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286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docx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

古诗文学常识汇总

二、填空(8分)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诗人     的《     》。

2、默写《石灰吟》中表现“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品格的句子:

(六下)

           

3、“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    的意思。

4、《郑人买履》中“宁信度,无自信也”的“自信”是    的意思。

五、默写关于黄河的古诗各两句(4分)

1.                                  

2.                                  

2、积累与应用。

(27分)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

(2分)(六上,课外)

2、”横眉冷对千夫指,是鲁迅先生精神的写照,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身,被誉为“”。

他的原名,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4分)(六上)

3、一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旁观者清。

”诗人苏轼的名句“,。

”(四上)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3分)

4、《两小儿辩日》中,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的依据是什么?

(六下)

,。

(用原文回答)(2分)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仙杜甫写的一首七律,这首诗被称作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

(  )(六下)

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五上)

6、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

(6分)

①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要人才。

清朝龚自珍的诗“,”就表达了选择人才的重要性。

(六下)

②从古诗文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感觉到伯牙的消极人生观;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朋友的两句诗,我们却能感觉王勃的乐观态度。

(六上,课外)

8、在括号里点上合适的内容。

(5分)

①中国古代月亮别称很多:

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因初月如钩,故称月亮为();因传说()住在月中,故她的名字也成为了月亮的又一别称。

四、积累与运用:

按要求把答案写在横线上(8分)

1、《文心雕龙》中的“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强调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六下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课外)

2、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写节日的名句:

如王安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写春节的;皮日休的“玉颗珊珊下月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写中秋节的。

(六下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子期与伯牙的心灵相通;“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映了“一人”读书的心不在焉。

(六上)

五、照样子,写出划线词语代称的含义(每小题1分,共4分)

例:

王老师,您真是桃李满天下。

(学生)

1、感谢您妙手回春,好一位杏林名家。

()

2、恭喜您的高足荣登榜首!

()

3、他在朝中耳目众多,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能知晓。

()

4、你知道吗?

我们全家都成了莫言的粉丝了。

()

六、根据所给的信息,写出相关的答案(9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季节___________

2、文房四宝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刀赴会”“败走麦城”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晖”指__________。

6、对联:

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省份_________________

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省份_________________

二、积累运用。

(20分)

5、填空。

(8分)

(1)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

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

(4分)

①庐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柳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春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梅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31分)

(二)小草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

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啊母亲,你把我紧紧拥抱。

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写过一首赞颂野草顽强生命力的诗,你会默写吗?

(2分)

,。

,。

5、判断古诗引用是否恰当,在括号内用“√”或“×”标识。

(2分)

(1)()毕业考前同学们抱怨辛苦,班长在黑板上写了两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以思念为主题的板报上,写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等诗句。

三、下列文学常识、文文化知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答案填在前面的括号里)(3分)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巴金的。

B、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等演绎了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历史上有名的故事。

C、美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和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是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D、汉子从仓颉造字起,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演变过程。

四、请写出我国古诗中含有数字的描写景物的一句。

(3分)

三、古诗词积累及文学、文化常识。

(14分)

1、在古诗词中,“雨”被经常提及。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描写“雨”的诗句和作者。

(6分)

诗人:

杜甫诗句:

,当春乃发生。

(六上)

诗人:

诗句:

七八个星天外,。

(六上)

诗人:

诗句:

,。

2、下列的诗句描写中秋节的是()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家家乞巧望秋月,望尽红丝儿万条D、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3、下列文字常识、文化、知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答案填在前面的括号里)(2分)

A、“令”是一种敬辞,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令堂”这样的称呼。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C、《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

D、我国古代把农历每年初-叫做“朔”,十五叫做“望”,月末一天叫“晦”。

4、《“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的“凤辣子”,指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屮人物,她的性格特点是:

除了以上提及的两位人物外,在该名著中你熟悉的女性人物还有。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曾这样评价《红楼梦》:

“单是命意,就囚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4分)(五下)

语文文学常识精选

一、填空。

1、[初唐四杰]唐代初年文学家、、、的并称。

均能诗善文,对改变齐梁以来的浮靡诗风起了很大的作用。

4、[李杜]唐代诗人和的并称。

李白号称“”,其诗洋溢着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杜甫号称“”,其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5、[唐宋八大家]唐代、和宋代、、、、、等八位散文家的并称(因明代茅坤编辑《唐宋八大家文钞》收录其作品而得名)。

8、[元曲四大家]元代、、、四位著名剧作家的并称。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9、《聊斋志异》我国古代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著。

全书491篇。

10、《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而且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全称为《》,又称《三国·志演义》。

它是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传说资料编写而成的。

它与被合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

《三国演义》共24卷,240则。

它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情节如“关羽温酒斩,刘备“”,“赤壁大战”,“空城计”等,成功地塑造了以、、、、为代表的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

11、《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由元末明初的加工整理、再创作而成。

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

其中有、、、、、、、等主要人物。

12、《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      是明代著名小说家。

《西游记》共回。

主要情节有孙悟空的出世,远游求道,闯龙宫,搅冥府,大闹天宫等内容,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邪,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化险为夷,到西天取回了真经,成了修信的“正果”。

《西游记》以唐僧取经故事为线索,主人公是神猴,另有、、等。

13、《红楼梦》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章回小说。

全书共回,前80回是清代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续写。

这部小说描写了和的爱情悲剧以及、、、“四大家族”的衰落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显示了它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它在批判封建社会的同时,对封建制度的叛逆者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两个具有叛逆精神的典型。

其中的主要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全书以宝、黛爱情和贾府由盛而衰为线索。

贾史王薛  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是指以贾府为首的一个封建官僚集团。

他们势力庞大,都名列当时的“护官府”之中。

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

正因如此,才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

14、古往今来,当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15、咏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得最绝:

“,。

16、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

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

作者:

王维(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作者: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

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敕勒歌

作者:

佚名(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

刘禹锡(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17、搞好西部开发,重要的是做好退耕还林,以期在西北沙漠中兴起绿洲,在戈壁中出现草原,再现《敕勒歌》中的“,,。

”的景象。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19、《天净沙·秋思》中用九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的句子是:

,,。

20、《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21、“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再写出两句含“雨”字的诗句①。

②。

22、古诗词中描写秋季景色的名句有很多,请写出两句:

①。

②。

23、,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4、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5、接天莲叶无穷碧,。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6、,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27、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28、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9、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0、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

31、,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3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34、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5,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6、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3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38、粉骨碎身浑不怕,。

(于谦《石灰吟》)

39、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0、醉卧沙场君莫笑,。

(王翰《凉州词》)

41、,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42、,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43、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

44、,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

4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诗经·蒹葭》)

46、,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7、,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48、不知细叶谁裁出,。

(贺知章《咏柳》)

49、王师北定中原日,。

(陆游《示儿》)

5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5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二、选择题(10分)

52、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

53、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造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

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54、某班图书角藏有:

①《呐喊》②《子夜》③《安徒生童话》④《骆驼祥子》⑤《女神》⑥《伊索寓言》⑦《柳河东集》⑧《欧阳文忠公文集》等文学作品。

“拓展式”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研究鲁迅、郭沫若、欧阳修、安徒生四位作家的作品,借书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⑤⑧③B.①④⑦③

C.②⑤⑧⑥D.②⑤⑦⑥

55、《灰姑娘》、《小红帽》是哪部名著的故事?

()

A.《安徒生童话》B.《格林童话》

C.《伊索寓言》D.《一千零一夜》

三、填空题(30分)

56、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再写出其中一个有关孙悟空故事的名字:

57、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

58、泰戈尔是(国)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有《》等(请写出任何一部)。

59、法国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是三位大师级人物的传记,这三位大师是:

米开朗琪罗、、。

60、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写的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他的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61、对劝学的名联:

①勤能补拙,。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

62、毛泽东和宋代陆游的两首同题诗《卜算子·咏梅》,但两首诗的立意完全不同。

请写出下面两段词哪段是毛泽东写的,哪段是陆游写的?

①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②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3、下面是两首诗,请指出诗人写的分别是什么。

①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4、“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和,“风骚”原来是指《》里《》和《》里的《》。

 

65、按要求填表:

(4分)

名著

作者

朝代

名著

作者

国籍

《朝花夕拾》

现代

《格林童话》

《繁星·春水》

冰心

迪福

《西游记》

《爱的教育》

66、寒假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部(或一篇)你最喜欢的课外作品,并简要介绍一下这部(篇)作品的主要内容。

(4分)

作品名称:

主要内容:

67、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68、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69、“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暇”指的是()。

70、“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之手。

71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一事。

72、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73、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74、《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

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这部作品是《》。

75、“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76、《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77、“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

78、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

例:

舌战群儒。

、。

79、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

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80、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81、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8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8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的开篇词。

84、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85、“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三国。

86、《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体小说《三国演义》。

87、“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名)之口。

88、《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8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90、对对联。

上联:

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