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288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docx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

2011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

1、请两个有实用价值的液体蒸发吸热的应用实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3中,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信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穿着被雨淋湿的衣服,容易着凉感冒,这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在炎热的夏天,人只要出汗就不易中暑,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4.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将甲投入一杯热水中,达热平衡后水温降低5℃,将甲取出,接着把乙投入这杯水中,达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5℃,则甲的比热       乙的比热。

5.甲、乙、丙三人参加100米赛跑,假定它们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甲到达终点时乙距终点10米,乙到达终点时丙距终点10米。

则:

甲到达终点时丙距终点    米。

6.墨镜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毛线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

7.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______镜,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是_______镜。

8.小明生病了,他用读数停留在38.5℃,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发现示数仍是38.5℃,小明实际体温可能_________或__________38.5℃;如果小明的实际体温已经超过38.5℃,则体温计的示数会______38.5℃(选填“

”、“

”或“

”)

9.重10牛的球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空气的阻力为2牛,将球竖直向上抛出,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是________;球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___。

10.有下列家庭用电器,其中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有:

________;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行工作的有__________。

(各选填三种用电器的序号)

(1)电风扇、

(2)电饭锅。

(3)电视机、(4)电烙铁、(5)电热水器、(6)电车、(7)空调器、(8)电热驱蚊器、(9)电冰箱、(10)洗衣机、(11)电吹风、(12)收音机。

11.如图3所示,用同种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沉在水底的重物。

重物质量

千克,体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如果不计摩擦和水的阻力,重物露出水面前,拉力

___________牛,每个滑轮重________牛。

12.

并联在电压为

的电源上,消耗的功率分别为

,如果串联在同一电源上,两电阻消耗的总功率

___________(用

表示)

13.下列物理现象或物理量,跟温度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是()

A.热量B.热运动C.热能D.热传递

14.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清水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所装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质量最

小的是_______。

15.下列设备中都使用了简单机械,请填入所用简单机械的名称(全名)。

起重机钢索下面吊钩上的铁轮是______,旗杆顶端的轮是______,自行车的飞轮与后轮是______。

16.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峭壁前532.5米处鸣笛,经过3秒钟司机听到回音,已知声音速度为340米/秒,则火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米/秒。

17,手掌中托一小石块,将它竖直向上抛出,在小石块与手掌脱离时,则()

A小石块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小石块与手掌的运动速度相等。

C小石块比手掌运动得快。

D小石块速度继续增大,手掌速度将减小。

18.如图示,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在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范围是1.0~2.0安,电压表的示数范围是7.2~2.4伏,则电源电压为:

 (     ) 

A.15伏  B.12伏   C.10伏   D.无法判定

19.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2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甲、乙、丙的亮度变化情况应是(     ) 

  A.三个灯都变暗 

  B.乙灯变暗,甲、丙不变

C.乙、丙变暗,甲灯变亮 

D.甲、乙变暗,丙变亮

21.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

22.目前,很多汽车的驾驶室里都有一个叫做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的装置。

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

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电磁波D.激光

23.如图2所示,教室里的天花板下面装有多挡位吊扇,当吊扇正常工作时,对于吊扇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与其重力大小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吊扇在高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B.吊扇在低挡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

C.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D.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小于重力

24.随着我国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时间的增加,在轨道舱内进行体育锻炼必将成为航天员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列适合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是()

A.举哑铃B.跳绳C.踢毽子D.拉弹簧拉力器

25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难确定

26.如图所示,绕在定滑轮上的绳子的两端各挂有实心铅球A、B,A浸没于水中,B浸没于煤油中,整个装置保持平衡状态,将水杯、油杯同时去掉,则()

A.球A下降B.球B下降

C.仍平衡D.无法确定

27.同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40厘米处,在甲透镜前时,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跟物体同样大小的清晰的像,在乙透镜前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成像,逆着光线也看不到像,设甲乙两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和f2,下面正确的是()

A.f1∶f2=2∶1B.f1∶f2=4∶1

C.f1∶f2=1∶2D.f1∶f2=1∶4

28.物体置于凸透镜的主轴上,用红光照射物体时,得到一个大小与物体一样的倒立实像,用紫光照射物体时所得到的像是一个()

A.与物体等大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C.放大的正立虚像D.缩小的倒立实像

29.一物体放在焦距为8cm的薄凸透镜前12cm处,现将另一焦距为6cm的薄凸透镜放在第一透镜右侧20cm处,则最后像的性质为()

A.一个倒立的、缩小、实像B.一个放大的、倒立、实像

C.一个倒立的、等大、虚像D.一个放大的、倒立、虚像

30我们都知道猴子不能捞起水中的“月亮”,对水中“月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是缩小的虚象

B.井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大于井的深度

C.水中的月亮是缩小的实象

D.井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井的深度

31.白炽灯的灯丝常在刚接通的瞬间被烧断,主要是因为刚接通时()

A.冷灯丝的电阻较大B.电源电压较高

C.冷灯丝的电阻较小D.灯丝热膨胀太快

32.穿绿衣、白裙的演员站在台上,红灯光照在演员身上。

没有任何其它光源的情况下,观众看到她()

A.全身都呈红色B.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C.绿衣、白裙不变D.上衣呈黑色,裙子呈红色

33.容器里装有2千克水,将一个物体放入容器中水不溢出。

如果物体能在水中漂浮,则此物体()

A.质量一定等于2千克

B.质量可能大于2千克

C.质量一定小于2千克

D.体积不能大于2000厘米3

34在如图1所示的各图中,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图像是          (  )

A.

(1)

(2)  B.

(2)(4)   C.

(1)(4)    D.

(2)(3)

35.电影院的屋顶和四周墙壁都制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煤状似的,这是为了 (  )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仅仅是为了装饰

36.有一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水的蒸发现象(B)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D)是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

37.人骑自行车时,直接使车前进的力是()

(A)脚的蹬力(B)链条对后车轮的拉力

(C)前轮受地面的摩擦力(D)后轮受地面的摩擦力

38.用带正电的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

此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

(A)失去电子,带正电   (B)得到电子,带负电

(C)得到质子,带正电   (D)失去质子,带负电

39.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保温瓶内开水没有装满,导致后来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因为()

(A)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太大。

(B)瓶口遇冷收缩了。

(C)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原先塞子塞得太紧。

3.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

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在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

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

O℃。

(B)2℃。

(C)4℃。

(D)6℃。

40.如图4所示,将一支盛水的试管插入足够多的冰水混合物中,那么试管中的水()

(A)很快就会结成冰。

(B)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水肯定会结成冰。

(C)在短时间内水不会结成冰。

(D)时间再长水也不会结成冰。

41.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C.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

D. 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42.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

()

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C,这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D,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

43.晒粮食时,将粮食摊开来晒效果较好,这是由于:

()

A,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积有关;

C,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D,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44.下面几种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水结成冰时要吸热;

B,冰在0℃时一定会熔化;

C,水的温度低于100℃时不能变成水蒸气;

D,给烧开了的水加猛火,水的沸腾加剧,但水的温度不变;

45、把-5℃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空气是0℃),过了一段时间,(  )

A、冰的数量增多    

B、水的数量变多

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6、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   )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到42℃

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D、体温计比较短

46.白炽灯泡的灯丝常制成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是()

A.尽量减小灯丝的电阻B.便于灯丝散热,防止灯丝熔断

C.减少灯丝散热,提高灯丝的温度D.减少灯丝在高温时的升华

47.若在加热了的油锅中滴入一滴水,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

A.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水滴温度太低D.水的比热容比油的比热容大

48.落在高压线上的鸟儿不会触电死亡,这是因为()

A.高压线上裹有绝缘层B.鸟爪上的角质层是绝缘的C.鸟爪间的电压几乎为零D.鸟儿有较强的抗高压能力

49.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A.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B.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C.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D.油层阻碍了汤的辐射

48.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灰尘的自然堆积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50.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     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51.    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

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

B.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D.     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52.过年的时候,桌上的菜肴非常丰富,其中多油的菜汤与少油菜汤相比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A.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B.油层阻碍了汤的热辐射

C.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53.下列各实例中属于静摩擦的是

A.用橡皮擦纸时,橡皮和纸间的摩擦B.小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和地面间的摩擦

C.皮带正常传动时,皮带和皮带轮间的摩擦D.用转笔刀削铅笔,铅笔与刀孔间的摩擦

54.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时,在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头,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A.脚不痛。

因人越来越轻   C.脚不痛。

因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B.脚越来越痛。

因人越来越重 D.脚越来越痛。

因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55.秤杆上相邻刻度间所对应的质量差是相等的。

因此秤杆上的刻度应

A.是均匀的B.从提纽开始向后逐渐变密

C.从提纽开始向后逐渐变疏D.与秤杆的粗细是否均匀有关,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56.拖拉机深耕时总比在道路上行驶时速度慢,这是

为了:

A.提高传动机械的效率B.节省燃料

C.增大拖拉机的牵引力 D.提高柴油机的功率

57.如图3,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

待这些冰块全部熔化后,

A.将有水从烧杯中溢出B.不会有水从烧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

C.烧杯中水面会下降D.熔化过程中水面下降,完全熔化后有水溢出

5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A为圆柱形,容器B为圆锥形,两容器本身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木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B.放入木块前,由于A容器中的水多于B容器,

故A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大于B容器

C.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相等

D.放入木块后,B′容器底受水的压力大于A′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

59如图2所示,有三只底面积均为S、水面高度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盛水容器a、b、c。

现将三只相同的实心铝球分别放入容器a、b、c中,铝球受到的浮力为F。

设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大值分别为△P1、△P2和△P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图2

△P1=△P2=△P3=F/S。

C△P1>F/S,△P2=F/S,△P3

D△P1=F/S,△P2F/S。

E△P1F/S,△P3

60.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牛,动滑轮重力为50牛,定滑轮重力为40牛,人的重力为600牛,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A.218牛B.220牛C.210牛D.236牛

61.测定血液的密度不用比重计(图为这样做需要的血液量太大),而采用巧妙的办法:

先在几个玻璃管内分别装入浓度不同的、呈淡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分别在每个管中滴进一滴血液。

分析人员只要看到哪一个管中血滴悬在中间,就能判断血液的密度。

其根据是

A.帕斯卡定律B.液体内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

C.物体的浮沉条件D.血滴上部受硫酸铜溶液的压强等于下部受硫酸铜溶液的压强

62.

(1)如图5所示,有两条光线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Ρ)处和一倍焦距(F)处射向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2)如图6所示,OO′为透镜的主光轴,AB是物体,A′B′是AB经过透镜所成的像。

用作图方法找出透镜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画出这个透镜。

图5图6

63.(3分)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

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

科研人

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

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

利用声敏

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

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

开。

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

楼道灯变得“智能化”--夜间人来灯亮、

人走灯灭。

请你在图3中连接好这种“智能”电路。

64、给你一架天平,一只小烧杯,适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要求:

①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②根据你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

65.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金属丝,估计有数百米长,要把它放直后再用尺测量它的长度是非常麻烦的。

如果有一架天平(包括砝码)、一把剪刀、一把刻度尺,你能否用这些器材估测金属丝的长度?

简要说明你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