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5905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音乐.docx

一年级上册音乐

 

常规教育

教学内容:

一年级常规教育

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课所学内容,学习音乐常规。

教学重难点:

熟悉新环境、认识新朋友。

组织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资源,奖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排队。

带领学生认识音乐教室,组织进教室就座。

3、本课是新学期新生的第一节音乐课,主要教会学生听音乐节奏走路,学会师生问好歌,学会听音乐口令。

二、介绍

1、组织师生进行自我介绍。

学生认识老师,并进行自我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音乐课有趣的学习内容,学生简单了解音乐课内容。

三、教唱歌曲

1、教唱«师生问好歌»、«师生再见歌»。

2、教师范唱。

师生接唱。

欣赏评价学生演唱部分。

进行动作的编排。

四、组织下课

1、放音乐《玩具进行曲》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特点。

、听赏音乐《玩具进行曲》,感受节奏特点。

练习打节奏。

2、喊口令组织学生原地走,听音乐随音乐走路。

听口令随音乐,踏足踏走路。

唱«师生再见歌»下课。

3、组织下课。

教学后记:

本课是新学期新生的第一节音乐课,主要教会学生听音乐节奏走路,学会师生问好。

准备课

教学内容:

观察校园、感受、表现校园里的音乐。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充满艺术氛围的校园,尝试运用语言、表演,表现校园里的音乐《快乐的一天》,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秩序地参观校园、感知校园里的音乐;

2、观看高年级学生演出,感受本校的艺术氛围。

教学准备:

准备几个由高年级同学表演的小节目、电子琴、手风琴、录音机、《国歌》磁带、多媒体教学系统、板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知校园音乐

1、我们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每天的生活丰富多彩。

让我们来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的?

(媒体播放)欣赏音乐片段《快乐的一天》片段,感受音乐的情绪。

2、请小朋友再听,这是什么音乐?

(晨曲、上课铃、下课铃、归曲)边听边议,如晨曲听上去给你什么感觉?

上课铃和下课铃像什么?

归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等等。

3、小朋友,如果你仔细观察呀,你会发现我们的校园充满了音乐,下面老师就带你去参观我们的校园,一起去寻找校园里的音乐!

二、体验

校园艺术氛围

1、排好队,带领学生到校园参观。

第一站:

喷泉。

小朋友,从喷泉里,你好像听到了怎样的音乐?

2、第二站:

升旗台,指着国旗:

这是什么?

这里有什么音乐?

(国歌)

3、让我们站在国旗下,听着国歌,来模拟一次升旗仪式吧!

4、我们学校器乐队、合唱队的同学今天特地为我们准备了几个小节目,下面我们欢迎他们为我们表演!

三、观察

寻找校园音乐

1、引导学生表示感谢。

2、小朋友,只要你仔细观察,发挥想象,你会发现我们学校到处都有音乐,树、草、花、石头里边都藏着音乐呢,下面请小朋友跟老师到其它地方去走一走。

3、第三站:

长征路,当年红军们经过了万里长征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这是我们学校模拟建造的“铁索桥”,小朋友,让我们也来试试“渡桥”吧。

4、如果你是音乐家,会为这次“渡桥”比赛配上怎样的音乐?

四、表演

表现快乐心情

1、刚才小朋友在校园里寻找音乐,收获可真不少。

现在就请大家说说感受吧。

让我们随音乐《快乐的一天》,把快乐的心情表达出来吧。

2、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分组进入《快乐的一天》各个环节的表演。

(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放学了、静静睡)

3、下课了,小朋友,让我们像小鸟一样飞到外面去游戏、继续去寻找校园里的音乐吧!

(下课)

 

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一年级的起始单元,“手拉手”的主题不仅指小朋友和小朋友,老师和小朋友之间手拉手,更强调小朋友与音乐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在起始课上,老师要注意创设愉快的音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音乐老师。

教学中要注意巧妙地结合音乐作品,设计生动的音乐唱游活动,帮助小朋友熟悉同学和老师,熟悉上音乐课的要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快乐的音乐娃》律动《上学路上》

教学目标:

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整齐地演唱并背唱《快乐的音乐娃》,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整齐地开始和结束。

能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乐于参加《上学路上》的律动。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快乐的音乐娃》

教学准备:

音乐带、音乐娃娃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1、小朋友们,我们已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谁来说说一年级的小朋友和幼儿园的小朋

友有什么不同?

2、一年级的小学生要结识许多新朋友,学许多本领。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见一位新朋友——音乐娃娃

3、音乐娃娃: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音乐娃娃,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参观我们美丽的音乐世界。

二、学习歌曲:

1、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快乐的音乐娃》的旋律

2、再次听歌曲,请小朋友找出空白处。

(师激趣:

小朋友们自己就能来创编,不信试一试。

3、在空白处填词,并唱一唱。

XXX︱XXX︱XXXX︱XXX‖

(按节奏说名字)我们一起来唱歌

(1)师举例示范

(2)全班同学,用接龙的方法大声的说出自已的名字。

(3)填自已的名字唱一唱,填同桌的名字唱一唱。

4、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注意提醒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唱,切忌喊唱。

分句听唱。

指导整齐的开始和结束。

5、完整演唱。

同桌之间表演唱。

三、音乐游戏:

请你跟我这样做

1、跟着音乐走一走,播放一段音乐,每人创编一个动作在教室里走一走,音乐一停就站住不动,然后音乐再响起就换动作继续走

2、按要求动作不能夸张,要符合音乐的节奏

3、请走的比较出色的同学上来走给大家看一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玩具兵进行曲

2、唱:

玩具进行曲

3、动:

随音乐走出不同的图形

教学目标:

1、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玩具进行曲》。

2、能体会进行曲的风格,随着音乐能走一走。

教学重点:

歌曲《玩具进行曲》

教学难点:

随音乐走一走

教学准备:

师(音乐带)生(玩具)

教学过程:

一、唱:

玩具进行曲

1、小朋友展示自己的玩具,再把它们排排队。

2、让玩具跟着老师播放的音乐《玩具进行曲》走一走。

3、模仿自己的小玩具也来随着音乐《玩具进行曲》走一走。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分句学唱。

(提醒学生注意各句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

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方法。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6、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再来走一走(边唱边走)。

二、听赏《玩具兵进行曲》

1、听乐曲,结合刚才的歌曲想象一下,乐曲中表现了什么场景?

2、听乐曲原地踏步。

3、在老师的带领下顺时针走方形和圆形。

4、思考:

还可以怎样走?

讨论:

S形

5、请小朋友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走S形。

 

教学后记:

本课时的歌曲都是进行曲风格的,节奏鲜明,所以小朋友非常感兴趣。

歌曲的学唱比较顺利。

听音乐走各种队形,由于一开始设置了让学生原地踏步感知速度、节拍,教师带领走队形这两个步骤,所以小朋友们走得比较整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

《快乐小舞曲》

2、动:

音乐游戏《传、传、传》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喊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的掌握乐曲的伴奏。

2、能用固定的节拍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的节拍。

教学重点:

歌曲《快乐小舞曲》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的节拍

教学准备:

音乐带、手绢、鼓、座位排成圆形

教学过程:

一、教唱《快乐小舞曲》

1、播放音乐,听音乐跟老师做动作。

2、自己和自己做动作,一拍一个

3、和边上同学做拍手游戏(跟音乐)

4、老师到下面去和学生拍手,被拍到最后一个的同学与教师一起再传给其他同学

5、请学生自己来活动,用各种方法听音乐

6、唱歌曲(边拍手边唱)

间奏处唱“呣”

7、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

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方法。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齐唱、分组唱。

8、边表演边唱

二、做游戏

1、明确游戏规则:

大家围成一个圈,边唱歌曲边传手绢,一拍传一个,传到最后一个的小朋友要站起来介绍自己或表演节目

2、进行游戏

教师注意调控(一拍一下击鼓)

学生听到鼓声传。

(一遍)

指出不足,继续游戏。

(4~5遍)

教学后记:

音乐游戏《传,传,传》类似于传统游戏《击鼓传花》。

不同的是,前者必须按节拍一拍传一下,所以本课的难点是掌握歌曲的节拍。

只有正确掌握才能完成音乐游戏。

为此设置了较多听音乐做动作的步骤。

单元复习

教学目的:

复习本单元学习的歌曲,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音乐知识点的掌握。

教学准备:

录音机、CD、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

聆听本单元所学歌曲,在心中默跟唱。

二、复习

1.《快乐的音乐娃》

2.《玩具进行曲》

3.《传、传、传》

三、抽查

请个别同学单独演唱。

 

第二单元《听,谁在唱歌》

单元分析:

听!

谁在唱歌?

一个问题牵引出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

在以“听”为主题的音乐活动中,把会唱歌的动物、会唱歌的乐器和会唱歌的小朋友“集合”在一起,饶有兴趣地“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引领孩子们走进音乐世界,培养他们敏于听觉的耳朵,学会倾听、获取感受。

  本单元通过学唱歌曲《动物说话》、《你听,什么敲响了》、《小小音乐会》,音乐游戏“红灯绿灯”、“我的创造”等音乐活动,以歌引听、以听辨声、以奏试声、以画辨音,让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尝试“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在感受生活中“音乐”的丰富多彩的同时,能引起对音响和音乐的探索和兴趣,进而在多样化的音乐活动中,活跃身心,培养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你听,什么敲响了》

2、唱:

《动物说话》

3、动:

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能整齐的演唱《动物说话》,会用模仿的方式尝试创作歌词片段。

2、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3、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动物说话》

教学准备:

欣赏带、音乐带、钢琴

教学过程:

一、听:

《你听,什么敲响了》

1、听,录音机里都是自然界中动物“唱歌”的声音。

你能听出来吗?

2、你能来模仿吗?

二、唱:

《动物说话》

1、音乐导入:

老师要带大家去农场看看。

欣赏《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都想来唱歌。

3、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4、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

间奏处引导随音乐一拍一下做动作。

分组唱、齐唱。

5、引导学生歌词创编

小狗说话汪汪汪,小猫说话喵喵喵,小猪说话噜噜噜,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牛说话牟牟牟。

唱一唱(齐唱,分组唱)

三、动:

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

与前两项结合进行。

1、引导欣赏各种动物的唱歌声。

2、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

3、向老师和同学表演模仿一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你听,什么敲响了了》

2、动我的创造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在分角色演唱“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时能准确切入。

2、在参与了音乐游戏《你听,什么敲响了》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3、学习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参与创造性活动“奏一奏,画一画”,初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分角色唱好“问”与“答”、“领”与“齐”。

教学难点:

感受与分辨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学准备:

师(打击乐器-铃鼓、碰铃、串铃、三角铁、双响筒、沙球;口袋一个)

生(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准备一只口袋,将各种打击乐器藏在里面,避开学生视线,取出某一件出来敲一敲,让学生说说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介绍打击乐器的名称,将音色相近的乐器放在一起比较。

启发学生比较它们不同的音色,并用嗓音模仿出来,然后用象声词“叮、咚、沙”等念出声来。

碰铃(丁丁丁)、三角铁(丁丁丁)、串铃(零零零)、沙球(沙沙沙)、铃鼓(咚咚咚)、双响筒(嘀嘀嗒)

二、学习歌曲

1、教唱《你听,什么敲响了》

(1)教师范唱

(2)分句学唱。

(3)教师敲乐器,学生完整演唱(六种打击乐器,六段歌词)。

2、指导分角色演唱

全体同学唱1、2小节歌词,第3小节由教师敲碰铃:

××××××,指定一位学生念第4小节:

丁丁丁丁丁丁,并唱第5小节,全体同学再唱最后一小节。

(其它五段歌词以此类推)

3、将学生分组,每组发几件打击乐器再玩。

三、我的创造

1、出示图形图,让学生猜猜是根据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画的?

2、比较各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并模仿。

3、设计双响筒,三角铁和串铃的图形谱。

4、欣赏现成的图形谱作品和著名画家声音创作的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

《你早》

教学目标:

能整齐的演唱《你早》,并能用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

歌曲《你早》

教学准备:

音乐带、钢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根据歌曲制作一个场景帮助孩子理解歌曲、表现歌曲。

二、学唱歌曲

1、播放范唱,引导小朋友们拍拍手。

2、指导按节奏读歌词。

3、用听唱法来进行教学

(1)分句学习(四小节一句)独白一小节。

第三小节和第七小节的八分休止符只需稍加停顿,不必过于强调。

第一句5565│321│2203│20│

吹起我的小喇叭呀得儿喂,

敲起我的小铜鼓呀得儿喂,

注意四分休止符。

第二句2356│3532│1102│10│X0│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得儿喂咦!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得儿喂嗳!

注意两处四分休止符。

第三句561│123│5565│3-│

小狗小猫跟着唱呀,

小狗小猫摇头摆尾,

第四句2223│55│6276│5-│┃

汪汪汪汪咪咪咪呀得儿喂。

跳呀蹦呀跳呀蹦呀得儿喂。

注意唱准5→5八度音程大跳。

(方法:

手势辅助)

(2)多种形式演唱(师生接唱、分组唱、集体唱)。

3、师:

你还想邀请哪些小动物、携带哪些乐器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

与小朋友一起创编歌词。

如:

敲起我的│三角│铁呀得儿│喂0│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得儿│喂0│咦0│小鸡│小鸭│跟着唱│呀-│叽叽叽叽│嘎嘎│嘎呀得儿│喂-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动:

音乐游戏《红灯绿灯》

教学目标:

在红灯绿灯的游戏中,获得跟着指挥信号起止的灵敏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

《红灯绿灯》

教学准备:

红绿卡片、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交通规则讲起:

红灯停,绿灯行。

二、活动一:

红灯停绿灯行

任选一首二四拍的歌曲,老师弹旋律。

请一位学生作小司机,音乐声中,小朋友跟在小司机的后面用小碎步走各种队形,眼睛注意“交警”的指挥。

请一位小朋友做小交警,小交警举红牌,小司机和小朋友原地站定;小交警举绿牌,小司机立即开车,带领小朋友继续走队形。

三、活动二:

明确游戏方法:

在游戏中看见老师举起绿灯就唱出声来;老师举起红灯时,同学们在心里默唱,当老师再次举起绿灯时,又要唱出声来。

1、教师示范:

歌曲《小小音乐会》。

第一句举绿牌唱出声来;第二句举红牌只动嘴不出声;第三句举绿牌唱出声来;第四句举红牌只动嘴不出声。

1、小朋友试一试。

2、教师示范在不同的地方变化时唱。

3、小朋友试一试。

(2~3遍)

4、教师示范举绿牌唱出声来,举红牌不动嘴心里默唱。

(强调不得有点头、拍手、跺脚等任何用以自我约束的外部动作。

7、小朋友试一试。

(第一句、第三句唱出声来,第二句、第四句心里默唱。

2遍)

8、小朋友试一试在不同的地方变化

9、用此方法演唱《玩具进行曲》

教学后记:

这个游戏是十分有效的内心听觉训练。

在训练初期,出示红灯的次数少些,显示时间稍短些,以后出示次数逐步增多,显示时间逐步加长。

小朋友对举绿牌唱出声,举红牌只动嘴不出声的演唱容易掌握。

对没用任何外部动作自我约束的心里默唱较难掌握。

这个游戏以后要经常进行,相信小朋友的内心听觉会越来越强。

 

单元复习

教学目的:

复习本单元学习的歌曲,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音乐知识点的掌握。

教学准备:

录音机、CD、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

聆听本单元所学歌曲,在心中默跟唱。

二、复习

1.《动物说话》

2.《你听,什么敲响了》

三、抽查

请个别同学单独演唱。

 

第三单元《唱吧,跳吧》

单元分析:

本单元让学生接触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感受我国多民族语言,体验音乐作品庄严、自豪和欢欣鼓舞两种特点和情绪、情感特征。

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用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表现歌(乐)曲的情绪。

在集体舞、为歌曲伴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表现、创造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兴趣和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哇哈哈》

2、唱《多快乐》

3、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拓展了解与国旗有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崇敬的心情安静地聆听《哇哈哈》,感受和体验乐曲雄壮的音乐特点和催人奋进的音乐形象,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通过对国旗、国歌等有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加深。

3、学生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背唱《哇哈哈》,并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4、学生能较正确地使用碰铃、铃鼓为歌曲《多快乐》伴奏。

教学重点:

1、歌曲《多快乐》

2、用碰铃、铃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用碰铃、铃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儿童打击乐器:

碰铃、铃鼓

教学过程:

一、欣赏《哇哈哈》

1、导入:

教师边弹琴边唱国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轻轻跟着哼唱。

唱完以后,教师向学生提问:

这首歌你们熟悉吗?

知道它的全名吗?

接着再告诉学生,这是我们的国歌,全名是《哇哈哈》,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尊严,反映着我国人民积极向上,奋斗不息的精神面貌,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因此,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我们都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要以崇敬的心情来聆听。

2、初听一遍《哇哈哈》,让学生感受其鲜明的节奏,号角般的音调,催人奋进的音乐特点和雄壮的形象。

3、教师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多种画面,如:

体育健儿获得世界冠军,天安门升旗仪式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再听歌曲《多快乐》。

5、介绍国歌的来历,讲述作曲家聂耳的故事。

6、最后完整听赏一遍。

二、学唱歌曲《多快乐》

1、完整聆听歌曲,随音乐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的节拍。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有关国旗的知识。

3、教师有感情地将歌曲演唱一遍,再度引起学生的兴趣。

4、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

5、学生跟着教师模唱歌曲数遍。

注意附点节奏×.×的演唱。

6、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

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方法。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三、用碰铃、铃鼓为歌曲《多快乐》伴奏

1、集体边拍手边唱歌,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速度和情绪。

注意引导学生拍出节拍的强弱。

2、认识铃鼓和碰铃。

3、让学生讨论如何用铃鼓、碰铃为歌曲伴奏,并鼓励学生大胆地站起来演奏。

4、教师再给出节奏卡片:

X X 「X X ‖(铃鼓)

X — 「X — ‖(碰铃)

学生分组按节奏先徒手练习,然后用打击乐器随音乐演奏.

5、分组发给碰铃和铃鼓,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

6、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还可以随音乐表演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随机评价,对学生的表演与展示,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同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教学后记:

歌曲比较短小简单,学起来没什么困难。

为歌曲配伴奏是个难点。

首先必须掌握歌曲的节拍,为此在学唱歌曲、配伴奏两个环节都安排了随歌曲节拍拍手的步骤;其次,让学生熟悉碰铃、铃鼓,熟悉节奏谱,为此先徒手练习数遍;最后让学生用乐器实际练习,随歌曲伴奏。

还进行组合练习:

唱歌、伴奏、表演。

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

2、唱《多快乐》

教学目标:

1、能整齐地演唱歌曲《多快乐》,感受和正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在听赏中获得庄严、自豪和欢欣鼓舞两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教学重点:

歌曲《多快乐》

教学准备:

音乐带、欣赏带、钢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多快乐》引导:

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的上空,1949年,毛主席爷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时的天安门在全国人民的欢呼声中,现得格外庄严和壮丽。

二、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1、初听《我爱北京天安门》,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欢快热烈

2、教师出示ABA’的音乐三段体,引导学生用听相同段时站着拍手,听到B段时坐着拍手。

3、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铃鼓)伴奏,用以加强情绪的感染力。

4、完整听赏乐曲。

二、学唱歌曲《多快乐》

引导:

播放全国人民热烈庆祝国庆的欢乐场面,让学生知道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我们要为祖国妈妈唱支歌,以此引入歌曲《多快乐》。

1、听范唱,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热情快乐

2、配合播放图片,朗读《多快乐》歌词(有节奏地朗读)

分句朗读,注意:

三、四乐句的反复;第二段歌词你是一朵花呀,我是花一朵。

3、听音乐,学生和教师一起轻声学唱歌曲(学生以听为主)

分句学唱,注意:

三、四乐句的反复;第二段歌词你是一朵花呀,我是花一朵。

4、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

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方法。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5、学生自编舞蹈动作加强音乐的情绪。

6、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多快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欣赏《草原就是我的家》《小红花》《娃哈哈》《多快乐多幸福》。

2、唱:

《娃哈哈》。

3、动:

集体舞《娃哈哈》。

教学目标:

1、听赏《草原就是我的家》《小红花》《娃哈哈》《多快乐多幸福》,让学生初步接触我国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

2、唱《娃哈哈》,感受欢快鼓舞的情绪。

3、动集体舞《娃哈哈》。

4、拓展:

简介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音乐风格的多彩。

教学重点:

唱《娃哈哈》,了解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

教学难点:

集体舞《娃哈哈》。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资源,课件,打击乐器,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听赏、交流

1、听赏《草原就是我的家》,在背景音乐中,请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图片或内蒙古风光图片、影象,感受大自然草原的风光特色。

2、组织交流内蒙古风俗。

跟着音乐,运用形体的动作表现骑马、甩鞭等具有内蒙古风格特点的动作。

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

3、听赏《娃哈哈》,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对歌曲比较熟悉,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

并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为歌曲添彩。

4、通过跳集体舞《娃哈哈》,让学生初步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发声练习

1、带领学生听赏《小红花》,学生对小红花这首歌曲比较熟悉,请学生用“LU、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