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5921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docx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浮力都是由水产生的

B.只有固体才能受到浮力的作用

C.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D.在不同液体中浮力方向会不同

答案:

C

知识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

解析:

解答:

A.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的,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并产生压力,并非只有水才能,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浮力是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产生的,物体不一定只是固体,其它的物体如水面上的油.水中的水银也一样受到浮力的作用.则该选项中说法不正确.

C.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这与竖直向下的重力方向相反.则该选项说法正确.

D.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方向不会变化,则该选项中说法不正确.

故选C.

分析:

解决此题要求对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方向特征准确掌握.

2.下列工业设备或交通工具主要是利用浮力原理的是(  )

A.轮船B.船闸C.飞机D.滑板车

答案:

A

知识点:

浮力的利用

解析:

解答轮船是漂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自重,是利用浮力工作.故选A.

分析轮船漂浮在液体面上,受到液体的浮力;据此分析判断.

3.如图所示,将重为3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

A.5.4NB.3NC.2.4ND.0.6N

答案: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

解答物体浸没在水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加上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即:

F浮+F示=G,

则F浮=G-F示=3N-2.4N=0.6N.

故选D.

分析已知物体重力和物体浸没在水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二者之差就等于物体所受的浮力(称重法测浮力).

4.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

A.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C.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答案:

A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称重法);液体的压强

解析:

解答:

∵物体都浸没在水中,∴F浮=G-F′,即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A项正确;

因为只知道物体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据F浮=G-F′所以不能确定物体受重力.浸没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关系,B.C项错;

浸没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处的深度无关,D项错.

故选A.

分析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减少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减小的示数相同说明受到的浮力相同.

5.如图,实心物体A.B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水中,当把盛水槽移走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加了相同的数值,那么A.B必有相同的(  )

A.体积B.质量C.密度D.重力

答案:

A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

解答:

把盛水槽移走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加了相同的数值,说明A.B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由F浮=ρ水gV排得,A.B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即A.B具有相同的体积.

故选A.

分析:

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增加相同的数值可知A.B受到的浮力相同,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6.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ρ铝<ρ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

A.铜球大B.铝球大C.大小相等D.无法确定

答案:

B

知识点: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

解答:

,且m铜=m铝,ρ铜>ρ铝,

由公式

知,V铜<V铝;

②当两个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各自的体积,

由公式F浮=ρ液gV排比较知:

铝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故选B.

分析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小用公式

比较;

②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影响因素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7.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D.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答案:

B

知识点: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

解答:

根据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结论可知,浮力大小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两个因素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只有B正确.

分析:

根据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结论可知,浮力大小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两个因素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8.金鱼缸中,从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所受的浮力将(  )

A.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变小D.无法判断

答案:

B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

解答:

气泡上升时,h变小,由p=ρgh得,气泡内的压强p变小,会使气泡的体积变大;

气泡的体积变大,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g可知,气泡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增大.

故选:

B.

分析在水中上浮过程中,气泡所处的深度减小,由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气泡内压强的变化;气泡的体积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气泡受到浮力的大小变化.

9.有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小球,在下述情况下,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的是(  )

A.若两个小球体积相等,都浮在同种液体的液面上

B.若两小球体积相等,分别浸没在同种的液体中

C.若两小球质量相等,分别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上

D.若两小球质量相等,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

答案:

B

知识点: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

解答: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与其他因素无关.

A.选项中液体的密度相同,但漂浮时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一定相同,故浮力不一定相同,所以A错误;

B.选项中,两个小球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以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体积都相同,所以浮力相同,B正确;

C.选项中两小球的质量相同,但因为是不同材料制成,所以体积不相同,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所以排开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都无法比较,浮力是否相等不能比较,C选项错误;

D.选项,质量相同,材料不同,所以两小球的体积不同,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但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同,所以浮力不同,D选项错误.

分析:

根据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结论可知,浮力大小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两个因素有关,所以要比较这两个因素.

10.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7 NB.4 NC.3 ND.1 N

答案:

D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称重法)

解析:

解答已知G=4N,F′=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4N-3N=1N.

故选D.

分析已知物体重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F浮=G-F′求出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1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会下沉的金属块不受到浮力

B.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C.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D.浮力是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产生的

答案:

D

知识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

解析:

解答:

A.在水中会下沉的金属块也受到水对它产生的向上的压力,也受浮力作用,故A错;

B.C.因为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与其它因素都无关,故B.C错;

D.浮力实质就是液体对浸在液体内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压力差的出现就是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从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浮力的定义.方向去分析判断.

12.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太空的“天空一号”

B.在大气中上升的热气球

C.在水面上航行的“辽宁号”

D.在水中下潜的“蛟龙号”

答案:

A

知识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

解析:

解答A.太空中没有空气,故太空中运行的“天宫一号”不受到浮力,故A符合题意;

B.空中上升的热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浮力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航行的“辽宁号”受到水的向上托起的力,即受到浮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下潜的“蛟龙”号在水中尽管下沉,但仍然受到浮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根据浮力的定义: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叫浮力.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13.如图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蚊龙号”载人潜水器,2010年8月27日潜水器3759m海试成功,潜水器完成海试返回海面,在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潜水器受到的(  )

A.浮力不变,压强变小B.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答案:

A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

解答“蛟龙号”在返回海面,在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水的密度ρ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V排g,所以“蛟龙号”受到的浮力不变;

∵p=ρgh,“蛟龙号”所处的深度h变小,∴“蛟龙号”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小;

故选:

A.

分析“蛟龙号”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处深度变大,但水的密度不变,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浮=ρ液V排g和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判断.

14.物体放在水里,排开了10N的水,则物体的浮力是(  )

A.10 NB.1 NC.5 ND.20 N

答案:

A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

解答: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G排=10N.

故选A.

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据此进行解答.

15.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的a处下放至图中b处.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浮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

C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

解答:

当物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没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因为F浮=ρ液V排g,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而当物体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

故选C.

分析:

首先我们要学会分析图象,知道一个物理量随着另外的一个物理量怎样变化,A图说明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小,B图说明开始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来与深度无关,c图说明浮力先不变再变大,D图说明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然后,根据我们所学过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我们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我们一定要注意是“浸入”与“浸没”的不同,当物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没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浮力是变大的.而当物体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浮力是不变的.

16.把一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如图(a)所示(2.2N),然后慢慢地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b)所示(1.4N)。

用量筒可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80cm3,则小石块密度是kg/m3;小石块所受的浮力是N。

(g=10N/kg)

答案:

2.75×103|0.8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

解答:

由图示可知,物体的重力为G=2.2N,因为G=ρ物V物g,所以ρ物=

g=

=2.75×103kg/m3;

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的方法,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2.2N-1.4N=0.8N

分析:

根据弹簧秤第一次示数即小石块重力,求其质量,题目告知体积(注意单位换算),根据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石块的密度。

两次弹簧秤的读数差值就是小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依据的方法就是称重法。

17.某同学帮实验室老师搞卫生,在清洗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球时,发现它们在水中静止后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这时甲球受到的浮力乙球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小于

知识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球时,浸入水中时,甲球漂浮,乙球悬浮,则V甲<V乙,由F浮=ρ水gV排可知,甲球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球受到的浮力。

分析:

对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关键是把握其两个影响因素:

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依据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18.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石块重1N,将石块完全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6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石块的体积为cm3。

(ρ水=1.0×103kg/m3,取g=10N/kg)

答案:

0.440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

解答:

由题意可知F浮=G-F=1N-0.6N=0.4N;

V石=V排=

=0.4×10-4m3=40cm3 

分析:

这是两种计算浮力方法的综合使用,是一道典型的浮力方面的计算题型.首先要根据称重法求出浮力的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求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即小石块的体积.

19.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浸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的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0_______N;

答案:

10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

解答:

用手将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已知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

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也为10N;

分析: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0.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甲和乙,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ρ甲∶ρ乙=2∶3。

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烧杯中,当甲.乙两球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F甲∶F乙=6∶5,两球的密度分别是和.

答案:

800kg/m3|1200kg/m3

知识点:

浮力的计算方法

解析:

解答因为两球质量相等,密度之比是ρ甲∶ρ乙=2∶3,所以体积之比为V甲∶V乙=3∶2.①若两球在水中都漂浮,就有F甲∶F乙=G甲∶G乙=m甲∶m乙=1:

1,与题意不符,显然不是都漂浮;②若两球在水中都是全部浸没,就有F甲∶F乙=ρ水gV甲:

ρ水gV乙=V甲∶V乙=3∶2,与题意不符,显然不可能是全部浸没;③这样就只有是一个漂浮.一个浸没,即甲球漂浮,乙球下沉,有F甲∶F乙=ρ甲V甲g:

ρ水V乙g=ρ甲V甲:

ρ水V乙=6∶5,解得ρ甲=8003kg/m3,ρ乙=12003kg/m3

分析首先要通过密度的公式得出甲乙体积之比,再对甲乙可能存在的都漂浮.都下沉.一浮一沉等三种情况讨论,三种情况下浮力之比与题意比较,可知符合题意的只有一浮一沉状况;最后利用甲的漂浮状态求出甲的密度和乙的密度.

21.为什么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而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ρ钢铁=7.9×103kg/m3)

答案:

由于钢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水中,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能够排开水的重力小于它的重力,所以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

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形状不同于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与同质量的金属块相比,在水中轮船能够排开水的重力大大增加,可以大于或等于轮船所受重力,所以轮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知识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

由于钢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水中,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能够排开水的重力小于它的重力,所以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

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形状不同于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与同质量的金属块相比,在水中轮船能够排开水的重力大大增加,可以大于或等于轮船所受重力,所以轮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分析:

钢质金属块与钢质船形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不同,是因为它们排开水的多少不同,解题依据是:

浮力的大小取决于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22.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面上的小球的受力示意图,并标注力的符号.

答案:

知识点:

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

解答:

小球收到浮力和重力两个力的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

分析:

受力分析是物理学的重要技能,初中应学会简单的受力分析方法.本题对漂浮在水面的小球作受力示意图,就是要求掌握:

①小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特征是什么?

②要规范地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

23.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甲.乙,先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石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然后让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N,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为N.

答案:

0.6

(2)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将石

块拉出水面,随着石块露出水面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也越来越大,则石块受到的水的浮力越来越(选填“大”或“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答案:

(3)通过比较图乙和图,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

答案:

知识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

解答:

(1)石块受到的浮力:

F浮=G﹣F=1.6N﹣1N=0.6N;

(2)石块受到的浮力:

F浮=G﹣F,石块的重力G不变,测力计示数F越来越大,则石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

(3)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而液体密度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图乙与图丁所示实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等而液体密度不同,可以用图乙与图丁所示实验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

(1)0.6;

(2)小;(3)丁.

分析:

根据称重法,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与测力计示数之差;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答题.

24.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试用题目中所给量推导

(1)长方体下表面所受到液体的压力为ρ液gh2S;

答案: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及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F=pS得:

F1=p1S=ρ液gh1S;

F2=p2S=ρ液gh2S,

(2)长方体所受到的浮力为ρ液g(h2﹣h1)S.(液体密度ρ液和g为已知量)

答案: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

F浮=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h2﹣h1)S.

知识点: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大小的计算

解析:

解答

(1)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及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F=pS得:

F1=p1S=ρ液gh1S;

F2=p2S=ρ液gh2S,

(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

F浮=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h2﹣h1)S.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F=pS及浮力产生的原因推导证明.

25.把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用细线系着放入底面积为200cm2,重为4N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此时物块刚好与容器底轻触,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始终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F浮-h图象.请你:

(1)试判断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逐渐增大,还是逐渐减小?

答案:

细线对物块的拉力逐渐减小

(2)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8cm时,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m3?

答案:

由图像乙可知,当深度h为8cm时,对应的浮力大小为8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

解答:

(1)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浮力与拉力之和等于物块的重力.由图像乙可知,深度在0至8cm的过程中,浮力逐渐增大,在物块重力不变情况下,细线对物块的拉力会越来越小.

(2)由图像乙可知,当深度h为8cm时,对应的浮力大小为8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分析:

(1)根据受力分析确定物块所受力的关系,再由浮力变化来判定接拉力的变化;

(2)根据函数图像中变量与自变量的对应关系,找出要求的量,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据处理能力,也是一种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运用.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水的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