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00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7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docx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

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

(试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为落实这一要求,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宁波市第四中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

一、基础分析

(一)学校概况

宁波四中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创办于1845年的崇信义塾,迄今已有168年历史。

1923年崇信、浸会合并为四明中学,1935年四明中学又合并斐迪中学、毓才中学(后称益三中学),成立浙东中学。

1952年“浙东中学”改名为“宁波四中”,以后,又有宁波市第六初级中学、宁波市劳动局技校及宁波联丰中学陆续并入宁波四中。

纵观办学历程,可以“扩并七校、六易校名、九迁校址”概括之,正因如此,才逐渐形成了“开放、进取、包容、务实”的学校传统。

浙东中学首任校长寿子鲲先生长校期间,学校发展迅速,他集“四明”、“斐迪”办学之旨,提出了“诚、朴、爱”校训。

从此,“诚、朴、爱”三字成为激励浙东、四中一代又一代学子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和为人准则。

学校现为宁波市教育局直属普通高中,浙江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有38个教学班近1400名学生。

教职工161人,中高级职称比例为87%,其中特级教师2名,宁波市名教师2名,市、区两级骨干教师7名。

学校位于江北区城区中心地带,区位优越;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

学校面向宁波“老三区”——海曙、江东、江北招生。

2003年之前,校址在江北区新马路,占地面积不足30亩,校舍逼仄老旧,且在很长时间内,相对于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原校址周边住户大都为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导致我校的生源质量不高,处于直属普高中偏下水平。

迁入文教路现址后,虽然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观,学校得到长足进步,但生源状况仍未有根本性的改变。

学生既有来自城区的,也有来自乡镇农村的;体育特长生(篮球)可面向全省招生。

我校教师数量充裕,敬业务实。

平均班额不足40人,逐渐迈向“小班化”教学,可以说,深化普高课改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二)机遇与挑战

1.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办学成果为宁波四中的特色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16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开放、进取、包容、务实”的传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经验,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材。

学校现为浙江省一级重点普通中学、宁波市文明单位、宁波市首批师德群体创优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学校。

进入本世纪后,针对生源现实,学校意识到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开始着力打造足球、篮球等体育特色项目。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足球、篮球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优势项目,竞技水平列全省前茅,并培养了100余名国家一、二级运动员。

体育特色项目的发展,带动了学校体育普及活动的开展,学校以“阳光体育”为抓手,塑造阳光心态,打造阳光校园。

目前,我校是省市两级传统项目(篮球、足球)学校,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浙江省篮球项目特色学校。

2008年以来,学校的艺术教育也迈上了新台阶,每届高三年级单独组建美术班,为学生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每年都有十几、二十几名学生考上美术类高校。

2011年,我校与北师大合作,创办人文方向创新教育实验班(文科实验班),吸收和借鉴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的办学成果,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人文实践活动的拓展等方面探索高素质文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

体育、美术和文科方向的创新教育实验使宁波四中这所百年老校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为深化课程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浙江省06普高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发展机遇。

2006年,浙江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我校当时是省普高课改的样本学校,经过两轮6年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较大转变,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扎实开展,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大大增强,先后开发、开设校本选修课程近百门,并编印了选修课程教材23本,综合实践活动实现课程化,为学生提供了自主、体验、实践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009年—2012年,高考本科上线率逐年提升。

总之,新课改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2011年9月被选为省深化课改选修课程(兴趣特长类)建设试点学校后,在原有基础上,加大选修课程的开发力度,重视课程开发的技术规范,努力追求选修课程的价值,并于2012学年第一学期,在高一年级开出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

深化课改,我校有较好的基础。

3.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深化课改之路上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抓住课改机遇,迎接新挑战,切实深化学校特色建设,我们对学校目前的办学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就宁波四中目前的办学水平而言,在深化课改之路上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既是我校深化课改的起点、推进工作的抓手,也是鼓舞我们不断反思、不断前进的动力。

——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开发深度还不够。

虽然各学科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进度等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但学科间不平衡,缺乏系统性。

主要表现在:

还没有完全实现“教案”向“学案”的转变,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必修课程的校本化教学纲要体系,“学校作业本”尚未系统编成,等等。

——还没有构建起丰富且具有学校特色的选修课程体系。

自06课改起,我校选修课程的开发、实施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选修课程体系建设并没有形成系统制度和规范程序。

而且,根据省教育厅对选修课程的分类,也必须作出必要调整,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职高、大专院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联系,建立必要的合作关系,确保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开设。

——在聚焦课堂、探索育人方式变革方面的实践和研究还比较薄弱。

除了课题《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和实践研究》获得浙江省2009年度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外,其它方面的实践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系统研究与推广,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和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均存在不足。

——现有的特色项目有待进一步深化。

体育特色需要深化、提炼、总结,重点在于通过体育特色项目,带动全校学生热爱运动,具有健康积极的精神面貌。

艺术特色的覆盖面还比较小,要通过艺术类选修课程,培养全体学生的艺术趣味,带动学生整体精神面貌的提升。

文科特色建设时间比较短,特色还不鲜明,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文创新素养,探索适合校情的文科人才培养途径,进而打造文科优势学科,是文科特色建设的重要课题。

——学校特色文化尚未形成。

学校特色文化体现为一种办学风格,它是学校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本校实际,经过长期办学实践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优质性。

我校还没有一以贯之的特色文化建设目标及明确具体的实践平台,需要进行有意识的引领和打造。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在长期的高考压力下,大多数教师只关注学生分数,改革欲望不强,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研究水平不高。

缺乏高层次教师,缺乏优势学科,整体师资质量有待提高

(三)课程期待

21世纪已经迎来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未来社会,世界会变得更小,科技和交通的连结更为紧密,信息和媒体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要具备全球竞争力,就必须拥用创新经济,具备更多样化的团队合作能力,并需要更好的方法来管理时间、人力资源和项目。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普高课程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获得应用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沟通、团队工作、科技运用、创新等的能力。

宁波依山临海,拥有天然良港,素有舟楫之便,自古工商繁荣。

浙东文化的“切于民用”“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宁波商帮的重誉守则、审时度势、务实勤奋,深刻地影响着宁波人的精神和行为,形成了“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

当前,宁波的港口经济、外向型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商业、服务业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我校课程也应聚焦于创业创新、团队合作、幸福人生,坚韧品质等方面。

升学与就业,是学生的学习目的。

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让未来的工作者和公民做好准备,使他们有能力面对时代向他们提出的挑战。

为了使学生将来能立足社会,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普高课程应让学生具备21世纪所需的知识与关键能力。

学生的课程需求愿望也是制定学校课程方案的重要依据。

2013年2月对我校学生课程需求的调查结果如下:

91.277.071.268.262.658.131.126.815.74.8(单位:

%)

调查表明,我校学生所期盼的课程内容类型是特长爱好、生活技能、学会交往、休闲文化、创业创新、团队合作(均有50%以上学生选择),在设置校本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课程需求。

二、总体战略

(一)办学理念

以诚立校,以朴培德,以爱育人。

“诚朴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我校校长寿子鲲提出的校训,一直沿用至今。

“诚”指态度和人格,诚信是为人之本;“朴”指作风和行为,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学习;“爱”指心胸与情感,心胸博大,大爱无疆。

诚、朴、爱三字贯通了传统与现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做人做事的准则和规范,是人生成功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我校教育理念的聚焦。

(二)育人目标

培养在未来社会中具有健康生命、人文情怀和理性精神,人格优秀,自主发展的公民。

具体目标是:

——有健康的身体和阳光的心态;

——有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

——有独立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

——对自己未来人生之路有较清晰的认识和较客观的定位,并有能为之不懈努力的魄力和意志;

——有能勇敢迈向社会的自信心和基本能力。

三、课程结构与特色

(一)指导思想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浙江省、宁波市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的精神和要求,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彰显学校育人特色,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强化课程与社会生活和学生发展方向的结合,强调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并重,创新学生指导体系,优化学生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落实深化普高课改要求。

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高课程改革“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主要内容,建设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高质量、高效率地实施国家课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充实和完善选修课程体系,加大课程的可选择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课程资源,更新课堂教学理念,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深化学校的内涵和特色发展。

坚持学校“多元发展,人文引领”的特色,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提供广阔、多元的发展空间;尊重教师的创造,通过教师制订个人专业自主发展性规划,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形成和谐、进取和创新的校园氛围。

——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坚持多样化发展的方向,为不同特点、不同志向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创新培养方式,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二)课程目标

——快乐学习,提高自主学力;

——体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学会交往,提升团队合作素养;

——尝试选择,进行学业、生涯规划;

——热爱生活,发展健康的闲暇爱好;

——认同自我,具备坚毅的心理品质。

(三)基本原则

夯实基础,激发兴趣,多样选择,绩能并重。

——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提高基础质量,实现全面发展。

——尊重个性差异,提高课程选择性。

——鼓励构建个性化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实践与体验。

——拓展国际视野。

——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并举。

(四)设计思路

关注实际,减负增效,各得其所。

从我校现实的生源质量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和照顾学生的学习水平,构建适合我校学生学习与发展,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又有较大选择自由度的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结构由核心课程(国家必修课程与国家选修课程中的高考课程)、选修课程、微型通识课程和提高创新课程四大板块构成。

核心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夯实基础,提高质量。

为适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高一高二时,在课程设置上对方向Ⅰ(侧理)、方向Ⅱ(侧文)、方向Ⅲ(体艺及其它)的学生作分别处理。

选修课程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提高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其中,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在高一、高二开设,学科拓展类选修课程在高二、高三开设,综合实践类选修课程(含德育课程)贯穿高中三年。

微型通识课程旨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弥补文理分科带来的知识、思维、眼界上的缺陷,一般为2—4课时,在高中三年中择机开设。

提高创新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特长课程,为向体育、美术、传媒等方向发展的特长学生提供高水平培训课程;一类是进阶课程,为文科实验班学生、理科学优生等提供进一步提升的课程,包括:

文科实验班特选课程、英语提高课程、项目研究课程等。

课程结构、体系如图所示:

 

按需自选拔尖创新

体育艺术

强化训练

特长课程

 

提高创新课程

 

学校统筹教师开设

实验研究

解决问题

进阶课程

个体选择多元发展

拓展知识

提高学力

知识拓展

 

选修课程

 

教师开发开设

动手体验

奠基生活

职业技能

激发兴趣

发展特长

兴趣特长

知行合一

历练成长

社会实践

整体选择,提升素养

 

微型通识课程

 

教师、社会人士开发开设

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核心课程

 

教师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

宁波四中课程结构示意图

 

(五)主要特点

1.充分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在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求得适当平衡。

我校生源质量在宁波城区处于中偏下水平,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较明显的偏课情况,学习能力不同程度存有缺陷。

课程设计必须直面这样的学生现实。

为了减轻学生在必修课学习上的负担,方向Ⅰ学生高一时学完历史、地理并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高二高三不再学史地;方向Ⅱ学生高一时学完物理、化学并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高二高三不再学理化,目的是让学生在高二高三时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语、数、英和文理科相关课程的学习上,并有时间选学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以发挥个性。

为弥补基础知识面不够广、思维可能不全面的不足,安排微型通识课程,希望做到既夯实基础,又能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上有很好的发展,实践轻负优质。

2.倡导多元发展,增加课程选择性。

除了国家必修课程,国家选修课程和所有校本课程均由学生自主选择,走班教学,真正实现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高二高三选修课课时比例均达到1/3左右。

同时,为体艺特长生、文科实验班学生、理科学优生等提供提高创新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修习,也可以不学,完全由自己决定。

课程的可选择性还具有另一种价值,通过选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进而形成自主发展的品质。

3.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能力的发展。

校本化实施国家必修课程的最重要宗旨是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为此,将倡导各备课组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现场的小课题研究,向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质量。

选修课程,尤其是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将尽量摈弃讲授式教学,更多地让学生体验、动手、实践、探究,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真正落实“绩能并重”的课程构建原则。

(六)课程设置及安排

严格遵守浙江省关于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把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合理搭配,将国家选修课程纳入学科拓展类选修课程,创设丰富多样的课程套餐,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根据学校实际,从2012学年第二学期(2013年2月)起,将每节课由原来的45分钟缩减为40分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习、自主活动时间。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由于需要职高教师开设,可以适当安排在周六进行。

课程设置与学分结构如下:

方向Ⅰ(侧理)

学段

学分结构

课程

高一

高二

高三

必修课程

语文

必修10

3

3

2

2

英语

必修10

3

3

2

2

数学

必修10

3

3

2

2

思政

必修8

2

2

2

2

历史

必修6

3

3

地理

必修6

3

3

物理

必修6

1

1

2

2

化学

必修6

1

1

2

2

生物

必修6

3

3

信息

必修4

2

2

通用

必修4

2

2

艺术

必修6

2

2

1

1

体育

必修12

2

2

2

2

2

2

专题

必修2

1

1

选修课程

学科拓展类28

8

10

10

职业技能类8

2

2

2

2

兴趣特长类6

2

2

2

社会实践类6

2

1

1

1

1

方向Ⅱ(侧文)

学段

学分结构

课程

高一

高二

高三

必修课程

语文

必修10

3

3

2

2

英语

必修10

3

3

2

2

数学

必修10

3

3

2

2

思政

必修8

2

2

2

2

历史

必修6

1

1

2

2

地理

必修6

1

1

2

2

物理

必修6

3

3

化学

必修6

3

3

生物

必修6

3

3

信息

必修4

2

2

通用

必修4

2

2

艺术

必修6

2

2

1

1

体育

必修12

2

2

2

2

2

2

专题

必修2

1

1

选修课程

学科拓展类28

8

10

10

职业技能类8

2

2

2

2

兴趣特长类6

2

2

2

社会实践类6

2

1

1

1

1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国家必修课程旨在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共同基础,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必须按省教育厅的规定开足开好。

其中,高一年级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思政、历史、地理、物理、化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艺术和体育。

高二年级不开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增开生物和专题教育,但方向Ⅰ班级不开历史、地理,方向Ⅱ班级不开物理、化学,目的是适度减轻学生必修课学习的学业负担,增加选修课学习内容,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高三年级理科班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体育,文科班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思政、历史、地理、体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教育先开设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今后逐步增加。

(二)选修课程

1.国家选修课程

科目

课程模块参考目录

课时/模块

学分/模块

语 文

*《〈论语〉选读》、*《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应用》。

36

2

英 语

*《英语6》、*《英语7》、《英语8》

36

2

数 学

*《选修2—2》*《选修2—3》

36

2

思想政治

*选修3、*选修5、选修2

36

2

历 史

*选修4*选修6、选修1

36

2

地 理

*选修VI、*选修V

36

2

物 理

*《选修3—4》、*《选修3—5》

36

2

化 学

*选修5、*选修3、选修2、选修6。

36

2

生 物

*选修3、*选修1、选修2

36

2

注:

每个学科前两个带*的模块列入高考自选模块考试范围。

国家选修课程中列入高考范围的自选模块,在高二年级、高三上学段开设,但由学生自主选择;未列入高考范围的其它模块,整合到学科拓展类选修课程中,根据课时和学生选择情况,作出适当安排。

2.学科拓展类选修课程

学科拓展类选修课程旨在为学生根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而感兴趣的学科提供横向拓宽、纵向提升的学习机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为他们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可能。

目前,已开发的该类选修课程共24门,可以随时开设,计划开发50—60门。

科目

课程模块目录

课时

学分

适合年级

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漫谈

36

2

高一、二

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

18

1

高一

外国优秀短篇小说欣赏

36

2

高二

《红楼梦》研读

36

2

高二

咬文嚼字

36

2

高一

文学与人生

36

2

高一、二

欧美作家的人生

36

2

高一、二

英语

英美概况

36

2

高一、二

英语口语

36

2

高一

数学

数学文化

36

2

高一、二

不等式选讲

36

2

高一、二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6

2

高一

思政

中学生人生规划

36

2

高一

中西文化比较——以电影为载体

36

2

高二、三

历史

收藏中国

36

2

高二

旅游的资源与发展

36

2

高二

地理

天文基础知识

36

2

高二

家在中国

18

1

高二

世界之旅

36

2

高二

化学

引领高中化学的诺贝尔奖

36

2

高一

绿色化学

36

2

高二

生物

普通生态学

36

2

高二

营养学

36

2

高二

信息

动画制作

36

2

高二

3.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生存本领,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目前已开设该类选修课程15门,计划开出30—40门。

课程模块目录

课时

学分

适合年级

工业产品设计

18

1

高一、二

影视编导与制作

18

1

高一、二

外贸六日通

18

1

高一、二

汽车使用常识

18

1

高一、二

机器人制作与编程

18

1

高一、二

形体健美

18

1

高一、二

服装折纸与打样法

18

1

高一、二

艺术插花

18

1

高一、二

中式点心知识与制作

18

1

高一、二

摄影技巧与图片处理

18

1

高一、二

商务礼仪

18

1

高一、二

袜子娃娃制作

18

1

高一、二

象山文化与点心制作

18

1

高一、二

红十字会急救培训

18

1

高一、二

学做面点

18

1

高一、二

4.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

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兴趣,放大学生特长,通过体验式学习,使他们有一些爱好,有一技之长,提高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丰富人生。

目前,已开发、开设该类选修课程24门,计划开发40—50门。

学生社团活动也列入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

课程模块目录

课时

学分

适合年级

羽毛球运动

36

2

高一、二

排球运动

36

2

高一、二

篮球(男子)

36

2

高一、二

足球(男子)

36

2

高一、二

健身健美操

36

2

高一、二

工艺(剪纸)

18

1

高一、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