浪,艰苦奋斗,先生所留下的早已

  经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届的神话,先生所带给我们的是一段值得学习和深究的艰辛的创业过

  程。

先生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摸爬打滚,自己在商业场上的起起伏伏给我们做了一个鲜活

  的教育资料。

陈嘉庚先生的生意源于对其父亲陈杞柏的生意的继承。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陈杞柏先生

  在新加坡所办的“安”字号米业生产的“顺安”牌大米,和菠萝罐头厂等已在食品工业上占

  有一定的地位。

同时陈杞柏还涉足房地产,在新加坡积累了一定的威望。

当时新加陈姓华侨

  中,商贾巨富,社会地位显赫的不乏其人,因此有“陈天”之喻。

  陈嘉庚先生受父亲的委托,来到了新加坡,他先在叔父身边帮忙并且学习经商之道,在

  其叔父回国后一手管理大业。

按当代的说法,陈嘉庚先生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但在他的身

  1

  上我们只看见了努力钻研的精神和认真工作的态度,而无一丝一毫的骄傲自大与自恃狂妄。

我想这是当代所谓的富二代们所必须学习的,父母有资本其实是一件好事,父母的资本是给了孩子一个更好的平台,而这个平台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发展,而不是让孩子占着这个平台来挥霍青春或是目中无人。

  “做人最要紧的是诚实与正义,要明是非,要为社会做事。

再多的钱可以花光,但诚实、正义却永远受人尊敬?

?

有的人,伤天害理的事敢做,乌七八糟的钱敢挣,这样的富翁受人唾骂,遗臭万年。

  ——陈嘉庚归国后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诲1903年陈杞柏先生的公司破产倒闭,陈嘉庚先生从父亲那里接受的家业便是近20万的欠款,新加坡当时的法律规定“父债子免还”,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

再看现代社会,老板欠工人工资,企业偷税漏税?

陈嘉庚先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商人,要摸着自己的良心赚钱。

并且同样面对家道中落,有无数的人选则了自暴自弃,更有甚者选择一些过于极端的方法害人害己,但在陈嘉庚先生身上我们只有看到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斗志,我想这样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必须学会的。

只有拥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战胜生活中得困难,勇敢前进!

  二

  陈嘉庚先生还是一个爱国的华侨领袖。

陈嘉庚先生出生于华侨世家,其父辈皆在海外创业。

1891年17岁的陈嘉庚度洋前往新加坡谋生,远离家乡与祖国开始了在外漂泊的日子。

而提到陈嘉庚先生成为领袖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先生的人格魅力了。

由于父亲破产欠了债,陈嘉庚先生主动找债主还债,并做下一定还清的承诺,并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于是先生的一诺千金在新加坡成为一道佳话,而先生作为中国人所坚守的:

“公忠毅诚”的做人标准更是深受广华人华侨的尊敬和爱戴。

当然,陈嘉庚先生在商业上的奇才也是其成为领袖类人物不可缺少的理由。

  而陈嘉庚先生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作为华侨的领袖的他为所有的华侨华人做了一个很好的爱国榜样。

陈嘉庚先生爱国主要的体现便是维护祖国的统一,早在建设鳌园的时期,陈嘉庚先生便把台湾刻在了中国的版图中。

对待外来的侵略,陈嘉庚先生的态度十分明确:

坚决抗日,坚决抵制侵略!

先生更是在实际行动上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捐钱,捐资,出人力物力,陈嘉庚先生倾尽自己所能帮助国家度过难关,解决危机。

而在国共战争的关键时刻,虽为资本家的陈嘉庚先生能冷静的从群众的角度出发,选择正确的党组织的领导,并且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

  “祖宗的土地,尺寸不得让人,反之则为国贼也”“救国之目的,无非求领土之完整、主权之恢复”先生的话一句一句铿锵有力,似乎还在耳旁鸣响,令人动容。

  2

  再看当代。

  现在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就在我们高中时期的班中就有好多的学生因为高考的压力太大而出国,还有出国留学深造的高级知识分子也不再少数。

就我身边的人来看,大多数的人出国后都很少有回国的打算。

大多是因为国外的好福利或国外城市的发达程度高而选择留在了国外,可是很少有人会考虑到,我们的祖国给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当我们看到国家的不足是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逃避,或是一味的职责却不想办法解决它。

而应该想着如何吧国家建设的更好,如何去完善我们的不足。

我想这才是国家教育的初衷。

  三

  而先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他作为一个教育家的存在。

  “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言念及此,良可悲已。

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

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虑,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唯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

诸生青年志学,大都爱国男儿,尚其慎体鄙人兴学之意,志同道合,声应气求,上以谋国家之福利,下以造桑梓之庥祯,懿欤休哉,有厚望焉。

  ——陈嘉庚“致集美学校诸生书”,录自《陈嘉庚先生纪念册》

  其实早在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陈嘉庚先生就已经捐献20XX银元,在家乡创办了著名的惕斋学塾。

民国3年3月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高等和初等小学校,在此后又相继创办了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商科、农林、国学专科、幼稚师范等一系列学校,并逐步发展,陈嘉庚先生还在校内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等设施。

正是陈嘉庚先生的努力才让昔日偏僻的渔村建设起举世闻名的集美学村。

  黄炎培先生曾说过:

“发了财的人很多,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

”陈嘉庚先生是一位毕生热诚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

其实陈嘉庚先生事业达致顶峰时,他得字长也不过只是拥有一、二千万元左右,而事实上在当时的华人企业家中,陈嘉庚先生富有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但真如我们所看到的,能为了国家和民族兴学育才始终如一地慷慨输捐并且亲自亲临,但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活却过的非常俭朴的,唯有陈嘉庚先生。

  也正是得益于陈嘉庚先生对于教育的极大重视才有了现在我们在读的集美大学。

反观现在,我们一直喊着国民道德滑坡,素质下降,还有教育资源不足,可是我们是否有反省过这些现象背后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是否是因为我们在教育上的投入还不够多,或者是我们对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我相信如果我们的上级领导

  3

  或上上级领导们能拥有和陈嘉庚先生一般的对于教育的认识,以及拥有陈嘉庚先生一半对于教育方面的重视。

那么将不会再出现有人倒下时没人扶的现象,也不会有人心越来越默然的说法,国民的素质不会再被称为低下,人民的道德也不会滑坡。

毋庸置疑,时代在不停的进步,可看着我们的思想与陈嘉庚先生相比,我们是不是要反思难道我们的思想反而落后了吗?

  于此同时陈嘉庚先生又是一个伟大的慈善家。

陈嘉庚先生的慈善离不开他所重视的教育问题。

陈嘉庚先生重教乐捐,重义轻利。

他不仅成立基金会来辅助慈善,并且还让家庭贫困的学生免费入学以此来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性,而在当时就有如此先进的思想不得不令人佩服。

  而慈善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来说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的一环。

众所周知贫富差距大是社会不稳定的最主要的因素,而慈善恰恰是能弥补这一块的措施之一,然而现在人们并不是说我们不做慈善,而是我们似乎放了过多的精力在做慈善的方式上,和目的上,引起了很多什么诈捐门什么作秀啦层出不穷。

个人觉得,这些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之嫌,其实真正的慈善无关乎形式,有很多的人不认同陈光标的慈善方式,觉得他不给穷人尊严,但至少他给了那些需要钱的人真正的有用的帮助不是吗?

既然如此那些什么东西没有做的人又是有什么资格来指责陈光标呢?

试想一下若是陈嘉庚先生生活在当下,像先生这样的大兴土木,斥巨资办学是不是也会被舆论称为是一种炒作呢?

,是不也会有很多人站出来质疑他呢?

  “凡事只要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依归,个人成败应在不计。

”陈嘉庚先生的话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

  陈延童书记在给我们上陈嘉庚精神这门课是,经常强调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只要弄懂了陈嘉庚就够了。

还有就是毕业以后最有用的不是你的专业知识而是集美大学留给你的校训:

“诚毅”二字。

  的确,陈嘉庚先生的一生完美的诠释了商人二字。

就从商来说:

在商业场上完美的投资目光,大胆的创业精神,以及最为重要的诚信的品格使陈嘉庚先生的生意一直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

正是靠实力与人格魅力的完美结合,才让陈嘉庚公司成为一个神话般的存在。

  这是商,而作为人,陈嘉庚先生更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榜样。

就从我们集美大学的校训而言,诚毅:

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陈嘉庚先生所题写的这短短八个字就精辟的概括了我们待人处事因具有的基本原则,这八个字不仅仅是陈嘉庚先生用来鞭策我们的,这八个字也是陈嘉庚先生自己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在陈嘉庚先生身上,我们看不见自私自利的影子,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有“大家”二字。

在面对任何一个问题时陈嘉庚先生所能想到的永远是国家利益第一。

在陈嘉庚先生心中赚钱不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是为了国家的需要筹集资金,为了教育事业打下经济的基础,我相信就这一点已经可以让所有的商人甚至与所有的中国人反省与深思。

  一直觉得是上天的眷恋让我来到了集美大学,美丽的风景,富有特色的嘉庚式建筑里“穿

  4

  西装戴斗笠”的建筑文化,以及其浓浓的学院气息无不令我为之着迷。

来到这样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大学,并在这所大学中学习我们的校祖陈嘉庚先生,我想我是幸运的,一所企业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大学也是一样。

很少有一所大学能和集美大学一样拥有这样一个灵魂的核心,而陈嘉庚先生的存在让我们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更加的形象化生动化。

真的很感谢有这样一节课来了解我们的校祖,通过这几个星期对他的学习,我收益颇丰。

在此借机小谈了几点对陈嘉庚先生的个人看法,我相信自我踏入集美大学的那一刻起,陈嘉庚先生的教诲将伴随我终身,使我永远收益。

  引用及参考书目:

  1,《陈嘉庚精神》林斯丰厦门大学出版社

  2,《论陈嘉庚先生的慈善精神及其时代意义》邓玮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

  5

  篇二:

嘉庚精神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集美大学“嘉庚精神研究”作业1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开课院系:

工商管理学院考试形式:

论文

  一、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撰写一篇论文

  1.嘉庚经营理念与大学生创业模式探讨;

  2.嘉庚精神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3.我对“诚毅”校训的理解;

  二、具体要求

  1.正文字数在3000-5000(不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等)。

  2.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3.必须提交A4纸打印的论文稿,并以此试卷页作为论文封面,于左上方边角处装订。

  同时提交与打印稿一致的电子版文稿。

  4.字体:

凡是正文一律用宋体/五号字,注释用小五号字,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

  小标题用宋体/五号字/加粗。

段落:

一律采用标准间距、倍行距。

  5.论文写作格式:

  包括答卷页眉、论文题目、正文、注脚、引用及参考书目(或“参考文献”)

  答卷页眉包括学号、姓名、选课代码、选课名称,右对齐

  一律使用脚注。

需包括作者、篇名/书名/期刊名、页码、出版社和版次/期刊号。

  文末须列“引用及参考书目”,需包括书名/期刊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次/期刊号。

  6.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

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

  分。

  7.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8.20XX年10月25日提交论文,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最迟于20XX年10月28

  日之前全部交毕。

逾期按零分处理。

  嘉庚精神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今年秋季,我成为了集美大学的一名新生。

而在我来到这所美丽的校园之前,就对我

  们的校主陈嘉庚先生有些许了解。

他,一个经历了清末、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几个不同年代,紧跟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发展前列的华夏儿子;他,一个赤手空拳在东南亚创造一个庞大企业集团的商界巨子;他,一个团结统一800万华侨抗日救国的华侨领袖;他,一个跨越南洋和中国,践行教育立国、科学兴国理想的教育家?

?

他,诚信果毅;他,忠心报国;他,疾恶好善;他,公直无私;他,勤勉俭约?

?

从1874年到1961年的88年间,陈嘉庚,这位华夏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和不懈追求,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像大山一样的脊梁,像大海一样的胸怀?

  我有幸成为集美大学的一名学子,有幸享受着嘉庚先生留下来的毕生精力成果,发扬与延续嘉庚爱国精神我责无旁贷。

经过本学期的《陈嘉庚精神》的学习,我感悟颇多,下面浅谈下我的几点体会。

  一、诚信陈嘉庚17岁(1891年)时渡洋前往新加坡谋生,起初主要在他父亲经营的顺安米店服务,共做了13年。

陈杞柏晚年实业失败,顺安于1904年停业,欠债权人20余万元。

陈嘉庚接手衰败的家业后,于1904年创建菠萝罐头厂,号称“新利川黄梨厂”;承接了一个也经营菠萝罐头厂的日新公司;自营谦益米店。

是年,陈嘉庚之弟敬贤来新加坡习商,管理谦益米店财务,主理新利川菠萝厂业务。

1905年,陈嘉庚创办“日春黄梨厂”(兼制冰)。

1906年,陈嘉庚入股恒美熟米厂,在福山园套种树胶。

经过兄弟二人同心努力,自1905年起三年间各年分别获利(实利)5万多元、4万多元、13万元。

新加坡当时的法律规定“父债子免还”,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

陈嘉庚先生替父还债的事情成为一段佳话。

  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多少无良企业昧着良心赚钱,多少黑心老板拖欠工人工资,多少欺诈多少丑恶。

因此,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能对这样的事情视若不见。

作为一名集大学子,我们要牢记嘉庚先生的感人事迹,要发扬嘉庚先生的诚信精神。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甚至创业过程中,都要做一个正直诚信的人。

而不辜负嘉庚先生对中国人民,对集大学子的厚望。

  二、爱国

  1937年10月,他发起成立“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任主席。

1938年10月,在著名闽侨菲律宾的李清泉(他致函陈嘉庚,称南洋华侨应

  该在香港或新加坡,组一筹赈总机关,领导募)印尼的庄西言(他亦致函陈嘉庚,嘱托他在新加坡组南侨总会,所言目的与李清泉同)倡导和劝说下,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庄西言致函陈嘉庚后,致电行政院建议陈嘉庚领导南侨组织筹赈总机关)致电要求,陈嘉庚出面联络南洋各地华侨代表在新加坡开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被推举为正主席(李清泉、庄西言为副主席)。

他带头捐款购债献物,精心筹划组织,使南侨总会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便为祖国筹得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款项。

此外,他组织各地筹赈会为前方将士捐献寒衣、药品、卡车等物资,以及在新加坡和重庆投资设立制药厂、直接供应药品等。

  1939年,他应国内之请代为招募3200余位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在新开辟的滇缅公路上抢运中国抗战急需的战略物资。

  1940年,他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历访重庆、延安等地。

特别是访问延安之后,陈嘉庚正统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据实发表关于延安观感的演讲,盛赞陕甘宁边区的新气象。

通过对国共两党辖区的访问,陈嘉庚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949年,他应毛主席电邀,回国出席全国政协,参加开国大典。

他看到伟大祖国站立起来了,决心定居祖国,为祖国建设服务。

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已耄耋高年,驰驱祖国南北大地,舟车劳顿,席不暇暖,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鼓励华侨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他生前叮嘱“把集美学校办下去,把300万元存款捐献给国家”,并一再呼吁祖国统一,弥留之际还对台湾的回归深表关切,体现了一个爱国者的赤诚之心。

国家还为此设立了陈嘉庚科学奖。

  近年来,许多企图分裂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织或个人多次活动,但是,在这些势力面前我们要保持必胜的决心,同时,要坚定的维护祖国的统一。

通过嘉庚先生的事迹,我们要学习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

当祖国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英勇无畏的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当祖国兴旺时,我们要努力劳动,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兴旺发达。

我们可能没法像嘉庚先生那样,为祖国做如此大的贡献,没法为祖国捐大量的钱财或物资。

但是,我们要学习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

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从方方面面去热爱我们的国家。

  三、重视教育

  陈嘉庚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而且也是一位毕生热诚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

陈嘉庚事业达致顶峰时,不过拥资一、二千万元左右,在当时的华人企业家

  中,比他富有的人为数不少,但为国家和民族兴学育才始终如一地慷慨输捐而自己一生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的,唯有陈嘉庚。

正因为如此,黄炎培先生曾说:

“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

”他办学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陈嘉庚说:

“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本着上述办学目的和动机,他不惜倾资办学。

  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

他说:

“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早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他就捐献20XX银元,在家乡创办惕斋学塾。

民国3年3月创办集美高初两等小学校,此后又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商科、农林、国学专科、幼稚师范等,并逐步发展,在校内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

在昔日偏僻的渔村里建设起举世闻名的集美学村。

陈嘉庚兴学的动机和爱国情怀,可以从如下他在1918年“致集美学校诸生书”中得到反映:

  “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

?

言念及此,良可悲已。

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

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虑,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唯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

诸生青年志学,大都爱国男儿,尚其慎体鄙人兴学之意,志同道合,声应气求,上以谋国家之福利,下以造桑梓之庥祯,懿欤休哉,有厚望焉。

  我国一直在走科教兴国的战略路线。

从九年义务教育到十二年义务教育的种种努力。

无不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

嘉庚先生倾其毕生财富资产兴办教育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也正是因为有了嘉庚先生,才有我们今天的集美大学,才有这方滋养无数学子的净土。

因此,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无论是家庭中还是社会上的教育我们都要关注并重视。

有条件的还可以投身教育事业,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家实力,国际地位,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的教育水平。

所以要新中国崛起,必须我们每一个人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

  作为一名集大学子,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享受如此丰富的硬件资源,还能充分吸收嘉庚先生的精神养料。

感谢学校特地为我们开设嘉庚精神课,通过对《陈嘉庚精神》的学习,我有很多体会。

在不知不觉中,精神也得以升华。

希望在以后的生活

  学习中,能够发扬嘉庚精神,谨遵“诚毅”的校训。

在踏出校门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贡献的集大人。

  引用及参考书目:

(澳大利亚)杨进发:

《陈嘉庚研究文集》,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年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编:

《民主堡垒革命摇篮-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中央文献出版社,20XX年

  彭志文、刘保全:

“南侨机工服务团抗日事迹简介”,载于曾讲来主编:

《陈嘉庚研究文选2》,厦门大学出版社,20XX年。

  刘保全;"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始末初考-纪念陈嘉庚电报提案50周年,载于曾讲来主编曾讲来主编:

《陈嘉庚研究文选1》,厦门大学出版社,20XX年。

王唯真:

“陈嘉庚访问延安”,载于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编:

《回忆陈嘉庚文选》陈嘉庚研究之二,中央文献出版社,20XX年

  :

  篇三:

学习嘉庚精神有感

  学习嘉庚精神有感

  报关3131班

  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山明兮水秀,胜地冠南疆。

我作为一个出生福建本土的孩子,虽然对集美感到陌生,但还是听闻过陈嘉庚这位伟大的人物。

陈嘉庚先生是一位著名爱国华侨,创建了美丽的集美学村。

很有幸的是,在多年后的今天,进入了我们海洋学院就读。

入学时,校门口校主陈嘉庚先生的铜像使我油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入学后不久,在各种课程跟“嘉庚精神”挂钩的熏陶下,不禁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被校主高尚的的品质与道德情操所折服,被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所震撼。

从嘉庚精神的学习中,我更加具体的了解了校主陈嘉庚的生平事迹。

嘉庚先生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实业家,也是一个有骨气的爱国主义者。

有人这样评价他,“他的一生爱国爱得异常真挚,爱乡爱得格外深沉”。

嘉庚早年离开故乡集美,远赴南洋经商,后创办实业,成为东南亚工商巨子,一代“橡胶大王”。

在他长达几十年的奋斗生涯中,他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祖国的统一富强,同时他倾尽所有兴办教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倾资兴学第一人。

他认为“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细”,把兴办教育和实业,发扬民族文化同振兴中华联系起来,希图实现他报效祖国的抱负。

于是,他秉着博大的胸怀和献身精神将自己在海外取得的事业的成果一切成果献给祖国、献给家乡、献给培养下一代的教育事业。

  在全国抗战爆发后,陈嘉庚更是领导“南侨总会”,团结华侨奔走呼号支援祖国抗战,拥护实行持久抗战和全面抗战,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旗帜。

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回国定居,致力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鼓励华侨支持家乡建设,积极推进华侨爱国大团结,努力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更得以充实、升华、光彩夺目。

  在“嘉庚精神”的学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