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6207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9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docx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专家委员推荐表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

发布会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2018年6月

 

目录

2017年度河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1

2017年度安徽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11

2017年度江苏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26

2017年度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40

2017年度湖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52

2017年度江西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67

2017年度四川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86

2017年度河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

(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李同国)

(信阳市水产局田随成)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和加工大省,以种植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

全省耕地面积约1.23亿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50多万亩,信阳市为种植水稻主产区。

河南省小龙虾养殖方式主要有稻渔综合种养、池塘种草养殖及河流、湖泊放养。

稻渔综合种养为主要生产模式,占85%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淮河流域的信阳市、驻马店市和固始县,沿黄河流域的洛阳市、新乡市、南阳市、濮阳市、开封市及邓州市等地,相对规模较小。

2017年,河南省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

根据河南省农业厅水产局统计资料,2015年河南省有7个省辖市和2个直管县进行了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殖面积只有2万亩。

到2017年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0万亩左右,“稻-虾”共作轮作面积17.08万亩,池塘养殖小龙虾面积4.6万亩。

2017年全省小龙虾总产量1.19万吨。

一产产值4.76亿元、二产产值0.88亿元、三产产值13.10亿元,总产值达18.74亿元。

一、产业现状

(一)规模布局

1.规模

河南省的小龙虾规模化养殖生产主要集中在信阳市。

2016年,潢川县县委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全县当年就有近1万亩稻田改造建设了稻渔工程进行小龙虾养殖。

到2017年底,光山县、固始县、罗山县等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全市稻田养殖小龙虾面积达到13.75万亩;固始县和潢川县还有池塘养殖小龙虾4万亩。

信阳市的小龙虾产量1.0万多吨,总产值10亿多元。

加工小龙虾3888吨,产值0.88亿元。

2017年,驻马店市的正阳县、确山县,南阳市的桐柏县及邓州市,洛阳市的孟津县、新安县,新乡市的原阳县、武陟县,开封市的祥符区及中牟县,濮阳市的范县等地,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点)遍地开花,初步统计这些地方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有5.0万亩左右,其中稻田养殖小龙虾面积3.3万亩,“稻-鳅”面积1.3万亩,稻-蟹面积0.3万亩。

池塘养殖小龙虾面积约0.6万亩。

全省共计稻-虾共作轮作面积17.08万亩,池塘养殖小龙虾面积4.6万亩。

稻虾综合种养亩产100-300斤,池塘养殖亩产300-500斤。

2017年全省小龙虾总产量1.19万吨。

一产产值4.76亿元、二产产值0.88亿元、三产产值13.10亿元,总产值达18.74亿元。

2.布局

(1)小龙虾养殖布局

河南的小龙虾养殖主要分布在信阳市的8县2区。

表1:

信阳市各县区分布情况统计表

县区

面积(亩)

其中:

稻虾共作面积(亩)

浉河区

220

220

平桥区

800

800

罗山县

12550

12550

光山县

12881.7

12881

新县

80

80

固始县

50000

30000

商城县

5000

5000

潢川县

75280.8

55280

淮滨县

17800

17800

息县

2900

2900

合 计

177512

137512

注:

固始县和潢川县各有2万亩池塘养殖小龙虾面积

 

表2:

河南省其他市、县、区分布情况统计表

市县区

面积(亩)

其中:

稻虾共作(亩)

驻马店市正阳县、确山县

7500

7500

南阳市桐柏县

1500

1500

邓州市

11000

11000

洛阳市孟津县、新安县

2300

2300

新乡市原阳县

3200

(稻-蟹、稻-鳅)

武陟县

3000

3000

开封市祥符区

5000

5000

中牟县

3000

3000

濮阳市范县

13000

(稻-鳅、荷-鳅)

合计

49502

33302

(二)市场贸易

1.加工流通

河南省以小龙虾为主的加工企业有16家(均在信阳市)

表3:

河南省小龙虾加工企业统计表

指 标

水产加工企业(个)

水产冷库(座)

冻结能力(吨/日)

冷藏能力(吨/次)

水产加工品总量(吨)

信阳市(合计)

16

25

508

6594

3888

浉河区

0

0

0

0

0

平桥区

1

6

200

3000

1900

罗山县

0

0

0

0

0

光山县

3

4

8

55

528

新县

0

0

0

0

0

商城县

2

11

40

39

360

潢川县

10

4

260

3500

1100

其中:

潢川县有年产值500万以上规模的加工企业3个、平桥区1个。

它们分别是:

河南宝树水产有限公司、文尧水产公司、宏润水产公司和残联水产畜禽加工公司。

加工企业的主要产品有虾尾、虾仁和即食整(只)虾等。

2.进出口

信阳市小龙虾2017年出口200吨,贸易额300万美元。

3.市场消费

信阳市小龙虾消费主要集中在5-10月份。

每天消费量20吨左右。

主营和兼营小龙虾菜品的餐饮店有1000家以上。

年小龙虾餐饮产值超过2亿元。

小龙虾塘口价格每斤20多元,餐饮市场消费价格每斤50元左右。

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市小龙虾经营销售全年都有,每年的4-11月份为销售旺季。

主营和兼营小龙虾菜品的餐饮店不计其数,有大有小,地摊店很多,食客如云。

而且,已经从地摊店的“吃大虾喝啤酒”为主要销售方式,走向了专业店、品牌店和高档饭店,吃小龙虾成为了时尚消费和高档消费。

据不完全统计在郑州市有1500家以上有小龙虾菜品的餐饮店,既可以在实体店吃小龙虾,又可以网购外卖及送货上门。

根据经营小龙虾批发的老板介绍郑州市每天的消费量在30吨左右。

小龙虾大部分来源于外省,本省的供应量不足25%。

餐饮业的小龙虾产品主要是整虾和虾尾,加工方式主要是红烧和油焖。

我省的其他16个省辖市及县(市、区)小龙虾销售情况和省会郑州市及信阳市的一样,小龙虾都成为了热门菜肴,常常出现货源紧缺、供不应求的情况,从而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想吃小龙虾但找不到吃的地方的情况。

1.区域品牌

目前有黄国粮业有限公司的“稻渔生态米”、光山县青龙河专业合作社的“正礼”牌“稻虾米”、河南宝树水产有限公司的即食小龙虾产品“虾九妹”等。

2.餐饮节庆文化

河南省信阳市的部分县区正在筹划开展小龙虾的餐饮节庆文化。

如潢川县计划2019年6月份举行小龙虾餐饮文化节。

(三)模式技术

河南省小龙虾养殖模式按照养殖水体和方式主要分为:

池塘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两种形式。

河流、湖泊和水稻田等自然资源放养和捕捞的产量也占一定的比例。

池塘养殖小龙虾的技术模式:

采取一次投放小龙虾苗种,多次捕捞的技术模式。

池塘底部中间栽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等沉水水生植物,春季3月份投放小龙虾苗或夏、秋季投放小龙虾种,春季4月底5月初捕捞,并补放苗种。

夏、秋季持续捕捞到11月底。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稻田养殖小龙虾主要采取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包括共作和连作两个阶段。

即春季3月投放小龙虾苗,5月底前捕捞上市,6月上旬插秧至9月底为稻虾共作期,9月底收稻后,10月份蓄水继续养小龙虾直到翌年4月前后捕捞。

(四)政策扶持

1.政策扶持

为扶持和推动以小龙虾为主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河南省农业厅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加快产业精准扶贫的意见》。

并下拨1600万元,扶持两个国家级、四个省级和重点县(市区)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设。

信阳市出台了《关于印发信阳市稻渔综合种养实施方案(2017-2022)的通知》信政办〔2017〕152号。

明确了扶持政策,对20个示范基地建设和苗种基地建设给予50万元的财政补助。

全市有5个县区都先后出台了相关扶持稻虾共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如潢川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潢川县委、潢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小龙虾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潢发〔2016〕9号)、《潢川县推广“虾稻共作”模式发展小龙虾产业扶持奖励办法》(潢办〔2016〕25号)等。

对规模化稻虾养殖和贫困户开展稻虾养殖的每亩给予200-500元补助。

罗山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罗山县稻渔综合种养实施方案(2018-2022)的通知》,对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每亩给予150-200元

的补贴。

对大户帮扶贫困户的每亩另加200元补贴。

对8000万尾产量的苗种基地给予每亩500元补贴。

固始县、淮滨县、光山县等县区都出台有相关稻虾共作的扶持政策。

2.龙头企业带动

(1)河南宝树水产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全省最大一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以小龙虾为主。

2007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

是一家从事水产品养殖、研究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水产品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一座年加工8000吨水产的加工厂,产品有:

青虾、罗氏沼虾、小龙虾、冻煮虾仁、汤料虾、光州黄鳖、斑点叉尾回鱼、泥鳅、田螺、鳝鱼、速冻板栗丁等,产品全部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体系认证,并获得出口欧盟、美国卫生许可注册证书。

产品畅销上海、杭州、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远销欧美、日本、韩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2)黄国粮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目前拥有稻虾共作基地2000亩,小龙虾苗种基地500亩。

2018年,公司投入上亿元建成年产8000吨小龙虾加工生产线两条,营业面积8000平方米的室内小龙虾交易市场一个。

加工生产线和交易市场将于2018年6月底前将投入运行。

(3)光山县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

河南省光山县青龙河农机专业合作社,2008年10月注册成立,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10人,耕种土地面积8600亩,其中流转土地5600亩,拥有各类机械74台(套),建有功能齐全的综合办公场所和占地10亩的现代化育秧工厂,粮食仓储、加工设备较为完善,固定资产600多万元,以粮食为主的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先后获得“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13年财政部创新型试点合作社”“河南省优秀农机合作社”等称号。

该合作社年农机作业面积2万余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600亩,代耕代种3800多亩,跨区机收4500多亩,统防统治作业面积4000多亩;年粮食总产达280万公斤,其中加工销售大米68万公斤;年总经营收入1560多万元,社员年均纯收入3万多元。

为加快产业发展,2012年该合作社成功申报河南省标准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积极组织实施无公害优质大米产业开发项目。

通过省、市、县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完成了无公害优质水稻小试、中试和大面积推广,确定了华丰泰米、宁粳3号、9优418、南粳9108等优质稻新品种,完善了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技术,引进了先进的稻米加工、色选设备和加工工艺。

近两年,经过省权威部门不定期抽样化验检测,稻米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无公害优质大米标准。

该合作社生产的“正礼”牌无公害优质大米已经被国家农业部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并在河南省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正礼”牌河南省著名商标。

至今,该合作社年生产优质稻谷达180万公斤。

现有的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能力在70万公斤左右,占年稻谷总产的40%。

通过农-超对接、粮油直销点、社区直销等方式建立30个营销网点,产品销售覆盖信阳市的八县两区以及郑州、武汉等地,实现年销售收入380万元以上。

2017年,被省农业厅命名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合作社目前有稻虾田2000亩,年产小龙虾苗种5万斤。

三、存在问题

(1)种业发展滞后

由于小龙虾养殖在河南省起步晚,发展快,2017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0多万亩,开挖新池塘、改造老池塘或者改造稻田进行池塘种草养殖小龙虾3万多亩,导致小龙虾苗需求量大增,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3月底前,每斤80-120尾的虾苗价格达到25元以上。

由于本地没有成规模的苗种供应基地,许多新发展的养殖户到临近的湖北、安徽省购买苗种,由于长途运输,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这将大大影响养殖效益,挫伤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积极性。

(2)示范与技术研究滞后

稻虾共作大面积发展在信阳也就一年多时间,政府对稻虾共作的示范工作才刚刚起步。

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还没有完全按照相关要求规范运作。

市县级的示范基地还缺乏资金支持尚未完全启动。

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实事上,稻虾共作的配套技术研究在国内也不完善。

譬如在不同种养模式下水稻品种的选择、田间病虫害的变化与高效绿色防控技术、小龙虾种苗繁育技术、不同投入品对稻虾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方面都缺乏基础性研究。

(3)技术指导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目前稻虾共作技术人才缺乏。

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实用指导技术员严重缺乏。

我省种养大户都是寻找湖北的从事过养殖小龙虾的人员当技术员,水平有高有低,指导结果有好有坏,寻找饲料生产、产品加工的单位做技术依托和产业服务,及时性和目的性有时会出现问题。

而规模小的种养户却普遍面临找人指导难、雇用技术人员难的问题。

技术指导和服务不到位造成目前新开挖的稻虾田突出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一是稻田工程不规范。

虾沟偏小偏浅。

二是水草种植不到位。

收稻以后,田面没有按时灌水,没有按时种植伊乐藻。

三是投喂饲料不科学,造成水草被虾毁坏。

四是盲目用药杀青苔,造成不必要损失。

(4)小龙虾加工业发展与养殖发展不同步

全省小龙虾加工能力在五年前就已经达到原料虾1万吨以上。

如果达到稻渔综合种养100万亩的发展目标,小龙虾加工能力应该达到消耗原料虾5万吨以上,才能保障养殖环节的成品虾市场出路问题。

因此,在养殖快速发展的同时,如果不相应快速扩大加工规模,将会对小龙虾养殖带来很大的市场销售风险。

尤其是稻虾养殖,因其集中在5月份上市,市场销售所面临的风险将会更大。

四、发展形势及建议

1.发展形势

河南省有水稻种植面积950多万亩。

其中,信阳市就有580万亩。

全省水利条件好,适宜于发展稻虾共作、稻虾连作的面积至少在500万亩左右。

目前,稻渔综合种养的面积在20万亩左右,占适宜发展的稻田面积比例还不到二十分之一。

因此,小龙虾稻田养殖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因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能够提升粮食质量和种粮收益,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受到各级政府和种粮大户及普通农民的青睐。

在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市场利益的驱动下,稻虾共作模式目前正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

河南省的发展目标:

按照我国水产行业标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的要求,计划到“十三五”末(2020年)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0万亩(实施地点见表4),分三年打造一批综合种养示范区(点)。

创建3000亩以上规模的5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13个500亩以上规模的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有较大规模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化集群7个,集群销售总收入6亿元以上。

计划发展小龙虾苗种繁育场3家,实现苗种自给率达65%左右。

争取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就是稻渔综合种养亩产水产品100斤以上,水稻产量1000斤以上,亩产值达到1万元以上。

1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中稻虾综合种养85万亩,稻鳅共作面积5万亩,稻蟹共作面积3万亩,稻鱼及稻鳖等共作面积7万亩。

表4河南省到2020年发展1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实施地点

县、市、区

面积(万亩)

县、市、区

面积(万亩)

固始县

10.00

中牟县

0.40万

祥符区

1.80

孟津县

0.20

原阳县

5.30

潢川县

35.00

光山县

13.50

浉河区

0.50

平桥区

3.03

新县

1.00

范县

3.50

民权县

1.00

罗山县

2.10

息县

2.50

淮滨县

1.60

商城县

3.60

正阳县

2.30

武陟县

0.50

邓州市

12.40

桐柏县

0.20

从目前发展势头看,“十三五”末(2020年)发展100万亩只会提前,不会滞后。

并且,随着小龙虾养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种业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服务不断深入,加工业及市场不断配套提升,小龙虾产业一定会得到健康发展。

2.发展建议

(1)开展小龙虾基础研究迫在眉睫。

譬如:

小龙虾同步成熟问题、“五月瘟”的病因及防控问题、稻虾田病虫害防控及农药的筛选使用研究、口味好、适宜稻虾共作的水稻品种培育研究等等。

(2)养殖技术规范问题。

以稻虾共作为例,目前湖北省和潜江市及盱眙县农委均出台有技术规范,但许多技术指标和数据并不一致。

建议统一制订一个技术规范,对指导规模化生产非常有必要。

(3)高标准设定产业发展目标。

努力构筑产业优势突出、区域布局合理、产品特色凸显、生态环境优美、产业高度集聚、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服务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可持续稻渔综合种养绿色产业发展体系。

2017年度安徽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蒋军奚业文董星宇李正荣)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鳌虾,是一种中小型的淡水龙虾。

近年来,安徽省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随着“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示范、推广与普及,小龙虾养殖稳步发展,消费市场不断被激发,产业链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得到发展,初步形成了“苗种生态繁育、稻虾综合种养、流通运输、餐饮消费、加工与贸易、休闲垂钓、乡村旅游、文化节庆”等于一体的产业链。

合肥市、六安市、滁州市、安庆市等都将小龙虾产业作为地方农业主导产业进行打造,小龙虾一二三产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渔农民增收、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布置,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编写了安徽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

通过总结安徽省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安徽省小龙虾产业发展的建议,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为虾蟹新型经营主体为代表的从业者提供技术参考,为社会各界关注虾蟹产业、了解虾蟹产业、支持虾蟹产业提供观察窗口。

一、产业现状

(一)养殖面积

2017年安徽省小龙虾养殖面积148万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90万亩,虾蟹混养18万亩,池塘养虾5万亩,藕田养虾30万亩,沟渠等养殖5万亩。

表12017年安徽省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0强县

排名

县别

2017年面积

(万亩)

1

全椒县

13.0

2

霍邱县

8.0

3

长丰县

5.8

4

宣州区

5.2

5

郎溪县

5.1

6

宿松县

5.0

7

庐江县

3.8

8

巢湖市

3.6

9

定远县

3.5

10

和县

3.4

合计

56.4

(二)养殖产量

2017年,安徽省小龙虾养殖产量13.7万吨,全椒县、霍邱县、宿松县、长丰县小龙虾产量超过1万吨。

排名前20位县小龙虾养殖产量10.6万吨,占全省的77.37%。

表22017年安徽省小龙虾养殖产量20强县

排名

县别

2017年产量

(吨)

1

全椒县

12800

2

霍邱县

12271

3

宿松县

11865

4

长丰县

11150

5

天长市

7800

6

庐江县

6949

7

肥东县

6935

8

明光市

3756

9

和县

3562

10

郎溪县

3110

11

怀宁县

3060

12

凤阳县

3027

13

巢湖市

2813

14

枞阳县

2680

15

当涂县

2494

16

宣州区

2450

17

肥西县

2367

18

来安县

2330

19

金安区

2325

20

东至县

2300

合计

106044

(三)产值

2017年安徽省小龙虾经济总产值190亿元,其中一产产值48亿元,占总产值的25.3%;二产产值12亿元,占总产值的6.3%;三产产值130亿元,占总产值的68.4%。

(四)从业人员

据调查测算,2017年安徽省全产业链从业人员约40万人,其中一产从业人员16.8万人,二产从业人员1.1万人,三产从业人员22.1万人。

(五)产业布局

2017年,安徽省在沿江、沿淮、环巢湖以及皖南、皖西山区建立小龙虾核心示范区30多万亩,安徽省稻虾(渔)综合种养百亩连片1078处、千亩连片122处、万亩连片13处。

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万亩以上的市9个,其中合肥市养殖规模最大,养殖面积27.05万亩,产量3.55万吨,其次为滁州市,养殖面积24.63万亩,产量3.62万吨。

安徽省稻虾综合种养万亩以上大县28个,10万亩以上1个,5-10万亩5个。

表32017年安徽省小龙虾养殖面积与产量情况表

单位:

万亩、吨

排名

市别

养殖面积

(万亩)

养殖产量

(万吨)

捕捞产量

(万吨)

1

合肥市

27.05

2.56

0.99

2

滁州市

24.63

2.40

1.22

3

六安市

19.54

1.74

0.67

4

安庆市

16.63

1.89

0.31

5

阜阳市

10.74

0.50

0.09

6

芜湖市

7.65

0.29

0.01

7

宣城市

6.58

0.61

1.02

8

马鞍山市

6.20

0.80

0.04

9

池州市

6.10

3.12

1.46

10

蚌埠市

2.93

0.25

0.29

11

亳州市

2.10

0.12

0.06

12

铜陵市

2.04

0.22

0.04

13

黄山市

0.32

0.13

0.01

14

宿州市

0.11

0.01

0.01

15

淮北市

0.00

0.00

0.00

2017年,安徽省有小龙虾综合种养合作经济组织644个、家庭农场1060个、30亩以上大户4930个。

创建国家级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3个,省级示范区22个。

各地涌现出一批带动性好、拉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有效地提高了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

表4安徽省国家级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

示范区名称

建设单位

示范区面积

(亩)

安徽省繁昌县盛典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芜湖盛典生态园有限公司

5120

安徽省全椒县赤镇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全椒县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

13500

安徽省庐江县放马滩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庐江县放马滩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

12000

二、加工、市场和贸易

(一)加工

安徽省小龙虾加工业起步于1995年,起步时仅有2家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是冻煮带黄虾仁。

2017年,安徽省已有小龙虾加工企业33家。

根据工艺不同,小龙虾加工产品分为整肢虾、虾仁、虾尾三大系列,主要产品有冻熟带黄小龙虾仁、冻煮水洗小龙虾仁、冻熟汤(配)料整肢小龙虾等。

整肢小龙虾又分清水原味虾、国际风味虾(欧式茴香虾、美式辣粉虾等)和中式风味虾(麻辣整肢虾、十三香整肢虾、油焖整肢虾等),均为即食产品。

安徽省规模以上小龙虾加工企业12家,加工量较大的有安徽华祥食品有限公司、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团等。

安徽华祥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美国HACC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