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6474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桦川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实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完善我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尽快建成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双向流通的电子商务物流网络,根据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开展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7]30号)、《黑龙江省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黑财经[2017]73号)的有关精神,按照《桦川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结合桦川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工作思路

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原则,以整合县域范围内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资源为前提,采用“两站一线”思路对现有的县域范围内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资源进行深度整合,组成县级物流配送分拨中心站和农村综合服务站。

全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将通过物流配送平台规划线路进行配送,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到2019年底基本实现“县城有分拣、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功能完备覆盖全县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彻底解决农村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总体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建成符合桦川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全县电子商务网购网销快速发展,使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大幅提高,基本实现快递到(镇),配送到村(屯),电子商务物流成本逐年下降,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19年底,实现乡村电商物流配送站(点)覆盖全县9个乡镇和105个行政村;实现包裹快件从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到乡村配送站(点)和农户3天内完成,物流配送成本明显降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第三方物流成为城乡物流配送主要力量。

三、具体建设内容

结合桦川县本地实际情况,重点做好物流配送综合体构建,完善物流仓储配货、农村物流中转节点;建设具有开放性的、支撑对接各个物流、快递、客运企业的农村物流体系及农村物流信息管理平台;规划建设县、乡(镇)、村配送车辆及路线,基本实现示范县域内主要乡村“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覆盖,完成县、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设物流配送综合体。

整合县域现有客运、物流、快递资源,组建县物流快递行业协会,成立物流配送联盟,开发建设物流智能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实行“1+N”模式,即建立以哈尔滨易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以农村电商物流产业园为载体,发挥物流智能信息平台的大数据管理功能,整合邮政、乡村公交客运、供销、“四通一达”、其他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参与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在县域内实现物流配送“六个统一”,即统一场所、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车辆、统一支付、统一配送,最终构建收件分散进统一配和发件统一收分散发的科学合理配送体系。

其思路如图所示:

 

业务管理流程:

(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运营中心建设

升级改造桦川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建设县域电子商务物流运输体系。

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是集仓储、分拣和配送于一体的区域物流中心,其目标是完成区域内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是本县域内部物流运作的枢纽和指挥中心。

县域电子商务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是发展本地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提和基础,整合县域现有的物流资源,力争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为农村群众提供快递收发、本地物流配送等服务,为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奠定基础。

本项目将统筹规划升级改造具备农产品流通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中心,以提升功能、拓展服务为重点,对已建成物流园区(货运枢纽)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重点包括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

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建成后达到以下四点功能:

1、仓储配送功能。

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能够满足本县域工业消费品和农副产品的日常上下行基本物流需求,保证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的日常运转。

对物流有特殊要求的生鲜农产品建立冷链体系和配套冷库,以确保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能够提供保鲜、冷藏和防疫等功能物流设备。

一个标准的物流服务中心应有保鲜库、冷藏库等设施内的温控设备和防潮设备,建立便于农产品储存的冷库及冷链车辆。

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需要根据本县的客观情况,合理投资建设物流中心。

2、信息集散功能。

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是区域物流运作的枢纽,是区域内物流资源的协调中心,因此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播能力,需要把市场需求信息直接反馈给农户、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并能够实现对主销产品的生产、需求、进出口和市场行情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不同参与主体提供决策参考,以确保农村电商的持续稳定发展。

3、展示交易功能。

除了基本的仓储配送和信息集散功能外,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展示交易功能。

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是线上与线下结合,在县域,尤其是部分农副产品受到服务半径的限制,目前物流水平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所以对于此类农副产品只能引导消费者到店消费,这是一般县级服务中心建立交易展示模块的原因。

4、农产品上行提供入仓质检。

实现源头控品,帮助卖家提升品牌形象,降低破损。

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包括品质控制、溯源技术应用、品牌打造、包装设计提升等,加强本地农产品的规模化和品牌化,行成优质农产品促进农户、企业生产加工销售,促进物流成本下降,促进物流快递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建立完整配套的仓储、物流配送系统,从而促进良好的生态体系。

(三)乡镇物流分拨中心建设

分拨中心主要职能是承接县域和乡村之间的物流中转和配送,在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链接现有万村千乡、家电下乡、村级服务站等网点,实现分拨和配送的功能。

分拨中心的建设在选址上要求建立在交通便捷的中心乡镇,同时需要科学规划物流车辆的运行时间节点和路径,尽可能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积极整合发挥现有快递企业乡镇代理点作用,加强培训,提高素养,统一授牌。

(四)村级物流配送站点建设

村级服务网点的主要职能是快递包裹的代收代发,承载农村电子商务基本服务功能,如网络代购代销、信息服务、便民服务和金融服务等。

村级服务网点是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最基层的触角,一般来讲,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村级服务网点选址。

村级服务网点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人口较多的村落,同时兼顾其交通设施和周边环境。

二是建设时应优先借助已有的商贸流通资源。

建网点时应优先选择村落里已有的小卖部、小超市,或者邮政点、供销合作社网点等。

三是需要叠加网点的信息服务能力。

村级服务网点同时也是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需要建设一定的信息基础设施,如公共仓、牌匾、物流货架、物流牌、物流柜。

(五)建设农村物流信息管理平台

桦川本地的农村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将物流快递配送服务进行合理规划,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数据的分析,为企业和政府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撑,重点解决农村物流资源的协调统筹,降低农村物流成本。

实现包裹的接收、登记、投递、信息、反馈、跟踪查询及质量管理。

快递跟踪信息能够从县级物流仓储中心传达到农村,让农村群众实时查询到包裹在县域内的流转情况,享受包裹到达短信提醒等服务。

根据实际业务制订信息接口标准,对接及处理电商物流快递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和末端投递服务站点的信息;对接电商企业、从业人员服务和考核信息,通过信息及业务整合,让农村群众实时查询到包裹在县域内的流转情况等。

在信息管理平台下,引导卖家抱团配送,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配送体系的信息化集成,可帮助企业将分属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物流系统连接起来,统一的调配,有效地延长了服务半径,扩大了货物的集散空间,能提高货物配送速度,降低配送成本。

借助网络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的物流配送可实现配送过程的适时监控,大大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平台对接及处理电商物流快递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和末端投递服务站点的信息,把上下行物流数据全部纳入平台,进一步丰富完善电子商务物流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内容。

附图:

流程图:

(六)整合优化城乡物流配送专线,制定物流配送制度。

利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客运、物流、快递、落地配等资源,重点是整合客运村村通小客车,实现客运车辆配送快递包裹每天循环到村,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支持物流和快递业的拓展业务规划,扶持大型物流业、快递企业在人口较多的乡镇设立物流配送网点,能辐射周边乡镇和村屯,能让农村群众真正实现收货和发货,实现配送时限村屯为3天,覆盖全县9个乡镇,紧密连接105个行政村(屯),就近提货配送。

1、线路规划:

以县城为中心,将乡镇划分为东西两片物流覆盖区域、四个物流线路,承担县城至配送乡镇分拨中心,再由乡镇分拨中心送到农户家中。

2、实行固定排班制:

县级物流配送乡镇每天一次,乡镇物流配送行政村和自然屯1-3天一次,仓储货量较多的可加班随时机动配送,确保物流畅通。

其次:

乡镇分拨中心所属服务站负责托运物品的保管、装车、运输、卸车、交付、中转、费用结算等全过程的服务,保质保量将物品运达目的地并交付农户;农户销售的农特产品由乡镇分拨中心负责包装,并交由乡级上行物流车辆运送至指定的县级物流快递企业送达目的地。

3、实行交接单制。

送货车到达乡镇分拨中心后,送货人要与各级站点的收货人进行当场核对查验,并做好交接手续。

乡镇分拨中心或村级服务点收到物品后通知收件人,收件人提取托运物品后,应在“物流托运单”上签字确认,交接一式两份,一份由服务点留存备查,一份交回县物流信息运营中心留存。

4、配送车辆标准化管理。

加强物流配送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

集中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对整合的车辆实施标准化改造;优先配备使用节能与新能源车辆,适时开展鲜活农产品和冷藏保鲜产品配送;配送中心的货架、装卸工具、包装工具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强化配送车辆、人员信息化管理,鼓励使用先进的信息系统,通过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实施统一管理,包括运输计划制定和实施、运输车辆管理和调度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功能模块。

根据实际业务制订信息接口标准,对接及处理电商仓储中心、物流快递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和末端投递服务站点的信息。

统一调配快递电动车、货车、冷链车辆,统一协调各个环节实时查询车辆情况,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实现仓储、物流、配送信息的智能化,建成高效、绿色、协同、统一的双向流通供应链物流网络。

(七)促进与域外物流体系对接

依托桦川县域农村电商物流配送运营中心和物流智能信息系统搭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佳木斯、双鸭山、鹤岗等物流中转站和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信息平台对接,保障物流配送信息的及时、准确和畅通,引导县域物流企业、配送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及商贸企业运用信息平台获取、发布信息,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促使物流配送成本大幅降低。

信息和业务整合图:

(八)建设专业物流从业队伍

因为物流配送普遍是体力劳动,报酬低,所以从业人员多半缺乏工作热情。

加强职业道德约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一,要组织实施相对集中的岗前培训。

电商企业应组织配送人员进行相对集中的岗位培训,在认识配送流程、掌握配送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认识和道德修养。

第二,要立足岗位职责,落实日常管理。

做到职责分明,奖惩得当,将职业道德约束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

第三,政府要制定合适的物流人才培养计划及优惠政策,定向培养城乡对接的物流管理和操作人才,提高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同时,鼓励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和农村青年返乡就业,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智力和劳力支持。

四、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综合建设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实施:

1、升级改造桦川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包括内部公共仓升级改造,包括办公区、库房、分拣中心、包装中心、室内室外牌匾、宣传板、物流线路图。

进度安排:

a.2018年10月22日--27日,施工图纸设计制作;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公共仓地面改造;

b.2018年10月28日--11月7日,牌匾制作安装、分拣区、功能划分改造;设备购买,包括:

物流货架、物流牌、物流柜、传送带、托盘、打包机等;

c.2018年11月底,完成桦川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内部基础工作。

2、物流信息平台管理系统,进度安排:

a.2018年11月1日,上线试运营,开展物流数据录入、线上功能实现;

b.2018年11月8日,电脑一体机、打印机、智能PDA、手机、身份证扫描仪、摄像头、扫码枪等硬件设备。

c.2018年11月底,物流信息平台管理系统正式运营。

3、车辆购买,进度安排:

拨付款到账后,第一阶段购买快递电动车、小型箱式货车、中型箱式货车。

根据项目进展,开展第二阶段车辆购买:

快递电动车、小型箱式货车、中型箱式货车、冷链车辆。

4、分拨中心和冷库建设,进度安排:

与村级服务站同步开展,统一制作牌匾、物流货架、物流牌、物流柜。

5、整合本地物流资源,与客运集团开展合作,整合客运村村通小客车,实现客运车辆配送快递包裹每天循环到村进度安排。

2018年10月22日--月27日,与客运集团合作细节洽谈,方案确定。

计划10月底开展运营,实现物流网点村村通、链接物流信息系统。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领导监督工作,建立定期协商度,协调解决运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二)发挥物流综合体作用。

物流综合体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服务、监管四大职能,加强宣传共同配送的战略意义和社会效益,对于配送企业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掌握行业最新动态,提升服务理念,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

(三)加强政策扶持。

一是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准入、行业监管等机制,明确服务质量标准等相关要求,监管、规范和引导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有序发展。

二是职能部门在城区及乡镇合理规划确定停靠装卸区域,规范配送车辆定点停靠。

三是完善配送车辆通行政策,适度放宽物流配送车辆通行条件。

(四)严格资金管理。

县财政局、商务局、扶贫办要认真做好项目实施过程监督和资金使用监管工作,定期联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并按项目推进情况按比例给予拨付项目资金,确保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安全有效;项目实施主体单位(企业)收到财政补助资金后,应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切实推动项目实施,并建立专档以备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