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272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治江新闻专业论文Word下载.docx

(一).含义5

(二).特征5

1、突发性5

2、高度不确定性5

3、紧迫性6

4、社会公共性6

5、双重效果性6

二、突发事件中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6

(一).及时、准确、全面、公正地传播信息7

(二).对舆论进行监督与引导7

(三).发动民众履行公民职责7

(四).全面解读突发事件7

三、突发事件的传播要求8

(一).事件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8

(二).政府措施的有效传达8

(三).民众需求的换位掌握与传达8

(四).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9

(五).民众心理的有效引导9

(六).大众情感的合理适量宣泄9

(七).舆论导向的正确把握9

(八).对事件传播效应的准确预测与把握10

四、大众传播媒介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10

(一).把尊重受众知情权作为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主旨10

(二).坚持三位一体的报道策略10

(三).转变应对观念,及时主动公开信息11

(四).培养意见领袖,引导舆情发展11

(五).固本强基,提升记者队伍综合素质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14

附录A:

15

后记(致谢)16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突发事件以其特有的特征出现在媒体和大众的视野。

而对于突发事件的传播需求,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众传播媒介在应对和报道突发事件时应该以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履行好职责,尊重受众知情权,维护受众切身利益,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监督工作。

【关键字】突发事件传播需求报道策略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thesuddeneventtoitsspecialcharacteristicsappearinthemediaandthepublic.Foremergencycommunicationneeds,themassmediacannotshirkitsresponsibilityininformationtransmission.Themassmediainresponsetounexpectedeventsandreportedtotheaudienceinformationneedsandinterestsasthestartingpointandthefoothold,fulfilltheirduties,torespecttheaudience'

srighttoknow,tosafeguardthevitalinterestsoftheaudience,strengtheningthesupervisiononmajoremergencies.

[keyword]emergencycommunicationdemandreportingstrategy

一.突发事件的含义及特征

(一).含义

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1】对突发事件做了官方规定,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该规定对突发事件做了比较全面的概述,包涵了各个类型的突发事件。

涉及到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巨大破坏性、强烈影响力,并提到紧急应对行为的重要性。

(二).特征

、突发性

危机的爆发往往以某个突发事件为开端,表现出显著地突发性。

从逻辑上讲,突发事件不一定构成危机,但危机首先是由突发事件引起。

危机爆发的时间、地点、方式、强度等是人们难以完全预料的,突如其来,打破了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和人们的心理惯性,让人措手不及。

例如,我国对地震、台风等灾害无法准确预报,对SARS,甲型H1N1流感这样的新型感染病无法预先认识,对一些人为破坏事件很难严密防范,危机突然发生。

2、高度不确定性

不仅突发事件的爆发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危机过程中,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和可能涉及的影响同样充满不确定性,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

危机生命周期的每隔阶段都处在动态变化中,在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一些无法预知且不在控制范围之内的事件。

而且,信息时代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加多元,一场危机的爆发可能由于“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连锁反应,更增加了其不确定性。

以2008年我国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媒体对该事件的曝光和追踪引起中国食品安全的一次大震动,危机从三鹿企业迅速扩散到整个乳制品行业,给中国乳业带来沉重的打击,随后又影响到相关几个行业,最终指向中国食品安全,损害国家形象。

3、紧迫性

突发事件突如其来,其演变异常迅速,这使得危机决策和危机传播都处在一种时间性很强的状态。

突发事件迫使人们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有风险的决策来对之进行处置和控制,防止其不断扩大和升级,任何延迟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在2003年非典危机中,从2月8日到11日的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关于疫情的谣言引起广东,湖南等地的抢购风潮。

在这种情况下,决策集团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关键性的决策。

4、社会公共性

突发事件总是关乎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一旦爆发便会迅速成为社会的公共话语。

危机涉及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它危及的不是少数人,而往往是群体利益,甚至整个社会的基本利益,基本价值和秩序。

在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回应的社会系统中,虽然危机源于他人和他地,发生时直接涉及的范围不一定是普遍的公共领域,但却会因为信息的迅速扩散而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关注焦点并造成公众心理恐慌。

5、双重效果性

双重效果性指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并存。

突发事件会带来种种损失,其破坏性显而易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危机事件是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标志的。

但作为“危机”和“转机”的结合体,危机不全是坏事,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危机。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反映出这种辩证观。

美国危机管理学家诺曼·

奥古斯丁认为“一次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含了成功的种子”【2】。

危机可以暴露出旧模式中的弊端,可以渲染改革的迫切性。

 

二、突发事件中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

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公器,它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公共信息平台。

大众传播媒介的任务不仅是报道、传播、争论或劝服他人,而是忠诚与负责地为公共利益去尽力。

媒介的这种特点,要求传播者站在受众的立场,为受众着想,为受众说话,为受众谋利,为受众作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

面对突发事件,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就显得更加重要。

突发事件中,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及时、准确、全面、公正地传播信息

谣言总是在信息渠道无法畅通或者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发生的,就比如2003年非典发生初期的情况。

突发公共事件中,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告知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谣言的产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而大众比起平常时期,此时也更加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以作出相应的行为调整与应对。

(二).对舆论监督与引导的责任

突发事件通常对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民众往往能够亲身感受到事件的存在及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力,但是,又往往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面貌和进展情况,容易形成整个社会的恐慌心态。

此时大众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引导非常关键,它能够有效监督政府行为的正确与否,政府相关人员工作得力与否,从而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监督的保证。

(三).发动民众履行公民职责

配合政府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

在突发事件公共事件中,媒介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对于平常时期,对急需引导的民众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

此时政府也需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把政府的行为、态度、要求等等传达到民众当中,此时的大众传播媒介是否配合政府的行动,有效地帮助政府发动民众来进行配合,将极大地影响着媒介管理者对媒介社会效益发挥程度的认定。

(四).全面解读突发事件

引导深层次思考。

在突发事件面前,大众传播媒介这种引领效益十分显著:

它可以发现平常时期无法显现的社会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它可以有效培养民众深层次思考的习惯,它还可以帮助社会和政府理性认识自身问题,及时调整有关行为。

最终,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公器形象将更为鲜明地树立。

三、突发事件的传播要求

突发事件的特征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整个社会对大众传媒有相应的传播需求,这些需求,传媒如果能够很好地满足,那么将对事件的处理、媒介效益的实现等等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反,如果大众传播媒介部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则将给事件的处理乃至整个社会的后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突发事件的传播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事件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

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影响力大,且往往与民众个体切身利益相关,大众传媒必须尽最大可能把尽可能多的准确信息及时传达给民众。

在现代社会,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是突发事件对大众传媒最重要的传播需求。

(二).政府措施的有效传达

突发事件发生后,大众传媒在政府与民众的中介作用比平常时期更加凸显出来。

政府要采取应对措施,民众非常关心政府、社会的应对措施情况;

这些,都需要大众媒介很好地履行中介职责,把政府有关应对措施的情况告诉民众,把民众的需要和对事件的态度传递给政府,形成整个社会上下的互动,取得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三).民众需求的换位掌握与传达

突发事件发生后,大众媒介配合政府处置事件的需要,往往容易站在政府的、官方的立场观察问题、传递信息。

这样容易忽视民众角度的视点分析与需要。

大众传媒的角色特征,要求传播媒介同时能够从看待突发事件的角度出发,进行换位思考,从而弥补政府在事件处置过程中某些方面的不足,满足民众需要。

例如,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中,杭州的《都市快报》专门开辟了一个因为非典而暂时取消或延迟婚礼的公告、致歉版面,免费为这些新郎新娘提供服务,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这就是换位思考的成果。

(四).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

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政府行为有一定的自身逻辑,有时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科学规律。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公器,在影响巨大的突发事件面前,更要正确发挥监督作用,促使政府采取正确的决策,从而使得事件的处置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突发事件面前展开的正确监督,更能够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

(五).民众心理的有效引导

突发事件往往蕴藏很多危机,容易引起民众较大的心理波动,二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离不开民众良好的心态的配合,因此,事件的处置中,就有了大众传媒进行民众心理引导的传播需求。

大众传媒可以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通过有效信息的传达、相关专家的分析、公众人物的引导、普通民众的合理表达等,引导民众形成良好的应对心态。

(六).大众情感的合理适量宣泄

面对突发事件,普通民众有可能产生恐慌、悲伤、焦虑等等各种情绪,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面镜子,应该用适当的表现方法、适量的传播程度使得民众的相关感情得到合理宣泄;

之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传播效果反而更好。

因为,民众如果从大众传媒中得到的有关突发事件产生后相应的情感表达与自己的情感状况差距甚大,反而会因为得不到宣泄,使得不良情绪加剧。

在2014年3月发生的“马航失联”事件后,传媒上既有民众忧伤、焦虑情感的宣泄,也有冷静、理性等情绪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也稳定了整个社会的情绪。

(七).舆论导向的正确把握

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各个阶层、各种利益的代表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意见、观点,有关突发事件的处置与正常社会运转之间的关系、矛盾等等也会表现出来,这种时期的舆论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

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妥善、迅速地处理突发事件,甚至化危机为转机,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

而不正确的舆论引导,由于社会处在非常时期,从而使得其“杀伤力”大于平常时期。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和民众,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行为也容易产生偏激,此时大众传媒论引导一旦失误,其后果就会被几倍地放大,甚至会酿成灾难。

(八).对事件传播效应的准确预测与把握

大众传媒必须比任何时候都清醒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说出去的后果。

因为此时的民众更加依赖大众传播媒介,媒介的传播在民众当中产生的效果比平时大得多。

过犹不及。

此外还有传媒人士突发事件的角度和态度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前文已分析过,这也是社会对传媒的要求。

四、大众传播媒介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

突发事件对于社会来说往往意味着一定的危机,但是对于大众传媒来说,确实难得的发展机遇。

正确应对和报道突发事件,合理利用突发事件提升媒介形象与水平,能够让大众传媒获得平常时期难以产生的效果。

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怎样应对和报道,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把尊重受众知情权作为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主旨

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必须遵循及时、客观、充分的信息披露原则,以受众的知情权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满足于受众对社会信息的认知需求。

对于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由于发生的突发性,一句话新闻已远远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媒体应采取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

对汶川地震央视大量采用了电话连线、视频直播、字幕滚屏等各种手段确保消息传播的及时准确。

对甲型流感最新疫情,受众利用现代技术产品和专家“零距离”按触,对一些不确定性的问题进行咨询,结果能够及时得到解答,受众对于信息的渴求从未像这样得到尊重。

“这是真正按新闻报道规律办事”,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里的这句真情告白,也正是亿万人民共同的心声。

(二).坚持三位一体的报道策略

构建以人为本,客观真实的消息报道、连续报道、现场报道的三位一体的报道策略。

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应该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人员伤亡情况、救援情况将是首要报道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时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把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救灾的过程中,更能让受众接受,达到预期传播效果。

消息作为新闻报道最基本的体裁,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有着报纸无法比拟的功能,它们采用文字、声音、画面相结合的报道方式给人以极强的现场感以“精、短、快、准”取胜。

连续报道可以向受众传播全面、真实、的新闻事实。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和观察认识,形成一种立体传播,主要以网络媒体的专题报道最为典型。

现场报道是记者将现场亲眼所见进行报道,带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主要有场景、特写、细节和一些访谈类节目。

现场报道已经成为成长最快和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三者的结合将形成强大的信息传播网络,无疑让突发事件在传递速度、传递内容、传递形式、传递规模都达到空前,实现无比的优越性。

除此之外,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表现出了特殊的优势,如滚动报道,能够同时给受众提供过去和现在最新的情况,传达各方声音,让受众按动鼠标就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突发事件的进展。

(三).转变应对观念,及时主动公开信息

传播学鼻祖施拉姆曾经指出:

“对于公众危机,首先应该是信息公开。

”【3】信息不透明、阻塞,将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心理,甚至会引发盲动、骚乱、暴乱等社会负面行为。

在网络四通八达的今天,对突发事件进行严密封锁已不可能,那么就及时公开信息,正如迈克尔·

里杰斯特所提出的“3T”【4】原则:

Tellityour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

Tellitfast(尽快提供情况);

Tellitall(提供全部情况)。

所以只有主动、及时地公开信息才能提高公信力。

(四).培养意见领袖,引导舆情发展

网络的开放化让“沉默的大多数”有了发声平台,但也让舆情呈现鱼龙混杂的局面。

突发事件中“公民记者”的优势首先体现在新闻的及时性上,但“公民记者”由于没有经过客观报道的专业训练以及缺乏全面系统的采访,其报道的事实和专业媒体发布的消息之间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

同时网络上发布新闻并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导致部分匿名消息发布者无视或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其报道常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感情色彩。

所以大众传播媒介面对海量的信息,难辨真伪,在这种情况下培养新闻发言人、新闻评论员、知名博客博主成为“意见领袖”【5】就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可以实现新闻舆论的良性循环,有效消除公众非理性、情绪化表达带来的消极后果。

(五).固本强基,提升记者队伍综合素质

在固本强基、提升记者队伍综合素质基础之上,尤其要加强记者单兵作战的素质开拓。

针对突发事件这样影响面广、破坏性大的事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考验着记者素质的整体性。

新时期对记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遇到突发事件必须冷静,沉着思考,判断大局。

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好的切入点,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在大脑中时刻保持清醒,应该去哪里,怎么样把话说清楚,严格按照新闻自律和他律约束自己。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2]诺曼·

奥古斯:

《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3]施拉姆·

波特:

《传播学概论》.北京:

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76页。

[4]迈克尔·

里杰斯特:

《危机公关》.陈向阳,陈宁,译.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5]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参考文献

[1][澳]罗伯特·

希斯着·

王成等译《危机管理》.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4.

[2]魏永征:

《新闻传播法规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赵士林:

《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贺文发:

《突发事件与对外报道》.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谢耕耘:

《突发事件报道》.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郭玉锦王欢:

《网络社会学》.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俱孟军: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的着力点》.《中国记者》.2006年第9期.

[8]贾永:

《“做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三条途径》.《军事记者》.2006年第9期.

[9]康君君陈帆帆:

《浅析网络环境下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新闻传播》.2010年第7期.

  

1、“意见领袖”最早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

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意见领袖的特征:

.生活经验丰富,知识面广;

.交际广泛,同公众联系密切,有较高的威望;

.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乐于创新。

2、“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多米诺骨牌效应来源于宋朝的一种叫做“骨牌”的游戏,民间俗称“牌九”。

1849年8月16日,由一个名叫多米诺的传教士将这种骨牌带回米兰。

并由他创新并发明多种玩法,在意大利及欧洲传播。

3、“公民记者”又称民间记者,为主流传媒以外的人,或自身为主流传媒的记者,但以独立身份发声的人,所作出的报道和评论。

以曝光克林顿性丑闻事件的德拉吉是全球获得最早的“公民记者”称号的人。

中国被冠以首位公民记者的是——周曙光。

3、“马航失联”事件:

2014年3月8日由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在途中失去联系。

马航事件成为国人最揪心的事件,中国处理境外突发事件的当机立断给了人们极大的慰藉,尽管中国等九国的援救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但世界舆论都对中国政府应对马航事件的果敢和全方位搜救好评有加。

中国主流媒体也显示了应有的责任感和判断力,没有为某些境外谣言起舞。

致谢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贾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

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

正是由于他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

同时,我要对给本论文参考文献的所有学术专家和老师致以真挚的谢意,是他们出版的书籍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与指导,才将论文完成。

在此特向贾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

向他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大四的毕业生,同时作为一名自考生,在自考第二学位的道路上,不仅使我掌握了一门新的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了我的毅力,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

感谢自考路上遇到的以及帮助过我的所有的老师和同学,由衷的说声,谢谢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