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2242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

《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pfqbi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初二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首次会议,政府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3、开国大典:

时间:

10月1日下午

过程:

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

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他亲自按动电钮,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这时,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接着,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开始。

4、国内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

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丽花丝,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

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世界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

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

5、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

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派兵侵略朝鲜。

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组织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中国人名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

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

他在一次战斗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

邱少云:

在上甘岭战役同时,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他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第3课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解放前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土地改革的内容:

1950年,中央任命政府颁布《中华任命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配出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于1950年冬实行)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时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结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

3、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单打工程建成投产。

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4、在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时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农业合作化:

实质: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亲到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气体化合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形式: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完成时间: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意义:

农业合作社促使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推动了手工业的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合作化:

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实质: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形式: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司双方共同经营企业,供港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完成时间:

1956年

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其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可观的经济规律。

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发展起来。

模范人物:

王进喜: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邓稼先:

两弹元勋

焦裕禄:

县委书记

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2、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中央文革小组是“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组长是陈伯达,康生任顾问,副组长有江青、张春桥等,成员有姚文元等。

),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

3、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利用“文革小组”名义,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那时候,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公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

3、“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

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4、林彪和江青分别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林彪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有林彪、叶群、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

江青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有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

5、1970至1971年间,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政变。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6、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随后,邓小平也出来工作.他们一起整顿、恢复个方面的工作,扭转了经济的下滑,形式有了明显好转。

7、1976年10月,华国锋(当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人民拍手称快,举国欢腾。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

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于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第9课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安徽凤阳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重心和金融中心。

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城市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国有企业的改革: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分三个方面进行: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适应政企分来,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中共“十二大”:

1982年,邓小平又明确提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1987年,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些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共“十四大”:

1992年,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五大”:

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

这个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革命组的热烈欢迎。

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如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香港回归:

1984年中英谈判完成

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回归:

1987年中葡谈判完成

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宣告: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毛泽东说:

“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第二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海峡两岸关系得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其中包括: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海峡海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

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日益密切的交往:

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民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钢铁长城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国家领空的钢铁卫士。

导弹部队的发展:

导弹部队时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反击任务。

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我国导弹部队在几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的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军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周恩来在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中、印、缅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955年,众多非亚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指明注意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系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针对帝王注意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正常化: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

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举行会谈。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只承认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在26届联合国大会时,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新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10月2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上海科技馆迎候前来出席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金等19位领导人。

江泽民首先发展讲话,接着,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

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模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