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2385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doc

文件类型:

工作标准

文件名称:

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

文件编号:

Z04.01.03

版本号:

00

替代文件编号/版本号:

制定人

审核人

审核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人

部门

签名

日期

颁发部门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目的:

建立AGF系列安瓿灌封机维护维修规程,保证安瓿灌封机的正确使用。

范围:

适用于AGF系列安瓿灌封机的维护维修。

责任:

1.维护维修规程由车间技术人员制定,车间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部长和设备管理部部长审核,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

2.保全工和岗位操作工负责本维护维修规程的实施;

3.设备主任、设备员负责对本维护维修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管理;

4.质量保证部、设备管理部门对维护维修规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内容:

1.检修类别:

小修(3个月)中修(6个月)大修(1年)

2.检查内容:

2.1日常维护

2.1.1检查燃气管路是否堵塞,是否有泄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1.2检查灌装管路是否存在泄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1.3检查灌装泵、分液器、灌装管路单向阀是否存在泄漏,发现异常及时更换泄漏件。

2.1.4擦干滚轮上沾附的药水,保持瓶身及滚轮的干燥。

2.1.5检查灌针针头是否堵塞及变形,观察灌针的对中的状态是否正常,否则进行调整。

2.1.6检查转瓶橡胶轮磨损情况,火嘴是否被烧坏,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2.2小修:

2.2.1检查、调整进瓶机构(绞龙、拨块、拨轮、行走梁之间的交接)。

2.2.2检查同步带、链条;发现异常调节张紧度,或更换。

2.2.3检查计量泵计量是否精确。

2.2.4检查针头插入对中状况。

2.2.5检查、调节拉丝钳拉丝头摆动死点及拉丝头死点位置提高拉丝质量。

2.2.6检查、紧固各部位连接螺栓。

2.2.7如图1在静止闲置状态,每季度给凸轮、齿轮、滑轨处加注润滑脂,减速器加注润滑油。

图1

2.3中修:

2.3.1包括小修内容。

2.3.2检查点火系统及气动隔膜阀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在设备运行状态下,观察灌药装制和冲气装制的喷针是否正常灌药、冲气,灌药、冲气的时间是否正确,否则予以调整或更换。

2.3.3各输液管(硅胶管)是否老化,失去弹性,否则需更换;检查全部喷针,并进行校直或更换。

2.3.4检查行走梁与转瓶部件/火头部件的对中情况,否则对行走梁架或相对应位置调整。

2.3.5检修或更换各轴套、轴承,加注润滑脂。

2.3.6更换绞龙、拔轮、栏栅、靠板等易损件。

2.3.7检查燃气管路工作情况,发现泄露及安全隐患及时调整或更换。

2.4大修:

2.4.1包括中修内容。

2.4.2整体解体,清洗检查。

2.4.3修理或调整灌针升降装置。

2.4.4调整或修理传动装置。

2.4.5修理或更换凸轮。

2.4.6更换各滚动轴承及轴衬。

2.4.7检修或更换齿轮和减速机蜗轮。

3.检修前的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使用说明书、图样、技术标准等资料。

3.1.2运行、检修等记录。

3.2物资准备:

3.2.1检修所需的材料及备件。

3.2.2检修用的器具、拆装及检修器具。

3.3安全技术准备:

3.3.1切断设备电源并悬挂“维修中”状态标志。

3.3.2清理设备现场。

4.检修方法:

4.1拆卸:

按机械说明书所示方法拆卸靠板、行走梁、拨轮等零件。

4.2更换易损规格件。

4.3更换磨损的滚轮。

4.4凸轮槽磨损后宽度超差时,应更换。

4.5装配:

装配按拆卸的相反程序进行。

5.试车与验收:

5.1试车前的准备:

5.1.1清除试车现场。

5.1.2检查安装无误后各连接螺栓应紧固。

5.1.3检查各运动部位无异物。

5.1.4准备符合标准要求的灌封容器。

5.1.5有符合洁净度要求的无油、干燥的压缩空气。

5.1.6准备符合规定的试验用封装液体。

5.1.7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

5.2试车:

5.2.1空载试车时间不少于2小时。

5.2.2机器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

5.2.3运转无杂音,噪音不大于80dB(A)。

5.2.4负载试车不少于1小时。

5.2.5破损率不大于2%。

5.2.6灌封质量要求:

无尖头,泡头,焦头封口合格率≥98%;灌装精度符合中国国家药典要求。

5.2.7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规定或符合生产要求。

5.3验收:

检查质量符合本规程标准,试车合格,检修及试车记录齐全、准确,可办理验收手续交会付生产。

6.蜗轮蜗杆减速机的维护

6.1蜗轮蜗杆减速机使用前应注入N220~N320(环境温度-30~40℃)或N320~N460(环境温度25~65℃)润滑油至油标中心点之上,并取掉通气器上之小锥塞,首次使用15天后,洗净内部更换新油,以后每半年换油一次。

6.2蜗轮蜗杆减速机的注油量分别为:

WPWKA型1升,WPWKO型1.5升,IF4040型0.08升。

更换及调整RV减速机工作环境温度不超过-10℃~+40℃,1000米的场合,蜗杆减速器在出厂时已加入润滑油,使用前不必再加入润滑油,首次使用15天后,洗净内部更换新油,以后每半年换油一次。

注意不同牌号的润滑油不要混合使用。

7.规格件的更换

7.1注意事项

7.1.1所有用螺钉紧固的更换部件,只能由合格的技术人员进行拆装。

7.1.2所有的更换部件均按对应的容器大小分类作出相应的标记。

7.1.3原则上只能当使用的容器具有相应的更换部件时才能更换。

7.1.4每次部件更换或重新装配后,应当通过手轮使机器转动2~3个循环,试用所更换的部件。

7.1.5重新安装后若发现故障和误差应立即排除,必要时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或维修人员进行调整和检修。

7.1.6换下的部件应妥善保管,不可散失。

7.1.7首次运行时应以尽可能慢的速度运行,待机器运行稳定后,方可将速度提升到设定值。

7.2更换进瓶绞龙示意图

图2

松开快卸夹头B;握住绞龙A向右移动可拆卸绞龙A;桉相反顺序装配。

7.3更换前栏栅示意图

拆卸电眼及支架C;松开旋钮B;拆下进瓶栏栅A;按相反顺序装配。

图3

7.4更换拨轮栏栅示意图

图4

松开旋钮A,拆卸拨轮B;松开旋钮G,拆卸栏栅C;松开旋钮D,拆卸栏栅E;按相反顺序装配。

7.5更换后拨轮栏栅

拆卸电眼及支架C;拆卸上拨轮D;松开旋钮A;拆卸栏栅B;按相反顺序装配。

图5

7.6更换行走梁示意图

图6

拆卸行走梁A上部;拆卸行走梁C;拆卸行走梁A下部;按相反顺序装配。

7.7更换长行走梁示意图

图7

拆卸螺栓A卸下上靠瓶梁;拆卸旋钮B卸下长行走梁;按相反顺序装配新行走梁。

7.8更换下靠板示意图

图8

拔下螺栓堵头A;拆卸螺栓;更换;按相反顺序装配。

7.9拆卸灌针架示意图

图9

用一只手拿住灌针架,松开螺栓A,可以拆下灌针架;松开螺栓B,可以调节灌针前后右左距离;松开螺栓C可以上下调节或拆卸灌针。

8.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8.1一般说明

8.1.1故障只能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来排除,通常必须切断电源,用手转动机器,仔细观察,直到找到故障原因。

在再启动机器前必须绝对确保故障已排除。

8.1.2电气方面的故障应该围绕电气线路图来寻找。

一般说来,电气元件和电机方面的故障是由于电力的变化超出了元件所能承受的极限值而造成的。

应注意控制柜和操作箱的门始终关闭,电机应注意散热。

8.2故障排除

序号

故障

可能的原因

纠正方法

1

进瓶传送带不动

1.网带被卡住

2.传动齿轮损坏

3.传动减速机损坏

1.检查并排除卡住故障

2.更换齿轮

3.更换减速机

2

绞龙进瓶处破瓶

1.进瓶块损坏

2.绞龙与进瓶拨轮位置关系不对

3.挡瓶弹片损坏

1.更换进瓶块

2.调整好位置

3.更换弹片

3

灌针滴漏

1.灌装管路有漏气

2.灌装管路有气泡

3.灌装泵有漏气

4.程序回吸量过小

5.玻璃十通有漏气

1.更换灌装管路

2.排空灌装管路

3.更换灌装泵

4.加大回吸量数值

5.更换玻璃十通.

4

灌装工位不灌装

1.灌装机构传感器位置偏移

2.陶瓷计量泵密封不良

3.陶瓷计量泵吸液口密封不良

4.陶瓷计量泵损坏

5.吸液,出液管有死弯

6.主机速度过快

1.调整复位

2.检查或更换

3.检查胶管和胶垫密封情况

4.检查原因或更换

5.调整胶管角度,使其无死弯

6.调慢主机速度

5

加热火头不均匀

1.管路堵塞

2.火嘴被烧坏

1.清理管路

2.更换火嘴

6

拉丝时安瓿瓶不转动

1.转瓶橡胶轮磨损过多

2.转瓶橡胶轮没压紧瓶

3.转瓶同步齿形带损坏

4.安瓿瓶身及滚轮外表面沾有药水

1.更换转瓶橡胶轮

2.加大压紧力

3.更换同步齿形带

4.保持瓶身及滚轮的干燥,擦干滚轮上沾附的药水。

7

拉丝出现尖头,泡头,焦头

1.火头凸轮位置不对

2.加热温度与主机速度不匹配

3.药液粘附于瓶壁上

1.调整火头凸轮位置

2.调整主机速度或加热火焰大小

3.调整灌针位置防止灌针碰壁及采处防滴漏措施

9.预防性维修操作项目

序号

检修项目

检修完好标准

检修周期

1

检查、调整进瓶机构

进瓶机构顺畅,无错位

6个月

2

检查同步带、链条、发现异常

调节张紧度或更换。

同步带、链条在运行中无卡滞,

顺畅。

3

检查、紧固各部位连接螺栓。

紧固了各部位连接螺栓

4

凸轮、齿轮、滑轨加注润滑脂,减速器

加注润滑油。

凸轮、齿轮、滑轨按操作要求加

注了润滑脂,减速器也按操作要

求加注了润滑油。

5

检查计量泵是否精确。

计量泵精确

6

检查电磁阀,气动隔膜阀工作状况。

电磁阀,气动阀工作正常。

12个月

7

检查输液管是否老化。

更换了输液管。

8

检查燃气管路发现泄漏及时

调整或更换。

更换了燃气管路。

9

更换绞龙、拔轮、栏栅、靠板

等易损件

更换了绞龙、拔轮、栏栅、靠板

等易损件。

10

检查行走梁与转瓶部位。

调整了行走梁与转瓶。

11

更换各轴承、轴套。

更换了轴承、轴套。

48个月

12

检修或更换凸轮。

更换了凸轮

13

检修或更换齿轮和减速机蜗轮。

更换了齿轮和减速机蜗轮

14

调整或修理传动装置。

修理了传动装置并按要求调整到

合适的位置。

15

修理或调整灌针升降装置。

按要求调整好了灌针的升降装置。

变更历史:

文件编号

版本号

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依据及目的

第10页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