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222120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

1.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不包括( )。

A.社会性别

B.教育

C.职业环境

D.社会网络

E.社会经济

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 )。

A.改变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

B.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C.增加人群对改变行为的信心

D.转变人群的态度

E.增加人群的健康知识

3.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

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D.环境因素

E.卫生服务因素

4.“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属于健康促进五大领域中的( )。

A.创造支持性环境

B.加强社区行动

C.发展个人技能

D.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5.高血压病的家族聚集现象体现了影响健康的( )。

A.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B.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C.环境因素

D.生态学因素

E.生物学因素

6.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不包括( )。

A.协调

B.倡导

C.社会动员

D.赋权

E.沟通

7.在健康的内涵中,心理的完满状态指的是( )。

A.自尊、达观,有心理适应能力

B.保持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C.没有社会/家庭摩擦、有归属感

D.能发挥社会功能、得到社会支持

E.没有心理痛苦、没有心理失能

8.下列关于健康素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健康素养是人们获取、理解、实践健康信息和服务的能力

B.健康素养是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C.健康素养通过知识、行为等中间因素影响健康

D.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

E.健康素养可以作为单一指标反映健康教育效果

9.关于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卫生宣传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活动过程

B.健康教育是对卫生宣传功能的扩展

C.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重要形式

D.健康教育比卫生宣传更注重循证决策

E.卫生宣传更强调知识的普及,健康教育更注重行为改变

10.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宣言》中,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不包括( )。

A.开展疾病控制

B.调整服务方向

C.创造支持环境

D.发展个人技能

E.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11.在传播中,干扰指的是( )。

A.在传播中传播双方的相互依存关系

B.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减弱或加强的因素

C.在传播过程中能决定信息取舍的人

D.在传播过程中双方缺乏对信息共同理解

E.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行为反映

12.传播活动按照主客体关系分类时,不包括的传播形式是( )。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大众传播

D.组织传播

E.上下传播

13.与人际传播相比,大众传播的不足表现为( )。

A.信息容易标准化和规范化

B.传播者、受传者关系的间接性

C.信息具有时效性

D.信息面向整个社会,具有公开性

E.信息覆盖面广,传播效率高

14.在卫生宣传中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通常是( )。

A.亲身传播

B.单向传播

C.双向传播

D.组织传播

E.自我传播

15.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中的要素不包括( )。

A.反馈

B.信息

C.传播者

D.传播媒介

E.受传者

16.下列哪一项不是大众传播的特点:

( )。

A.信息传播速度快

B.信息针对性差

C.信息覆盖面大

D.专业机构人员为传播者

E.反馈迅速

17.开展社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 )。

A.愿意接受健康指导

B.常吃新鲜蔬菜、水果

C.经常参加有氧健身运动

D.相信合理膳食有利于防病

E.知晓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18.下列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 )。

A.“你同意我们大家认为不错的第一个方案吗?

B.“他们卫生么不能坚持锻炼身体?

C.“在社区组织的健康知识竞赛可能已经开始了吧?

D.“你对健康怎么理解?

E.“你经常给孩子吃水果和蔬菜吗?

19.下列有关“反馈在传播中作用”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有助于了解受传者对信息的理解程度

B.有助于评价整体传播效果

C.有利于传播双方的信息沟通

D.有利于修正传播内容和方法

E.有助于提高传播技巧

20.健康教育中的教育内容属于五要素传播中的( )。

A.受传者

B.媒介与渠道

C.传播效果

D.信息

E.传播者

形考任务2

1.“到未来某年,使某社区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的比例达到90%”,属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目标中的( )。

A.总目标

B.具体目标

C.行为目标

D.健康目标

E.教育目标

2.“积极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噪音污染”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

A.遵医行为

B.预警行为

C.日常健康行为

D.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E.保健行为

3.“驾车时使用安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

A.遵医行为

B.预警行为

C.保健行为

D.日常健康行为

E.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4.促进健康行为不包括( )。

A.有利性

B.适宜性

C.规律性

D.和谐性

E.习得性

5.对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案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

B.收入水平较高

C.硬件条件较好

D.企业对员工健康问题不重视

E.男性员工比例高

6.高血压病患者遵从医嘱服药的强化因素是( )。

A.患者知晓服药能有效控制血压

B.患者感到按医嘱服药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C.患者的经济条件足以支付较高的医药费

D.患者能方便地就医、取药

E.患者认识到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性

7.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案例中,员工患慢病最高的是( )。

A.胃炎

B.糖尿病

C.骨关节病

D.高血压

E.高血脂

8.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案例中,员工获取健康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 )。

A.网络和书籍

B.社区健康教育讲座

C.其他

D.企业健康教育讲座

E.电视

9.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是导致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其死亡率而进行的健康教育项目的一级目标人群是( )。

A.婴幼儿母亲

B.婴幼儿

C.村级医生

D.妇幼保健人员

E.儿科医生

10.健康相关行为是指( )。

A.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B.与健康和疾病的有关的行为

C.与疾病有关的行为

D.危害健康的行为

E.促进健康的行为

11.了解个体或群体存在哪些健康问题,属于需求评估的( )。

A.健康状况评估

B.教育资源评估

C.环境评估

D.策略评估

E.健康相关行为评估

12.某人得知好友在体检中被查出高血脂后,积极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体现了健康信念模式中哪个因素对其行为的影响( )。

A.自我效能

B.提示因素

C.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

D.对疾病危险性的认知

E.对采纳健康行为障碍的认知

13.确定与健康问题相关的行为问题是什么,属于( )。

A.教育资源评估

B.健康状况评估

C.环境评估

D.策略评估

E.健康相关行为评估

14.人察觉到自己患有某种疾病时去医院看病属于( ).

A.遵医行为

B.预警行为

C.求医行为

D.保健行为

E.病人角色行为

15.人们患了某种疾病后,由于怕花费太多时间和钱而不去就诊,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应该解( )。

A.自我效能

B.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

C.对采纳健康行为障碍的认知

D.对采纳健康行为益处的认知

E.对疾病危险性的认知

16.实施母乳喂养的倾向因素是( )。

A.丈夫鼓励母乳喂养

B.医生建议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C.代乳品价格昂贵

D.母亲有较长的产假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E.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17.为扩大影响,集中解决一部分人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采用( )。

A.专题咨询

B.信函咨询

C.门诊咨询

D.团体咨询

E.个别咨询

18.为贫困地区减免住院分娩费用,属于( )。

A.政策倡导策略

B.环境支持策略

C.健康教育策略

D.监测评价策略

E.行为干预策略

19.为社区居民讲授糖尿病防治有关知识,属于( )。

A.政策倡导策略

B.收入水平较高

C.企业对员工健康问题不重视

D.健康教育策略

E.环境支持策略

20.一级目标人群指的是( )。

A.希望实施所建议的健康行为的人群

B.对建议行为采纳者有重要影响的人群

C.对项目有决策权的人群

D.对计划成功与否有直接影响的人群

E.参与项目的实施者

21.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减少盐的摄入给予鼓励,属于行为矫正中的( )。

A.厌恶法

B.脱敏法

C.强化法

D.消除法

E.示范法

22.预警行为指的是( )。

A.预防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后的正确处理行为

B.戒烟、限酒,不吸食毒品,预防疾病

C.改善自己的营养、运动等日常行为,预防疾病发生

D.发生健康问题后及时警觉,尽早就诊,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E.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向公众报告其对健康是否有不利影响

23.在“使项目地区80%的孕妇相信住院分娩有利于母子平安”这一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表述中,缺少了5W中的( )。

A.在多大范围内实现这种变化(Where)

B.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When)

C.变化程度是多大(Howmuch)

D.实现什么变化(What)

E.目标人群是谁(Who)

24.在高血压预防控制社区健康促进项目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向社区居民提供定期测量血压的服务,属于健康促进策略中的( )。

A.政策倡导策略

B.行为干预策略

C.环境支持策略

D.健康教育策略

E.监测评价策略

25.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时,考虑长远的发展和要求,体现了制定计划的( )。

A.整体性原则

B.前瞻性原则

C.弹性原则

D.从实际出发原则

E.参与性原则

26.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时要使计划留有余地,以便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体现了制定计划的( )。

A.整体性原则

B.前瞻性原则

C.弹性原则

D.从实际出发原则

E.参与性原则

形考任务3

1.“干预活动覆盖率”属于( )。

A.总结评价指标

B.形成评价指标

C.效应评价指标

D.过程评价指标

E.结局评价指标

2.“项目活动执行率”这个指标用于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的质量控制中( )。

A.项目效果监测

B.内容监测

C.进程监测

D.数量与范围监测

E.费用监测

3.“小学生寄生虫病感染率”属于( )。

A.总结评价指标

B.形成评价指标

C.结局评价指标

D.效应评价指标

E.过程评价指标

4.案例分析适用于培训( )。

A.卫生知识

B.观念与态度

C.操作技能

D.决策技能

E.沟通技能

5.定性调查最常见的测量工具为( )。

A.仪器(如血压表、体重计等)

B.问卷(如KAP问卷)

C.提纲

D.量表

E.录音机

6.对“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专题广播节目的收听率进行调查,属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 )。

A.总结评价

B.形成评价

C.效应评价

D.过程评价

E.结局评价

7.非等同比较组的评价方案无法克服的影响评价的因素是( )。

A.选择偏倚

B.失访因素

C.回归因素

D.历史因素

E.测试/观察因素

8.个人深入访谈的优点不包括( )。

A.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

B.能够获得比较深入的信息

C.反馈及时,交流充分

D.可用于发现新问题

E.可以用于讨论敏感问题

9.关于评价,不正确的描述是( )。

A.通过评价可以完善项目执行过程

B.健康教育计划中应该包括评价计划

C.评价是客观实际与课接受的标准之间的比较

D.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两类

E.评价是项目的最后一项工作

10.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贯穿于( )。

A.效果评价阶段

B.项目的全过程

C.计划实施阶段

D.计划制定阶段

E.实施与效果评价阶段

11.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的质量控制内容中不包括( )。

A.对设备维护情况的监测

B.对活动内容的监测

C.对人群知信行及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D.对活动经费的监测

E.对工作进程的监测

12.健康教育KAP问卷质量的高低,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适用性等有决定作用,反应问卷质量的指标是( )。

A.长度

B.特异度

C.效度

D.灵敏度

E.难度

13.健康状况指标,发病率、死亡率等属于( )。

A.总结评价指标

B.形成评价指标

C.过程评价指标

D.效应评价指标

E.结局评价指标

14.角色扮演适用于培训中( )。

A.学习新知识

B.学习新技术

C.学习操作技能

D.学习沟通技能

E.学习决策能力

15.可用于克服健康促进项目工作者在评价中对目标人群的诱导与暗示的方法是( )。

A.校准调查工具

B.设立随机对照组

C.增加调查对象人数

D.培训项目工作人员

E.事先通知调查对象

16.可用于克服健康促进项目中目标人群失访影响的方法是( )。

A.增加调查对象人数

B.校准调查工具

C.培训项目工作人员

D.设立随机对照组

E.进行问卷预调查

17.某校控制学生吸烟活动中要求教师和家长也不吸烟,这属于( )。

A.政策策略

B.行为干预策略

C.教育策略

D.传播策略

E.环境策略

18.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的强化因素是( )。

A.患者学会了“食物交换份”法

B.患者体会到控制饮食后健康的改善

C.患者了解控制饮食的意义

D.患者相信控制饮食对健康有好处

E.患者可以购买到无糖食品

19.为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对目标人群知识和态度的影响,需要进行( )。

A.总结评价

B.结局评价

C.形成评价

D.过程评价

E.效应评价

20.问卷编写的原则( )。

A.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B.采取适当方法降低问题敏感度

C.避免使用复合型问题

D.避免使用诱导型问题

E.避免问题含混不清

21.下列哪种抽样方法不是随机抽样?

( )

A.整群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方便抽样

22.下列属于效应评价的指标是( )。

A.信念持有率

B.人群覆盖率

C.媒介拥有率

D.生活满意度

E.疾病发生率

23.以下不属于健康管理策略的是:

( )。

A.灾难性病伤管理

B.需求管理

C.生活方式管理

D.疾病管理

E.社区管理

24.在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时间表中不包括的内容是( )。

A.经费预算

B.工作时间

C.工作方式

D.工作内容

E.负责人员

25.在提高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消除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项目中,通常一级目标人群为( )。

A.中小学生

B.家庭主妇

C.碘盐销售者

D.碘缺乏病患者

E.社区领导

26.在项目周期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评价设计方案是( )。

A.实验研究

B.简单时间系列设计

C.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

D.非等同比较组设计

E.复合时间系列设计

27.最适合于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是( )。

A.演示与模拟

B.小组讨论

C.使用挂图

D.角色扮演

E.案例分析

28.最适用于确定优先问题的定性研究方法是( )。

A.专题小组讨论法

B.现场观察法

C.选题小组工作法

C.个人深入访谈法

E.参与式快速评估法

形考任务4

1.《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的日期( )。

A.2007年1月10日

B.2006年1月9日

C.2005年8月28日

D.2006年5月31日

E.2003年11月10日

2.不属于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内容的是( )。

A.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B.职业卫生法制教育

C.改善劳动生产环境

D.常见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

E.职业卫生知识与防护技能教育

3.不属于职业人群一般健康教育内容的是( )。

A.营养教育

B.饮食卫生

C.心理教育

D.戒烟限酒

E.起居卫生

4.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

A.准备阶段

B.形成阶段

C.诱导阶段

D.巩固阶段

E.衰竭阶段

5.对门诊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形式通常不包括( )。

A.随诊教育

B.随访教育

C.门诊专题讲座

D.候诊教育

B.门诊咨询

6.肥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饮食行为因素

B.遗传因素

C.社会因素

D.工作环境因素

E.体力活动过少

7.关于学校健康促进的任务不包括( )。

A.增强儿童青少年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B.增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

C.确定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D.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卫生科学知识水平

E.预防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8.患者健康教育的形式不包括( )。

A.随访教育

B.入院教育

C.病房教育

D.门诊教育

E.继续教育

9.患者教育的程序,不包括:

( )。

A.教育诊断

B.教育效果评价

C.教育需求评估

D.对项目实施人员培训

E.教育计划制定

10.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融洽师生关系,属于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的( )。

A.物质环境

B.事物环境

C.人际环境

D.社区环境

E.教育环境

11.开展烟草控制的策略不包括( )。

A.提高香烟质量

B.全社会参与共同行动

C.帮助吸烟者掌握戒烟技巧

D.加强健康教育

E.制定控烟政策

12.世界卫生组织体力活动推荐量中,“轻到中等强度”可( )。

A.增强身体素质

B.体育训练

C.有益健康

D.控制慢病发生

E.促进健康

13.属于农村群体卫生行为的是( )。

A.勤剪指甲

B.居室整洁通风

C.不喝生水

D.饭前便后洗手

E.不吸烟;不酗酒

14.属于学校健康促进一级目标人群的是( )。

A.学校领导

B.学生家长

C.教职员工

D.社区领导

E.学生

15.体重超重指的是体重指数(BMI)为( )。

A.28及以上

B.18.5-23.9

C.22-23.9

D.24-27.9

E.18.5-22

16.狭义医院健康教育实现的是( )。

A.一级预防

B.一、二级预防

C.二、三级预防

D.三级预防

E.二级预防

17.下列不属于门诊教育的形式是( )。

A.咨询

B.专题讲座

C.随访教育

D.随诊教育

E.候诊教育

18.下列不属于有氧运动的是( )。

A.游泳

B.舞蹈

C.慢跑

D.举重

E.步行

19.下列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B.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应戴双层手套

C.血渍污染后应立即用抹布或拖把清理

D.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

E.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

20.下列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B.血渍污染后应立即用抹布或拖把清理

C.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应戴双层手套

D.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

E.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

21.下列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

B.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

C.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应戴双层手套

D.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E.血渍污染后应立即用抹布或拖把清理

22.下列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

B.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

C.血渍污染后应立即用抹布或拖把清理

D.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E.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应戴双层手套

23.下列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应戴双层手套

B.血渍污染后应立即用抹布或拖把清理

C.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

D.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

E.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24.下列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渍污染后应立即用抹布或拖把清理

B.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应戴双层手套

C.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D.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

E.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

25.下列属于“学校健康政策”的是( )。

A.制定进行健康筛查的规定与时间表

B.改造学校的体育卫生设施

C.安排健康教学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服务活动

D.请家长或学校所在社区的组织团体,参与学校的健康计划

E.监测学生生长发育,并培训师生预防疾病的技能

26.下列属于有氧耐力运动的是( )。

A.肢体屈伸

B.投掷

C.体操

D.慢跑

E.举重

27.学校定期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属于学校健康促进内容中的( )。

A.学校健康政策

B.学校健康教育

C.个人健康技能

D.学校健康环境

E.学校健康服务

28.医院健康促进较医院健康教育更注重的方面是( )。

A.医院员工的健康教育技能

B.社区人群的行为

C.患者的行为

D.家属的行为

E.环境支持

29.婴儿、儿童和青少年需要较高的能量摄入,体现了影响饮食行为的( )。

A.遗传因素

B.文化因素

C.环境因素

D.生物因素

E.心理因素

30.影响护理职业安全最常见的职业性危险因素是( )。

A.心理因素

B.生物性因素

C.物理性因素

D.社会因素

E.化学性因素

31.影响饮食行为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遗传因素

B.心理因素

C.生物因素

D.环境因素

E.文化因素

32.在病房教育中,与病人共同拟定行为目标的应该是( )。

A.医生

B.护理员

C.护士长

D.护理师

E.护士

33.在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中,常见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

A.新老传染病防治教育

B.卫生法律法规教育

C.提高疾病防治过程中的依从性

D.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E.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

34.在农村进行水源管理和垃圾管理,属于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的( )。

A.预防农药中毒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健康教育

B.移风易俗,改变农村不良卫生习惯

C.农村环境卫生与环境保护教育

D.卫生法制教育

E.农村常见病防治教育

35.在医院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处方最主要用于( )。

A.随诊教育

B.候诊教育

C.随访教育

D.门诊咨询教育

E.病房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