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6026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3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选择题

1.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北方这一时期被称为(C)

A.三国时期B.五代十国时期

C.十六国时期D.东汉时期

2.266年,建立西晋的是( C )

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

3.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

“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 C )

A.西周的灭亡B.东周的灭亡

C.西晋的灭亡D.东晋的灭亡

4.东汉、魏、晋时期,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哪两个民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C)

A.氐族和羌族B.鲜卑族和匈奴族

C.匈奴族和羯族D.羌族和鲜卑族

5.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 )

A.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朽B.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

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D.匈奴起兵,攻灭西晋

6.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氐族政权是( A )

A.前秦B.后秦

C.西秦D.成汉

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B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8.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他们迁入的地方没有到达( D )

A.山西B.陕西C.辽宁D.江南

9.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D)

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西晋初年D.西晋末年

10.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

下列对西晋短期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

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

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

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

11.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C)

A.西晋灭蜀B.西晋定都洛阳C.西晋灭吴D.西晋迁都长安

1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C)

A.羌族B.匈奴族C.氐族D.羯族

13.十六国是西晋末年至北魏统一北方前出现的各族割据政权的总称,它包括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D)

A.后赵B.西秦C.北燕D.成汉

二、非选择题

14.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以上序号所代表的西晋时期内迁各民族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当时的西晋统治者压迫内迁各少数民族,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3)内迁各族中哪个少数民族在4世纪后期建立的什么政权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答:

(1)鲜卑族 匈奴族 羌族 氐族 羯族

(2)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3)氐族;前秦。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

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

(1)秦始皇。

目的:

抵御匈奴。

看法:

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要求答出两层意思,意思相近即可) 

(2)匈奴、鲜卑、羯、氐、羌。

(任写两个即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晋建立和统一、八王之乱及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2、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3、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

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

4、西晋的短暂统一固然有多种矛盾冲突的因素,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却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

历史教训警示我们,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小家,都应居安思危,切不可放纵奢侈。

教学重难点

了解西晋的建立与灭亡及“八王之乱”;各族内迁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魏、蜀、吴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

(学生议论、回答)

历史的事实是曹魏的发展超过了吴、蜀,因为它的地域最广,经过大兴屯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工具,在中原人民的艰苦努力下,北方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魏、蜀、吴三国都曾追求以自己的国家统一中国,但三国追逐竞争的结果都未能如愿,而且在不长一段时间里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是代魏而立的西晋政权。

但西晋的统一极为短暂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西晋的建立

西晋建立和统一:

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

263年,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国最先被魏国灭亡。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

强调: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不是曹魏,而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

西晋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呢?

(可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

客观原因:

司马氏控制的魏国实力日益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主观原因:

统一德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人民愿望。

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并没有出现长期统一的富强局面,由于统治阶段内部的混战和他们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迅速激化。

材料研读(p.86)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这则材料说明,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论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晋惠帝时,西晋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性质怎样?

带来哪些危害?

根本原因:

西晋统治者昏庸腐朽。

性质:

西晋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混战:

危害:

混战长达16年,给人民带来灾难;经济遭到破坏,西晋衰落。

问题思考(p.86)

想一想:

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

八王之乱的发生与西晋实行分封制是有关系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从制度层面上讲,西晋大封同姓渚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拱卫了西晋王室,但是同时也埋下了诸侯实力过大,威胁中央统治的隐患。

另一方面,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晋武帝时期陆续派遣诸侯工据守州郡重镇,即“移封就镇”,诸侯王手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势力也日益壮大,为其叛乱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要认识到西晋槽糕的社会状况和迟钝昏庸的晋惠帝,也是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不断陆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称他们为“五胡”。

学生看《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找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以加深印象。

西晋内迁各族的分布是:

匈奴族居幽、并、雍诸州,特别是并州一带;鲜卑族居住在幽、并州以及秦、凉一带;羯族居住在并州上党一带。

氐族在武都、略阳以及扶风(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京兆(今陕西西安),和汉人交错居住;羌族居住在关中的冯翊(今陕西大荔)、北地(今陕西耀县)、新平(今陕西彬县)、安定(今甘肃泾川西北)。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内迁的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互相学习,逐渐融合,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对祖国北方的生产发展作出了贡献。

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西晋灭亡后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

(出现了十六国。

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十六国”的多数政权都是少数民族首领建立起来的。

“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交战,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

但是,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和互相影响,也加速了民族融合。

小结:

“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知识拓展: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阅读(p.88)十六国北朝的政权更替(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分裂混战,内迁五个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先后建立了16个政权,史称十六国。

作业:

课后活动(p.88)

1、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

想一想:

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

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实行过分封制。

分封制之下,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他们也有保卫王畿[wángjī](1.古指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

2.泛指帝都;京都。

)、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

但是,由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正国。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成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

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也陷于苦难之中,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分封制也是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

2、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

议一~议:

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已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为了证明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一、课标内容

知道西晋的建立。

二、学情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一个短命王朝,这个王朝学生知道的不多,且本课内容较杂乱,不利于学生理解。

但是学生有归纳整理力,因此,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史论结合进行授课,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本课知识,进而掌握本课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讲解、问题式教学、示意图展示、

情景法教学、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

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

阅读教材,记住西晋建立的时间、都城;通过材料研读,分析出西晋社会存在的问题,表现;培养学生阅读史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目标3:

阅读教材,说出西晋初年采取的巩固王朝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弊端及最终爆发了的叛乱。

归纳出“八王之乱”的影响。

(重点)

目标4:

阅读观察教材狩猎图、墓砖图,感受少数民族内迁前的生活状态;阅读教材,观察教材插图少数民族内迁分布图,说出少数民族内迁时间、内迁民族、内迁路线、活动区域内迁后的生活状况及结果。

小组合作探究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阅读教材,知道“十六国”的出现。

培养综合归纳能力。

认识到民族团结才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反之,国家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

(重点)

四、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

展示图片:

今年热播一部历史剧《军事联盟》,该剧传奇地展现了司马懿的一生,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后三国英雄时代。

他辅佐曹魏四代,消除异己、权倾朝野,是曹魏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最终胜利者,最终他的后继者建立了西晋,统一了全国。

西晋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发展状况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

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

任务一:

【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课前预习——《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3)合作探究

Ø西晋的建立——讲述、讲解法

出示任务:

任务二: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西晋的建立”的内容,包括材料研读,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西晋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西晋统一全国的时间?

问题2.西晋统治阶层腐化的原因及表现?

设计意图:

把探究问题全部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本子目需要掌握的问题,接下来逐个探究。

教师:

本节课要学习的是西晋,西晋是曹魏之后出现的王朝,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我们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教师出示问题: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三国建立的时间?

学生回答。

教师: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的发展状况如何?

观看三国后期各国实力表,结合教材说说哪国实力最强?

最终结果是什么?

教师出示:

学生: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教师:

蜀国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诸葛亮辅佐。

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以至于263年,被魏国灭。

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作为俘虏被迁往洛阳居。

关于刘禅有一个成语,乐不思蜀。

同学们听过吗。

这个成语的来历是这样的:

有一天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

只有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

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

“安乐公是否思念蜀?

”刘禅答道:

“此间乐,不思蜀也。

”从中也可看出刘禅甘心作为俘虏,不想光复蜀国。

可见此人也是一个昏庸的人。

教师:

魏国曹丕死后,大权逐渐被司马家族掌握,司马家族都有哪些厉害人物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讲解下。

(让两三个学生发言后,教师出示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简介)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司马师(208-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

司马懿的长子,司马昭的兄长。

与司马懿共同谋划诛杀曹爽。

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

曾用计击灭吴国诸葛恪的大军。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晋朝开国君主,265-290年在位。

司马炎是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祖父。

他是西晋的建立者。

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

西晋就此建立。

教师:

阅读教材78页正文第2段,回答西晋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学生回答:

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都城洛阳。

教师:

西晋建立后,280年灭掉吴国,至此三国鼎力的局面结束,西晋完成了国家统一。

西晋建立后,国家的发展是否是蒸蒸日上,国富民强呢?

问题2

阅读教材相关史事。

(1)请同学讲讲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

学生讲述略。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了解西晋社会。

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西晋统治阶层腐化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

统治阶层很多都是大地主、大贵族出身。

西晋王朝又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表现:

很多大贵族、大地主缺乏雄才大略,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过渡:

关于怎么治理国家,晋国统治者是怎样做的呢?

这个“病”能治好吗?

Ø八王之乱——讲授法

出示任务:

任务三: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八王之乱”的内容,包括问题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西晋初年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些措施的弊端及最终酿成了什么祸端?

问题2.八王之乱的影响?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八王之乱”正文部分第1段,说出西晋初年采取了什么措施巩固王朝?

这种措施有什么弊端?

学生回答:

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

教师:

很对,那么思考下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

学生:

西周、东周、汉朝。

教师:

除了分封诸侯,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守卫州郡重镇,这样会导致什么严重问题呢?

最终会使这些诸侯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逐渐增大,对中央造成威胁。

在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领导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

强调:

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八王”仅指主要参与者。

这场战乱给西晋带来什么影响呢?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八王之乱”正文部分第4、5段,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八王之乱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物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

战乱历时十几年之久,耗竭了西晋国力。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过渡:

西晋王朝内部矛盾重重,爆发了“八王之乱”,那西晋王朝外部局势怎么样的,我们来学习下一子目——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Ø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讲授法

出示任务:

任务四: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的内容,包括相关史事、知识拓展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前的生活地点及生活状况?

问题2.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时间、内迁民族、路线、内迁后生活状况及结果?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和观看教材狩猎图和墓砖画,说一说回答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前的生活地点及状况。

说一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前的生活地点及状况。

学生:

生活地点:

我国北方草原

生活状况:

水草丰茂的草原上放养着马、牛、羊等牲畜,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写照。

教师:

同学们想过没有,北方少数民族为什么会内迁呢?

教师:

向学生讲解。

(1)战乱对少数民族的杀伤力没有那么大。

各个少数民族已经逐渐迁入中原地带。

像南匈奴在归附汉朝之后就大量内迁,史料记载“匈奴五千余落入居朔方诸郡,与汉人杂处”。

(2)中原人口减少和西晋时期中原人口的南迁,给游牧民族大规模进入中原提供了条件。

(3)三国时期各政权为了壮大自身军事实力,也吸收了一部分游牧民族,这也为其进入中原地区提供了条件。

教师:

北方少数民族是怎样迁入内地的呢?

教师出示问题:

【小组探究】阅读教材,回答内迁的时间、少数民族有哪些?

2、请同学们说说少数民族内迁路线及活动区域。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回答)

教师总结:

内迁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

内迁民族:

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内迁路线及活动区域:

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由北向南迁徙,迁到山西一带。

鲜卑族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和河套地区。

蒙古草原上的羯由北向南迁徙,迁到山西一带。

生活中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到陕西关中。

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由北向南迁徙,迁到山西一带。

内迁后生活状况:

五族内迁后,西晋向他们收取重税,征收徭役、兵役,掠卖人口。

由于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由此民族矛盾激化。

结果:

公元316年,刘曜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

教师:

让学生回答西晋建立的时间及灭亡的时间。

思考:

为什么西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教师引导学生从西晋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思考。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探讨)

教师总结:

西晋的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

八王之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矛盾加剧,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教师:

316年,西晋被匈奴灭亡后,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在长江中下游重建晋朝,都建康,史称东晋。

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北方西晋灭亡后,是一个什么局势呢?

教师出示问题:

阅读教材,回答:

西晋灭亡后,北方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北方内迁民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他们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不定期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使得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

教师:

中原人民与内迁民族之间不是只有民族矛盾,他们的内迁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在经济、文化方面相互影响。

阅读教材81页,相关史事,了解下民族融合的表现?

教师:

讲到这里,本节课讲完了。

下面给大家出一道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

你能将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准确地对号入座吗?

教师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边说出边给出答案。

设计意图: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朝代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4)知识结构

任务五:

【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5)课堂小结

本节课一方面讲述了西晋从建国到灭亡的过程。

另一方面讲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及西晋灭亡后,内迁民族在北方建立的政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民族团结才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反之,国家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

(6)当堂达标

Ø当堂达标,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Ø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

我学到的方法

我还要努力的

五、课后作业

将课后作业——提升训练—《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发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