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26269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docx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

第四章工程设计内容

4.1指导思想

促进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增加单方水灌溉增产效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行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科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项目区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以科技为依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开发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使项目区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跨越性,成为发展现代化农业、高科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示范区,率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

4.2建设目标

通过灌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的建设,使灌区由现状的半灌溉和少灌溉的不充分灌溉状态,发展成为灌溉保证率为75%的高效节水、实行充分灌溉和科学化管理的灌区;本次工程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4,可提高至0.80,新增灌溉面积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3万亩,并为灌区进一步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提高灌水条件和灌溉质量,保证灌区作物稳产、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把灌区建成科学、合理、高效、节约用水的示范区,实现计划用水、统一配水、按方收费,保证灌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运行管理步如良性发展的轨道,进一步提高灌区经济的发展后劲。

4.3建设等级标准

4.3.1建设等级

工程等别为三等,其永久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6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6级。

4.3.2项目设计标准

①灌溉设计保证率:

P=75%;

②排水设计标准:

除涝5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

4.4项目总体布局及工程设计方案选择

4.4.1工程布局

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在综合考虑项目区现有可利用和可改造的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生产道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设满足发展优质品牌农业的灌溉要求,合理规划项目区方田的面积,规划建设渠系水利用系数高的节水灌溉工程,配套完善的排水系统,科学布局农田防护体系,把项目区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

按照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项目区现状规划方田。

在水利规划上采取一路两沟,实现田间建筑物配套;集中资金建设水利灌溉骨干工程和田间配套设施。

在农业措施方面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重点,着重抓好粮食生产和蔬菜生产的建设,同时进行土地深翻整平,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结构。

按照因地制宜,增加经济收入的指导方针,依沟渠路营造防护林带。

(1)水源布局:

项目区内可利用塘坝4座,其中兴国村的1#塘坝位于项目区外,但作为项目区水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1#塘坝清淤加固,作为项目区水源工程。

本次工程新建塘坝1座,清淤及加固4座。

新建大口井1眼,改建大口井2眼;新建蓄水池8座,改建蓄水池1座;新建扬水站8座,配套输变电等设施;当项目区现有水源不能满足灌溉时,需从上冶水库引水。

(2)渠系建筑物:

新建渠系建筑物353座,其中进地涵300座,过路涵50座,引水闸1座,生产桥2座。

(3)排水设施:

项目区现状排水沟杂草丛生,淤积严重,排水不畅。

本次工程清淤疏浚排水沟42.82km。

(4)田间道路:

项目区道路崎岖不平,雨天泥泞不堪,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

本次工程新建田间道路21.41km,其中硬化干道1.68km;页岩路面6m宽干道7.2km,支路15.21km。

(5)田间管道工程:

通过扬水站提水至高位蓄水池,再通过PE管道将水输送到田间,PE管网的布局按地块的形状布置成“土”字形、“王”字形、“一”字,依据地块、道路及种植习惯等情况,布置管道系统。

纵横生产路贯穿整个项目区;林网在排灌水沟渠、生产路两侧栽植。

规划在项目区内发展蔬菜、花生、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其次是栽植黄烟。

共改造面积0.9万亩。

4.4.2典型地块工程设计

针对不同地块灌溉面积的大小及水源的位置分别设灌溉管网,为介绍方便,本次设计选取2#扬水站控制的地块作为典型地块设计进行详细设计说明,其它地块则按此方法逐一确定。

典型地块南北长1280m,东西宽760m,面积约1500亩,区内土壤为壤土,土壤平均容重1.45g/cm2,田间持水率占土重的26%,南北向或东西向种植,灌溉水源为塘坝,位于地块东南地带,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小麦、花生、黄烟。

(一)、系统规划设计参数确定

设计保证率:

75%

土壤容重:

γ=1.45g/cm2,

设计耗水强度Ea=4mm/d;

计划湿润土层深度Z=40cm;

灌溉水利用系数:

η=0.8。

(二)灌水器选择

半固定式地上移动管道因移频繁,要求管材具有耐磨,抗拉和轻便的特点,故选用锦纶塑料软管,并采用塑料快接头连接,选用φ75锦纶塑料软管。

(三)工程规划设计

1、工程规划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塘坝水源,在高处设1座蓄水池,将水提到水池后,再采用通过PE管自然流到地块,本次规划提水干管、支管及毛管均采用PE管。

2、管网布置

A、布置原则

(1)依据地形,地貌、道路等情况布置管道系统,要求线路最短,控制面积最大,管理方便。

(2)尽可以双向分水,节省管材,给水软管垂直于毛管,毛管垂直于支管布置。

B、布置形式

采用半固定布置形式,干管埋地面以下1.0m深,支管埋于地下0.8m深,出口处设φ90和φ75给水栓,间距控制在100-150m内,支管间距100~150m以内,分向分水。

3、设计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

(1)、设计灌水定额。

   

式中:

为设计净灌水定额,m3/hm2;

为考虑局部灌溉的土壤湿润比,取50%;

为计划湿润层深度,m,取30cm;

为土壤容重,1.45g/cm3;

分别为适宜土壤含水量(占干土重%)上、下限,分别取田间持水率80%,下限取60%。

经计算,

=43.5mm,即每亩灌水43.5×667/1000=29m3。

(2)、灌水周期。

  

式中:

为设计灌水周期,d;

为作物需水高峰期的需水强度,为4mm/d;其余符号含义同前。

经计算,

=10.875(d),取

=10d。

(3)、灌水次数。

根据作物灌溉制度,确定灌水次数为4次。

(4)、系统工作制度确定

本灌溉工程干支管采用续灌,毛管采用轮灌方式。

⑴毛灌水定额。

(m3/hm2)

式中

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

=43.5÷0.8=54.4(m3/亩)

⑵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h)

式中:

A0为单口控制面积,hm2,按给水栓布置情况确定为A0=0.8hm2;

为设计单口流量,m3/h,拟为15m3/h。

 

则:

=544×0.8÷15=29(h),取29h。

4、输水管道水力计算

⑴水头损失计算

hf=94800Q1.77L/d4.77

式中:

hf——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

L——计算管道长度,m;

Q——管道设计流量,m3/h;

d——管道内径,mm。

地面塑料软管的沿程水头损失按上式计算后,根据软管辅设顺直程序及地面平整情况乘以1.1倍系数。

⑵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Hw=ahf

a:

比例系数,干管取0.1;

⑶管道水头损失计算表

管道名称

长(m)

hf(m)

Hw(m)

小计(m)

干管

931

2.2

0.22

2.42

全部干支管选用PE管,工作压力为0.6Mpa。

⑸干、支管管径的确定

式中:

Q——管道设计流量(m3/h)

   d——管道内径(mm)

   V——管道经济流速,支管取1.2m/s、毛管取1.0m/s。

⑹支管径计算结果见3#池管道计算表。

(7)水泵选型

系统总扬程为H总=1.1∑hf+1.1∑hf泵+△Z+hj+h出口

式中:

H总——为系统要求的总扬程,m;

   hf——为输水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

   hf泵——为首部枢纽部分的沿程水头损失,m;

  Z——为稳定动水位到田面控制点的高差,m;

d——泵管管径

L——泵管长度

hj——首部枢纽局部水头损失;

h出口——为地面移动软管出水口工作水头,取0.5m。

则:

H总=1.1×2.0+1.1×3+16.26+0.2+0.5=22.46m;

根据系统设计扬程和流量,选用水泵扬程44m,Q=300m3/h,选用100KVA变压器1台。

表5.7-5水泵选型

灌溉系统

水泵型号

台数

流量

扬程

电机功率

m3/h

m

kw

扬水站2#

300QJ300-44

1

300

44

63

同理其他扬水站水泵选型如下表,其中扬水站5#和6#采用柴油机带动离心泵进行提水灌溉。

表5.7-6水泵选型

灌溉系统

水泵型号

台数

流量

扬程

电机功率

m3/h

m

kw

扬水站1#

300QJ300-44

1

300

44

63

扬水站3#

100QJ100-36

1

100

36

15

扬水站4#

200QJ63-33

1

63

33

9.2

扬水站5#

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65-160(I)A

1

61

24

8

扬水站6#

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150-400B

1

122

40

34

扬水站7#

250QJ200-40

1

200

40

37

扬水站8#

250QJ200-40

1

200

40

37

同理可求得其他管网管径。

1#池管道计算表

管道名称

管道流速(m/s)

管道流量

(m3/s)

计算管径

(mm)

采用管径

(mm)

管道长度

(m)

1#井-1#池主干

0.91

0.029

190.46

200

1065

1#池主干

0.91

0.029

190.46

160

250

池1支1

0.72

0.013

93.79

110

430

池1支2

0.93

0.014

96.40

110

430

2#池管道计算表

管道名称

管道流速(m/s)

管道流量(m3/s)

计算管径

(mm)

采用管径

(mm)

管道长度

(m)

1#井-2#池主干

0.77

0.038

219.67

200

1350

2#池主干

0.94

0.036

210.42

200

792

池2支1

0.62

0.012

99.47

110

170

池2支2

0.75

0.012

94.58

110

410

池2支3

0.73

0.012

93.88

110

170

池2支4

0.93

0.013

90.68

110

210

池2支5

0.90

0.012

92.10

110

170

池2支6

0.87

0.012

92.13

110

220

池2支7

0.77

0.012

95.16

110

170

池2支8

0.88

0.015

92.80

110

220

3#池管道计算表

管道名称

管道流速(m/s)

管道流量(m3/s)

计算管径

(mm)

采用管径

(mm)

管道长度

(m)

1#塘坝-3#池主干

0.99

0.082

323.99

315

931

3#池主干1

1.02

0.085

353.19

315

65

3#池主干2

0.55

0.011

118.47

250

180

3#池主干3

1.06

0.052

257.60

250

400

3#池主干4

0.68

0.021

165.27

250

622

池3支1

0.74

0.005

77.39

110

450

池3支2

0.89

0.004

70.94

110

527

池3支3

0.54

0.005

74.91

110

200

池3支4

0.69

0.007

91.65

110

315

池3支5

0.93

0.004

72.26

110

306

池3支6

0.86

0.005

83.23

110

270

池3支7

0.83

0.005

82.07

110

585

池3支8

0.79

0.005

79.85

110

532

池3支9

0.81

0.005

80.98

110

550

池3支10

0.83

0.005

82.15

110

558

池3支11

0.77

0.005

79.15

110

501

池3支12

0.79

0.009

82.34

110

350

4#池管道计算表

管道名称

管道流速(m/s)

管道流量

(m3/s)

计算管径

(mm)

采用管径

(mm)

管道长度

(m)

1#井-4#池主干

0.512

0.010

104.5

200

475

4#池主干1

0.91

0.029

150.46

160

176

4#池主干2

0.96

0.009

137.81

160

290

池4支1

0.89

0.004

70.80

90

434

池4支2

0.71

0.004

83.28

90

443

池4支3

0.98

0.006

88.93

90

500

3#塘坝管道计算表

管道名称

管道流速(m/s)

管道流量(m3/s)

计算管径

(mm)

采用管径

(mm)

管道长度

(m)

3#塘坝主干1

0.92

0.065

287.65

315

1340

塘3支1

0.99

0.004

74.71

110

364

塘3支2

0.60

0.003

87.96

110

363

塘3支3

0.88

0.004

80.52

110

407

塘3支4

0.75

0.003

94.88

110

415

塘3支5

0.75

0.003

94.85

110

360

塘3支6

0.74

0.005

87.61

110

190

塘3支7

0.82

0.004

87.75

110

350

塘3支8

0.50

0.003

84.44

110

180

塘3支9

0.61

0.004

84.52

110

354

塘3支10

0.98

0.004

84.22

110

160

5#池管道计算表

管道名称

管道流速(m/s)

管道流量(m3/s)

计算管径

(mm)

采用管径

(mm)

管道长度

(m)

3#井-5#池主干

0.512

0.010

104.5

160

170

5#池主干

0.512

0.010

114.5

160

360

池5支1

0.324

0.004

82.7

110

147

池5支2

0.324

0.004

82.7

110

147

池5支3

0.324

0.004

92.7

110

147

池5支4

0.324

0.004

82.7

110

147

 

6#池管道计算表

管道名称

管道流速(m/s)

管道流量(m3/s)

计算管径

(mm)

采用管径

(mm)

管道长度

(m)

2#塘坝-6#池主干

0.837

0.019

182.8

200

265

6#池主干1

0.827

0.017

145.5

160

220

池6支1

0.465

0.003

81.1

110

158

池6支2

0.821

0.004

77.9

110

180

池6支3

0.677

0.004

91.7

110

340

池6支4

0.405

0.005

87.7

110

365

7#池管道计算表

管道名称

管道流速(m/s)

管道流量(m3/s)

计算管径

(mm)

采用管径

(mm)

管道长度

(m)

4#井-7#池主干

0.704

0.022

153.2

200

340

7#池主干1

0.550

0.011

118.6

160

332

池7支1

0.421

0.002

98.7

110

261

池7支2

0.360

0.003

85.0

110

205

池7支3

0.360

0.004

95.0

110

440

池7支4

0.685

0.004

94.5

110

455

池7支5

0.685

0.004

84.5

110

440

8#池管道计算表

管道名称

管道流速(m/s)

管道流量(m3/s)

计算管径

(mm)

采用管径

(mm)

管道长度

(m)

4#塘坝-8#池主干

1.154

0.057

245.2

250

120

8#池主干1

0.980

0.028

139.9

160

586

8#池主干2

0.880

0.028

138.0

160

232

8#池主干3

0.970

0.028

137.9

160

380

池8支1

0.690

0.005

99.6

110

189

池8支2

0.780

0.005

89.8

110

308

池8支3

0.690

0.006

79.6

110

290

池8支4

0.810

0.005

79.5

110

188

池8支5

0.860

0.004

89.3

110

188

池8支6

0.870

0.005

89.3

110

137

池8支7

0.855

0.004

89.3

110

88

池8支8

0.855

0.004

89.3

110

94

池8支9

0.855

0.004

89.3

110

352

池8支10

0.855

0.004

89.3

110

410

9#池管道计算表

管道名称

管道流速(m/s)

管道流量(m3/s)

计算管径

(mm)

采用管径

(mm)

管道长度

(m)

5#塘坝-9#池主干

1.154

0.057

245.2

250

330

9#池主干1

0.902

0.028

149.9

160

144

9#池主干2

1.409

0.028

138.0

160

215

池9支1

0.524

0.005

79.6

110

270

池9支2

0.526

0.005

79.8

110

230

池9支3

0.523

0.005

79.6

110

530

池9支4

0.522

0.005

79.5

110

530

池9支5

0.397

0.004

69.3

110

360

池9支6

0.547

0.005

81.3

110

520

池9支7

0.637

0.006

87.8

110

280

池9支8

0.762

0.007

96.0

110

210

管道工程量:

土方开挖0.84万m3,回填压实0.59万m3,石方开挖0.17万m3。

给水栓333个,闸阀及闸阀室80个,铺设管道32.5km。

4、泵房设计

泵房平面尺寸、泵房长度:

根据机组在泵房跨度方向的尺寸,进出水管路和管路附件的长度,安装检修和操作所需的空间及建筑统一模数制,并考虑通道宽度要求,初步拟定为机房和管理房46平方米

2间,主要构件细部尺寸

墙体:

砖混结构  墙厚240mm

墙基:

建在砼底板上,块砖基础  砖为Mu7.5,砂浆为M5

过梁:

必须放在门窗上面,尺寸为240×240mm

   宽与墙相同,高度超过门窗0.5m

圈梁:

屋檐下50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屋盖:

采用C20现浇整体钢筋砼平屋盖。

窗户采用不锈钢塑钢窗。

双层玻璃隔音。

泵房内主要材料及设备见下表

表4-7主要材料用量表

编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φ315弯头(90度)

2

泵站2#和7#

2

φ250弯头(90度)

2

泵站6#和8#

3

φ200弯头(90度)

3

泵站1#3#和5#

4

φ160弯头(90度)

1

泵站4#

5

进水钢管DN315

m

30

泵站2#和7#

6

进水钢管DN250

m

20

泵站6#和8#

7

进水钢管DN200

m

22

泵站1#3#和5#

8

进水钢管DN160

m

24.5

泵站4#

9

水表(L×S)DN315

2

泵站2#和7#

10

水表(L×S)DN250

2

泵站6#和8#

11

水表(L×S)DN200

3

泵站1#3#和5#

12

水表(L×S)DN160

1

泵站4#

13

压力表Y150-1.6

8

每个泵站一个

14

伸缩节DN315

2

泵站2#和7#

15

伸缩节DN250

2

泵站6#和8#

16

伸缩节DN200

3

泵站1#3#和5#

17

伸缩节DN160

1

泵站4#

18

逆止阀H41T-10DN315

2

泵站2#和7#

19

逆止阀H41T-10DN250

2

泵站6#和8#

20

逆止阀H41T-10DN200

3

泵站1#3#和5#

21

逆止阀H41T-10DN160

1

泵站4#

22

闸阀Z44T-10DN315

2

泵站2#和7#

23

闸阀Z44T-10DN250

2

泵站6#和8#

24

闸阀Z44T-10DN200

3

泵站1#3#和5#

25

闸阀Z44T-10DN160

1

泵站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