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7430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docx

人力资源基本理论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是哪些?

(1)、人力资源规划:

1、组织机构的设置,2、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分析,3、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4、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5、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1、职业生涯发展理论2、组织内部评估3、组织发展与变革;4、计划组织职业发展;5、比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综述6、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计划7、工作中的绩效因素8、员工授权与监管)

(2)、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

1、招聘需求分析,2、工作分析和胜任能力分析,3、招聘程序和策略、4、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5、招聘实施,6、特殊政策与应变方案,7、离职面谈,8、降低员工流失的措施

(3)、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1、理论学习,2、项目评估,3、调查与平谷,4、培训与发展,5、需求评估与培训,6、培训建议的构成,7、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8、培训的设计、系统方法,9、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10、项目管理:

项目开发与管理惯例。

(4)、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考评阶段,4、总结阶段,5、应用开发阶段,6、绩效管理的面谈,7、绩效改进的方法,8、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9、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5)、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

(补偿、激励和收益)1、薪酬,2、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酬计划、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调整、人工成本核算),3、福利和其它薪酬问题(福利保险管理、企业福利项目的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设计)4、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

(6)、人力资源的员工和劳动关系:

1、就业法,2、劳动关系和社会,3、行业关系和社会,4、劳资谈判,5、工会化和劳资谈判(安全、保安和健康、安全和健康项目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管理执业健康和安全)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1、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令以及环境,3、人力资源规划,4、工作分析,5、人员招聘6、培训和发展员工7、员工绩效评估8、提高生产力方案。

 

薪酬管理的定义

  所谓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就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构成以及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做出决策。

同时,作为一种持续的组织过程,企业还要持续不断地制定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的有效性做出评价而后不断予以完善。

  薪酬管理对几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薪酬管理系统一般要同时达到公平性、有效性和合法性三大目标,企业经营对薪酬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就薪酬管理来讲,受到的限制因素却也越来越多,除了基本的企业经济承受能力、政府法律法规外,还涉及到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内部人才定位、外部人才市场、以及行业竞争者的薪酬策略等因素。

薪酬管理的特殊性

  薪酬管理比起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工作而言,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敏感性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部分,因为它牵扯到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

特别是在人们的生存质量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薪酬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另外,薪酬是员工在公司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员工往往通过薪酬水平来衡量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

所以薪酬问题对每一位员工都会很敏感。

  2、特权性

  薪酬管理是员工参与最少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它几乎是公司老板的一个特权。

老板,包括企业管理者认为员工参与薪酬管理会使公司管理增加矛盾,并影响投资者的利益。

所以,员工对于公司薪酬管理的过程几乎一无所知。

  3、特殊性

  由于敏感性和特权性,所以每个公司的薪酬管理差别会很大。

另外,由于薪酬管理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管理类型,如岗位工资型,技能工资型,资历工资型,绩效工资型等等,所以,不同公司之间的薪酬管理几乎没有参考性。

薪酬管理的原则

  1、补偿性原则要求补偿员工恢复工作精力所必要的衣、食、住、行费用,和补偿员工为获得工作能力以及身体发育所先行付出的费用。

  2、公平性原则要求薪酬分配全面考虑员工的绩效、能力及劳动强度、责任等因素,考虑外部竞争性、内部一致性要求,达到薪酬的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和个人公平。

  3、透明性原则薪酬方案公开。

  4、激励性原则要求薪酬与员工的贡献挂钩。

  5、竞争性原则要求薪酬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6、经济性原则要求比较投入与产出效益。

  7、合法性原则要求薪酬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8、方便性原则要求内容结构简明、计算方法简单和管理手续简便。

薪酬管理的内容

  1.薪酬的目标管理,即薪酬应该怎样支持企业的战略,又该如何满足员工的需要;

  2.薪酬的水平管理,即薪酬要满足内部一致性和外部竞争性的要求,并根据员工绩效、能力特征和行为态度进行动态调整,包括确定管理团队、技术团队和营销团队薪酬水平,确定跨国公司各子公司和外派员工的薪酬水平,确定稀缺人才的薪酬水平以及确定与竞争对手相比的薪酬水平;

  3.薪酬的体系管理,这不仅包括基础工资、绩效工资、期权期股的管理,还包括如何给员工提供个人成长、工作成就感、良好的职业预期和就业能力的管理;

  4.薪酬的结构管理,即正确划分合理的薪级和薪等,正确确定合理的级差和等差,还包括如何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员工岗位大规模轮换的需要,合理地确定工资宽带;

  5.薪酬的制度管理,即薪酬决策应在多大程度上向所有员工公开和透明化,谁负责设计和管理薪酬制度,薪酬管理的预算、审计和控制体系又该如何建立和设计。

薪酬的形式

  1.基本薪资

  是雇主为已完成工作而支付的基本现金薪酬。

它反映的是工作或技能价值,而往往忽视了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

某些薪酬制度把基本工资看作是雇员所受教育、所拥有技能的一个函数。

对基本工资的调整可能是基于以下事实:

整个生活水平发生变化或通货膨胀;其他雇员对同类工作的薪酬有所改变;雇员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员工个人业绩、技能有所提高。

  2.绩效工资

  是对过去工作行为和已取得成就的认可。

作为基本工资之外的增加,绩效工资往往随雇员业绩的变化而调整。

调查资料表明,美国90%的公司采用了绩效工资。

我国的广大企业在2000年前后开始的新一轮工资改革中也都纷纷建立了以绩效工资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岗位工资体系,事业单位在2006年的工资改革中也都设置了绩效工资单元。

  3.激励工资

  激励工资也和业绩直接挂钩。

有时人们把激励工资看成是可变工资,包括短期激励工资和长期激励工资。

短期激励工资,通常采取非常特殊的绩效标准。

例如:

在普拉克思航空公司的化学与塑料分部,每个季度如果达到或者超过了8%的资本回报率目标,就可以得到一天的工资;回报率达到9.6%,在这个季度工作了的每个员工可得到等于两天工资的奖金;如果达到20%的资本回报率,任何员工都可以得到等于8.5天的工资奖金。

而长期激励工资,则把重点放在雇员多年努力的成果上。

高层管理人员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经常获得股份或红利,这样,他们会把精力主要放在投资回报、市场占有率、资产净收益等组织的长期目标上。

  虽然激励工资和绩效工资对雇员的业绩都有影响,但两者有三点不同:

一是激励工资以支付工资的方式影响员工将来的行为,而绩效工资侧重于对过去工作的认可,即时间不同;二是激励工资制度在实际业绩达到之前已确定,与此相反,绩效工资往往不会提前被雇员所知晓;三是激励工资是一次性支出,对劳动力成本没有永久的影响,业绩下降时,激励工资也会自动下降,绩效工资通常会加到基本工资上去,是永久的增加。

  4.福利和服务

  包括休假(假期)、服务(医药咨询、财务计划、员工餐厅)和保障(医疗保险、人寿保险和养老金),福利越来越成为薪酬的一种重要形式。

薪酬构成

  构成总薪酬的除了以上四种形式之外,非货币的收益也影响人们的行为。

包括:

赞扬与地位、雇佣安全、挑战性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其他相关的形式可能包括:

成功地接受新挑战,和有才华的同事一起工作的自我满足感。

它们是“总薪酬体系”的一部分。

并经常和薪酬相提并论。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用书将薪酬分为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两大类,据此,我们可以将薪酬结构做一细分,如表所示

薪酬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仅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对于整体组织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体现在薪酬水平上。

  

(一)薪酬管理对整体组织管理的作用

  1.薪酬管理是管理者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

  薪酬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回报,是对劳动者各种劳动消耗的补偿,因此薪酬水平既是对劳动者劳动力价值的肯定,也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尊重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需要,解除其后顾之忧,很难想象一个组织提倡以人为本,其薪酬制度却不能保证员工基本生活水平。

在我国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管理者不仅要保证其员工基本生活,更要适应社会和个人的全方位发展,提供更全面的生活保障,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薪制度。

  2.薪酬战略是组织的基本战略之一

  一个组织有许多子战略,例如市场战略、技术战略、人才战略等,其中的薪酬战略是人才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一个组织的基本战略之一。

一个优秀的薪酬战略应对组织起到四个作用:

  

(1)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

  

(2)保留核心骨干员工;

  (3)突出组织的重点业务与重点岗位;

  (4)保证组织总体战略的实现。

  3.薪酬管理影响着组织的赢利能力

  薪酬对于劳动者来说是报酬,对于组织来讲也意味着成本。

虽然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能简单地以成本角度来看待薪酬,但保持先进的劳动生产率,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发挥既定薪酬的最大作用,对于增加组织利润,增强组织赢利能力进而提高竞争力无疑作用是直接的。

  

(二)薪酬管理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关系

  由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性特征,薪酬管理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同样具有密切的联系,董克用和叶向峰认为主要关系如下:

  1.薪酬管理与工作分析的关系。

  工作分析是薪酬设计的基础,尤其对于岗位工资制来说,更是建立内部公平薪酬体系的必备前提。

工作分析所形成的岗位说明书是进行工作评价确定薪酬等级的依据,工作评价信息大都来自岗位说明书的内容。

即使在新的技能工资体系中,工作分析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评价员工所具备的技能,仍然要以他们从事的工作为基础来进行。

  2.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关系。

  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供需平衡方面,薪酬政策的变动是改变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重要手段,例如提高加班工资的额度,可以促使员工增加加班时间,从而增加人力资源供给量,当然这需要对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严格加以控制。

  3.薪酬管理与招聘录用的关系。

  薪酬管理对招聘录用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薪酬是员工选择工作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较高的薪酬水平有利于吸引大量应聘者,从而提高招聘的效果。

此外,招聘录用也会对薪酬管理产生影响,录用人员的数量和结构是决定组织薪酬总额增加的主要因素。

  4.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绩效管理是薪酬管理的基础之一,激励薪酬的实施需要对员工的绩效做出准确的评价;另一方面,针对员工的绩效表现及时地给予不同的激励薪酬,也有助于增强激励的效果,确保绩效管理的约束性。

  5.薪酬管理与员工关系管理的关系。

  在组织的劳动关系中,薪酬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劳动争议也往往是由薪酬问题引起的,因此,有效的薪酬管理能够减少劳动纠纷,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此外,薪酬管理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维护稳定的劳动关系。

薪酬管理的目标

  1.吸引和留住组织需要的优秀员工;

  2.鼓励员工积极提高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

  3.鼓励员工高效率地工作。

薪酬管理的误区

  1.高估作为一种独立系统存在的薪酬的作用

  从总体管理流程来看,薪酬管理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末端环节,它位于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后,尤其是在职位分析与评价以及绩效管理等完成之后才能得到的一个结果。

但是,薪酬管理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分蛋糕”或者是论功行赏,薪酬分配本身既是一种结果,同时也是一种过程。

进而言之,薪酬系统本身所规定的分配方式、分配基准、分配规则以及最终的分配结果,会反过来对进入价值创造过程的人的来源以及价值创造过程本身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薪酬分配的过程及其结果所传递的信息有可能会导致员工有更高的工作热情、更强烈的学习与创新的愿望,也有可能导致员工工作懒散、缺乏学习与进取的动力。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将薪酬当做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惟一手段或者最重要的手段,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工资高,一切都好办;只要支付了足够的薪水,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就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比如更容易招聘到一流的员工,员工更不容易离职,以及更便于向员工施加努力工作的压力等等。

在这些企业中,薪酬往往成为企业激励员工的一个撒手铜,加薪成为解决人的问题的一种最得心应手的手段。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薪酬主要属于一种保健因素而非激励因素。

即高的薪酬水平可能会保证员工不会产生不满感,但是并不能自然导致员工产生满意感。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我国许多企业员工尤其是那些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

劳动力市场上很多人为了个人的能力发挥,以及寻求适应自己的企业文化和领导风格而辞去高薪酬的工作,宁愿接受薪酬水平稍微低一些的工作。

事实上,很多时候,当员工抱怨对于企业的薪酬水平不满时,真正的原因并不一定是薪酬本身有问题,很可能是员工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其他方面有意见,只不过是借薪酬说事罢了。

这时,加薪仅仅是对员工在其他方面不满所导致的心理损失提供一种补偿,却丝毫不会产生企业所期望的激励效果。

  2.薪酬结构零散,基本薪酬的决定基础混乱

  从我国很多企业的工资表上,你都能看到多达五六项、七八项甚至十几项的工资构成,看上去甚是复杂。

究其原因,就在于许多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是一种机械式的设计思路,认为薪酬中应当体现的某种因素比如岗位的重要性、技能水平的要求高低、最低生活费用等等,都必须在薪酬结构中单独设立这么一个板块。

事实上,很多时候,企业的薪酬构成被划分得越是支离破碎,员工的薪酬水平差异就越是不容易得到合理的体现,因为既然你单独设立一个薪酬项目,那么大家必然要多多少少都拿一点。

不仅如此,薪酬构成板块过多还会造成另外一个不利的后果,这就是,员工的薪酬水平高低到底取决于什么变得模糊了。

员工既不清楚决定自己的工资与他人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清楚自己怎样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增加薪酬收入,更看不到企业的薪酬系统鼓励什么,与企业的战略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看,对于管理类、事务类以及生产类的员工来说,以职位为基础的基本薪酬决定方式起码在现阶段是比较适用的。

但是,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即使是在我国一些明确实行了岗位工资的企业中,在岗位的界定和评价方面仍然存在很多误区。

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作为基本薪酬决定依据的与其说是岗位,不如说是行政级别或者是人员类别,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过分析和评价之后确定的岗位。

比如说,很多企业的部门经理都拿基本相同的薪酬,理由是他们属于同一类岗位,但事实上,不同部门经理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贡献差异非常大,你可以说他们是在同一个行政级别上,却不能说他们属于同一个等级的岗位。

对一些规模较大的电信企业以及保险企业中进行实际量化职位评价的结果表明,不同的部门经理职位通常可以被划分为三到四个不同的岗位等级。

  对企业来说,对技术类人员实行以技能为基础的基本薪酬决定方式,可能是比较合理也比较有利的。

只不过在实行技能工资制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制定出明确的技能等级评价以及再评价的方案,而不能搞成变相的论资排辈。

目前我国企业单纯依赖国家的职称评定系统来界定技术类人员技能等级的做法,已经远远适应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企业必须自行研究制定适用于本企业技能资格的等级标准,并定期进行评价和重新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技能工资制真正落到实处。

  3.薪酬系统的激励手段单一,激励效果较差

  在基本薪酬差距一定的情况下,薪酬对于员工的激励主要取决于两大主要工具,一个工具是绩效加薪,另外一个工具是奖金的发放。

所谓绩效加薪,就是在员工现有基本薪酬的基础上,参考市场薪酬水平,同时主要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有时还要考虑员工所在部门的业绩以及整个公司的业绩)来增加员工的基本薪酬的落千丈一种做法。

奖金也是一个主要与员工个人的绩效相关的现金奖励。

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具有较大差异的特征:

绩效加薪会导致员工的基本薪酬不断提高,而奖金则大多属于一次性支付的性质,奖金的发放并不改变员工的基本薪酬水平口绩效加薪具有一种刚性特点,尽管每次加薪的幅度往往不大,但是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将员工的基本薪酬提高到对成本构成较大压力的地步。

而与此同时,这种日积月累式的加薪也渐渐被员工们看成一种理所当然的既得权利,而不是一种激励性的力量。

因此,企业可以在绩效优异时支付较高水平的奖金,而在绩效不佳时适当控制奖金的发放,从而适当控制成本。

  当前,在我国许多企业中,生产工人的薪酬制度相对来说变得越来越合理,越来越接近市场的要求,但是对于管理类、事务类、技术类以及一些营销类员工的薪酬体系设计却仍然有着浓厚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

许多企业喊了很久要拉开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但实际上却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我们知道,员工的收入差距,一方面应当取决于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在企业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外部市场的状况,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员工在当前工作岗位上的实际工作业绩。

[编辑]

如何提高薪酬管理的满意度

  员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程度是衡理薪酬管理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标准。

让员工对薪酬满意,使其能更好地为公司工作,是进行薪酬管理的根本目的。

员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程度越高,薪酬的激励效果越明显,员工就会更好的工作,于是就会得到更高的薪酬,这是一种正向循环;如果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较低,则会陷入负向循环,长此以往,会造成员工的流失。

员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度,取决于薪酬的社会平均比较和公正度。

  社会平均比较是指员工会将自己的薪酬水平与同等行业同等岗位的薪酬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的薪酬高于平均水平,则满意度会提高,如果发现自己的薪酬低于平均水平,则满意度会降低。

薪酬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岗位的价值进行市场评估,确定能吸引员工的薪酬标准。

  公平度是指员工把自己薪酬与其他员工薪酬进行比较之后感觉到的平等程度。

提高公平程度是薪酬管理中的难点。

实际上,人力资源部门不可能在这点上做到让全体员工满意。

许多公司之所以实行的薪酬保密制度,就是为了防止员工得知其他员工的薪酬水平后,降低对薪酬管理公平度的认同。

另外,如果没有对公平度的认同,员工也会很难认同薪酬与绩效间的联系,从而降低绩效考评的效果。

  提高薪酬管理的满意度可以从与社会平均水平比较和提高公平度两个方面进行。

可以建议将公司员工的薪酬水平定在稍高于同行业同岗位的薪酬水平之上,这样有利于员工的稳定和招募。

  公平度是员工的主观感受,人力资源部门不要试图通过修订薪酬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薪酬制度在不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时,可以进行修订,但它不是提高公平度的最有效办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而不是薪酬管理的结果上。

  比如,在制定薪酬制度时,我们可以让员工参与进来。

实践证明,员工参与决策能使决策更易于推行。

一些老板和管理者担心,员工参与薪酬制度的制定会极大的促使政策倾向于员工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及公司的利益。

这个问题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但解决办法是让老板、管理者和员工一起来讨论分歧点,求得各自利益的平衡。

实际上,员工不会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导致不负责任的决策。

  员工参与或不参与的区别仅在于:

如果员工参与,在政策制定之彰就会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果员工不参与,当政策执行时,同样会暴露出问题,但这时往往已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时机。

  另外,人力资源部门还要促使老板、管理者和员工建立起经常性的关于薪酬管理的沟通,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

总之,沟通、参与与信任会显著影响员工对薪酬管理的看法,从而提高对薪酬管理的满意度。

[编辑]

薪酬管理案例分析

[编辑]

案例一:

IBM的薪酬管理

  如何让员工相信企业的激励机制是合理的,并完全遵从这种机制的裁决,是企业激励机制成功的标志。

IBM的薪金管理非常独特和有效,能够通过薪金管理达到奖励进步、督促平庸的效果,IBM将这种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了高绩效文化。

  每年年初IBM的员工特别关心自己的工资卡,自己去年干得如何,通过工资涨幅可以体现得有零有整。

IBM的薪金构成很复杂,但里面不会有学历工资和工龄工资,IBM员工的薪金跟员工的岗位、职务、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有直接关系,工作时间长短和学历高低与薪金没有必然关系。

在IBM,你的学历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但绝不会是你获得更好待遇的凭证。

[编辑]

案例二:

薪酬管理在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应用分析[2]

  薪酬是指员工从事组织所需要的劳动而得到的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所表现的补偿,是组织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它作为激励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它支撑着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由于受计划经济和教育体制的影响,在薪酬管理上相对滞后,缺乏科学、合理的分配体系。

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因而,高校图书馆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薪酬管理进行改革。

  一、传统高校图书馆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分配制度缺乏激励机制

  激励是以人本理论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它追求管理活动的人性化。

激励机制理论就是以制度化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激励的基本任务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薪酬的激励包括当期激励和长期激励。

当期激励是指在职工获得一定的业绩时,组织及时地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长期激励是指组织为职工提供一个心理预期,使职工对自己未来的薪酬水平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一直沿用事业单位薪酬管理模式,在收入分配上以职工职称作为薪酬定级的依据,不论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贡献以及工作表现如何,一律平均分配;在用人制度上“论资排辈”现象较为严重,工作人员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在这种工作环境下,部分有进取心的工作人员也渐渐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致使图书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现行的图书馆薪酬制度在客观上限制了员工个人能力的发挥,从而影响了图书馆事业发展。

  2.传统的分配制度缺乏考核机制

  考核是实施有效激励的关键,它能帮助管理者进行人事决策,有助于提拔优秀员工、鞭策后进员工、培训和调动不称职人员、惩罚违纪分子,还为工作出色者增加工资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不仅是发现员工能力、知识差距的重要方法,实施员工培训制度的有力依据,还是发现和选拔人才的有效措施。

高校图书馆的考核是依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对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基础、业务能力、实际贡献的全面评估与考查。

考核结果应作为职工聘任、调配、职务升降、获得培训机会等的重要依据。

但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考核工作一直是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因为图书馆的领导和职工总是认为图书馆工作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