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7065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不经过化学消化就能被小肠吸收的一组营养物质是:

①食盐②淀粉③葡萄糖④维生素⑤芝麻油

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④

2.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三类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分别开始于()

A.口腔、胃、胃B.口腔、胃、小肠C.胃、小肠、小肠D.胃、胃、小肠

3.肝炎患者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

A.唾液分泌过少B.胃液分泌过多C.胆汁分泌过少D.肠液分泌过少

4.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A.尿素B.无机盐

C.葡萄糖D.水

5.小刘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你判断小刘病发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体D.肾小管

6.对排尿

生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排出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④排出过剩的营养物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下列叙述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听到铃声立即走进教室B.手指碰到火焰立即缩回

C.看到红灯亮时自觉地停住D.看到“酸杏”二字流口水

8.小明经常长时间看漫画书而导致了近视,则他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近视镜是()

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变色镜

9.我们形容外国女郎为“金发碧眼”,“碧眼”指的是眼球的哪一部分的颜色?

( )

A.角膜B.巩膜C.虹膜D.脉络膜

10.听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

A.防止声响从口腔进入,听不清楚B.防止鼓膜内外音响度不同,听不准确

C.防止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损伤鼓膜D.防止脑震荡

11.一个成年人,身体矮小,智力正常,可能患有()

A.侏懦症B.呆小症C.佝偻病D.糖尿病

12.下列疾病中,都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A.夜盲症和神经炎B.甲亢和呆小症

C.佝倭病和巨人症D.坏血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13.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属于()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C.溶菌酶和病原体

D.病原体和溶菌酶

14.下列哪一项是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征()

A.后天获得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B.生病以后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

C.人生来就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D.人生来就有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15.计划免疫的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者D.增加身体营养

16.小悦家的狗受伤了,它不断用舌头舔伤口,伤口很快愈合,这是因为狗的唾液里含有(  )

A.抗原B.抗体C.溶菌酶D.白细胞

17.某人与一麻疹患者接触后,并没有的麻疹,不可能的原因是()

A.这个人可能过去得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B.这个人抵抗能力强

C.这个人与麻疹患者接触后,马上吃了消炎药D.这个人

皮肤起了屏障作用

18.引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

流感病毒称为()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病原体D.易感人群

19.与肺的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的是()

A.肺泡数目极多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D.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

20.下列结构中,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

器官是(  )

A.鼻B.喉C.咽D.气管和支气管

二、识图作答题

21.如下图所示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解。

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_____血,虚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_____血。

(2)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____。

(3)观察的心脏的结构,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22.内江的牛肉面色香味美、营养丰富,可谓闻名遐迩。

吃下一碗牛肉面,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经过一段神奇旅程,最终被消化成小分子营养成分。

如面图一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二是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面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图二中能代表淀粉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

(2)牛肉面中的脂肪需要通过图一中的[____]_____分泌的_____乳化后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

(3)通过图二可知_____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23.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小题

(1)听到开考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挥笔疾书,这属于______(反射类型).

(2)铃声响起,刺激[_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通过中耳的[____]_____传到内耳。

三、综合分析题

24.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________(病原体、传染源)。

病毒入侵人体后必须寄生在____中进行繁殖。

(2)在流行性感冒流行的季节,医生建议教室保持空气新鲜,可进行熏蒸消毒,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3)流感疫苗接种到人体中以后,会使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从而提高对该流感的抵抗力。

注射了流感疫苗,________(能、不能)预防结核病。

25.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下列数据。

(单位:

g/100mL)

96

96

96

蛋白质

0.32

0

0

葡萄糖

0

0.06

0

无机盐

1.50

1.50

1.50

尿素

1.80

1.80

1.80

分析上述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1)就尿液分析结果看,甲、乙、丙三人中身体健康的是______。

(2)甲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据你判断可能是肾单位的______部位出现了问题。

(3)乙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脏的_____发生病变。

(4)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作用有关。

26.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量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的曲线(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曲线图,判断甲、乙两人中糖代谢不正常的是,患有病。

(2)曲线BC的下降与分泌有关。

(3)患者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不经过化学消化就能被小肠吸收的一组营养物质是:

①食盐②淀粉③葡萄糖④维生素⑤芝麻油

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经过化学性消化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化学性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所以①③④是不经过化学性消化就能被小肠吸收。

考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三类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分别开始于()

A.口腔、胃、胃B.口腔、胃、小肠C.胃、小肠、小肠D.胃、胃、小肠

【答案】B

【解析】

【分析】

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详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因此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部位:

淀粉:

口腔和小肠;蛋白质:

胃和小肠;脂肪:

小肠。

3.肝炎患者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

A.唾液分泌过少B.胃液分泌过多C.胆汁分泌过少D.肠液分泌过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消化腺,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

【详解】大消化腺有肝脏、胰腺和唾液腺。

小腺体包括胃腺和肠腺。

其中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能将比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比较小的脂肪微粒。

如果肝脏出现问题,胆汁的分泌量就会减少,将直接影响脂肪的消化,所以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

故选C

【点睛】消化腺的位置和作用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图示。

4.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A.尿素B.无机盐

C.葡萄糖D.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过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

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故选C

考点定位:

尿液的形成过程。

5.小刘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你判断小刘病发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体D.肾小管

【答案】A

【解析】

【分析】

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

据此解答。

【详解】尿的形成包括: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据以上知识判断:

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若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导致的。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知道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6.对排尿的生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排出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④排出过剩的营养物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

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据此解答。

【详解】健康人每天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

所以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可以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所以①排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正确。

【点睛】掌握排尿的意义的解题的关键。

7.下列叙述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听到铃声立即走进教室B.手指碰到火焰立即缩回

C.看到红灯亮时自觉地停住D.看到“酸杏”二字流口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听到铃声立即走进教室、看到红灯亮时自觉地停住、看到“酸杏”二字流口水,都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A、C、D不符合题意。

手指碰到火焰立即缩回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属于简单反射,B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

8.小明经常长时间看漫画书而导致了近视,则他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近视镜是()

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变色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近视眼:

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详解】由分析可知,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

9.我们形容外国女郎为“金发碧眼”,“碧眼”指的是眼球的哪一部分的颜色?

( )

A.角膜B.巩膜C.虹膜D.脉络膜

【答案】C

【解析】

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A不符合题意;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C符合题意;

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10.听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

A.防止声响从口腔进入,听不清楚B.防止鼓膜内外音响度不同,听不准确

C.防止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损伤鼓膜D.防止脑震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

解答时可以从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方面来切入。

【详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

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

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

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

11.一个成年人,身体矮小,智力正常,可能患有()

A.侏懦症B.呆小症C.佝偻病D.糖尿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在幼年时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较少,人体生长迟缓,身材就会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称为侏儒症,A符合题意。

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身材矮小,智力低下,B不符合题意。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幼年时期缺钙或缺维生素D会引起佝偻病,C不符合题意。

胰岛素能调节糖

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会引起糖尿病,D不符合题意。

【点睛】掌握激素的分泌异常症即可解解答。

12.下列疾病中,都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A.夜盲症和神经炎B.甲亢和呆小症

C.佝倭病和巨人症D.坏血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答案】B

【解析】

【分析】

激素分泌异常症是: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患甲亢;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而佝偻病、坏血病和脚气病是由维生素缺乏引起的。

【详解】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维生素B1易患神经炎,A不符合题意。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患甲亢;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B符合题意。

佝偻病是由于幼年时期缺钙或缺维生素D引起的;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C不符合题意。

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饮食中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D不符合题意。

【点睛】掌握人体主要

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13.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属于()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C

溶菌酶和病原体

D.病原体和溶菌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患过麻疹的人,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该抗体只对麻疹病毒有免疫作用;并在人体内存留。

当再有麻疹病毒侵入时,就会被存留在人体的抗体清除,但其他病原体侵入时,它并不起作用。

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麻疹病毒就是抗原。

考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抗体和抗原。

14.下列哪一项是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征()

A.后天获得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B.生病以后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

C.人生来就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D.人生来就有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

皮肤和粘膜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非特异

性免疫

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酶菌)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

免疫

【详解】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

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故D符合题意。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15.计划免疫的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者D.增加身体营养

【答案】C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详解】计划免疫就是根据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

这里的人群是指对该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注射疫苗后让他们体内产生抗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因此在人群中进行计划免疫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点睛】健康的人体内没有抗体,属于易感者。

给他们接种疫苗,使之产生抗体属于保护易感者。

16.小悦家的狗受伤了,它不断用舌头舔伤口,伤口很快愈合,这是因为狗的唾液里含有(  )

A.抗原B.抗体C.溶菌酶D.白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详解】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死亡。

狗用沾满唾液的舌头舔伤口,能使伤势有所好转。

原因是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能够杀死侵入伤口的病菌,从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

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里有溶菌酶,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17.某人与一麻疹患者接触后,并没有的麻疹,不可能的原因是()

A.这个人可能过去得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B.这个人抵抗能力强

C.这个人与麻疹患者接触后,马上吃了消炎药D.这个人的皮肤起了屏障作用

【答案】C

【解析】

人之所以能够在具有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健康的生存,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患过麻疹病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因此他与麻疹患者接触不会被感染,C符合题意。

18.引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感病毒称为()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病原体D.易感人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没有细胞结构。

考点: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9.与肺的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的是()

A.肺泡数目极多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D.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

【答案】D

【解析】

【分析】

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组成,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数目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与气体交换没有直接的关系。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呼吸的知识。

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

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0.下列结构中,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的器官是(  )

A.鼻B.喉C.咽D.气管和支气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所以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

考点:

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