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5518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教案表格式

课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课型

新授

第4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600=300÷50=2×25=

400×5=240÷60=68÷4=

2.笔算:

25×12÷2=25×(12÷2)=

122×÷2=122×(8÷2)=

二、练习指导。

1.练习二第11题。

(1)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积与什么相等?

它的面积如何计算?

(2)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它的底和高的积应该是多少?

(3)学生操作,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2.练习二第12题。

(1)三角形面积如何计算?

(2)学生测量并计算,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13题。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审题。

(2)先求什么?

再如何计算?

怎样列式?

4.练习二第14题。

(1)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

(2)说说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

(注意:

底和高的对应)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练习二第15题。

(1)让学生取出红领巾,提问:

要想求出这个红领巾的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让学生明白:

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只与底和高有关)

(2)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3)学生操作,同桌交流,指名1-2人回答。

6.练习二第16题。

要使学生认识到:

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思考题

提示:

2个大三角形合起来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获得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

课型

新授

第5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回顾平等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学生审题后,同桌讨论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2)汇报小结。

(教师课件演示)

把它分成1个长方形和2个三角形。

把它分成1个平行四边形和1个三角形。

补一个完全一样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教学例7。

(1)出示例7

师:

用117页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注意:

课前准备)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

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

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

(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

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

S=(a+b)h÷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3.作业:

“动手做”

四、全课总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课型

新授

第6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8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熟练应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应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一下梯形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怎样求梯形面积?

二、练习指导。

1.练习三第1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

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

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2.练习三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3题

(1)学生独立审题,师说明什么是横截面。

(2)如何求这个零件的横截面的面积?

(3)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5题

学生操作时注意提醒学生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它的高在哪儿。

5.练习三第6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如何列式?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6.练习三第7题。

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7.练习三第8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你打算如何计算?

有不同的解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三第4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获得了哪些解题经验?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公顷的认识

课型

新授

第7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9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提问: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

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

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2.出示例8

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认识公顷

1.认识公顷的含义

谈话:

100米有多长?

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指出:

这样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2.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

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得出:

1公顷=10000平方米。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提问: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

(到操场)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现在你能估计出我们学校的面积是比1公顷大呢?

还是小呢?

4.单位换算

出示练一练:

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再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小结:

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练习三”第11题。

学生独立审题,指名板演,其他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注意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进行单位换算的。

3.“练习三”第13题。

学生独立审题,提问: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如何求它的底?

你打算如何解答这道题,先要做什么?

四、作业:

练习三第9、12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认识平方千米

课型

新授

第8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10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

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公顷有了哪些认识?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投影出示例9图片)

3.学生看图,并读一读其中的数据和文字。

同学们,图中计量九寨沟,三峡水库、青藏高原和鄱阳湖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积单位啊?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二、认识平方千米

1.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九寨沟,三峡水库、青藏高原和鄱阳湖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绍一下)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板书:

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

介绍:

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长?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

又等于多少公顷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

(学生计算)

4.交流反馈。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

而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练一练。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是如何进行换算的。

(2)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

然后提问:

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

单位是什么?

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指出:

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

学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结果。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16题

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换算成公顷。

2.练习三第14题

学生先和同桌进行交流,然后汇报交流。

3.练习三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练习三第17题

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江苏省的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

学生讨论并交流。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课型

新授

第9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1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

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图纸及七巧板。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情景引入,揭示组合图形的含义。

(1)课件展示:

动物园平面图。

这些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2.揭示组合图形的含义并板书课题。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独立思考,探究多种解题方法。

(1)课件出示:

校园草坪平面图。

算一算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它的面积?

请把你自己所有的想法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

(3)请选择自己的一种想法进行计算。

2.小组合作,交流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

(1)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在组内进行交流。

(2)分组汇报:

展示不同解题思路和方法。

哪个组能给大家介绍你们的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3.比较归纳,揭示优化解题方法。

(1)揭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最常见的“分割法”、“添补法”。

(2)揭示最优的解题方法。

你最喜欢哪种解题方法?

为什么?

小结:

分成的图形越少,计算面积时就越简单,所以我们以后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要学会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4.回顾反思,总结计算方法。

你能说说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一分图形;二找条件;三算面积。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学以致用

(1)21页练一练(先分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进行计算。

(2)出示练习四“第2题”。

2.一展身手:

练习四第1题、4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挑战本领:

练习四第5题、6题。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高。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课型

新授

第10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2.让学生经历发现、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过程,使学生体会用平移的方法转化成规则图形计算面积。

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3.对周围环境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怀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能乐于帮助同伴,愿意与同伴讨论与交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用平移的方法转化成规则图形计算面积。

教学难点

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教具学具

图形、树叶、七巧版、剪刀、颜色笔、卷尺。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练习四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说说你的想法。

2.练习四第8题。

(1)出示中队旗,提问:

如何计算这面中队旗的面积呢?

你需要测量出哪些数据?

(2)同桌交流,在课本上用虚线画一画,选择最佳方法。

(3)指名回答,教师课件演示数据,学生独立完成。

同学们已经能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那么对于下面这样的图形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课件出示例11情景图)

二、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物体表面的面积。

1.先让学生观察平面图,说一说方便计算吗?

要想知道这个湖泊的面积可以怎么办?

2.学生分组讨论:

如何估计出湖泊的面积。

(注意让学生感知到有满格和不满格。

3.指名回答,交流方法。

(1)学生汇报湖泊的面积,并说一说想法。

(2)根据学生回答可以确定湖泊的面积不少于55公顷,不大于91公顷,所在面积大约在55-91公顷之间。

(3)优化方法:

比较不同算法后总结出可以将所有不满格当作半格来看,这样的结果比较接近真实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2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注意:

学生估计的数值可以存在合理的误差。

2.完成22面练一练第2题。

(利用附页方格纸估计,同桌交流。

3.动手操作。

取出课前准备的树叶,在方格纸上描出轮廓,再估计它的面积。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整理与练习

(一)

课型

新授

第11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13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一、回顾整理:

1.出示复习提示:

(1)这一单元你学习了哪些面积公式?

(2)它们各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学生小组活动。

(1)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整理出来。

(2)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交流指正。

二、练习与应用:

1.第1题

先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再比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最后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

随后通过推理,明确图形间的大小关系。

2.第2题。

练习学过的各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可以结合练习让学生再说一说有关的攻势已达到巩固的目的。

3.第3题。

重点要指导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和梯形的画法。

其中,三角形的底与高的乘积应是30;画梯形则应突出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仍然等于30,具体画法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4.第4、5题。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整理与练习

(二)

课型

新授

第12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14课时

教学目标

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熟练地加以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一、回顾整理。

1.出示复习提示:

(1)计算土地面积常用哪些单位?

它们与平方米有什么关系?

(2)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怎样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学生小组活动。

(1)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整理出来。

(2)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交流指正。

二、练习与应用。

1.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第7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再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3.第8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第9题。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

(1)整体面积-石子路的面积;

(2)把小路两边的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底是19m,高是9m的平行四边形,再计算出面积。

5.第10题

让学生明确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就是两条腰的长度,都是8分米。

三、探索与实践。

第12题:

重点要指导高的测量方法。

可提醒学生联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帮助解决高的测量问题。

四、自我评价。

学生完成评价与反思。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校园的绿化面积

课型

新授

第13课时

备课教师

单位

总第15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少复杂的图形面积。

2.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量,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少复杂的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

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量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学校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吗?

人均绿地面积又是多少呢?

如何才能知道呢?

想不想自己来测量下?

二、实地测量。

1.分组准备。

(1)准备好测量工具和记录表。

(2)说说测量方法。

(每所学校的绿地图形不一样,请大家自己安排)

2.实地测量并记录。

学生分组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总分析。

汇总各小组数据,完成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四、回顾反思。

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