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247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0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docx

清华附小四上古诗文

 

四年级第一学期

语文补充学习材料

 

四年级()班

姓名:

 

2013年7月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补充学习材料

附件1:

本学期必须掌握的词语:

第一单元

师恩学兄打扮仍然培育情趣培育感念不及严谨谦虚谨慎严肃优点敬重身临其境恭恭敬敬引人入胜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第二单元

鸣叫桂花暮色残阳铺展怜爱月盘柔和牵手风俗香甜满意低垂气息闪烁玉兔银色光芒分析研究登月失重白茫茫心驰神往

第三单元

民族兄弟汇成健儿步伐建设步伐小丘云际既然舒服不肯明朗柔美回味典雅艺人杰作祥和曲折围绕饱含象征雄姿英发一碧千里巧夺天工不离不弃变化无穷叹为观止

第四单元

开辟收获品尝吩咐分辨居然固然体面麦香妇女弯腰描绘承担切身联想埋头苦干

第五单元

关键击溃喊杀革命其余天险延伸别致交叉雄伟享受构筑连接延伸沟通珍视谅解心惊胆寒奋不顾身湖光水色

第六单元

游览俊秀灿烂壮丽智慧结晶杰作惊叹总统避免益处证明抵偿示范普及集邮册能工巧匠

第七单元

历史香港张自忠赵一曼

第八单元

允许悲哀诱惑骄傲余地道德实施喂食栏杆横穿搁放顺序抢座规则翻越方便满不在乎

第九单元

自豪侵占歌词弹琴尤其倾注鼓舞激动卷起乌云仿佛安详奏乐清脆竟然贝多芬猫头鹰异想天开振奋人心油然而生万众一心勇往直前居安思危不折不扣

第十单元

金币懒惰挣钱辛勤坚决列车挤歪战士拒绝夸奖国旗散落启动感叹撕开捏着亏欠慈和风霜接纳珍惜辛苦体谅浮现好心肠省吃俭用筋疲力尽当牛做马手疾眼快

第十一单元

垃圾污浊皱眉拜访沉思夸耀跃出栏杆舒适推移增减尽情安然分享纽扣钉子漆黑大类膝盖震动拳头周游尽力搁得下蜘蛛网乱七八糟理直气壮接二连三来者不拒

第十二单元

即将阴云降落稳当寒流笼罩震落赤脚竹竿滑冰抛雪球一幅画纷纷扬扬西伯利亚

附件2:

课外积累的成语:

第一单元

诲人不倦谆谆教诲寓教于乐言传身教桃李芬芳

第二单元

春花秋月日新月异掌上明珠日积月累披星戴月

第三单元

齐心协力患难与共群策群力四海为家肝胆相照

第四单元

硕果累累满载而归秋收冬藏五谷丰登岁丰年稔

第五单元

过河拆桥过桥抽板桥归桥,路归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第六单元

日积月累积土成山积善成德方寸之间一点一滴

第七单元

水天一色青山绿水山清水秀湖光山色江山如画

第八单元

中规中矩令行禁止循规蹈矩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第九单元

曲高和寡歌舞升平有板有眼一唱三叹对牛弹琴

第十单元

见钱眼开爱财如命一文不值有钱能使鬼推磨

此地无银三百两

第十一单元

大惊小怪大材小用大呼小叫大同小异以小见大

第十二单元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风吹雨打风吹日晒饱经风霜

附件3:

必背古诗词20首:

四年级上册(二十首)

1.鸟鸣涧①

(唐)王维

人闲②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③。

月出④惊山鸟,

时⑤鸣春涧中。

【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人称“诗佛”,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山水田园诗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注释】

①涧(jiàn):

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②闲:

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③空:

空寂、空空荡荡。

④月出:

月亮出来。

⑤时:

时而,偶尔。

【译文】

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

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主题】

这首诗表现了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表达了作者对隐逸闲适生活的热爱。

2.暮江吟①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②铺水中,

半江瑟瑟③半江红。

可怜④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⑤月似弓。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注释】

①暮江吟: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一种诗体。

 

②残阳:

落山的太阳光。

③瑟瑟(sè):

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④可怜:

可爱。

⑤真珠:

即珍珠。

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

【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

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主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西江月①·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②,

清风半夜鸣蝉③。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④茅店社林⑤边,

路转溪桥忽见⑥。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注释】

①西江月:

词牌名。

②别枝惊鹊:

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③鸣蝉:

蝉叫声。

④旧时:

往日。

⑤社林:

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⑥见(xiàn):

同“现”。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主题】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4.寄扬州韩绰(chuò)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①,

秋尽江南草未凋②。

二十四桥③明月夜,

玉人④何处教吹箫。

【作者】

杜牧(803—约852),唐朝诗人,文学家,字牧之。

杜牧的文学创作,以诗歌最为突出;诗歌又以近体诗七言绝句特别受后人推崇。

为了别于杜甫,人称“小杜”。

他和同时代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注释】

①迢迢(tiáo):

遥远。

②草未凋(diāo):

草木还没有凋谢。

③二十四桥:

一说为二十四座桥。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

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

“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④玉人:

美人。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谢。

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色中显得格外得妖娆。

老朋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主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光和友人欢聚的无限向往。

5.《琵琶行》(节选)

(唐)白居易

大弦①嘈嘈②如急雨,

小弦③切切④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注释】

①大弦:

指最粗的弦。

②嘈嘈(cáo):

声音沉重抑扬。

③小弦:

指最细的弦。

④切切:

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译文】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

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

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主题】

这部分节选的内容写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

6.★九月九日①忆山东②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③处,

遍插茱萸④少一人。

【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今山西祁县人。

王维多才多艺,精通书画和音乐。

“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

人称“诗佛”。

有《王右丞集》。

【注释】

1九月九日:

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

2山东:

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3登高:

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4茱萸:

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译文】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

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

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

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主题】

表现了身在异乡,想念亲人、家乡的情感。

7.★书①湖阴先生②壁

(宋)王安石

茅檐③长扫净无苔④,

花木成畦⑤手自栽。

一水护田⑥将⑦绿⑧绕,

两山排闼⑨送青来⑩。

【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今江西省抚州人。

曾两次当宰相,推行新法,改革弊政,但受到守旧派反对,退职闲居,后来因为新法失败,忧愤而死。

有《王临川集》。

【注释】

1书:

书写,题诗。

2湖阴先生:

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

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无苔:

没有青苔。

5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

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6护田:

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7将:

携带。

8绿:

指水色。

9排闼(tà):

推门闯入。

闼:

小门。

10送青来:

送来绿色。

【译文】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主题】

本诗赞扬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8.★凉州词①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②,

欲饮琵琶马上催③。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

王翰(687—726),字子羽,山西太原人,是当时名重一时的边塞诗人。

王翰同时是位富于浪漫气质的诗人,他豪放不羁,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的这首《凉州词》,文采壮丽,风格遒劲,堪称盛唐边塞诗中的佳作,也是王翰诗作中的代表作品。

【注释】

1凉州词:

又名《凉州歌》。

②夜光杯:

白玉制成的酒杯。

③催:

这里指催人出发的意思。

【译文】

葡萄美酒倒满了夜光杯,正要畅饮的时候,

马上的琵琶也同时在催促着。

即使醉卧在沙场上你也不要笑我啊!

自古征战在外的又有几人能回来呢?

【主题】

这首《凉州词》以浓厚的浪漫气息,诗化了西北边陲的军旅生活,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它所取得的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所表现的激昂慷慨的时代精神风貌,为唐诗艺术增添了异彩。

 9.入京

  (明)于谦

绢帕麻菇与线香①,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②话短长。

【作者】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诗人。

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领导过北京保卫战。

于谦作风廉洁,为人正直。

【注释】

绢帕、麻菇、线香:

这些都是本当时比较稀缺的土特产品,通常是官员送给权贵们的贡品。

闾阎:

指老百姓。

【译文】

绢帕、麻菇、线香等土特产,本来应该是老百姓自己享用的,却被官员们统统搜刮走了,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我两手空空进京去见皇上,免得被百姓闲话短长。

【主题】

这首诗嘲讽了进贡的歪风,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

后世人们经常用“两袖清风”一词来比喻为官廉洁。

10.★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①,

万径②人踪③灭④。

孤⑤舟蓑笠⑥翁,

独钓寒江雪。

【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注释】

①绝:

无,没有。

②万径:

虚指,指千万条路。

③人踪:

人的踪迹。

④灭:

消失,没有了。

⑤孤:

孤零零。

⑥蓑笠(suōlì):

蓑笠和斗笠 “蓑”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译文】

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

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

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

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主题】

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

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

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描写月亮的诗5首

11.《春江花月夜》(节选)

(唐)张若虚

江天一色无纤尘①,

皎皎空中孤月轮②。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作者】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注释】

①纤(xiān)尘:

微细的灰尘。

②月轮:

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译文】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

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

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主题】

这部分节选内容表现出诗对于人生无常的慨叹和人生短暂的感伤。

12.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①怨遥夜②,

竟夕③起相思。

灭烛怜④光满,

披衣觉露滋⑤。

不堪盈手⑥赠,

还寝梦佳期。

【作者】

张九龄(678—740),又名博物,字子寿,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

【注释】

①情人:

指亲人。

②遥夜:

长夜。

③竟夕:

终宵,即一整夜。

④怜:

爱。

⑤滋:

湿润。

⑥盈手:

双手捧满之意。

【译文】

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

亲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

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

披衣起,露水沾湿衣衫。

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主题】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亲人思念之情。

13.月下独酌①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②。

月既不解饮③,

影徒④随我身。

暂伴月将⑤影,

行乐须及春⑥。

我歌月徘徊⑦,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⑧,

相期⑨邈云汉⑩。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注释】

①独酌(zhuó):

酌,饮酒。

指独自饮酒。

②三人:

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③不解饮:

不懂得喝酒。

④徒:

徒然,白白地。

⑤将:

和。

⑥及春:

趁着阳光明媚之时。

⑦徘徊:

来回走动。

⑧无情游:

不是一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谊。

指忘却世情的交游。

⑨相期:

相约会。

⑩邈(miǎo):

遥远。

云汉:

银河。

【译文】

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既不会喝酒?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和影,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我唱歌的时候月亮在我身边徘徊,我跳舞时影子随着我一起跳舞。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忘却世情的交游,相约到遥远的银河再见面!

【主题】

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14.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①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②,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③,

又恐琼楼玉宇④,

高处不胜⑤寒。

起舞弄清影⑥,

何似⑦在人间。

转朱阁⑧,

低绮户⑨,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⑩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

①把酒:

端起酒杯。

②宫阙(què):

宫殿。

③乘风归去:

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④琼楼玉宇:

美玉砌成的楼宇。

指想象中的宫殿。

⑤不胜:

经受不住。

⑥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⑦何似:

哪里比得上。

⑧朱阁:

朱红色的楼阁。

⑨绮(qǐ)户:

刻有纹饰的门窗。

⑩何事:

为什么。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

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

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

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

低低的洒在窗户上,

照着不眠之人。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

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之时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

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主题】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15.★泊船①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②,

钟山只隔数重③山。

春风又绿④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⑤?

【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注释】

①泊船:

停船。

泊,停泊。

②间(jiān):

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③数(shù)重(chónɡ):

几层。

④绿:

吹绿了。

⑤还(huán):

回。

【译文】

(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

(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

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

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主题】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思恋家园的感情。

补充5首

16.写情

(唐)李益

水纹珍簟①思悠悠②,

千里佳期③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

【作者】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

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

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注释】

①水纹珍簟(diàn):

精美的卧席。

②悠悠:

漫长,遥远。

③佳期:

指和对方约定欢会的日期。

【译文】

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

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

从此以后,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

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

【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友人失约后的痛苦心情。

17.无题①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②,

蜡炬成灰泪始干③。

晓镜④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⑤月光寒。

蓬山⑥此去无多路,

青鸟⑦殷勤为探看。

【作者】

李商隐(约812—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注释】

①无题:

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②丝方尽:

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③泪始干:

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④晓镜:

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

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⑤应觉:

是设想之词。

月光寒:

指夜渐深。

⑥蓬山:

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⑦青鸟: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

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

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主题】

这首诗,表现了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

18.相见欢①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③,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者】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注释】

①相见欢:

又名“乌夜啼”,词牌名。

②锁清秋:

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

指去国之愁。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

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主题】

这首词借景抒情,表达自己身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恋和亡国之痛。

19.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①发少年狂②,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③,

千骑④卷平冈⑤。

为报倾城⑥随太守,

亲射虎,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