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6525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校园里总能传出郎朗读书声,全市中小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感受着中华经典美文的艺术魁力,经典诵读活动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经典美文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创建和谐校园再添亮点。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我爱古诗词,不仅仅因为她是汉语最美丽的珍珠,更因为她带给我无数瑰丽的梦想。

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觉“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2)登临上齐鲁秀美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解析】【分析】

(1)分析时,可以对新闻导语部分内容进一步的提炼概括即可,导语是:

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要抓住主要的关键词:

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故可以概括为:

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2)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

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

结合“(动词)……,在……中,(动词)……”的句式进行仿写。

故答案为:

⑴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⑵登临上齐鲁秀美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点评】⑴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主体内容的高度概括,拟写新闻标题,注意从导语中概括即可。

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

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

⑵本题考查了句子的仿写。

解答此题首先要考查所给的句子,分析其特点,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仿写句子即可。

注意应在结构、字数、句式、修辞等方面一致。

2.请你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你为漫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的主要内容。

(3)请就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1)示例1:

孝子“孝”谁;示例2:

孝子不孝;示例3:

“孝子”很忙;示例4:

如此“孝”道

(2)示例:

有一个人身穿印有“孝”的文化衫,一边遛狗,一边给妈妈打电话说:

“妈,我正在遛狗,没空陪你。

(3)示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把这一美德发扬光大。

不能像漫画中的人一样孝顺父母只流于形式,只限于口头儿。

我们要多陪父母聊天,帮他们做家务。

【解析】【分析】

(1)这道题考查学生拟写题目的能力。

认真观察漫画,抓住漫画的一些明显特征来拟题。

本题抓住漫画中人物衣服上边的“孝”字和她与母亲通话的内容来拟写题目。

比如,如此“孝”道,实不应该。

(2)这道题考查概括漫画主要内容的能力。

认真观察漫画我们可以得知,一个身穿带“孝”字衣服的年轻男子,正在满头大汗的遛狗,同时在和母亲打电话:

“妈,我正在遛狗,没空陪你。

(3)这道题考查针对漫画谈感悟启示。

我们先要明确漫画的寓意。

这幅漫画主要讽刺了那些把“孝道”挂在嘴边,印在身上来标榜自己是孝子的人,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宁愿遛自己的宠物狗,也不愿意陪伴父母的这种假孝道。

因此,启示主要是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比如,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孝道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多陪伴父母,多关心他们,帮他们做做家务,让他们感受到老年的幸福和温馨。

故答案为:

⑴示例1:

孝子“孝”谁;示例2:

孝子不孝;示例3:

“孝子”很忙;示例4:

如此“孝”道

⑵示例:

有一个人身穿印有“孝”的文化衫,一边遛狗,一边给妈妈打电话说:

“妈,我正在遛狗,没空陪你。

⑶示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把这一美德发扬光大。

不能像漫画中的人一样孝顺父母只流于形式,只限于口头儿。

我们要多陪父母聊天,帮他们做家务。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拟写标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认真观察图画,抓住图画的关键信息及文字,把握准确主题,注意语言的简洁。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漫画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仔细观察,注意图中的画面内容,文字,注意概括的语言要简洁,流畅。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漫画主旨的理解和感悟。

要求考生结合图画中的主题,画面的内容,结合生活体验进行回答。

3.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感受自然山水的魅力,可以品味名胜古迹的意蕴……

(1)仿照所给句子,写两句话。

春天其实是个好季节。

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生机勃勃;假如我是________,我________;假如我是________,我________。

(2)在我国许多旅游胜地,精彩的对联比比皆是,自成一道风景。

下面这剖对联来自武汉蛇山之巅的黄鹤楼,上联已给出,下联有待整理,请将整理后的下联填到横线上。

红 画廊 映 山枫 长

上联:

楼月共随江浪白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音乐家;就要做出一首乐曲,来讴歌它的红情绿意;画家;就要用各种长短不一的画笔,描绘出它的鸟语花香

(2)山枫长映画廊红

【解析】【分析】

(1)本题要求仿写,仿写的关键是要找到仿点,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生机勃勃,这句话的内容是赞美春天。

这句话假定是一个诗人,诗人用诗歌颂春天。

可以把自己假设成画家,画家用画笔描绘春天的美;还可以把自己假设成音乐家, 音乐家用乐曲来讴歌春天。

(2)根据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同、内容相关、平仄相对的原则,上联楼月共随江浪白,意思是皎洁的月色洒下来,黄鹤楼和长江都是一片洁白。

其中“白”是因为“月”。

 那么下联的“红”是因为“枫”,就要把这两个字放在相应位置上。

因为“红”只能放在句末,“山枫”只能放在句首,画廊应在红的前面,“共”是限制“随”的,那么,“长”和“映”也应该是长映。

根据以上分析,这首对联的下联应为:

山枫长映画廊红 。

故答案为:

⑴音乐家;就要做出一首乐曲,来讴歌它的红情绿意;画家;就要用各种长短不一的画笔,描绘出它的鸟语花香

⑵山枫长映画廊红

【点评】⑴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

①话题:

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

②修辞:

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

③句式:

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

④内容:

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

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

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4.按要求修改下面习作。

院子口的梧桐树

   奶奶不曾没有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但在我看来,她却满腹经纶,尤其是奶奶自编自创的那些童谣,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里。

   夏日的燥热刚刚退去,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

每晚睡觉前,院子口的那棵梧桐树下,年幼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抱中,奶奶一边用手拍着我,一边念叨着:

   “娃娃乖,穿花鞋,花鞋哪?

猫拉了,貓哪?

上树啦。

   月光越来越淡,薄得几乎透明。

奶奶一遍又一遍不知瘦倦念叨着,奶奶的童谣犹如一支催眠曲,伴我入眠,直到我酣然入睡……。

(1)第一段中有一个病句,修改意见:

________。

(2)最后一段有一处标点错误,修改意见:

________。

(3)此标题不太恰当,请结合文意改写一个标题,并说说这样改写的理由。

【答案】

(1)删去“不曾”或者“没有”

(2)删去“……”或“。

(3)标题:

《奶奶的童谣》

理由:

本文文意主要写奶奶在我童年时为我念童谣的美好回忆,表达对奶奶的爱,院子口的梧桐树并不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与全文文意也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改为《奶奶的童谣》更有利于表达感情。

【解析】【分析】

(1)第一段第一句中“不曾”“没有”表达的是一个意思,都是没有的意思,属于病句里的词语重复,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2)省略号后面不可以加句号,因为,省略号已经是标点符号了,再加就重复了。

(3)根据本文文意,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奶奶,从头到尾都在回忆童年时奶奶给“我”编歌谣,念歌谣的美好情景。

所以《奶奶的歌谣》更符合文意。

故答案为:

⑴删去“不曾”或者“没有”

⑵删去“……”或“。

”  

⑶标题:

《奶奶的童谣》

理由:

本文文意主要写奶奶在我童年时为我念童谣的美好回忆,表达对奶奶的爱,院子口的梧桐树并不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与全文文意也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改为《奶奶的童谣》更有利于表达感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

考生在平时要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修改的基本方法。

⑵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标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所拟标题要概括文意,简洁、准确。

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dí人生。

经典常读常新,是我们汲取人生智慧的永不枯jié的源泉。

读经典作品,或许会有隔膜,这可能是时代变迁或语言形式上的生疏造成的。

想着□越这种隔膜,可以接触人类智慧的精华,你就会有耐心读下去,深入堂奥,大有获益。

(1)划线字“疏”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sū

B.shū

(2)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夸

B.挎

C.跨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é

启________

永不枯________

【答案】

(1)B

(2)C

(3)迪;竭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

注意多音字、形近音同字、形近音异字,形似字的区别,要读准字音,仔细辨析字形的细微差别,在组词造句中找出差别。

“疏”只有一个读音shū。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准确把握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注意辨析同音字字形、音形相近字字形、形声字字形、多义字字形等,书写注意规范。

“跨越”的“跨”是足字旁,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启迪:

启发,动词,指开导指点或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并有所领悟。

枯竭:

1.(水源)干涸;断绝:

水源~。

河道~。

2.(体力、资财等)用尽。

故答案为:

(1)B

(2)C

(3)迪;竭

【点评】

(1)答题时应注意,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疏”是舌后音,要和舌前音区别开。

(2)答题时应注意,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前两个一般是“夸奖”、“挎包”明显不合文意。

(3)答题时应注意,字音字形题目,注意多音字,同音字,音形近似字,仔细辨析字音和字形的细微差别。

难度大,涉及的知识点多,属于易错题目。

可以从词性、意义、用法辨别读音。

“启迪、枯竭”都是常用词,注意字形。

 

6.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

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

读书的5个秘诀是:

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

现在九年级

(1)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写出三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

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

为什么?

(3)活动即将结束了,请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答案】

(1)①要有选择性地读书;②读书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精读和略读相结合;③读书时可以作摘要或写读书笔记。

(2)示例1:

我认为传统阅读好。

因为:

传统阅读可以让你触摸书本,感受书香,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不伤眼睛,所以我认为传统阅读好。

示例2:

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因为:

网上信息量大,查阅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直观,所以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3)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综合性学习,围绕”读书”主题活动展开。

(1)考查读书方法的应用,要在熟悉的基础上来写。

比如“读书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2)考查观点看法,要有理有据,言之成文即可。

(3)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积累,围绕读书的主要性回答即可。

如: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故答案为:

(1)①要有选择性地读书;②读书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精读和略读相结合;③读书时可以作摘要或写读书笔记。

(2)示例1:

我认为传统阅读好。

因为:

传统阅读可以让你触摸书本,感受书香,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不伤眼睛,所以我认为传统阅读好。

示例2:

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因为:

网上信息量大,查阅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直观,所以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3)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点评】表达观点题要做到:

有理(有观点);有据(有内容)有序,(注意组织语言),语言表达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要注意积累名人名言,积累名言要做到准确无误,默写时不能出现错别字。

7.班级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写出一句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格言警句作为此次课外读书活动的宣传语。

(2)请为“我读经典名著”读书交流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答案】

(1)书籍是心灵的良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就是和名人对话。

(2)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对话,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素养,增强能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读经典名著”的读书交流活动吧。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

本题要扣住题意的比喻修辞的运用来做题。

(2)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开场白的能力。

开场白要做到:

一要简明。

语言简洁明了、清晰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要准确。

准确的开场白是对活动的主要内容、重点、要点进行总结提示,起着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的作用。

三要有趣。

成功有趣的开场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答案为:

(1)书籍是心灵的良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就是和名人对话。

(2)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对话,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素养,增强能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读经典名著”的读书交流活动吧。

【点评】拟写活动主题宣传标语,一定要体现活动的主题,有时为了使标语生动形象、吸引人,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等。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比美妙的大自然在不同的季节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春天是一个花团锦□(cù)的美丽世界,春草萌生,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展示着春天□(péng)勃的生命;夏天,烈日高悬,酷热难耐,会让人产生晕□(xuàn)的感觉,但人们更加珍惜夏雨带来的丝丝清凉;秋天,金黄色的田野,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犹如一副精致的油画,美不胜收。

冬天的田野中人迹罕至,别有一番静谧之美。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花团锦________(cù)   ②________(péng)勃   ③晕________(xuàn)

(2)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罕________(hǎn   hàn)       ②谧________(bì   mì)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萌生”在句中是“植物发芽生长”的意思。

B.“竞相开放”在句中是“形容植物的花开放的过程,抢着绽放自己的姿彩,生怕自己落在别的花后面”的意思。

C.洋溢:

充分流露、显示。

D.美不胜收:

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观赏。

【答案】

(1)簇;蓬;眩

(2)hǎn;mì

(3)C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

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注意:

“簇”不要写作“蔟”;“蓬”不要写作“篷”;“眩”不要写作“炫”。

(2)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

注意:

人迹罕至:

罕:

少。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罕:

读作“hǎn”;静谧:

寂静;平静。

谧:

读作“mì”。

(3)C.洋溢:

渗透着、弥漫、充满着。

故答案为:

⑴①簇;②蓬;③眩

⑵①hǎn;②mì

⑶C

【点评】⑴根据拼音写词语,重点是对与同音字的辨析。

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⑵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⑶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义,把握词义

9.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②后来发生了分qí________: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一shà________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节选自莫怀戚《散步》)

(1)根据文中读音,在横线上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

(2)“粼”字共________画,在《新华字典》中,若按部首查字法查该字应查________部。

(3)解释加下划线词语“熬”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

【答案】

(1)歧;霎

(2)14;米

(3)忍受,忍耐,坚持

【解析】【分析】

(1)分歧,fēnqí,(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一霎时:

yíshàshí,很短的时间。

(2)粼,lín,部首“米”,笔画数14。

笔画名称:

点、撇、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点、横、撇折、竖、撇点、撇点。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对于老人来讲,寒冬是非常艰苦的,“熬”是忍受、艰苦支撑之意,表现出南方冬季的漫长,而且暗示了母亲身体状况欠佳的事实。

流露出“我”对母亲平安过冬的庆幸。

故答案为:

(1)歧;霎

(2)14;米

(3)忍受,忍耐,坚持

【点评】

(1)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要求考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准确辨析,注意平时的积累。

(2)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要求考生在平时汉字书写时注意规范书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笔顺笔画。

(3)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词义的理解,要求考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联系句子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10.综合性学习

   青春不息,学习不止;捧起书本,沐浴书香。

你所在班级要开展“青春作伴好读书”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下图是李明同学为本次活动画的一幅关于“读书”的宣传画,根据画面内容说说多读书有哪些好处。

(2)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关于名人读书的材料。

请写出对下面三则材料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明末大学问家张溥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接着把书稿烧掉。

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

   材料二: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复习,他称之为“三复四温”式阅读法。

   材料三:

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

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

探究结果:

________

(3)调动你的诗词积累,写出连续的两句与读书有关的诗句,并为这次读书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①诗句:

________

②标语:

________

【答案】

(1)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塑造气质,陶冶情操等。

(任意两点即可)

(2)都介绍的是名人的读书方法,都强调对一本书要反复读、多读、精读、熟读。

(任意两点即可)

(3)示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不允许有错别字);示例: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或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

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视野。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读书,让生活更和谐。

/读书使青春展翅,知识让生命飞翔。

/知识改变命运,智慧书写人生。

)(要求流畅、有文采,切合主题)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图画信息的提取能力。

观察图画,图在有两个人,其中一个站在大大的书本上,慨叹“看得真远”,他远比立于平地的人高,且神情快乐自信。

由此可见,读书可开阔眼界,可以提升一个人的高度,可以增强自信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探究结论的能力。

作答时,认真阅读所给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即可作答。

三则材料“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接着把书稿烧掉”“不断地重温复习”“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都介绍的是名人的读书方法,都强调对一本书要反复读(多读、精读、熟读)。

意思对即可。

(3)①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写出连续的两句与读书有关的诗句即可。

注意不要有错别字。

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②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标语要求做到:

语言既通俗易懂又亲切感人;采用有鼓动性的陈述句或感叹句;采用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内容上既要紧扣主题,又要能营造气氛,调动大家的参与性。

要求:

内容紧扣诵读名家进校园的活动,句式对称,有感召力。

示例:

好书共读,快乐同享;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故答案为:

⑴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塑造气质,陶冶情操等。

⑵都介绍的是名人的读书方法,都强调对一本书要反复读、多读、精读、熟读。

(任意两点即可)

⑶示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不允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