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222111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形考任务1(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案例一:

美国政府的人才战略

二战以后,美国之所以能够在经济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头号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宏观层面的人才资源开发。

这些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美国宏观层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范围很广,概括起来,其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点。

……

案例讨论:

1、结合美国的国情,分析美国政府人才战略有哪些特点?

(50分)

参考答案:

答: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一直把争夺世界各国优秀人オ作为一项国家战略。

几十年来,美国采取多种手段从别国引进大批人オ,特别是高科技人オ。

美国吸引外国人オ主要释放的有以下几块“磁铁”:

一、不断修订的移民法。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

1965年制定了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任何国家的高级专门人オ,为吸引外国优秀人オ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布什总统又签署新的移民法。

2001年美国出台《加强21世纪美国竟争力法》,其核心就是要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人オ,计划3年内,每年从国外吸收19.5万名技术人员。

这些规定,能使真正有本领、对美有用的人留在美国。

二、将留学生作为人才的后备力量。

美国实施留学生政策始于二战后不久,通过提供奖学金接受各国学生及学者赴美学习。

一些名牌大学通过提供优厚的助学金、奖学金和优惠贷款来吸引国外留学生就读,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25%的外国留学生在学成后定居美国,被纳入美国国家人才库;在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中,外来人士占22%;在美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35%出生在国外。

三、“绿卡”政策为外籍人才提供方便。

美国吸引人オ的一项重要政策,就是授予非美国籍专业工作人士在美永久居留权,俗称“绿卡”。

四、打造优越的社会环境留住人オ。

吸引人オ和留住人オ是同等重要的,甚至留住人才会更难。

那么美国又是凭借什么长久地留住人才的呢?

首先,让“高薪”充当最具诱惑力的诱饵;其次,为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经费。

近几年,美国科研经费不断增长,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2%。

最后,设立各类奖励为了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的创造发明,美国科学基金会设立了各类奖励。

如果获奖者是外国人,美国政府会主动为其办理“録卡”或入籍手续,劝说获奖者继续留美效力。

每年有14%20%的获奖者是外籍青年科学家,他们大多被美国留用。

此外,美国拥有十分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退休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再加上比较成熟的住房市场,可确保移民美国者生活无忧。

这种生活水平的差距加上工作机会的差距成为众多外国人才移居美国的主要因素。

2、你认为美国的人才战略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50分)

参考答案:

答:

(一)美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美国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相当强大的国家。

他们拥有近百万研究开发人员,居世界首位。

他们的研究和开发总投资约占国民生产总值3%,是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

从科技成果看,美国的高科技成果总量占世界的37%。

美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机构最多,是每年授予博士学位最多的国家。

还是拥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数量最多,是各类高层次人才储备最丰富的国家……这一切都得益于美国政府对教育和培训的重视,积极鼓励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就视教育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的关键。

它们把发展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相继通过和出台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为21世纪而教育美国人》等法案和报告,极力呼吁为未来准备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与此相应,它们还非常重视扶持大学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大学的投资。

在近20年美国所获得的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中,在大学工作的科学家占90%以上。

同时,它们还大量设立科学奖,其中著名的有“诺贝尔热身运动奖”、“科学家摇篮奖”等,每年联邦与各州将举行层层的竞赛筛选,对学识见识超群者给予重奖。

美国针对国际国内形勢发展的需要,还注重改革调整教育政策。

倡导课程改革和强调培养天才学生进行了“教育自由化”和“教育机会均等化”改革:

开展了“恢复基础教育”运动;提倡高等教育同产业界的协作与交流;鼓励整个教育体系为增强美国的产业竞争力而不断输送创新型人才资源。

但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始终是美国人才资源开发模式中的鲜明特征之ー。

美国的教育注重与市场紧密配合也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

随着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对工商管理硕士及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刺激了对大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的需求和待遇的提高。

而美国的主要商学院紧密追踪市场需求信息,加快培养大批的金融博士、市场学博士、管理学博士、计算机学博士等。

这些博士毕业后在几百家主要商学院中寻找到职位,开始培养工商管理颋士、计算机硕士等,使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密切联系起来。

美国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等人才资源开发。

它们专门颁布《成人教育法》,把继续数育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法律上保障继续教育的发展。

美国政府要求所有雇主每年必须至少以其全员工资总额1%的资金用于教育与培训,并逐年递增。

尚未达到此最低金额的企业和机构,每年必须交其工资1%的资金作为国家技能开发资金。

美国公司对经理员工的培训也极为重视,大多数公司都设有专项培训经费,并有完善的人才培训计划和体系。

(二)美国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战略与策略

新时期世界人才争夺战愈演烈,美国成为世界上争夺人才、实施人才吸引战略的急先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美国是靠引进人オ起家的,在争夺夺人オ上它们是深谋远虑,技高一等。

为了得到他们想要的人才,他们有时甚至不择手段地“抢”。

据美国官方统计,在1949-1973年期间,世界各国迁居美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达16万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每年仍有6000名以上的科学家、工程师进入美国。

如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大学毕业后曾任柏林威廉皇家物理学研究所所长,并被选为普鲁士科学院士,1921年获诺贝尔奖金。

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他们对爱因斯坦等大北科学家又恼又恨,采取种种手段向爱因斯坦进攻,使爱因斯坦人身和科研事业陷入困境。

美国人看准了这个机会,“抢”走了爱因斯垣。

爱因斯坦到美国后,立即被委任以令世人垂誕的高级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职务。

因他的学术成就及影响,一大批科学家趋之若鹜,尾随其后,迅速壮大了美国的科技力量。

爱因斯坦在美国定居20余年,为美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把战败德国、意大利的几千名科学家、工程师带到美国。

这些科学家在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工作,对美国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从战败国德国,苏联搬走的是机器和设备,而美国抢走的是人才。

美国之所以雄踞世界经济领头羊位置长达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未有衰退的迹象,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奉行人才引进战略,利用灵活多样的移民政策、教育政策、人才政策等从世界各地网罗人才密切相关。

移民是美国吸引人才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而近50年来美国的移民是以挑选的方式进行的。

移民法多次修改规定,只要是专家、学者、教授,不分年龄、信仰、国籍和民族均可优先移入。

20世纪90年代,布什总统又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鼓励各种专业人才移居美国。

从1990年开始,美国还实施H-IB签证计划、“绿卡制”,给予入籍优惠,使大批的留学生学成后定居美国。

近年来,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出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信号,美国为了赶上这班刚刚启动的新经济列车,把争夺人才的重点聚集到计算机领域。

有专家预测,美国将短缺45万科技人才,而到2006年这一数字将扩大到65万。

美国移民局公布的数字显示,1999年美国签发的专门针对外国移民美国的H-IB签证达11.5万人,其中印度人占了46%,中国大陆占了10%。

外国科技人才源源不断流入美国,填补了美国高科技人才的严重短缺。

美国能够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还受益于其庞大的教育体系。

一批批世界各国受过良好基础教育的优秀人才被美国的大学吸引,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学成之后又为美国各大公司所雇佣。

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已形成“吸引-发展-再吸引-再发展”的良性循环,建立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才库。

美国掠夺人才不仅深谋远虑,手法也十分高明,它们利用托福考试把争夺人才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国。

此外,美国还通过国际合作,在“互利原则”下利用别国的人才资源优势。

它们也直接到其他国家办企业或者设立研究机构,与所在国政府争夺人才资源。

(三)美国人才使用与管理的经验与借鉴

美国在人才使用和管理上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民主竞争,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

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美国人才资源开发及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很高,住房、医疗、保险等实现了社会化,劳动力不受户籍、地域的制约,可以自由流动。

二是注重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实行自由择业政策。

无论是总经理、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生产工人都是通过发达的劳动力市场进行聘用。

三是详细的职业分工。

在美国分工非常细腻,各行各业有2000多种职称。

四是强烈物质刺激为基础的工资福利制度。

美国公司内部工资制定的基础是职务分析。

不同级别的工作,不同专业工种,不同性质的岗位,不同经历的经理,有着不同的职业要求,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资水准。

在制定工资政策时,公司主要考虑工作的内涵及该工作对企业经营效率所作出的贡献。

在这种制度下,优秀员工与落后员工之间的工资福利差别相当大,高层经理的工资和普通员工的工资待遇可以相差几十倍。

为刺激员工的积极性,美国公司还有名目繁多的奖励制度,尤其突出的是高层经理层的奖励制度,包括:

奖金、利润分成、收益分成、高层经理短期奖、高层经理长期奖等,对一般员工也设立了表现奖、员工持股计划等。

这些对员工特别是中高层领导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积极工作,不断增加公司的收入起了较大的作用。

案例二:

加州大学聘走浙大下岗博士

据《浙江经济报》报道,就在A省政府即将赴美国引进海外人才之际,A省第一位脑外科博士郭某失业了。

1998年12月,郭某因被B大学医学院附属C医院解聘而失业。

失业时,郭某仍是A省唯一的一名脑外科博士。

此后近一年时间,郭某先后向A省内多家医院求职,均被拒之门外。

无奈,他通过互联网向海外求职。

2000年4月,他被美国加州大学医学中心以高于C医院近20倍的薪水聘用。

既然是紧缺的医学博士,为什么会被辞退?

是什么原因迫使这位博士流失到国外呢?

……

案例分析:

1、你认为郭某被辞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并说明理由。

(40分)

参考答案:

郭某被辞退的真正原因是跟科室关系处理不协调.外科主任动员全科室医生使用某种抗生素药,每用一支推销员给8元钱。

郭某因涉及数万元金额,他担心这样做会出事,并认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会导致不合理用药,甚至溢用药。

因此,他向医院党委作了汇扱。

郭某认为最终导致他失业的直接原因是院内的一次医疗纠纷引起的。

一位入院时还能喊叫的女青年,在经治疗后却成了植物人。

因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反映主刀医师不明,术后没有向家属及时通报病情,且科主任涉及离岗、索要高额会诊费、让家属买来棒冰作物理降温等问题,家属因此大吵大闹并与保安发生冲突,导致院领导被打,脑外科一个月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科主任指责是他向家属透露病历资料致使家属吵闹的。

2、你如何评价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

(30分)

参考答案:

C医院的人オ生态环境非常的。

医疗纠纷不断、医生不敢开刀、前来就诊的病人少、科内团结差等。

在C医院工作期间,郭某与美国罗玛琳达大学RobertTacono博士、日本九州大学FumioShima博士合作的课题“立体定向多靶点复合胎脑移植治疗金森氏病”开国际之先河,系列论文在国内外多家刊物发表。

其课题“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造影、化疗技术”也系国内外首创。

另一项“脑星形细胞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得到7名国内著名专家好评,获1997-1998年度A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

1998年,他发表了7篇论文。

这样的人オC医院不要,还要与其解除合同。

在科室中受到排挤,凭不上副教授,可见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非常的。

3、你对完善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有何良策?

(30分)

参考答案:

完善C医院的人オ生态环境的指施。

各级部门都在讲重视人オ、尊重人オ,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既要创造人才成长的环境,更要创造让他们发挥オ华、心情舒畅的环境。

案例三:

如何抉择?

美国的一个县期望通过其周边城市向该县所有居民提供自来水服务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要。

这将势必要求提升众多县政府雇员的工作技能,并给这些雇员提供提高能力的机会。

而工会坚持这一培训的机会应按照现有雇员的年资基础进行分配。

负责弱势群体保护行动的官员则将这次培训看作是增加弱势群体雇员在高薪职位上任职可能性的机会,因此,他提议应将此次培训名额预留一些给弱势群体成员的雇员。

案例讨论:

1、如果你是此项工作的负责人,你将如何抉择?

(30分)

参考答案:

面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处的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多元价值冲突的背景,在批判传统国家公务员制度缺陷和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政治过程和管理技术两个层面的综合分析。

揭示了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最新趋势。

探讨了平衡公共人事管理的多元利益需求的动力机制,提出了发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诸多政策与策略,并通过经典案例分析的形式,提供了解决人力资源发展问题的经验与路径。

2、你抉择的依据是什么?

(70分)

参考答案:

在那些工作责任和高技能只是出于暂时性需要的组织中,雇主可能会寻求使用契约或租用雇员的方式补充职位需要,以此节约开支和维持雇佣关系的灵活性。

而租用的雇员是不受公务员制度保护的。

这些免受保护的例外职位是被分类的,而且它们在录用相关人员之前,已经被设置和确定了预算额。

但是,这些职位并不在公务员体系中被分类,因而,它们应尽的责任就不是“永久”的(至少在这些职位上,雇员没有工作职位所有权的意识)。

取而代之的是,这些职位的环境和条件状况,是在绩效协议合同中,与工资、福利和雇佣限制因素等一起被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一方面协议经由雇员和雇主双方的同意,有可能进行常规的调整、更新;另一方面雇员在遇到人事冲突、管理目标变换或预算紧缩等事件时,依然可能被随意解雇。

通常情况下,一旦雇员进入免受保护行列的例外职位,他们就失去了在劳动力精简时回到公务员分类系统的“回任权利”。

目前,越来越多的管理性或技术性雇员都是以这种协议形式雇用雇员,他们通常拿到比非常称职的公务员更高的工资和福利。

组织做了它们必须要做的事,即推进了管理的灵活性,迅速削减了人工成本,同时,在“劳动力精简”的境况下,并没有出现因公务员要求“回任权利”,而发生突然的官僚体系的混乱状况。

如果这项计划被合理设计的话,那么,有不少雇员退休,节省了人事开支;另一方面,尚有不少雇员留在组织中,为保证组织的连续性和技能提供服务,这使得雇主和雇员双方都得益。

一个雇员选择在最接近现有工资水平时提前退休;与此同时,雇主可以以较低的工资水平,雇用一个初任雇员来填补该职位空缺。

市政当局在财政资金支出上的一个主要缺口,就是为推行该项目所需的数额巨大的难以预计的支付总额。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形考任务2(小组讨论)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2:

小组讨论(占形考总分的25%,需辅导教师评阅)

围绕讨论题目进行讨论,题目如下(自选其一):

1、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公共部门应如何提高人力资本。

2、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如何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3、理论联系实际讨论我国如何进行公务员分类改革。

4、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如何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

要求:

1、针对所给出的题目以3~10人组成小组为单位进行;

2、采取网上非实时跟帖的形式,有效跟帖数必须达到至少3个,每帖发言字数不能少于100字;

3、无意义灌水帖不算成绩;

4、教师按照参与者的实际表现,给出成绩。

参考答案:

(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公共部门应如何提高人力资本)

(1)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使得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素质人力供给量过剩,而地区欠发达的地方则供给量不足,这样就无法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

所以,国家近年来提出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目的也是为了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只有优化了地区经济结构,才能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而且地区经济发展好了,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和协作,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均衡流动。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也是优化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因此只有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地区间的横向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平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

(2)改善育人环境,着重培养高层次人力资源。

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人力进行教育培训。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太快,因此,我国旧的教育体制必须进行变革。

首先就是要拓宽培训渠道。

在进一步强化党校和行政学院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按照“纵向抓延伸、横向求拓展、国内挖潜力、国外建基地”的思路,拓宽培训渠道。

“所谓纵向抓延伸,就是党校和行政学院在系统内,上对中央(上级)党校和国家(下级)行政学院,下对基层党校,按照计划安排,分层次、分类别抓好各级各类别干部的培训;所谓横向求拓展,就是面向国内名牌高校,充分利用国民教育领域丰厚的教学资源、对在职干部进行教育和专业培训;所谓国内挖潜力,就是把干部送到沿海发述地区实地考察学习,送到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集中教育培训,还可以送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挂职学习锻炼等;所谓国外建基地,就是有选择地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新加坡及西欧国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优秀人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而中、西部地区又最缺高层次人才。

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把培养重点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

同时,要加大培训的投入,保证人才培训经费,是改善育人环境的物质基础。

此外,国家在高层次人才的流向上要进行宏观指引,避免人才流动的盲目聚集效应,从而最终导致人才的浪费。

(3)优化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环境,引进适用人才。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从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对搞好人才资源开发,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他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在加强各级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各类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将中国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障。

  

在长期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实践中,我们党非常重视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及时发现和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使之上升为政策法规,先后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干部人才工作的政策法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政策范围涵盖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人才开发的各个环节,人才政策的开放度不断扩大,与国际惯例接轨开始成为人才工作决策者的主动选择,人才政策的发展层次从部门和地区的政策体系向国家政策体系升华,并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中国的人才政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引进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主要形式,其有效手段就是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

这些年来,各地在优化引人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有关引人政策做了明确规定,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要进一步优化引人环境,办法应该更多一些,落实应该到位一些。

比如,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实现人才柔性流动,或变户籍管理为身份证管理,变人员引进为智力引进等等,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自由流动政策,创造一流的人力软环境,规范政府管理,为外来人才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

在引进人才方面,还要注意它的适用性,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及发展现状,有选择地引进人才,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目被动跟进。

(4)创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选拔优秀人才。

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具体表现在:

以政府所属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为基础的人力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机制基本建立;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建设和规范管理受到重视,法制化管理初见成效;劳动力市场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和公共人事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但是我国还需进一步规范人力市场,扶持民营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

使人才市场中介的投资与经营主体逐步走向多元化,经营模式出现企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而且很多中介机构,已经打通了中外合作渠道,可以促进我国引进国外优秀人才。

   

目前,我国人力市场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

因此我国要加强人力市场的功能扩展。

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上要采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方式。

交流配置、综合服务、人事代理、信息疏导、社会保险、咨询指导、远程交流等服务功能都要逐步建立起来,特别是要加快在信息网络化基础上的无形人力市场的发展步伐。

同时,要加强全国区域性劳动力市场的接轨。

以经济区划为重心,打破行政区划的跨省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趋势,不断促进专业性人力市场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市场的发展,不断提高沿海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5)提高人力资源安全环境,防止人才流失。

在社会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力资本主要以无形的知识形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增加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也大都转化成人头脑中的知识或能力。

随着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剧,当事主体的资本、财富流失的风险也大幅度增加。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因特网为载体的新科技革命,使地球日益成为一个“村”,人才流动与交流越来越方便,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也使人才流失的风险大幅度上升。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缺乏安全保密意识,将使国家、企业等利益主体遭受重大损失。

在这一背景下,人才流失已经危及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国防等各方面的安全。

人才安全及其风险防范,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的世界性课题。

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从保护自身利益和长远安全出发,纷纷制定了人才发展战略及人才安全的法律与制度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人力资源安全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

当事主体不仅在观念上已经认识到人才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在人力开发的各个层面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以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

但是,同国外人力资源安全机制相比,中国人力资源安全机制还处在初步建构的过程中。

在人才流失风险加大的环境下,要有效防止重要人才流失,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国家重要人才,通过立法维护国家重要人才安全。

需要制定政策法规,提高重要人才待遇,保障重要人才权益,规范重要人才流动。

需要建立国家重要人才的信息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形考任务3(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

A.面广原则

B.地域原则

C.及时原则

D.权威原则

2、人才测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