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666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docx

五年级下册数学12单元导学案朱坡小学

《轴对称图形》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梁冬琴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学会运用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难点预测

重点:

探索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难点:

利用对称轴找出和原点的对应点,继而正确地画出轴对称图

时间预设

导学:

2分钟自学:

15分钟互学:

10分钟评学:

12分钟

整理导学案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1、数学王国真神奇,让我们一起走进图形的世界!

欣赏教材第2~3页的美丽的图案,我发现第3页上面的六个图形都是图形,我能分别画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我还见过一些轴对称图形,它们是。

3、我明白了: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对折,两侧的图形能,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自学

自主学习:

先阅读教材第3~4页的例1、例2,再完成下列各题,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做上记号。

1、我发现例1中的图形是图形,中间红色的直线是它的。

2、我发现了点A和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点B和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小格,点C和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小格。

3、我还发现了把点A和点A′连起来和对称轴是垂直关系,点B和点B′连起来点C和点C′连起来都和对称轴是关系。

我明白了:

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们把点A、B、C在数学上叫它原点,A′、B、C对应点。

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个知识:

原点和对应点到对称轴的,它们的连线和对称轴成关系。

4、我会用这些知识来画轴对称图形,我能独立完成例2中的轴对称图形。

5、我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我明白了:

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先要标好原点,再找出原点的对应点,最后画出连线。

合作探究: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议一议: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

2、画轴对称图形时,如何找对应点?

怎样才能画得又快又好?

 

暴露问题:

各小组将群学还未解决的问题或认为解决有困难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互学

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拓展提升。

四、评学

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题。

3、完成教材练习一第2题。

4、完成教材练习一第5题。

教师寄语:

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旋转》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王非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

目标

1、我能通过观察明白旋转的含义。

2、通过探索我能理解旋转的特征。

3、我会画出平面图形绕一点旋转90°后的图形。

重、难点预测

重点:

旋转的特征和含义。

难点:

根据旋转的特征画出平面图形绕一点旋转90°后的图形。

时间预设

导学:

3分钟自学:

17分钟互学:

12分钟评学:

8分钟

整理导学案:

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你见过生活中哪些旋转现象?

生活中这么多旋转现象,那么你知道旋转的特征吗?

你会画旋转图形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旋转》。

请你再次明确学习目标。

期待你的出色表现。

二、自学

自主学习:

先阅读教材第5页例3、例4,再完成填空,把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用红笔做上记号。

1、理解旋转的性质和特征。

(1)我会观察:

钟面指针旋转后有什么变化?

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2)思考:

图形旋转之后变了,没变。

2、探索旋转图形的画法。

(1)结合图形,根据书中两位同学交流的话,了解找A点的对应点的方法。

先过O点做OA'于OA,点A′与O点的距离应该是格。

(2)自主探究,找出B点的对应点。

过O点做OB'于OB,点B'与O点的距离应该是格。

(3)完成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完成在书本上)

3、在书后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ABCD,并画出绕A点旋转90°之后的图形。

合作探究:

1、两人小对子:

针对自研成果及自我发现进行交流,并相互给予等级认定。

2、小组共同体:

(1)组内对疑问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2)组长负责,结合展示方案做好展示准备。

暴露问题:

各小组将群学还未解决的问题或认为解决有困难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互学

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拓展提升。

四、评学

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4题。

3、在书后方格纸上自主设计一个平面图形并画出绕图中一点旋转90°的图形。

《欣赏设计》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梁冬琴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能发展我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我参与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培养审美情趣。

重、难点预测

教学重点:

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难点:

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审美情趣。

时间预设

导学:

2分钟自学:

15分钟互学:

10分钟评学:

12分钟

整理导学案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1、图形的世界真奇妙,利用图形的变换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

在前几节课中,我已经学会了,和三种图形变换。

2、我能介绍自己收集的图案是怎样设计的。

二、自学

自主学习:

先阅读教材第7页,先观察分析,再动手设计,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做上记号。

1、在铜镜的图案中是把其中的一幅图形变换了3次;在花边图案中是把其中的一幅图形连续变换而成。

2、我手中的这幅图案是通过变换来的。

我明白了: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周围许多美丽的事物和图案都是利用、和变换而来的。

我发现看似神奇、复杂的美丽图案其实都是由简单的图形变换而来的,我也会设计图案啦!

3、

(1)我把

连续平移2格。

(2)我把

进行对称变换设计出了板报栏目的花边。

4、看我的!

我能综合应用两种或三种变换设计出更美丽的图案!

我明白了:

只要我们睁开智慧的双眼,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数学知识其实很简单,也很有趣。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图形变换带来的魅力,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数学!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交换收集的图片及作品,交流讨论:

1、互换收集的图案,说出图案是经过什么变换拼组而成的?

 

2、我们能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

 

3、用多种变换合作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看谁的设计更有创意!

 

暴露问题:

各小组将群学还未解决的问题或认为解决有困难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互学

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拓展提升。

四、评学

1、完成教材练习一第3题。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7题。

3、我是小小设计师:

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并解说你的图案是如何变换而来的。

  教师寄语:

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因数和倍数》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邹吉年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肢体语言

班级

(1)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知道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

2、我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我明白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的。

重、难点预测

重点:

找一个数因数的个数和一个数倍数的个数的方法。

难点:

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时间预设

导学:

2分钟自学:

15分钟互学:

10分钟评学:

12分钟整理导学案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1、观察主题图,我会列式计算:

()×()=()

()×()=()

2、根据规2×6=12我会填一填:

()和()是()的因数

12是()的倍数,也是()的倍数。

通过填一填我发现了

二、自学

1、阅读教材12页内容,把自己有疑惑的或要掌握的用红笔圈起来。

2、探究例1、例2。

例1:

18的因数有:

我是这样找的:

18=1×18

=2×9

=……

例2:

你能找到2的倍数吗?

它的倍数有多少个?

我是这样找的:

2×1=22×2=42×3=62×4=82×…=…

我明白了: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的,最小的是(),最大的是();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的,最小的是(),()最大的倍数。

我还会用集合图表示呢:

18的因数18的倍数

 

三、互学

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拓展提升

四、评学

a)完成任务13页、14页“做一做”

b)完成教材练习二1、2题

c)发展题:

(1)因为0.8×10=8,所以8是0.8的倍数,0.8是8的因数。

这样说对吗?

为什么?

(请参看教材12页下“注意”)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的10,它的最小倍数也是10,这个数是(),为什么?

五、合作展示

d)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神速,最勇敢,展示最精彩!

e)展示时一定站在聚焦处,展示的最完整!

评价:

(注:

全对的可得五个星)

 

《因数和倍数》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邹吉年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知道因数、倍数的意义。

2、我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重、难点预测

重点:

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难点:

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时间预设

导学:

8分钟自学:

12分钟互学:

8分钟评学:

11分钟整理导学案:

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1、20的因数有:

20的倍数有:

我知道: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的,最小的是(),最大的是(),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的,最小的是(),()最大的。

2、0.5×10=5,所以0.5是什么的因数,5是0.5的倍数,这样判断对吗?

为什么?

我明白了: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

(一般不包括0)

二、自学

1、自主学习,完成教材15页~16页4、5、6题,做在教材上,把不会做的用红笔做上记号。

2、合作探究:

借助教材提供的意义等说一说:

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对吗?

我明白了:

暴露问题:

各组将群学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有疑惑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互学

展示,全班交流。

四、评学

找因数和倍数:

18的因数有();

11的因数有();

18的倍数有();

11的倍数有();

25的倍数有();

7的因数有();

25的因数有();

7的倍数有()。

我是这样找18的因数的()。

我是这样找18的倍数的()。

20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的最小倍数是1.

五、合作展示

看一看,哪个小组做得最棒,书写格式最精美!

评价(做全对的得五个星)

 

《2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梁冬琴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2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预测

重点:

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找出2的倍数的特征。

奇数、偶数的含义

难点:

经历探索2倍数特征的过程,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

时间预设

导学:

3分钟自学:

14分钟互学:

10分钟评学:

12分钟

整理导学案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1、观察教材第17页情境图,进电影院看电影时,电影院的入口处按座位号分单号入口和双号入口,我知道“双”就是个的意思。

2、通过观察,我发现座位号是的同学从双号入口进。

二、自学

自主学习:

先阅读教材第17页再完成下列各题,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做上记号。

1、座位号为2,4,6,8,10…

2=1×2

4=2×2

6=()×2

8=()×2

10=()×2

……

我发现:

这些数都是2的倍数;

我还发现:

这些数的个位上是0,2,

通过验证,我明白了:

个位上是0,2,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判断下列各数是否是否是2的倍数。

102,317,718,105,96,803,30,129.。

3、通过自学,我知道了:

自然数中,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叫做奇数。

我也举出几个奇数和偶数的例子吧:

合作探究: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

1、2的倍数的特征是: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关键看这个数的位上的数。

2、判断:

(1)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2)0不是偶数。

()

(3)2的倍数都是偶数。

()

暴露问题:

各小组将群学还未解决的问题或认为解决有困难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互学

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拓展提升。

四、评学

1、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题。

3、完成教材练习三第2题。

4、完成填空:

(1)2的倍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2)一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都是()数。

教师寄语:

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5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王非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

目标

1、我能通过观察5的倍数找到5的倍数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我知道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3、根据特征我能又快又准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重、难点预测

重点:

5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

准确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时间预设

导学:

4分钟自学:

15分钟互学:

12分钟评学:

9分钟

整理导学案:

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游戏导入:

根据学生座位按顺序报数,数到5的倍数的同学不能报出声,只能拍一次巴掌。

犯规的同学要学一种动物的叫声。

同时同学们把这些5的倍数记下来。

刚才我们通过游戏找到了一些5的倍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

请你再次明确学习目标。

期待你的优秀表现。

二、自学

自主学习:

先阅读教材第18页内容,完成表中的涂色和填空以及“做一做”,把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用红笔做上记号。

观察表中涂色的数,看看有什么规律?

我知道:

个位上是和的数,是5的倍数。

完成“做一做”

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

思考: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收获?

个位上是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合作探究:

两人小对子:

针对自研成果及自我发现进行交流,并相互给予等级认定。

小组共同体:

(1)组内对疑问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2)组长负责,结合展示方案做好展示准备。

暴露问题:

各小组将群学还未解决的问题或认为解决有困难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互学

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拓展提升。

四、评学

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3题。

小对子合作一个同学说数,另一个同学判断是不是5的倍数。

然后再交换。

2、把下列各数按要求进行分类

193665785087

13543290102521

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

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王非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

目标

1、我能通过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我能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又快又准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通过学习我能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由“观察——猜想——验证”的思维过程。

重、难点预测

重点:

3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

在学习中体会“观察——猜想——验证”的思维过程。

时间预设

导学:

3分钟自学:

14分钟互学:

13分钟评学:

9分钟

整理导学案:

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1、对下面各数按要求进行分类。

1625405310074211265332350467

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2、找出30以内3的倍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

现在我们将搭乘“智慧号”轮船开始我们知识旅行,你准备好了吗?

二、自学

自主学习:

(开始起航)观察刚才找出的3的倍数,想一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再仔细阅读书中19页的内容,有疑问的用红笔做上记号。

到达第一港口:

1、试猜想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2、通过观察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

到达第二港口:

加油!

1、把3的倍数各个位上的数加起来,计算它们的和。

2、观察这些和,对3的倍数的特征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了。

3、试举例较大的数进行验证你的发现:

如:

3×49=3×166=…

到达第三港口:

就要到达终点了,加油

1、通过刚才的验证你发现了什么?

2、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

3、完成教材19页做一做第1题.

合作探究:

3、两人小对子:

针对自研成果及自我发现进行交流,并相互给予等级认定。

4、小组共同体:

(1)组内对疑问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2)组长负责,结合展示方案做好展示准备。

暴露问题:

各小组将群学还未解决的问题或认为解决有困难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互学(抵达终点,你最棒!

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拓展提升。

四、评学

1、完成练习三第4题。

2、完成练习三第6题。

3、完成练习三第7题。

4、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质数和合数》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邹吉年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知道质数、合数的意义。

2、我能体会质数和合数的不同含义。

重、难点预测

重点:

质数、合数的意义

难点:

质数、合数的区别。

时间预设

导学:

2分钟自学:

15分钟互学:

10分钟评学:

12分钟整理导学案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1、我学过找一个数的因数个数了,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最小的是()最大的是它的()。

2、分别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3、看这些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

二、自学

1、阅读教材23页内容

2、把看懂的讲给对子听,不懂的用红笔做上记号。

3、小组合作

()只有1个因数,()只有两个因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在教材23页表中。

我明白了:

一个数(),

一个数()。

1不是()也不是()。

我会做:

在17,22,29,35,37,87,93,96中

质数有(),合数有()。

三、互学

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我会总结20以内质数有()个,它们分别是。

四、评学

1、完成24页例1,做一个质数表:

2、我能行:

我还能将100以内的25个质数编成儿歌

二三五七一十一

十三十九和十七

二的后面()和()

()()四十一

还有()和()

五三()()

六的后面还有()

七一()和()

八()八()九十()

五、合作展示

看谁的质数儿歌编得最好。

评价:

注:

最精最美的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