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927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

《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诸葛氏家书家规.docx

诸葛氏家书家规

诸葛氏家书家规

来源: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时间:

2015-06-0308:

11

  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位及蜀国军师、丞相,政务繁忙,但他不忘教诲子孙、外甥,《太平御览》、《诸葛亮集》中收录其《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外甥书》等家书,后人统称为“诸葛亮家书”。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诸葛后裔在长期秉承祖德家风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一套完备且十分严格的家规家训,并刊载在《宗谱》卷首,以此树立族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被称为诸葛氏《家规》。

诸葛氏《家规》最早形成于宋元,完善于明清,共计15条,内容涉及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从修身立德,课书学艺,为人处事到男子冠礼、婚姻丧事、敬宗祭祖、父祖忌辰、家庭伦理、田产维护,乃至言行举止、生活细节等都有严格规定,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并且订有罚则,便于执行。

这些家规,对于调节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贫富关系、凝聚家族、和睦乡里、规范子孙操行,具有相当大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诫子书》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原文: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③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④,险躁则不能治性⑤。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⑥,多不接世⑦,悲守穷庐⑧,将复何及!

  【注释】

  ①行:

行为作风。

  ②淡泊:

恬静寡欲,不图功名富贵;生活简朴,不追求享受。

  ③宁静:

心情安静,专心致志。

  ④淫慢:

放纵轻浮。

励精:

振奋精神,精益求精。

  ⑤险躁:

浮躁,不冷静;治性:

陶冶情操。

  ⑥枯落:

干枯衰落,此指年老力衰,学无所成。

  ⑦接世:

接触社会。

  ⑧穷庐:

简陋的房屋。

  释义:

一个德才兼备者的操行,以静心来修炼性情,以恭俭来涵养品德。

做不到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志向,做不到平和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学习需要心静,成材必须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可能学有所成。

年龄会同时光一起逝去,意志会随岁月一天天消磨,最后精力衰竭而学识无成,大多不被社会所用,到那时悲哀地守着没有前途的家,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解读:

  这篇文章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全文短短八十六字,阐述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葛亮写此书,以古代贤者所应具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素质要求谆谆告诫他的儿子。

他以政治家的胸襟和眼光,结合切身经验,要求子孙从修身养德做起,励志勤学,为将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做好准备。

诸葛亮在信中指出,“淡泊”、“宁静”是陶冶高尚情操、树立远大志向的前提。

他还阐明了学习与成才的关系,肯定了才能和学业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

诸葛亮还突出强调了“淫慢”与“险躁”是养性励志的大敌,从而更加肯定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最后,诸葛亮特别告诫子孙不要蹉跎岁月,虚度年华,要努力“接世”,经世致用,否则会老大徒伤悲,后悔莫及。

诸葛亮在这封家信中的话,都是从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至今仍具有非常积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被许多人视为座右铭。

  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

“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诸葛裔孙们宁静务实,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明清两代,诸葛村出进士5人,举人11人,官吏50多人,其中,仅正七品以上的官员就有知县13人,京官及州府道官员10人,《兰溪县志》上列传的有16人,列入人物传略的23人。

他们继承先祖遗风,公而明察,廉而生威,勤于职守,廉于自律,不受不污,甘守清贫,留下难得的官声和政绩,赢得了后人的景仰和赞颂。

从历史资料中得到考证,诸葛后裔中没有出现过一名贪官;近30多年来,村中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

  诸葛亮晚年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诸葛村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幼稚孩童都能熟记于心。

它是当地诸葛小学的必修课,村民们家贴的对联,往往都是其中的名言警句。

《诫子书》不光是诸葛氏家训,也是中国传统家规中的瑰宝,给后人以深刻的教育启迪。

《又诫子书》

原文: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

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释义:

设酒宴客,是为了合乎礼节,表达感情,从而使身心舒适,以恢复人的本性。

而礼节尽到,客人退席,这便是最大的和谐与快乐了。

倘若主人的情意未尽,客人也还没有到疲倦的程度,可以续饮,但不能醉到神志不清的地步。

  解读:

《又诫子书》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教子饮酒合礼致性思想,可以说这是专门就事议事,因酒谈礼,他把设酒摆宴当作一种公关礼仪活动,并希望以酒为媒介,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调节人际关系。

诸葛亮在这篇家书中追求中和之美,认为饮酒太过和不及都不好。

《诫外甥书》

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①,慕先贤②,绝情欲③,弃凝滞④,使庶几之志⑤,揭然有所存⑥,恻然有所感⑦;忍屈伸⑧,去细碎⑨,广咨问,除嫌吝⑩,虽有淹留⑾,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⑿,徒碌碌滞于俗⒀,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⒁,不免于下流⒂。

  【注释】

  ①志:

志向。

高远:

高尚,远大。

  ②先贤:

古代的圣人。

  ③情欲:

人的欲念,这里指贪欲。

  ④凝滞:

牵掣、障碍。

  ⑤庶几:

古时对贤能者的称呼。

这里是几乎接近圣贤的意思。

  ⑥揭然:

明白、昭示。

  ⑦恻然:

心有所动。

  ⑧屈:

挫折。

伸:

顺利。

  ⑨细碎:

琐碎纷杂。

  ⑩嫌吝:

憎恶、不满意。

这里指怨天尤人。

  ⑾淹留:

停留。

  ⑿慷慨:

开阔,高昂。

  ⒀俗:

庸俗、世俗。

  ⒁窜伏:

混杂。

  ⒂下流:

指没有出息、缺乏教养。

  译文:

志向应当建立在远大的目标上,敬仰和效法古代的圣人,并绝私情杂欲,撇开牵掣、障碍,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

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

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碌碌无为地陷身在世俗中,无声无息地被欲念困扰,永远混杂在平凡的人群中,就难免会变成没教养、没出息的人。

《诸葛氏家规》摘编

   第七条 孝为百行之原,本原一亏,则他端俱无足取。

族中弟子倘有忤逆父母及游荡、贪饮,不顾父母之养者,重责示警;仍革出祠然止。

能奉养父母而不能爱恤弟兄,犹然不孝也。

  释义:

孝行是百行的本原,本原一亏损,那么其他方面全不足取了。

家族中的弟子,如果有违背父母以及游嬉浪荡,贪杯饮酒,不顾及赡养父母的,要加重处罚警示,到革出祠堂为止。

能够赡养父母却不能爱护体恤兄弟的,也是不孝。

  第八条 凡子弟资性聪敏者,舞勺(舞勺,古代儿童时所学的一种乐舞。

勺,即籥,一种管乐器。

后以“舞勺”为童年代称。

编者注)时便当择师友,课读书,长辈稍加优礼。

其有家计不足,而志趣向上者,至亲宜资以成就之。

若钝拙之辈,即当督其耕种、习艺,倘有不事生理,游手游食者,祠中杖儆,仍罚及父兄。

  释义:

凡是资性聪明的子弟,在他们童年的时候,就应当选择老师学友,让他们读书,长辈要给予优待。

他们中有的家庭条件不够好,而本人又志向兴趣向上,亲属应当资助他们来成就他们的事业。

如果有些不很聪明,不善读书,就应当督促他们从事农业,学习手艺,如果有的不从事生计,游手好闲,祠堂中要杖责来起到警示作用,还要处罚到父辈兄辈。

  第九条 子弟倘有奸盗、诈伪、败论圯者,送官正法,仍革出宗祠。

  释义:

凡是子弟中如果有通奸盗窃,欺瞒诈骗,败坏门风的,要送官府按法律处置,仍然要革出祠堂。

  第十三条 博一事,犯国法,误正务,丧心术,坏人品,荡家业,伤天伦召侮辱;失家教,致疾病,成盗贼,为弊多端,为害最大。

吾族素守家规,无此风味。

近为不肖牵引,相习成群,菲不破家,荡产。

宗祠屡加严禁,此风稍息。

嗣后,倘有复蹈前辙,误人子弟者,察出,送官惩治。

其倡首,永革出祠。

  释义:

赌博一事,违犯国法,误了正业,丧失良心,败坏人品,倾家荡产,伤天理,辱人伦,有失家教,导致疾病,变成盗贼,弊病很多,危家最大。

我们家族向来恪守家规,没有这种风气。

近来有不肖子孙将这种习气带进来,相互效仿成群结队,没有不倾家荡产。

宗祠多次加以严禁,这种风气稍有平息。

以后,如果有重蹈覆辙,误人子弟的,一经查出,就送官府惩治。

那些倡导赌博的头头,永远革出祠堂。

  第十四条 祖遗房屋、坟茔、山塘、田地等业,势豪不得霸占,贫户不得侵损。

其可租赁者,必须禀明族长,立扎交租。

倘有恃玩者,以灭祖论。

  释义:

凡是祖上留下的房屋、坟头、山塘、田地等家业,强势的人不得霸占,贫困人家不得侵损。

那些可以租赁的,必须向族长报告,立下租约,按期交租。

如果有把持玩弄的情况,以灭祖来论处。

  第十五条 族中贤能、仕宦及家业丰余者,需要敦睦九族,赈恤贫寡,鼓舞人才,崇祀宗祖,不得欺凌宗族,谋占产业,恃财倚势,任意作为,损坏阴阳两宅。

宜博古征今,思前贤可法,视覆辙可鉴。

作德于前,始发于身。

身之不修,令名失坠,子孙必微!

戒之!

慎之!

  释义:

凡是族中有才能的、做官的以及家产丰富的,需要和族人和睦,赈济贫困孤寡的人,鼓励人才,崇敬祭祀祖宗,不得欺凌宗族人员,阴谋霸占族产,倚仗财势,胡作非为,损坏阴阳两宅。

应当博古征今,想想先贤那些可以效法,看看哪些教训可以借鉴。

当前成就道德必须从自身做起。

自身不修,让名声失落,子孙一定要谨小慎微!

要警戒!

要谨慎!

张崇琛:

诸葛亮所说的"静",是一种精神境界

来源: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时间:

2015-06-0308:

10

  诸葛亮根据自己一生的体会,着重强调了修身和为学都要静的道理。

诸葛亮所说的“静”,实际是一种不含任何杂念的精神境界,只有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才能“致远”,才能对万事万物都有透彻的理解;而一旦时机到来,又可以静中寓动,以静求动,动静相辅而相成,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即所谓“接世”。

与“静”相反的是“躁”,“躁”既有碍修身,也不能治学,而且容易转化为“淫慢”,终至事业无成。

这既是对儿子的厚望,也体现了诸葛亮对后世子孙的严格要求。

而诸葛氏后人对此也心领神会,这篇短短86字的《诫子书》最后竟成了诸葛氏世代流传的家训,便是明证。

  (甘肃省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崇琛)

徐国平:

诸葛亮的从政观,是对其后代潜移默化的影响

来源: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时间:

2015-06-0308:

09

  诸葛亮“忠公体国、拯世济民、廉洁奉公”的从政观,“淡泊宁静、修身养德、励精治性”的人生观,“洁身自好、节俭治家、家教从严”的价值观,在其出山之后的从政生涯和日常行为中,都得以充分的践行。

这既是对其祖德家风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其后代言传身教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嗣子诸葛乔、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诸葛京,以及诸葛氏众多后人,都是其家族风范气节的典型表现。

作为诸葛亮后世裔孙,对其先祖的雄才大略、超群智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朽英名与崇高威望当然倍感荣耀,引以为豪,并以特有的崇敬之情世代敬奉、竭诚祭祀,以先祖的思想品德、家训家风为立身处世的典范,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兰溪市诸葛亮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国平)

周国富:

弘扬廉政文化,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历史优秀文化的传承

来源: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时间:

2015-06-0308:

08

  兰溪市纪委在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挖掘诸葛村的廉政文化资源,建设诸葛廉政教育基地,发挥其廉政勤政教育作用,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建设廉政文化,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历史优秀文化的传承。

提炼优秀廉政文化资源,弘扬优秀廉政文化精神,既是对后人的教育,也是后人应尽的历史责任。

我们要利用好诸葛村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修德律己教育,教育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党性和道德的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正确对待名利和权力,做到慎权慎独、自警自励、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真正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国富)

朱铁志:

时代给每一个有志者以朴素劝慰和真诚告诫

来源: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时间:

2015-06-0308:

09

  “静下心来”是这个时代给每一个有志者的朴素劝慰和真诚告诫。

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

但正如诸葛亮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把眼前的名利看得太重,难免迷失远大志向;把当下的热闹看得太重,难免疏于学习思考,终将行之不远。

  (《求是》杂志社副总编朱铁志)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