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152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声现象DOC.docx

第二章声现象DOC

第二章声现象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5、发声体就是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

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

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

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

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

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

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

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知识应用

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2、太阳上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剧烈的大爆炸,但是我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巨大的爆炸声,其原因是()

A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B真空不能传声

C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听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在一装满水而又足够长的铁管一端敲一下,将耳朵贴在管子另一端的人听到声音的情况是()

A一次声音,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的

B两次声音,声音是从空气空传来的

C三次声音,先听到从水传来的声音

D三次声音,先听到从铁管中传来的声音

4、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时,先用锣槌敲击锣面发声,然后用手按住锣面,锣声一会就消失了,锣声消失的原因是()

A手挡住了锣发出的声音B手使锣面振动加快

C手使锣面振动停止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5、人在闭上双眼时,仍能准确地判断出声源的方位,这是利用()

A回声效应B双耳效应

C骨传导D声音立体效应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7、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8、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4.00s,当时气温是150C,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A14.29sB14.00sC13.71sD无法确定

9、用左手握住一支铅笔,放在眼前约10cm处,用另一只铅笔敲击它,然后把左手中的铅笔用牙齿咬住,再用另一只铅笔敲击它,比较两种不同情况下,人听到的敲击声,声音较大的是()

A用左手握住B用牙齿咬住时

C一样大D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11、声波生命探测仪是一种救援装备.它能灵敏地接收到物体_________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

1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外太空中宇航员需要借助无线电来交谈.这说明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13、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直接谈话,是因为真空________传播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4、“掩

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

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15、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__________能传声;“土电话”表明__________能传声.

16、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__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m/s.

17、甲同学敲击铁管的一端,乙同学伏在铁管的另一端可听到两次响声,若铁管长170m,空气中声速340m/s,测得两次响声相隔0.466s。

(1)敲击铁管的声音从一端由空气传到另一端的时间

(2)铁管传播声音的速度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

1、音调

1)音调:

指声音的高低

2)频率:

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Hz,比如某物体1秒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

3)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4)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人耳能够听到的叫做声音,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为声。

5)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6)音调与发声体的关系:

一般而言,发声体越短、越细、越薄、越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反之,发声体越长、越粗、越厚、越松,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

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

物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越远,响度越小;集中方向传播比分散传播听到的响度更大(比如用喇叭)。

3、音色

1)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

2)决定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

课堂练习

1、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2、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变响度B.改变音调C.改变音色D.减小声音的分散

3、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

A.用力拨动琴弦B.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

C.用力敲打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

4、男低音独唱时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5、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6、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调及响度

7、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8、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晌度

9、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的大小

10、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

“是刘欢在演唱!

”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11、“……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12、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13、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特性(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14、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不能发出声音

B.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

C.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

D.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1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16、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

(1)”“ruai

(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

17、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18、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__很小.

19、人在野外说话,为了使声音传得更远一些,通常将手或者一本书合成喇叭状围在嘴边,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______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

21、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Hz,人类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3、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_________________.高是指___________.

24、在图8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011年7月14日12时10分,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福胜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这些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物体的__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空气_____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

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___________,而响度比蚊子___________.

知识点3声的利用和噪声

1、声音的利用

1)声可以传递信息蝙蝠发出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声呐探测水的深度、水中鱼群及其他水下目标;医生查病时的“闻”,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

2)声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超声波治疗人体结石;超声波使水雾化加湿空气;超声波除尘;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等。

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大污染:

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噪声:

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

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

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

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课堂练习

1、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图_____是乐音的波形图.

2、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

3、如图所示,下面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4、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5、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6、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7、在屋子里说话比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________使原声得到加强的缘故.电视台的录音棚里的吸音壁上有许多楔形物体,是为了_______.

8、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9、噪声是由发声体___________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_______(声源处或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与温度无关

C.音调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D.超声波不是声波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

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真空不能传声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8、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9、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D.不同人说话的响度一定不同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3、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14、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

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17、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18、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主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19、(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而获得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相同

20、海面上有一炸弹炮炸,岸边的人听到两次爆炸声,两次爆炸声间隔10s.则爆炸处离岸有多少米?

(空气中温度为150C,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21、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若声速为340m/s,求:

(1)汽车的行驶速度。

(2)汽车到达峭壁下还需要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