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学用结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6037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学用结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八章学用结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八章学用结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八章学用结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学用结合.docx

《第八章学用结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学用结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八章学用结合.docx

第八章学用结合

学用结合:

1.在我国,颁布义务教育法已经很长时间了,义务教育的实施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如我们可喜地见到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不少地方已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

但是,中国地大人多,发展极其不平衡,也有一些地方,义务教育还是一个遥远的梦。

下面是一篇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的短文,阅读以后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看法。

我们该怎样看待义务教育

    我这里所说的“义务教育”是指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过高的学杂费已经给国民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不少学生被迫辍学。

1999年,我回安徽老家,在村中学任教的本家侄子说起农村教育痛心疾首:

村中初一年级还可以招收两个班,到了初三最多只剩下一个班,其余的学生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帮父母务农——因为负担不起每年几百元的学费。

我不知道全国各地有多少这样的现象发生,但是我知道,即使如我村,虽然初中辍学率达50%,但“普九”验收仍是合格的。

这样下去,民族的文化水平怎么提高!

    义务教育是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义务教育在发达国家早已普及,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基本普及。

著名思想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在1784年的《教育与民主》中写道:

  “村中各家子女均可在当地免费入学,为期三年”’“学生中成绩优异而家境贫寒,无力深造者,每年经学监选拔,可免费升人中学”。

1784年,独立战争尘埃还未落定,百废待举,但义务教育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目前,有一种论调对义务教育很不利:

中国人太多,无法实行义务教育。

说这话的人根本不了解中国国情,有些听这话的人也不假思索地认为这话不错。

这两类人都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不具备实行义务教育的条件。

实际上中国多年前就有能力实行义务教育。

国家统计局2001年2月28日发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到2000年末,普通小学在校生13013万人,初中、高中在校生分别是6256万人和1295万人。

三者合计是20564万人。

如果以每人每年1000元学费计,则全部在校的中小学生需2000亿元,以500元计,需1000亿元。

而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达89404亿元。

学生全部学费只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2.23%。

这还是以高学费而论。

江西“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资助一名小学生每年只要100元,资助一名初中生或高中生每年只要200元,以此标准,国家每年只要拿出几百亿元即可。

由此可见,真正落实义务教育并非不可能。

    取消学杂费,刻不容缓地实行义务教育,使每一位公民都能受到良好教育,实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这才是目前我们最迫切、最需要与国际接轨的。

我们期待着这一天在祖国的每一块土地上来临。

冯远理:

(我们该怎样看待义务教育),  (教育文摘报),2002年2月6日。

   

2.下文是一位日本学者发表的对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的看法,读来引人深思,请你细品下文,然后谈谈你对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看法。

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

                

中国教育的位置

世界教育可分为美国型、中国型、日韩型三类。

美国的特色是不重视学生的成绩,不以成绩区分胜者和败者,其教育的目的在于个人能力的培养与发挥。

中国的特色是重视提高所有学生的成绩。

美国模式是对能力的绝对评价,中国模式则是相对评价,谁比谁优秀,谁胜谁败成为评价的关键,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各种决定谁对谁错。

而中国教育为了解谁比谁优秀,就需要区分同一问题的正解者和误解者,于是与试卷考试形成难以割舍的关系。

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可称为高中生诺贝尔奖的世界科学技术大会的金奖几乎被美国人独占,这就是美国模式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孩子们的擅长才能的结果。

实际上,中国的教育水平很高,可谓处于世界最高峰。

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水平很低,只会加法不会乘除的美国人随处可见。

如果给售货员100美元的纸币买80美元的东西,多半情况下,售货员先将售出的东西放在面前,念叨着“80美金”,然后将一张10美元纸币放在货物上,“90美金”,再放上一张10美元,  “100美金”。

售货员找钱用加法。

美国工人也用加法清点仓库货物,而不是算一排有多少,一列有多少,然后用乘法。

而在中国则完全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就已学会简单的加减运算,初一就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了。

中国学校往往在进行日常生活中毫无用处的教育,因为教育的重心是放在谁胜谁负上。

除了数学老师和与数学密切相关的职业外,有些普通人一生都不使用的数学知识竟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可见美国和中国的教育模式完全是两个极端。

                      改革的方向

 美国对其教育水平的低下已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为此,确定教学应达到的标准,增加学习内容,实施试卷考试的改革方案提了出来。

这些参照了中国模式的改革,遭到了不少人强烈的反对,认为这将毁灭美国特色的创造性教育。

不过,增加灌输式教学和熟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从社会舆论的支持来看已势在必行了。

中国同美国正相反,无意义的死记硬背、高难度的数学教育,已受到了严厉的指责。

事实上,中国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灰暗。

虽然学校“减负”,可照样有许多学校给学生布置繁重的作业。

据调查,中国中学生的课外生活非常贫乏,参加体育类课外小组的比率仅为8%,而美国为62.8%,日本为65.4%;参加文化类课外小组的比率为22.4%,且多是英语、数学、物理等与课程学习有关的小组,而美国和日本则多是音乐、舞蹈等兴趣活动。

中国青年的“黑色七月”是世界有名的,考生一生就由这三天决定,常以一分之差决定胜败。

其实,孩子成长有早熟型也有晚熟型,一生只取决于某一天某种考试,是不合理的。

                  日本和韩国的改革

    处于美国和中国两个极端中间徘徊的是韩国和日本的教育。

随着自由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所有的孩子都有权参加竞争的同时,竞争不但伤害了孩子的心灵,而且显露出对毫无意义的知识死记硬背的弊害。

例如,“日本遣唐使始于哪一年?

”当学生都能答对时,就会将题变为:

“是哪年哪月从日本出发的?

”竞争更激烈时,又将题细化为:

“去了几个人?

”、“都是谁?

”,等等,严重阻碍了孩子们本应舒畅自然的身心成长。

为此,日韩开始实施各种改革。

韩国的教育新制度出台了诸如禁止私人办“补习塾”、禁止开设早晚自习课的改革措施。

韩国正在开展取消大学入学考试的改革,因为大学入学考试被当做诸恶之源。

可是,取消大学考试,仅依靠平时在校表现决定合格与否,这样难免会助长讨好、取悦他人的性格形成。

 日本的教育改革从中国模式向美国模式转变,改革的目标放在了教育内容方面。

“综合学习”是把以前教育内容削减30%,被削减的这部分改为美国模式的“自我开发”教育。

“综合”就是由学生自己设定感兴趣的主题,自己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向年长者请教或自己动手制作,最后提出结果报告。

综合学习可涉及数学、自然、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改革。

        [日]干石保:

  (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  (少年儿童研究),2000年第10期,胡霞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