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271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docx

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达标检测一课两练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达标检测·一课两练

【课堂检测】

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  )

A.吸取秦亡教训B.减轻人们负担

C.发展生产D.巩固封建统治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西汉建立初年政权不稳定,因此统治者采取发展生产的措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2.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道出了勤俭对于持家、兴国的重要性。

下列古代帝王以“节俭”著称的是 (  )

A.汉高祖B.秦始皇C.汉文帝D.汉武帝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汉文帝时期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在位二十多年,宫室、园林没什么增加,修建陵墓要求从简,因此以“节俭”著称。

3.历史学家班彪班固父子作《汉书》时强调文帝“宽忍”,景帝“遵业”,又提出“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的说法加以歌颂。

“文景之治”是指 (  )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重大历史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在时间指代上不准确;C、D分别从社会状况和经济方面说明,说法不够全面;只有B既指明了时间,又指明了概念的内涵。

4.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  )

A.鼓励推荐人才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实行盐铁专营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能力,A说的是人才选拔,不符合题干中“思想上”的要求;B、D分别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大一统格局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

5.

(2015·东营学业考)右图是《汉代讲学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  )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兵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对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进行准确解读、分析的能力。

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由此可以推断《汉代讲学图》中讲学的内容应是儒家学说,故本题选择A。

【知识拓展】评价汉武帝

  地主阶级政治家。

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创立察举制,选拔人才;击退匈奴,经营西域,为巩固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贡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最终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

晚年决策失误,为国家带来重大损失。

6.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些封建盛世局面,其中光武中兴出现在什么时期 (  )

A.秦朝B.东汉C.西汉D.西周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东汉光武帝时期,为使社会安定下来,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使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概念链接】外戚专权

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

东汉自公元88年汉章帝死后,都是年幼的小皇帝即位。

小皇帝不能理政,便由太后临朝听政。

皇太后依靠自己的父兄——外戚帮助处理朝政,形成外戚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年幼即位的皇帝有:

和帝(10岁)、殇帝(1岁)、安帝(13岁)、顺帝(11岁)、冲帝(2岁)、质帝(8岁)、桓帝(15岁)、灵帝(12岁)、弘农王(14岁)、献帝(9岁)。

临朝听政的皇太后是:

章帝窦太后、和熹邓太后、安思阎太后、顺烈梁太后、桓思窦太后、灵思何太后。

7.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汉武帝刘彻即位的时候,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识读材料一图片,汉武帝选取了哪一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是谁提出的建议?

(2)为了使这一思想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汉武帝即位之初,王国势力还很强。

为解除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4)试着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

只要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第

(1)

(2)(3)题。

第(4)题只要围绕汉武帝的功绩进行评价即可。

答案:

(1)儒家。

董仲舒。

(2)重视儒学,重用儒生,断绝了研读其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在长安办太学。

(3)颁布“推恩令”,要求诸王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各位子弟,让他们去建立侯国。

这种层层分封的办法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

又采取措施,取消了一些王、侯的资格。

(4)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或者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课后提升】

1.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

A.吸取秦亡的教训B.重视“以德化民”

C.经济困难D.人心思安

【解析】选C。

通过分析四个选项可知,A、D是汉初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的主观原因,即是人的因素,而B是汉初文帝、景帝采取的一项与民休养生息的措施。

C是汉初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

2.“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约,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从而使社会比较安定,出现了盛世局面。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并不是他们,故排除⑤。

3.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骊山陵墓,汉文帝修建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装饰。

对比他们的不同做法,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

A.汉朝的国力不如秦朝强盛

B.法治不如仁政

C.只有采用儒家学说才能治理好国家

D.“成由俭,败由奢”

【解析】选D。

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骊山陵墓,汉文帝修建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装饰。

秦始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最终导致秦朝灭亡,因此对比他们的不同做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成由俭,败由奢”,故选D。

4.(2016·青岛学业考)《史记》记载:

“偃说上曰: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  )

A.加强中央集权

B.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

C.加强思想控制

D.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推恩令,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根本目的”,因为“推恩”的结果,从表面上看让更多的人得到了封地,但实质是诸侯国的实力下降,中央的权力扩大,由此判断A正确;B是“推恩”的表面现象,与题意不符;C、D与题干无关。

5.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

下图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的关系最密切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实行“推恩令”

C.连年征战D.实行郡县制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从王国中分出许多侯国,后来又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6.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在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这个“大一统”的含义是 (  )

A.创立科举制度

B.歧视读书人

C.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D.废除诸侯

【解析】选C。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从而在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7.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朝政腐朽的主要根源在于 (  )

A.皇帝昏庸不理政事

B.诸侯战乱,社会动荡不安

C.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

D.农民不堪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发动起义

【解析】选C。

由于宦官和外戚两股黑暗势力把持朝政,使政治腐朽黑暗。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六年级

(1)班在学习本课时,同学们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措施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第一组:

汉初国策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统治者采取__________的宽松政策,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____________”。

第二组:

捍卫皇权

针对地方封国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2)主父偃为皇帝提出了怎样的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

效果怎样?

第三组:

知识归纳

措施

内 容

作用

政治上

颁布“__①__”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大力加强监察制度

思想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推行“__②__,独尊儒术”

文化上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__③__,在地方设官学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汉武帝在位时期,在政治、思想、文化上采取的相关措施。

活动总结:

(4)通过探究,你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和归纳能力。

(1)题考查了汉初的统治政策和取得的成果,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2)题由主父偃即可联想到“推恩令”,此举巧妙地削弱了封国势力。

第(3)题属于基础知识再现。

第(4)题考查了大一统措施所取得的作用,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

(1)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2)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封国被分割为若干小侯国,实力减弱,无力与中央抗衡。

(3)①推恩令②罢黜百家③太学

(4)为大一统帝国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空前强盛。

【拓展延伸】治国思想和当时的形势的关系

  秦朝采纳“法家”思想——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实力是历史原因;法家强调以法为本,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适应了秦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政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巩固封建制和统一局面。

  西汉初年采纳“道家”思想——道家治国宗旨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经济困顿,迫切需要休生养息,发展生产;加上吸取秦亡教训;为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统治者采纳道家思想,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汉武帝时采纳“儒家”思想——经过休养生息,西汉国力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社会矛盾,统治者急需加强统治和中央集权;董仲舒吸收百家思想发展儒学,迎合了武帝巩固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公元9年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是光武帝。

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负担,任用廉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执法廉吏被光武帝誉为“强项令”的是董宣。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