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5962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docx

《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doc

2010年.2011年第一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期末考试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

(30%)(请将答案填写在题目下方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2、台湾是世界计算机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主要产地之一,台湾只要

发生地震,这些元器件的供应量就会下降,世界范围内计算机产量的价格上扬。

这说明()

A商品的价值是有其生产的数量决定的

B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总是不相符的

C商品的价值是有其销售的价格决定的

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的是()。

A中国联通公司B个体工商户C海尔集团D希尔顿饭店

4、某员工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并利用业余时间在私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红利2万元;出租房屋收入2万元;转让技术收入1万元。

据此,回答题中按劳分配的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分别为()o

A.50000元和70000元B.70000元和50000元

C.80000元和40000元D.60000元和60000元

5、小王每个月工资3000元,他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oA.75元B.100元C.125元D.50元

6、关于投资理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

A高收益一般意味着高风险

B储蓄是投资理财中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理财方法

C证券中的国债收益低、风险也低

D企业债券的风险高,收益一般

7、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

立是由()o

A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B党的基本路线决定C邓小平理论决定市场D价值规律

8、洋超市大量进入中国,分抢中国市场大蛋糕。

这一事实体现了

()o

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信息全球化

9、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D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0、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的标志是

()o

A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政治自由

C公民的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权利

D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1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民能够通过政府信息公告栏获取相关政务

信息,这体现()o

A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B政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C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利D政府必须依法公开全部信息

12、2007年3月21R,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首度就职称外语考试在网上征求民意,让民众开口说话,在收到的有效邮件中,有近九成赞同调整职称外语考试政策。

中国人事科学院网上征求民意,有利于

()o

%1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1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1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有利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下列渠道不正确的说法是()。

A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B通过人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C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

D通过政治协商制度行使监督权

14、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下列属于文化的是()o

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②长城③法语④哈佛大学⑤受保护的千年古树⑥学校元旦汇演等校园文化活动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

15、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

二、不定项选择题。

(多选)(20%)(请将答案填写在题目下方的表

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科学发展观的()

A第一要务是发展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E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中国积极通过外交斡旋阻止朝核危机升级,突显了负责任的大国

形象。

这说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A维护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利益

B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C由国家关系原则决定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我国公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对此,国家正在加强对医药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监管,积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从政治常识来看,国家

的这一举措表明()

A国家在履行管理经济的职能

B国家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C医药费用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出

D体现了政协在国家管理中的决策权

4、下列关于我国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各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C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利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D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唯一代表者

5、2008年时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

委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个法律问题和决定,地方人大制定了4000多项地方法规。

这说明()

A全国人大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D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基本法律的权力

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

A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作出的选择

B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C由民主制度决定的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并由宪法规定的

7、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存在着分

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B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归宿

C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D国家利益的内容是变化的,国家利益的变化会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

8、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国家和集体所占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站优势

B各地区、各产业都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优势地位

C国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集体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地位

9、与过去“乂快乂好”的提法不同,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两字对调,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理念正在悄然转变。

这一转变表明()

A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B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C我国国家注重经济发展与人II、资源、环境相协调

D经济发展必须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10、对于“冷战”结束后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

有人持否定态度。

下列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B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C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D经济全球化一定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三、辨析题。

(20%)

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地位是

平等的。

2、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四、材料分析题(30%)

材料一:

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

配收入11759元,比2002年增长了52.7%,年均递增9.2%。

(1)我国居民的收入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这是由什么样的

分配制度决定的?

请具体阐述,并举例说明各分配方式包含的内容。

(2)如果居民小王,他的月工资是2500元,他出租房屋的收入每月1000元,那么他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如果需要交,那么他应该交多少?

材料二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互不可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黑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甚至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运用所学文化与生活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网络文化

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