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723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docx

内蒙古自治区省情省貌事业单位考试必备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一、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

经纬度西起东经97°12′,东至东经126°04′,横跨经度28°52′,相隔2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公里;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

3%,居全国第3位。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21公里。

二、自然地理

1。

地质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

以北42°为界,可分为两个I级大地构造单元。

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

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蒙古存在着两个全国著名的Ⅱ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

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2.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米。

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

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

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全区高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53。

4%,山地占20。

9%,丘陵占16。

4%,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

8%。

3。

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

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

年总降水量50~450毫米,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

东部的鄂伦春自治旗降水量达486毫米,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额济纳旗为37毫米。

蒸发量大部分地区都高于l200毫米,大兴安岭山地年蒸发量少于1200毫米,巴彦淖尔高原地区达3200毫米以上。

内蒙古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3400小时以上。

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原达50天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一般在l0天以下。

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4.水文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l000余条,祖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

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有258条。

有近千个大小湖泊。

全区地表水资源为671亿立方米,除黄河过境水外,境内自产水源为37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的1.67%。

地下水资源为300亿立方米,占全国地下水资源的2。

9%。

扣除重复水量,全区水资源总量为518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2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l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4。

4l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

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5%,人均占有水量8420立方米,为全区均值的3。

6倍。

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5%,其中除黄河沿岸可利用部分过境水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5。

地表水

内蒙古自治区平均地表年径流量约291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总量的78%;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总量的22%。

由于河川径流受大气降水及下垫面因素的影响,年径流量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也不平衡,局部地区水量富而有余,而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同时,河川径流年内分布不均,年际间变化比较大。

年降水集中在6~8月,汛期径流量占全区径流量的60~80%。

历年间径流量大小不匀,相差很大。

年径流量最大与最小的比值,东部林区各河流为4~12;中部各河流为6~22;西部地区各河流高达26以上.此外,从区外流入自治区境内的河川径流量有330。

6亿立方米,其中黄河入境的平均年径流量315亿立方米,额济纳河8。

4亿立方米。

6。

地下水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平均资源量为254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13亿立方米,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44%。

其中河川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7l%。

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72亿立方米,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后,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的56%。

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受大气降水、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平原多、山丘区少和内陆河流域更少的特点。

自治区平原区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后的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在5。

9~6。

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为山丘区地下水平均水资源模数的2。

2~2。

7倍。

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

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因而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只是在内陆闭合盆地的平原或沟谷洼地,地下水才比较富集。

全区按自然条件和水系的不同,分为:

大兴安岭西麓黑龙江水系地区;呼伦贝尔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大兴安岭东麓山地丘陵嫩江水系地区;西辽河平原辽河水系地区;阴山北麓内蒙古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阴山山地、海河、滦河水系地区;阴山南麓河套平原黄河水系地区;鄂尔多斯高平原水系地区;西部荒漠内陆水系地区.

7。

土壤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其性质和生产性能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根据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属性,分为9个土纲,22个土类.在9个土纲中,以钙层土分布最少.内蒙古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

8.植被

内蒙古境内植被由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等不同植物种类组成.植物种类较丰富,已搜集到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计2351种,分属于133科,720属。

其中引进栽培的有184种,野生植物有2167种(种子植物2106种,蕨类植物61种)。

植物种类分布不均衡,山区植物最丰富。

东部大兴安岭拥有丰富的森林植物及草甸、沼泽与水生植物。

中部阴山山脉及西部贺兰山兼有森林、草原植物和草甸、沼泽植物。

高平原和平原地区以草原与荒漠旱生型植物为主,含有少数的草甸植物与盐生植物.内蒙古境内草原植被由东北的松辽平原,经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和内蒙古高原到阴山山脉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其中:

草原植被包括世界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等。

荒漠植被主要分布于伊克昭盟西部、巴彦淖尔盟西部和阿拉善盟。

主要由小半灌木盐柴类和矮灌木类组成,共有种子植物1000多种。

植物种类虽不丰富,但地方特有种的优势作用十分明显。

三、自然资源

在内蒙古辽阔富饶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广阔的水面、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无尽的矿藏资源。

据估算,全区近300个大小城镇国有土地资源产量在2000亿元以上,全区矿产储量潜在价值(不含石油、天然气)达13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

1。

农业资源

内蒙古现有耕地549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

24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倍,实际可利用的耕地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

内蒙古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东和以南。

河套、土默川、西辽河、嫩江西岸平原和广大的丘陵地区,有适于农作物生长的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等多样性土壤地带和可利用的地上地下资源,从而形成自治区乃至我国北方的重要粮仓。

内蒙古农作务多达25类10266个品种,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蜜瓜、黑白瓜籽等许多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品种,其中莜麦、荞麦、华莱士瓜颇具盛名.还有发展苹果、梨、杏、山楂、海棠、海红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条件。

2.畜牧业资源

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

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内蒙古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盖6个著名大草原,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饲用价值高、适口性强的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披碱草、野燕麦等禾本和豆科牧草非常适于饲养牲畜.从类型上看,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裕,牧草种类繁多,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适宜于饲养大畜,特别是养牛;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营养,适于饲养马、牛、羊等各种牲畜,特别宜于养羊;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良放牧场地;西部的荒漠草场很适合发展骆驼.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等优良畜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

3。

森林资源

内蒙古森林总面积约1406。

6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全国第二位,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

森林覆盖率达13.8%,高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森林总蓄积量11。

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

树木种类繁多,全区乔灌树种达350多种。

内蒙古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区林地活立木蓄积量的3/4以上,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这里盛产的兴安落叶松、白桦、黑桦等,均为著名的的优质林木。

此外,在罕山、阴山、贺兰山等山地也生长着成片的天然次生林.罕地区的云杉、油松、柞木、山杨林;大青山、乌拉山、蛮汉山的山杨、白桦林;贺兰山的云杉、松树林以及大青沟阔叶林等,都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

人工林也是内蒙古森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全区人工林保存面积达237万公顷,比解放前人工林面积增长52倍。

1978年开始进行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和“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使全区平原农业一半左右的农田实现林网化,牧区草原建设也得到林木保护。

4.水资源

内蒙古水资源总量为515.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58条,较大的湖泊有295个,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0毫米~500毫米。

全区淡水面积85。

7万公顷,可利用水面为51.1万公顷,已利用的水面有49。

5万公顷.发展淡水养殖前景广阔.饲养的主要鱼种有鲤、鲫、鲢、鳊等十几种,尤以黄河鲤鱼最为著名.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养鱼户发展到2600余户,从事渔业人口已达1。

5万人.

5。

野生动植物资源

内蒙古各类植物2351种,其中野生植物2167种,引种栽培的有184种。

这些植物已分属于133科,720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的有24种。

野生植物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十几类。

纤维植物有樟子松、落叶松、大叶草、芦苇、红柳等70多种。

中草药有人参、天麻、麻黄、肉苁蓉、柴胡、甘草等500多种.榛子、山杏、金莲花、松籽等几十种植物的种子是榨油的好原料.酿造的重要原料有越桔、笃斯、悬钩子、山樱桃等。

几十种食用植物中尤以猴头、口蘑和发菜最负盛名。

内蒙古兽类分属于24科,有114种,占全国兽类450种的25。

3%。

兽类中具有产业价值的50余种,珍贵稀有动物10余种。

鸟类分属于51科,有365种,占全国鸟类的31%.被列入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兽类和鸟类共同49种。

蒙古野驴和野骆驼属于世界上最珍贵的兽类,驯鹿是内蒙古特有的动物,还有百灵鸟是自治区区鸟。

全区有啮齿动物54种,约占全国种数的1/3,多属害兽。

6。

矿产资源

内蒙古是我国矿床类型比较齐全的省区之一。

现已发现各类矿床4100多处,种类达128种.已探明储量并上储量平衡表的有83种,其中能源矿两种,金属矿32种,非金属矿49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中,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7种,前3位的有22种,居全国前5位的有41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56种。

全区现有大型矿产地106个,中型矿产地177个,小型矿产地501个.铌、锆、稀土、冰洲石、煤、铬、锌、钽、铍、铅、萤石、砷、蛭石、锡、硅藻土、珍珠岩、铁、铜、银、钨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特别是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

内蒙古已探明的黑色金属矿主要有铁、锰、铬,其中铁矿资源最丰富,目前已发现大小铁矿产地254处,累计探明储量17。

12亿吨,居全国第9位,储量集中于包白和集二两条铁路沿线。

其中白云鄂博以富有铁和稀土等多种金属共生矿而成为世界罕见的“宝山”。

铬铁矿探明储量18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

已知锰矿产地35处,储量31。

4万吨,居全国第15位。

有色金属资源已上储量表的矿种有铜、铅、锌、铝、镍、钴、钨、锡、铋、钼10种,其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6种,矿产地102处.贵重金属资源,全区共发现金矿床、矿点200余处,探明储量的原生金矿产28处,保有各类黄金储量127吨。

银矿产地23处,累计探明储量4749吨,保有储量4141吨.冶金辅助原料资源,非金属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64处,其中铸型用砂、铁矾土、萤石储量居全国前三位。

化工原料资源有硫铁矿、湖盐、芒硝、天然碱等11种,其中天然碱、硫铁矿、芒硝、砷、泥炭、溴在全国储量排序中居前5位。

达拉特旗芒硝矿储量34亿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芒硝矿之一.建筑原料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石棉、石墨、石膏、石灰石等15种.其中蛭石、冰洲石储量居全国首位,石膏、砖瓦粘土储量居全国第2位,耐火粘土、云母储量居全国第3位,石墨居全国第5位。

7。

煤炭资源

内蒙古含煤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

截止1993年底,共发现煤田318处,累计探明储量2253亿吨,仅次于山西省,居全国第二位;远景储量在1万亿吨以上,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位。

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有67个旗县储有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的22%。

其中100亿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田有5处,10亿吨~100亿吨的大型煤田有11处。

2007年8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境内发现一处煤田,预测资源量超过50亿吨。

国土资源部公布消息说,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查明和预查煤炭资源储量达到6583.4亿吨,超过山西省,居全国第一位。

四、人文历史

1。

政区沿革

内蒙在唐朝的时候是突厥的地域;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

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召开,会议决定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日,民族区域自治在全国第一个得以实现,时辖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兴安、锡林郭勒、察哈尔盟,计32个旗、1个县、3个县级市,面积54万平方公里。

自治政府驻王爷庙。

1949年1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自治政府迁址张家口。

1949年9月19日,以国民党高级将领、绥远省代省长董其武为首的19人率部举行起义,其后,成立绥远省人民政府。

1954年3月5日,内蒙古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绥远军政委员会、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呼和浩特市)联合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从3月6日起,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呼和浩特市。

1955年7月30日,将热河省敖汉、翁牛特、喀拉沁旗和赤峰、宁城、乌丹县划归自治区昭乌达盟.1956年4月3日,将甘肃省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增设巴彦淖尔盟,以原自治州和自治旗的行政区域为盟的行政区域.1969年7月5日,将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分别划归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将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分别划归宁夏和甘肃,1979年5月30日又重新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全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下辖16个县级市、17个县,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

2.人口

人口保持较低增长。

2006全年出生人口23。

58万人,人口出生率9.87‰;死亡人口14.12万人,人口死亡率5。

91‰;人口自然增长率3.96‰,比上年下降0。

66个千分点。

年末全区总人口2392。

35万人,比上年增加5。

9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423.83万人。

城镇人口1163。

6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48。

6%;乡村人口1228。

7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51。

4%。

男性人口1231。

30万人,女性人口1161。

05万人.在总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64.3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为6。

87%,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

3.民族

全区共居住有49个民族。

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有回族和满族;人口在l万以上的有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人口在1000以上的有鄂伦春族、壮族、锡伯族、俄罗斯族;人口在1000以下的有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布依族等38个民族。

2001年,汉族人口1843.7万人,蒙古族人口404。

08万人,满族人口48.1万人,回族人口20。

8万人,达翰尔人口7。

5万人,鄂温克人口2。

6万人,鄂伦春人口0。

4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共40。

66万人.

五、民族文化

1。

安代舞

安代流行内蒙古,起源于库伦旗。

传统安代以唱为主,伴以舞蹈动作,是科尔沁“博”治病的一种方式,带有迷信色彩。

1949年以后,逐渐变为自娱性民间舞蹈,经过不断完善与发展,由民间进入剧场,成为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

2。

内蒙古民歌

《嘎达梅林》、《达那巴拉》、《那木斯来》、《劳工之歌》等;赞美故乡、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的歌,如《诺恩吉雅》、《母亲的恩情》、《金姐》等;哀歌、格言歌、摇篮曲、讽刺歌,如《波茹莱》、《都吉娅》、《丁格尔大喇嘛》等,仪式歌包括祭祀歌、安代歌、婚礼歌、宴歌、酒歌等,如《四季》、《金珠尔玛》、《篝火歌》等;反映妇女生活的歌,如《万梨》、《高小姐》、《德力格尔玛》等;情歌,如《韩秀英》、《达古拉》、《金叶玛》等.

3。

鄂尔多斯婚礼

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

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

因此,鄂尔多斯婚礼广为传颂,驰名中外,它的许多健康的内容,优美的情节,至今还保留着,沿用着。

4。

传统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主要部分.首饰是蒙古族妇女逢年过节、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平时牧区妇女不戴帽子,常用红、绿绸缎缠头。

蒙古袍是牧民喜爱穿的衣服。

袍子宽大,长袖高领,钮扣在右侧,衣边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色因人而异.腰带是穿蒙古袍时,扎腰用的长带,多为绸、缎布料,颜色与袍色协调.男子扎腰带,把袍子向上提,显得精悍潇洒.而女子则把袍子向下拉展,显得苗条矫健.牧民穿的靴子有两种,一种叫蒙古靴,靴头尖向上翘,靴腰长有图案,四季都穿。

另一种叫马靴,圆头长腰,结实耐用。

5。

民族风情

那达幕大会:

即游艺、联欢的意思,源于七百年前。

那达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热闹非凡,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赛马、摔跤、射箭。

多在草原牛羊肥壮、稻谷飘香的8月份举行。

蒙古包:

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

一般高七八尺,宽丈余,先用木杆、牛皮订成网状方架数片,然后连成园仓式,再用园木组成伞形园顶,顶中央有一个圆形天窗,晴启阴合,用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最喜欢的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最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祭敖包:

这是蒙古族传统的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

“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

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

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献哈达:

哈达以白布帛或丝绸为主,长短不一,一段约一尺二寸至一尺五寸长,两端有丝脱出,约半寸许,其长短均视被交者和场合而定。

献哈达是蒙古族迎送客人、馈赠礼品、年节交往中的礼节,有时还伴随吟唱和祝词,更染敬重的气氛。

手扒羊肉:

蒙古语称手扒羊肉为“布和力麻哈”。

是草原上蒙古民族简便实惠的待客食品。

做法是刚屠宰后的羊,挑选好的部位,(头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锅,原汁清煮。

羊吃草原上的五香草,调味齐全,不加任何调味品,只要掌握清煮技术,就能做得美味可口。

在食用时不用餐具,用手扒着吃。

蒙古族敬酒:

蒙古族斟酒敬客最考究,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

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洁白的哈达上,唱起感人的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理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万不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谢绝主人的敬酒,否则他会认为您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交朋友、不能以诚相待.

6。

特色活动

内蒙古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

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

那达慕开始以单纯的歌舞娱乐形式为主,后来增添了摔跤、射箭、赛马等比赛项目,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尝奶茶、还可以参与到骑射歌舞等节目中,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祭敖包活动一般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举行,敖包,蒙古语为“堆子”,是用石头垒成的一座圆锥体的台子,上面竖着悬挂有经幡的旗杆和树枝.在祭典结束后,还将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等活动。

篝火节是内蒙古北部鄂伦春族人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6月18日,鄂伦春人会燃起篝火,并集体围绕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乐通宵。

六、行政区划

呼和浩特市:

回民区、新城区、玉泉区、赛罕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