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5181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docx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导学案

【课程标准】

★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列举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影电视、文化娱乐、艺术品、文化旅游等对自己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或文艺形式,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 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

正确认识“物质富有,精神贫困”“物质贫困,精神富有”“物质精神都富有”等观点,确信优秀文化作品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前知回顾:

1、文化的力量:

 

2、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二、重点内容探究

(一)感受文化影响

情景创设:

一把锋利而又尖锐的钢刀架到了脖子上……

语文老师:

深深地叹了口气,轻声地念道: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数学老师:

假设脖子上最先碰到的一点为P,坐标为(x0,y0),而钢刀所在直线为y=kx+b,求P点到直线的距离。

英语老师:

一脸无可奈何地看着钢刀,仍旧不停地问:

“Oh,MyGod!

What’sthematter?

Tellmethereason,OK?

生物老师:

大家要用显微镜观察一下在无机物进入有机物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物质交换

物理老师:

等一下,让我们来瞅一瞅,分析一下钢刀现在的受力情况。

呃,钢刀受到自身的重力和肩膀给它的支持力,有脖子给的阻力和陷入脖子内的摩擦力,并且四力保持平衡。

化学老师:

这是一道很好的题目,同学们注意两种情况。

⒈当它是不锈钢制的,即含有Fe,而不含Fe2O3时,它与氨基酸的反应是这个方程式……⒉当它含有Fe2O3时,它与氨基酸的反应则是这个方程式……

政治老师:

我一向信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而现在,我要利用一下唯心主义,那就是──我讲这个刀子不在我脖子上就不在脖子上

探究1:

不同学科的老师为什么有不同的反应?

如果啤酒里有一只苍蝇--

美国人会马上找律师,法国人会拒不付钱,英国人会幽默几句,而德国人则会用镊子夹出苍蝇,并郑重其事地化验啤酒里是否已经有了细菌。

美国人类学家基辛在《当代文化人类学》一书的开篇讲了一则真实的故事:

一位保加利亚主妇招待她美籍丈夫的朋友们吃晚餐。

当客人把盘里的菜吃光后,主妇就问客人要不要再来一盘。

因为在保加利亚,如果女主人没让客人吃饱的话,是件丢脸的事情。

客人中的一位亚洲留学生接受了第二盘,紧接着又吃了第三盘,使得女主人忧心忡忡地又到厨房准备下一盘菜。

结果,这位亚洲学生吃第四盘时竟撑得摔倒在地上了。

因为在他的国度里,是宁可撑死也不能以吃不下来侮辱女主人的。

探究2:

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什么特点?

看《头文字D》,少年模仿飚车害人害己

飙车的学生往往开着改装过的摩托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他们飞车没有什么技巧动作,纯粹是拼命加速,偶尔会提一下车头。

不单是飙车者,连平时开摩托车上学的学生也极喜欢在路上“耍酷摆谱”,开“S”形路线,使后面的汽车措手不及。

这些学生车手觉得开“S”形很好玩很刺激,看起来很洒脱,他们为了在朋友或女伴面前耍威风,便不顾后果地做出这些惊险动作,说是学着大热的电影《头文字D》中车手的特技。

2005年6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13岁的初中生小艺,在一个平静的早晨,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造型,沉醉而安详地从24层高楼坠落,飞进他神往的虚幻世界……

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什么表现?

纽约市市长安东尼奥为治理纽约地铁站里的小偷和抢劫现象,他不是采取暴力的办法,而是在地铁站里不间断地播放贝多芬、莫扎特的古典音乐。

结果地铁站内多发的抢劫、偷盗行为大为减少,发案率创下历届政府中的最低。

回乡偶书二首[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分别体现了的文化的什么特点?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既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可以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力量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_______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

文化如何塑造人生的?

 

三、构建知识体系:

文化影响的来源:

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的表现

感受文化影响

文化影响的特点

四、基础知识必备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五、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注意:

错。

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2、先进健康的文化能塑造健全的人格。

3、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

错。

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六、预习效果检测

(2010高考?

福建卷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

"太精彩了!

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010年高考?

天津卷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

"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2010高考?

广东卷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喜欢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等功利性的目标。

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C.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D.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下列诗词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国家强调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场馆青少年专门活动场所的建设,开展生动的青少年红色旅游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情景教育中健康成长。

据此回答下题。

3.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相对的稳定性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4.下列有关文化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B.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阻碍作用

C.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D.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对个人的成长起作用

5.在“八荣八耻”教育中,北京某中学在圆明园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使命与责任”、“奥运与中国责任”、“航天精神与中国梦”等专题讨论,还为高三学生在这里举行成人仪式。

圆明园承载了国家和民族太多的屈辱,我们必须从废墟与耻辱中站起来!

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去感悟,才能更深入人心。

材料表明()

①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②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文化素质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青年学生需要主动感悟文化的熏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访问大陆期间率家人以中华民族传统祭奠方式拜祭了祖母。

在曾祖父的墓地结束祭拜仪式时,从墓地上捧起一杯黄土包进白手绢中,他说“这是故乡的黄土,我要带回台湾”。

上述事实告诉()

①共同的民族感情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牢固纽带,是任何力量割不断的

②两岸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③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不得人心的

④“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这说明()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8、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③④

9.辨析: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13分)

附:

【过关检测题】

一、选择

1、、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是对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C、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 

D、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很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这段话说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3、下列有关文化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B、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阻碍作用

 C、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对个人的成长起作用

 D、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4.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5、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说明()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6、世界五百强公司都非常注重员工的文化素养以及公司文化的建设,营造一种诚信、尽职、合作的文化氛围,这说明() 

A、员工的素质决定了公司的收益B、文化对经济的重要影响 

C、公司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公司的收益D、这些公司是浪费资源,没多大的效果

7.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君臣之间、主仆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间,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不能平等交往。

这说明  

A.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B.文化影响社会生活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8.短信文化,是以手机短信为载体,手机发送为传播媒介,在各手机用户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现象。

由于在手机上编写、发送短信一般都依靠大拇指的活动,所以被形象地称之为“拇指文化”,经常接发短信的群体也被称为“拇指一族”。

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这说明

A.经济决定文化           B.文化反映经济    

C.文化决定经济           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是因为

A.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B它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

A.潜移默化的影响              B.深远持久的影响

C.积极向上的影响              D.精神世界的影响

11.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谈到他最崇拜的人物是谁时说:

“我最崇拜李冰父子,他们修都江堰的故事,我从小就听,就崇拜。

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找了大量的有关他们修建都江堰的资料。

我回国之初,站在都江堰边,听到澎湃的江潮,想到这是2000多年前的伟业,受到很大的激励。

”林毅夫的话告诉我们:

A.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个被动的过程

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总是不自觉的

C.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个无目的的过程

D.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

2005年5月,鸢都潍坊掀起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

宣传提纲指出,创建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据此回答12-13题。

12.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

市民素质的形成()

A.离不开社会实践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C.也可以是天生的D.家庭教育最重要

13.创建文明城市,必须大力繁荣先进文化。

繁荣先进文化()

①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②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必须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④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虽对各国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不可能消除文化的多样性。

据此回答13-14题。

14.报载,当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的时候,传闻亚洲某国却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表明民族具有()

A.共同风俗习惯B.共同心理素质

C.共同经济生活D.共同节日传统

15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B.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

C.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D.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问题: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17、(2010高考?

福建卷3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向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8分)

   【解析】本题以"两会"提出的人们生活有"尊严"为素材,体现的是党和国家重视民生的民本思想。

本问考查文化模块,知识点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体现为观点评析类。

既要指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还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民本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反作用进行简要分述。

   【答案】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17.材料一:

近年来,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南京市将“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等四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的表决;常州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

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参考答案.

(1)首先,文化生活无处不在;其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

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这一点。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正说明这一点。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文化发展三者的统一,城市建设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凝聚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情景创设:

1.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应把握其主流。

互联网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使人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应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②同时,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一些互联网从业者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因此,互联网从业者应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努力发展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

③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弘扬文化主旋律。

2.青少年应当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深刻认识不良文化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危害性,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其影响的能力,在网络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