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6863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docx

生态牧场实施方案设计

2017年***生态牧场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实施地点:

编制时间:

二〇一七年六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2017年********生态牧场建设项目(二期)

1.1.2建设性质

扩建

1.1.3建设地点

******************

1.1.4主管单位

**********************

负责人:

1.1.5监管单位

********

负责人:

1.1.6建设单位

********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1.1.7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10个月,2017年3月~2017年12月。

1.1.8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本项目在基地原有畜棚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的基础上,扩建猪舍2栋,1170平方米,场区硬化88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化粪池2座、排污管道300米及检查井6座等辅助设施。

购置抽粪车1辆,收割机1辆,刮粪板2套,保育床40张。

引进藏香种公猪100头。

本项目扩建完成后,在现有年出栏藏香猪900头的基础上,年养殖并出栏藏香猪的规模可增加至1500头。

1.1.9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一、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50.54万元,其中:

建筑工程费用1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9.87%;设备购置费用55.54万元,占总投资的22.17%;引种费用45.00万元,占总投资的17.96%。

二、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250.54万元,其中:

申请市级财政支农资金1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9.87%;项目单位自筹资金100.54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13%。

1.1.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50.54

1.1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250.54

1.2

流动资金

万元

0.00

2

财务效益与费用

2.1

年销售收入

万元

390.00

达产年

2.2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0.00

达产年

2.3

年总成本

万元

348.75

达产年

2.4

年利润总额

万元

41.25

达产年

2.5

年所得税

万元

0.00

达产年

2.6

税后利润

万元

41.25

达产年

3

盈利能力分析

3.1

财务内部收益率

23.70

所得税后

3.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88.82

所得税后

3.3

投资回收期

5.01

所得税后

3.4

投资收益率

16.15

4

不确定性分析

4.1

盈亏平衡点

44.01

1.1.11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正常年份年利润总额为41.25万元;总投资收益率:

16.15%;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

5.01年(含建设期);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23.70%(>10%);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当基准收益率为10%时)188.82万元(>0)。

各项指标均在基准范围之内,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民稳定取得土地租赁收益;除需长期雇佣生产管理人员外,也为当地农村中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临时务工机会,稳定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项目建设在品种选择、技术应用、经营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能够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跟进。

项目建设为进一步推动********家庭农牧场健康发展和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农牧业生产和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养殖场流转立树尔村土地3120亩种植饲草,14328亩草场,涉及向化乡198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4户),土地流转费每年41.8万元,户均年受益2160元,受益农户198户。

项目建成后,公司在现有养殖人员16人(其中贫困人员6人)的基础上新增吸纳当地贫困人员2人在养殖场进行饲养员工作,人均收入新增3.60万元,且全年种草、收割累计使用临时工新增20人次,人均年增收900元以上,解决了当地农户的再就业问题。

三、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通过舍饲和划区轮牧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方式,使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恢复植被,保持生态平衡;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粪污经过处理后,制作优质生物有机肥料,直接应用于项目区饲草种植基地和天然草场的肥力补充,实现区域内部循环,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源污染。

1.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注册资金****万元,经营范围:

藏香猪养殖、种植、饲料销售,农牧科技创新。

公司位于*****,流转草场14382亩,饲料种植基地3120亩,涉及向化乡198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4户)。

土地流转费每年41.8万元,带动农户198户,户均年增收0.216万元。

另外,公司吸纳当地贫困户6人在养殖场进行饲养员工作,人均年增收2.88万元,全年种草、收割累计使用临时工80人次,人均年增收900元,解决当地农户的再就业难题,为产业扶贫做贡献。

公司目前通过流转、平整土地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建成畜棚22栋860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无害化池36立方米,消毒室36平方米,兽医室60平方米,办公生活区等辅助用房1600平方米,主路硬化3.9公里,同时对养殖区进行绿化建设,绿化率达30%。

公司现有员工30人,其中管理人员2名,财务人员2名,技术人员2名,养殖种植人员16人。

公司2014年10月被********农牧厅认定为“畜禽规模养殖小区”;2015年5月,公司被********评定为“先进企业”;同月,公司被********评定为“县级龙头企业”;2015年9月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5年12月公司被********农牧局评定为“市级龙头企业”。

公司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董事长贾生林负责公司重大事项及资金使用情况,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工作事宜。

公司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完善。

公司按照“高投入、高效益、高环保、低成本”的“三高一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为促进********养殖业的转型和发展以及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了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

通过一期生态牧场建设项目,公司已达到藏香猪存栏5000头养殖规模。

1.3编制依据

1、********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2015]41号);

2、《********关于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实验区建设的意见》(青政办[2015]72号);

3、********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

4、《********“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5、《********生态牧场发展规划》;

第二章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近两年来,********通过培育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引领、管理服务等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家庭农牧场建设。

2013年,省农牧厅印发了《********农牧业种养大户和家庭农牧场培育扶持暂行办法》(青农经[2013]303号文),明确了家庭农牧场培育扶持对象、原则、条件等内容。

在各项政策的引领和激励下,********家庭农牧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6年,全省家庭农牧场已达到1970家,其中,种植业493家,种养结合532家,养殖业945家,分别占家庭生态农牧场总数的25.0%、27.0%和48%。

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和********两市,数量达到1388家,占总数的70.46%。

家庭生态农牧场的兴起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目前已成为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

2017年,********继续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发展投资公司筹建工作稳步推进,培育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总量达到883个,培育家庭农牧场3家,总量达到245家。

现代生态牧场建设坚持以生态安全为根本,草畜平衡为基础,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和现有耕地资源,通过种植优质、高产饲草,增加饲草生产总量,并通过饲草加工综合利用,提高饲草利用率,达到草畜基本平衡,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生态牧场建设立足于提质增效、增产增收,充分发挥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集群优势、产品质量优势、规范化加工优势和产品订单销售优势,努力提高畜产品产量、产品加工转化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养殖效益,最终实现农牧民增收。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牧场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生态、安全优质畜产品的组织运作方式的创新,也是现实生产力水平下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创新。

通过自然放牧、适当补饲和科学饲养管理,打造以自然放牧为主的纯天然现代生态牧场,对于发展生态畜牧业,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畜产品品牌战略,实现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优化厂区建设,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区的需要

2016年********生态牧场建设项目(一期)的主要建设内容有:

网围栏建设17000米,新建猪舍1410平方米,贮草棚700平方米,水路改造2150米,电路改造2000米,养殖区硬化2000平方米。

引进藏香猪种猪100头,总投资512.5万元。

通过2016年********生态项目一期项目的建设,本公司在经济效益上提高了藏香猪生产能力,实现了年销售69.78万元的销售收入;社会效益上,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藏香猪养殖生产基地。

项目单位以“养殖区+基地+农户”的形式,增强了当地农民发展家庭养殖业的积极性,开拓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渠道,为当地农户带来了福音。

为了优化项目基础设施,改良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

2017年********生态项目二期建设项目从扩建猪舍、厂区硬化,增加化粪池、排污管道等建筑工程实施扩建;购置抽粪车、刮粪板、保育床等所需设备优化养殖技术;引进藏香猪良种种公猪扩大养殖规模,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区。

本项目实施后将扩大藏香猪养殖规模,并进一步提升基地养殖技术水平。

有利于藏香猪优势产业区和新型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形成。

2.2.2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养猪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消费市场也对优质、安全、营养的瘦肉型猪肉需求不断增长。

藏香猪体型小、营养价值高,而且肉质鲜美,不油腻,如今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供不应求。

但藏香猪养殖目前在国内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占有量较小,藏香猪养殖规模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国家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项目建成后通过“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在********推广藏香猪养殖,为养殖户提供藏香猪养殖技术,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2.2.3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发展生态牧场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环境较好的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其原因不外乎是生产经营规模小,劳动力有效工作日少,未能实现充分就业。

扩大经营规模,是专业化的生态牧场为农业的主要组织形态,农民收入水平才会有坚实基础。

项目区通过以藏香猪养殖为主体的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可利用当地丰富的饲草资源,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企业产业化经营是调动广大农民养猪积极性,促进养猪业整体生产发展,提升养殖户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民提高养殖生产效益,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项目建设有利于减少农村资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共享,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更好地解决新时期农村凸显的社会发展矛盾。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是********东部农业区,东邻**,西接**县*南与********区接壤,北与**县相依。

海拔2280~4622米,年均气温5.5度,年降水量450~800毫米,历年平均降雨量520.3毫米,年内无霜期100~120天左右。

县境东西最长95公里,南北最宽85公里,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

县辖9镇11乡、289个村委会和2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4.96万人。

县府所在地桥头镇距省会********35公里,距**********飞机场不到50公里。

铁路兰新复线和公路227国道(即宁张公路)贯穿全境,**铁路和**高速直达县城,县内公路连通20个乡镇。

**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东北部,全乡总面积170多平方公里,全乡辖*****9个村委会。

37个自然村,少数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三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53%。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村位于乡政府北面100米处,是2010年实施“三集中”项目从原立树尔沟整存搬迁至此的,毗邻流水口村,距县城23公里,平均海拔高度为2800米,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植被条件良好,适合发展生态牧场。

3.2项目建设条件

3.2.1地理及自然条件

项目区距县城23公里,东连**县、南接**镇、西北连接**乡、**县、属纯脑山地区、海拔2750-4280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三面环山,年平均气温0.8度,年降雨量590毫米左右,无霜期80-90天左右,气候特征属冷凉性气候。

冰雹、霜冻、低温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3.2.2资源条件

项目区内多山,植被多为长年生灌木,多草山,约18万亩。

山地约占全乡总面积的80%,林区主要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多青杨、落叶松,森林覆盖率为37%。

目前家庭养殖和草原放牧互补的农区畜牧业有很大的发展。

3.2.3社会经济状况

**村土地总面积3800亩,现有耕地1179亩,人均3.8亩,均为山地,退耕还林林地193亩。

共有农户78户304人,有劳动力194人,现有藏、汉、土、蒙四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25.7%。

全村有中共党员28名。

村受自然条件制约,耕地收入微薄,产业发展弱,项目单一。

全村78户中因病、因残、因学、缺劳力、缺技能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4户,其人均可支配收入2107.40元,为重点贫困村。

3.2.4项目所在地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

项目区距县城23公里,距********58公里。

依托城镇化建设和乡村道路硬化,交通运输条件好。

2、通讯

宽带互联网、程控电话、移动通信等网络已覆盖项目区,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通讯条件。

2、供电

项目区农村电网已改造完成,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3、供水

项目需水依托立树尔村内人畜饮水管网能满足建设和运营需要。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内容

4.1建设规模

本项目在基地原有畜棚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的基础上,扩建猪舍2栋,1170平方米,场区硬化88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化粪池2座、排污管道300米及检查井6座等辅助设施。

购置抽粪车1辆,收割机1辆,刮粪板2套,保育床40张。

引进藏香种公猪100头。

本项目扩建完成后,在现有年出栏藏香猪900头的基础上,年养殖并出栏藏香猪的规模可增加至1500头。

4.2建设内容

4.2.1建筑工程

1、主体工程

新建猪舍2栋,分别为40m×13m和50m×13m,共计1170平方米,砖混彩钢结构;化粪池2座,146立方米/座,共计292立方米,混凝土结构;新建场区硬化880平方米,砼结构;排污管道300米,HDPE双壁波纹管500mm;检查井6座,混凝土结构,直径0.8m,深2米,加井盖。

见表4-1所示:

表4-1建筑工程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主体工程

2648

1.1

猪舍

新建

1170

2栋,砖混彩钢结构

1.2

化粪池

新建

292

2座,146立方/座(5米×5米×6米)地基0.5米,混凝土垫层,0.4米×0.5米井桩柱子,0.2米×0.40圈梁,37砖混墙体,水泥抹面

1.3

场区硬化

新建

880

砼结构

1.4

排污管道

新建

m

300

HDPE双壁波纹管500mm

1.5

检查井

新建

6

混凝土结构,直径0.8m,深2米,加井盖

合计

2648

4.2.2设备购置

计划购置抽粪车1辆,收割机1辆,刮粪板2套,保育床40张。

见表4-2所示:

表4-2设备购置清单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主要设备

44

抽粪车

1

EQ1160GZ5DJ,8吨

收割机

1

详见附件

刮粪板

2

50m×2m,40m×2m两套,详见附件

保育床

40

3米×5米

合计

44

4.2.3引种

计划引进藏香猪种公猪100头。

见表4-3所示:

表4-3引种投资表

序号

项目

内容简要

工作量

备注

单位

计划数

1

藏香猪引进

引进优良种公猪

100

合计

100

第五章实施方案

5.1技术(工艺)方案

5.1.1养殖技术方案

1、技术(工艺)路线及流程图

本项目充分利用先进的繁育技术体系,在现有种猪基础上,引进优良纯种藏香猪,扩大供种能力和饲养规模。

(1)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

采用标准化养殖技术,公猪单栏饲养,母猪单体限位饲养,产仔母猪与哺乳仔猪高床饲养,哺乳仔猪设可控的保温箱,断奶仔猪网床培育,生长育肥猪以栏为单位群养群饲,每栏8-10头,生长育肥猪以放养为主、补饲为辅。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猪在各阶段不同的生理特点,将猪场的整个生产流程分为配种怀孕、分娩哺乳、保育、生长、育肥五个阶段。

(2)产品生产流程图

2、技术方案

(1)品种引进

基地在现有种猪的基础上,从西藏林芝地区引入种猪,进行纯种繁育。

(2)种公猪饲养

1)做好公猪饲养与管理:

公猪日喂公猪料1.0-1.5公斤,每天要保持猪栏干净,有问题的公猪及时淘汰。

2)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后备公猪进行调教。

(3)空怀母猪(后备母猪)饲养技术

1)母猪断奶当天不喂料,并赶入运动场运动。

断奶后第二天至配种前喂妊娠料,添加青饲料,以促进母猪及早发情和排卵;配种后每天喂一餐,母猪日喂0.7公斤,后备母猪日喂1.0-1.2公斤。

2)注意观察母猪发情,并作好记录,汇报给配种员,配合配种员做好配种工作。

3)将断奶10天尚未发情的母猪采取合群诱导其发情或合群后每天赶一头公猪与母猪群相混几分钟促使母猪发情。

4)认真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发现病猪要及时报告兽医防疫员。

对因流产而赶回的母猪配合防疫员做好打针消炎、冲洗产道工作。

定期对种猪驱虫杀癞,驱虫杀癞要连续进行两次,时间间隔为一周。

对肢蹄有病的猪只按防疫员的要求做好治疗和护理。

5)热天要及时开窗通风,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配合有关人员进行消毒,消毒前要扫净、洗净栏和行人道,平时空出的栏要及时清洗和消毒。

(4)妊娠母猪饲养技术

1)做好妊娠母猪转群工作,若天炎热,应在清早进行。

2)妊娠80天前每头母猪日喂妊娠料1.0公斤;母猪怀孕80天后,日喂1.5公斤。

每天只喂一餐,饲喂时要视母猪肥瘦进行增减。

寒冷季节,每头母猪喂量增加10%。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母猪合群工作。

合群时要根据母猪性情善恶、膘情好坏、体型大小及配种时间进行,以便做好攻胎工作。

4)对母猪群要经常观察,发现母猪复发情或流产时作好记录并调回配种舍;发现病猪要及时做好诊治及护理工作,定期进行驱虫杀癞,驱虫一般连续进行两次,时间间隔为一周;对猪舍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前要扫净、洗净栏和行人道,平时空出的栏要及时清洗和消毒。

每天清洁卫生两次、不定时对饲喂台,走道进行清扫。

热天要及时开窗通风,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

5)要配合饲养员、配种员把怀孕四周的母猪调入妊娠舍,同时把母猪配种日期写在小黑板上。

(5)保育饲养技术

1)饲喂方式采取自由采食,不得限料。

要特别注意检查饲槽是否有饲料,要加足饲料。

仔猪断奶至3公斤体重喂教槽料3~6公斤体重喂仔猪前期料,6公斤体重至转栏喂仔猪后期料。

2)刚调入的断奶仔猪要依大小、公母、品种及去势情况进行合理分群。

发现猪群生长不一致时,要及时进行再分群。

3)认真观察猪群健康状况。

对猪群作全面的巡查,观察每个栏的猪只,发现病猪、死猪及时向防疫员报告,并及时治疗和处理,对病重的猪隔离到空栏。

4)做好断奶三周后保育猪的防暑降温工作,及时开窗通风降温,寒冷天气要采取保温措施。

猪舍定期消毒,消毒前要扫净、洗净栏和行人道,平时空出的栏也要及时清洗和消毒。

5)记录猪只的进栏时间,兽医防疫员做好防疫工作。

对进栏三周后的猪群进行驱虫杀癞,一般连续两次,间隔为一周。

6)保育猪实行70日龄(体重6公斤)转群。

(6)育肥饲养技术

1)保育小猪转栏后,继续饲喂仔猪后期料,体重达8公斤左右,渡到育肥前期料,自由采食;体重达10公斤左右,过渡到育肥后期料,自由采食。

每次转换饲料过渡不少于3天,每天按比例逐步增加20-30%,直至过渡完成。

2)刚转群的小猪要按体重大小、公母、品种进行分群,在进栏30天后再进行第二次分群。

3)认真观察猪群健康。

对猪群作全面的巡查,观察每个栏的猪只,发现病猪、死猪及时向防疫员报告,及时治疗和处理,并将病重的猪只隔离到空栏。

4)每天清洁卫生两次、不定时对饲喂台,走道进行清扫。

热天要做好猪群的防暑降温工作,及时开窗通风。

5)猪只的进栏时间要记录清楚,以便兽医防疫员进行疫苗注射。

育肥猪进栏后要进行驱虫杀癞,驱虫杀癞要连续进行两次,时间间隔为一周。

6)做好猪舍消毒工作,消毒前要扫净、洗净栏和行人道,平时空出的栏要及时清洗和消毒。

7)育肥期采取放养和补饲结合的方式饲养,青粗饲料占日粮的60%左右。

5.2工程方案

1、猪舍工程方案

(1)建设两座猪舍屋面均采用双坡结构,每座猪舍舍内设置猪食槽、自动饮水器、排粪沟、保育床等设施,其中50m×13m猪舍内放置一套50m×2m自动刮粪机,40m×13m猪舍内放置一套40m×2m自动刮粪机,两座猪舍均中间设通道。

新建母猪舍高度3.4m,跨度11m,长度34m。

(2)建筑结构:

采用钢架梁、砖混式双坡结构。

(3)墙体:

山墙厚0.24米,前、后墙厚0.24米,墙高2.6米,脊高3.4米,前后墙1.2米处每间设1.2×0.9米的通风窗,舍内墙内壁用石灰刷白,地面采用水泥砂浆抹面。

(4)屋面:

屋面为10厘米保温彩钢屋面;每间猪舍放三角钢架梁1副,顶高0.90米,坡斜长4.4米。

(5)地基:

用混凝土浇筑,宽0.4米,深0.5米;舍内地坪立砖铺底,15厘米水泥抹面,猪舍内设置坡度为6%、宽度为40厘米的排粪沟。

(6)猪舍门:

采用铁皮及钢管焊接成二合门,宽1.5米,高2.0米,在侧墙中间处按放。

2、化粪池

新建化粪池2座,混凝土结构,146立方/座(5米×5米×6米),共计292立方米,地基0.5米,混凝土垫层,0.4米×0.5米井桩柱子,0.2米×0.40米圈梁,37砖混墙体,水泥抹面,顶部预制水泥板进行严密遮盖。

工程施工步骤如下:

化粪池基坑土方开挖→基坑土体护坡加固→基坑底部清槽→铺垫层下卵石或碎石层→混凝土垫层→砌筑池壁红砖→化粪池顶盖及圈梁支模、绑筋、浇注混凝土→化粪池顶盖预制板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