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243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经济全球化及其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

▪与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不同之处(选择题)

A前者与信息经济相适应;

后者与工业化适应;

B前者涵盖了生产领域,水平型分工;

后者主要在流通流域,多属垂直型分工

C前者主要发动机是跨国公司及其对外投资,后者是国家

区域集团化分为几个层次?

1、特惠关税区2、自由贸易区3、关税同盟4、共同市场5、经济同盟6、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

▪2008年《财富》世界500强

▪1沃尔玛美国一般商品零售378,799

▪2埃克森美孚美国炼油372,824

▪3皇家壳牌石油英国/荷兰炼油355,782

▪4英国石油英国炼油291,438

▪5丰田汽车日本汽车230,201

2008年35中国企业进入500强

四、世界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

▪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

▪3、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平坦

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平坦

▪1、87年4月,联合国环发委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可持续发展概念诞生

▪2、定义: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3、97年12月日本京都,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通过《京都议定书》

▪4、01年3月,美国布什政府退出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求

▪1、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2、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

▪3、改变南北经济关系不平等的现状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

一、影响当代世界政治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论述只答要点7分,因素理论分析国内热点事件)

▪1、国家利益是当代世界政治中发挥作用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因素

▪2、国家实力3、国家战略4、国家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5、国际组织6、国际事件7、世界经济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含义,影响因素,分析热点事件也要分析世界政治格局)

▪1、世界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

▪影响因素:

国际利益和资源分配;

▪行为主体力量对比变化;

▪大国国际战略;

▪国家关系的调整;

▪重大国际事件和国际形势的演变

两极格局及其集中表现

▪两极格局:

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1)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

▪2)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3)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4、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雅尔塔体系及其意义

▪雅尔塔体系:

是美英苏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蓝图

▪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表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实现合作共处

▪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两极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政治上两大力量势不两立2、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3、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交往极少4、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5、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两极格局瓦解的时间和原因

▪时间:

1991年12月底

▪原因: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两种制度的对立消失2、华沙条约组织和经互会宣告解散3、两德统一,苏军从德国东部撤军4、俄罗斯实力今非昔比

三、当代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冷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表现如何

1、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2、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3、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4、世界发展的多样性

5、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1、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而非定势

▪2、多极化正朝着牵制美国、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

▪3、多极化趋势错综复杂,发展进程不会一帆风顺

为何说维护和平与发展是历史潮流?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机遇和有利条件

从非赢即输到双赢的思维模式

2、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

3、反对和制止战争的力量在不断增强

4、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怎样认识经济因素对政治影响增大

▪1、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发展

▪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争夺资源的斗争加剧,甚至导致地区的政治、军事冲突。

▪3、国家的经济利益往往成为国家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制约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四、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2、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还很严重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4、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5、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6、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恐怖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使用暴力、袭击、投毒、暗杀、劫机、绑架人质等暴力手段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2、采取密谋方式,袭击目标既对准政府有对准平民

▪3、形式包括国内恐怖主义、国家恐怖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

▪4、当前威胁最大的是国际恐怖主义

中国政府如何对待恐怖主义?

▪1、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2、主张对待恐怖主义问题不能搞双重标准

▪3、要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根源包括:

南北差距扩大、贫困国家和地区社会动荡;

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不满等

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单边主义的表现

▪1、自诩本国社会制度最优越,本国的价值观最正确,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它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冷战思维:

以美苏争霸世界为中心,以两大阵营、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全面对抗为基础的一种战略思维模式

▪2、利用人权、民主化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

▪70年代卡特政府确立“人权外交”

第三章发达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战后发达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

▪1、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2、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3、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和环境

▪——战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

▪——廉价原材料的掠夺

▪——社会主义实践的启发

二、发达国家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

1、普遍建立与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2、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

3、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4、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民主化和现代化

5、建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发达国家经济的深层次矛盾

1、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困扰(7次)

2、结构性失衡,表现为

a财政赤字扩大,债务负担不断加重

b就业增长缓慢,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

c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加重,贫富差距扩大

3、生产高度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

三、发达国家政治状况的变化

1、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

2、阶级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

3、政治思潮呈现多样化和相互交融的趋势,政党的纲领和政策趋向中庸

4、利益集团和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强

5、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

6、分权制衡机制发生变化,重心转到政府

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的表现有哪些?

▪1、工人阶级队伍扩大,内部构成多元化

▪蓝岭、白领、粉领、金领、紫领等

▪2、资产阶级在社会中的比重下降,成份更加复杂。

职业经理人加入进来

▪3、最大变化是新中间阶层的兴起和中产阶级的扩大

资产阶级民主制有哪些主要原则

▪1、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并兼听少数人一间的原则

2、主权在民原则3、代议制原则,即议会代表议政4、分权制衡原则5、法治原则

西方民主基本制度有哪些?

▪1、议会制度,是民主的象征和民主制核心

▪2、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基石

▪3、政党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轴心

▪4、行政制度,是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5、司法制度,为民主制度提供合法依据和法律保障

如何准确把握西方民主实质?

▪1、资产阶级共和国取代中世纪的专制统治,民权代替极权,无疑是历史的进步,是人类文明史上国家制度的重要创新

▪2、资产阶级积累了管理国家的经验

▪3、资产阶级民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固有的内在矛盾

总之,西方民主具有多重的两面性

发达国家面临的政治、社会问题

▪1、民主的危机与讽刺金权政治、商业附庸,社会分裂

▪2、种族歧视、种族矛盾和极端民族主义

▪3K党,光头党,纳粹残余

▪3、精神与信仰危机

▪个人主义和相对主义价值观念的过度膨胀和泛滥丰饶中的纵欲无度虚无主义

4、老人问题、妇女问题、城市暴力、黑社会

发达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

▪1、具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实质

▪2、发达国家之间协调中有竞争,冷战后西西矛盾有所增加

▪3、发达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从对抗走向竞争共存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有重点、多层次的发展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三世界的崛起

▪1、三大里程碑:

亚非会议的召开;

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2、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届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原则

▪3、不结盟运动由铁托、埃及前总统纳塞尔和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发起,1961年,贝尔格莱德召开首次首脑会议

▪4、1964年日内瓦联合国贸发会议上,《七十七国联合宣言》发表

▪发展中国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1、它们是两基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四三种力量,是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它们获得了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地位,成为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

▪3、促进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4、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改革不合理国际秩序的推动力量

▪二、政治发展的不同道路

▪1、少数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政经制度

▪2、绝大多数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3、极少数国家继续保留前资本主义制度

▪主要政治思潮:

1、民族主义思潮2、社会主义思潮3、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

▪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混杂

▪2、国家的垄断性与官僚性相交织

▪3、依附性与民族性共存

▪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

▪1、西方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有印度、新加坡、土耳其、津巴布韦、多米尼加

▪——总统共和制,有菲律宾、斯里兰卡、叙利亚、也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埃及、突尼斯、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喀麦隆、肯尼亚、赞比亚、马拉维等

▪2、传统君主制,以传统或者历史正统性为政治合法性基础,以世袭或王室家族为权力中心的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政体,包括议会君主制,由泰国、马来西亚、西萨摩亚等国;

二元君主制,有尼泊尔、约旦、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摩洛哥、斯威士兰、汤加

▪——君主专制政体。

有不丹、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

▪3、军人政权,即军人掌权的军事专制统治

▪——革命性的军人政权

▪——保守性的军人政权

▪军人政权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不成熟的表现,是与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的历史潮流相违背的

▪4、政教合一的神权政体和部落酋长制政体

▪发展中国家的五种政党制度

▪1、一党制,或法定一党制,非洲国家

▪2、一党优势制,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

▪3、两党制,如哥伦比亚的自由党和保守党;

乌拉圭的红党和白党

▪4、多党制,主要由土耳其、智利、泰国、阿根廷等

▪5、无党制,如不丹、沙特阿拉伯、利比亚等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1、政局不稳,是指政权不巩固,政治活动无章无序,政治领导集团相互争斗,政策方针无法执行

▪2、民族问题,指民族关系,表现为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以及民族间不信任、歧视等

▪3、宗教冲突,包括同一宗教不同教派之间的冲突和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及其危害

▪含义:

是指伊斯兰教中要求遵守伊斯兰基本教义,并用它来规范和约束穆斯林社会和生活的思潮。

▪危害:

1、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国家,违背历史发展方向

▪2、某些国家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正力图通过合法的议会斗争掌握国家政权

▪3、恐怖活动直接威胁有关国家的政治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

▪4、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组织对地区冲突的介入、渗透和干扰,使地区冲突雪上加霜

▪5、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组织的活动为“新干涉主义”提供了借口,不利于国家稳定和世界和平

▪6、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极端活动也称为“伊斯兰威胁论”的论据之一,不利于伊斯兰世界与西方国家的合作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哪些成就?

▪1、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2、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3、民族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自主性不断增强

▪4、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增大

▪经济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1、债务危机

▪2、粮食危机

▪3、人口问题

▪南北经济矛盾有哪些主要表现?

▪1、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2、南方债务负担有增无减

▪3、北方发展援助远未达标

▪4、南北贸易权利极不平等

▪5、环保问题日益尖锐

▪6、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更加艰难曲折

▪南南合作有哪些特点?

▪1、地区集团化趋势加快

▪2、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

▪3、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社会主义国家取得哪些成就?

▪1、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2、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3、平稳的实现了向现代国家的过渡

▪4、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

▪社会主义有哪些巨大贡献?

▪1、开创了新的时代,资本主义不再一统天下

▪2、解放社会生产力,

▪3、创立新型的社会制度

▪4、对世界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5、对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做出巨大贡献

▪苏联是怎样解体的?

▪1、改革当中迷失了方向,全盘否定历史,放弃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2、戈尔巴乔夫执政的六年是苏联改革、演变、解体的六年

▪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出版《改革与新思维》,这是他放弃基本原则,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开始

▪1988年6月,在苏共19大上,他对苏联模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并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共奋斗目标

▪1991年819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1991年12月,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均宣告独立

▪12月21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悲剧性解体,冷战局面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是什么?

▪1、苏联东欧剧变,是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既有深刻国际背景,又有内部深层次原因,是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2、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

▪3、苏联东欧长期积累的问题是深层原因

▪1)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缺乏内在活力,苏富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经济发展

▪2)政治上民主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3)党的建设存在严重问题,缺乏一个正确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苏东社会主义改革

▪4、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成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外部因素

▪苏东剧变的教训是什么?

▪1、必须确立和坚持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2、把经济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3、在改革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2、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

▪1、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

▪2、探寻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4、坚持走改革之路

第六章:

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依据:

1、二战后和平因素增长超过战争因素增长

1)两极均势以及后面的全球化起到了抑制大规模战争的作用

2)政治多极化有助于牵制某些国家的冒险

3)联合国等国际机制减弱了国际无政府状态

4)公众对战争的态度有助于约束决策者

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相互依赖的加深

2、发展是各类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

1)发展首先是发中国家的发展

2)发达国家也面临再发展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有一个历史过程,在维护世界总体和平的前提下促进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国家的共识。

▪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有何意义?

▪1、理论意义

▪1)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理论的重大发展

▪2)是对传统国际政治理论的挑战

▪2、现实意义

▪1)为端正中国外交指导思想,制定国家大战略提供了指导

▪2)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需要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努力

▪为何和平与发展问题都没有解决?

▪1、和平面临诸多威胁

▪1)冷战核大国的矛盾尚未完全消除,如今又出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

▪2)军控和裁军出现逆向反弹

▪3)局部战争不断

▪4)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多

▪2、发展遇到严峻挑战

▪1)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2)暴力冲突造成严重发展成本

▪3)军备扩张造成沉重负担

▪4)全球性公共问题层出不穷

▪和平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维护和平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前提,各国共同发展优势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在世界和平中谋求共同发展,以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这是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1、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的环境

▪2、各国共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重要基础

▪3、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传统国际秩序的特征是什么?

▪国际秩序,以一定世界格局为基础,包括国际关系规范、运行程序和相应保障机制

▪1、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合理国际分工为基础

▪2、国际贸易体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

▪3、国际金融体系国际垄断资本占支配地位

▪4、国际协调机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国际政治旧秩序的主要特点是霸权政治和强权政治,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中国的国际新秩序观是什么?

▪1、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保证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共同受益

▪2、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基本内容包括:

政治上各国相互尊重,共同协商,不把咱的意志强加于人;

经济上各国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反对以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4、充分发挥联合国的重大作用

▪国际新秩序为什么应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主流,也是世界人民的心愿

▪2、多极化趋势和多样化的世界决定了国际新秩序必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3、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依此为基础的切实可行性

第八章,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一、改革开放前外交政策如何发展?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2、60年代联合亚非拉反帝反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9年3月“珍宝岛事件”

▪3、70年代联美反苏,基本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重返联合国;

乒乓外交;

尼克松访华

▪改革后中国外交政策怎样调整?

▪1、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形势2、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3、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4、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5、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

▪如何看待中国的国际地位

▪1、中国由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转变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2、2001年11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3、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是全球和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对许多地区热点问题有独特的影响,世界的稳定需要中国的合作与参与

▪邓小平外交政策和策略有哪些?

▪1、不与大国结盟和建立战略关系2、探索新时期解决国内外争端的新途径3、以国家利益而不是以意识形态来决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4、建立国际新秩序5、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冷战后中国外交政策新理念

▪1、谋求世界持久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2、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3、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4、以新安全观营造稳定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

▪5、外交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6、构建“和谐世界”的新外交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